经典散文:美好的童年

最近几天不知道怎么了,每天都在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梦中我又回到故乡的小村庄,那高高的沙土岗,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沙土岗上疯跑,光着的小脚丫,踩在松软的沙地上,跑累了,就趴在沙地上,顺手拿过自已的鞋子,装满沙土,这也成了我们的玩具,虽然不像现在的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新奇玩具,但我们玩的仍然很开心,知足.惬意!是啊,童年的记忆,在我的梦中久久不肯散去.

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栽有大片的果树,这些果树已经生长了好多年,到了我这一代,枝叶已经很茂盛了,每年的春天,杏花、梨花、苹果花相继开放,这里简直就是一片花的海洋。我喜欢在树下,铺上用麦秸编成的草苫子,躺在苫子上,闻着花香,静静的享受这花的芬芳。在地上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野花,也在与群芳争宠。这些小野花,我最喜欢散发着浪漫气息的淡紫小花,掐一朵插在我的头上,顿觉自已俏丽无比。到了麦收的季节,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刻,我们农村小孩放麦假,可以不用上学,跟着大人在田间地头的疯跑,或者帮大家在家烧一大锅开头,装在塑料桶子里,送到田间地头,然后站在一旁,假装老实的接过大人奖赏给一毛钱,然后就一阵飞奔,围在走街串乡卖冰棍的车子跟前,大大的解解馋,吃上一顿冰棍宴,那时的肚肠真是不错,连吃三根冰棍也不会拉肚子。大人在地头还没回家时,我们这群小孩在家也不老实,一听到街上卖杂货的叫卖声,我们家乡说卖杂货的是叫做铜记挑子,挑子上有好多小东西,有毛线头绳,小玩具,扑克牌什么的,最主要的是有吃的,在挑子上捆着个铁盒子,里面装的是糖稀,大概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糖稀,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我们会偷偷从家找上几双大人不穿的鞋子,或者在鸡窝里摸出一个热乎乎的母鸡刚下的蛋送个铜记挑子上的人,人家就会找个树枝插到糖稀里,挑起一下,抹到旁边一个个张着的小嘴里,我们立刻会静下来,细细的品味这偷来的幸福……

在我的老家西边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有时我们也会跑到运河旁边,捡拾着一个个的小贝壳,我们每个小孩的衣服上都缝有大的口袋,直到我们的口袋都装满了,才尽兴而归,有的贝壳很大,口袋里根本就装不下,我们就用手拿着,回家后大人把贝壳当作挖猪料的小碗,也正是合适。

最高兴的事还是赶年集,我们一般去离我们村3公里远的阿城镇,这个阿城镇过去是阳谷县的老县城,比起别的乡镇要繁华的多,所以来赶集的人也很多。虽然县城搬走了,但是这里仍保留有许多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街上的路是青古板的,青石板已经被磨的锃亮,他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岁月的苍桑。街道两旁的店铺也是青砖瓦房,每个店铺的门窗也都是可拆卸的,如果我们去的早的话,可以看到他们在一块一块的把门板卸下来,然后开始营业。我们女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用一种油光纸做的花,插在高梁秸上,等着我们这些爱美的小姑娘去采摘。虽然阿城是个古镇,但也有一个当时来说最时尚的建筑,那就是供销社新盖的三层大楼,听说开业第一天,周围的村民为了看热闹,都挤上了大楼,当场就挤死了一个人,所以,大家不让我们小孩子进去,怕出事,我们也只好远远的观望,梦想着有一天,也能走进去,看看楼梯是什么样子的,至于里面有什么东西,到底有多高,是在好几年以后才揭开谜底。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这群小孩子也渐渐地长大成人,好多人都走出了那个小村庄,溶入了大城市,但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还是那个留下美好回忆的童年的小乡村。

最近几天不知道怎么了,每天都在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梦中我又回到故乡的小村庄,那高高的沙土岗,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在沙土岗上疯跑,光着的小脚丫,踩在松软的沙地上,跑累了,就趴在沙地上,顺手拿过自已的鞋子,装满沙土,这也成了我们的玩具,虽然不像现在的孩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新奇玩具,但我们玩的仍然很开心,知足.惬意!是啊,童年的记忆,在我的梦中久久不肯散去.

每家的房前屋后都栽有大片的果树,这些果树已经生长了好多年,到了我这一代,枝叶已经很茂盛了,每年的春天,杏花、梨花、苹果花相继开放,这里简直就是一片花的海洋。我喜欢在树下,铺上用麦秸编成的草苫子,躺在苫子上,闻着花香,静静的享受这花的芬芳。在地上还有好多不知名的野花,也在与群芳争宠。这些小野花,我最喜欢散发着浪漫气息的淡紫小花,掐一朵插在我的头上,顿觉自已俏丽无比。到了麦收的季节,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刻,我们农村小孩放麦假,可以不用上学,跟着大人在田间地头的疯跑,或者帮大家在家烧一大锅开头,装在塑料桶子里,送到田间地头,然后站在一旁,假装老实的接过大人奖赏给一毛钱,然后就一阵飞奔,围在走街串乡卖冰棍的车子跟前,大大的解解馋,吃上一顿冰棍宴,那时的肚肠真是不错,连吃三根冰棍也不会拉肚子。大人在地头还没回家时,我们这群小孩在家也不老实,一听到街上卖杂货的叫卖声,我们家乡说卖杂货的是叫做铜记挑子,挑子上有好多小东西,有毛线头绳,小玩具,扑克牌什么的,最主要的是有吃的,在挑子上捆着个铁盒子,里面装的是糖稀,大概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糖稀,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我们会偷偷从家找上几双大人不穿的鞋子,或者在鸡窝里摸出一个热乎乎的母鸡刚下的蛋送个铜记挑子上的人,人家就会找个树枝插到糖稀里,挑起一下,抹到旁边一个个张着的小嘴里,我们立刻会静下来,细细的品味这偷来的幸福……

在我的老家西边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有时我们也会跑到运河旁边,捡拾着一个个的小贝壳,我们每个小孩的衣服上都缝有大的口袋,直到我们的口袋都装满了,才尽兴而归,有的贝壳很大,口袋里根本就装不下,我们就用手拿着,回家后大人把贝壳当作挖猪料的小碗,也正是合适。

最高兴的事还是赶年集,我们一般去离我们村3公里远的阿城镇,这个阿城镇过去是阳谷县的老县城,比起别的乡镇要繁华的多,所以来赶集的人也很多。虽然县城搬走了,但是这里仍保留有许多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街上的路是青古板的,青石板已经被磨的锃亮,他似乎在向人们述说着岁月的苍桑。街道两旁的店铺也是青砖瓦房,每个店铺的门窗也都是可拆卸的,如果我们去的早的话,可以看到他们在一块一块的把门板卸下来,然后开始营业。我们女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用一种油光纸做的花,插在高梁秸上,等着我们这些爱美的小姑娘去采摘。虽然阿城是个古镇,但也有一个当时来说最时尚的建筑,那就是供销社新盖的三层大楼,听说开业第一天,周围的村民为了看热闹,都挤上了大楼,当场就挤死了一个人,所以,大家不让我们小孩子进去,怕出事,我们也只好远远的观望,梦想着有一天,也能走进去,看看楼梯是什么样子的,至于里面有什么东西,到底有多高,是在好几年以后才揭开谜底。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这群小孩子也渐渐地长大成人,好多人都走出了那个小村庄,溶入了大城市,但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还是那个留下美好回忆的童年的小乡村。


相关文章

  • [延长中年]毕淑敏经典散文(26)
  • 文:毕淑敏    网络图片    编辑:幸运星 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原始人的化石中极少发现罹患癌症的证据,究其原因,除了那时山青水秀无污染,也有学者认为他们三十岁左右就已夭折,根本还没来得及活到癌细胞肆虐的高龄.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已接近八十岁 ...查看


  • 中考名著导读
  • 伊索寓言 作者概况:伊索,相传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故事. 主要内容:寓言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主题思想: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社会现实.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 艺术特色:①广泛 ...查看


  • 2016年朝花夕拾读书心得
  • <朝花夕拾>读书笔记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朝花夕拾-----鲁迅. 回到家,从书架里拿出从未看过一眼的<朝花夕拾>,对着那个书名发呆.这本书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这部散文集中所写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时期的事. ...查看


  • 配乐朗诵精品系列: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经典作品(第一辑)
  • 内容摘要: 这里有--激情的呼唤,爱情的倾诉,真情的吐露.这里有--感情的释放,心灵的交汇,语言的艺术.这里有--雷声轰响,战马嘶鸣,浪涛滚滚,激越的豪情.这里有--花香鸟语,乐韵悠扬,流水潺潺,温馨的柔情.使您--听其言,如见其人:闻其声 ...查看


  • 文章屋-精美情感文章,爱情故事阅读,经典文章欣赏
  • 抒情散文 爱情小说 情感文章 心情文章 短篇文章 好的文章 伤感文章 经典文章 励志文章 心灵鸡汤 哲理散文 爱情散文 优美散文 最新文章 [心情文章] 一个美丽的谎言可以让你犯一 [爱情小说] 七年的爱.七年的等待(下) [经典语句] 爱 ...查看


  • 最有效的投资,是给孩子富有高度的童年
  • 雪花和花瓣, 早春和微风, 细沙和风暴, 每个孩子的感受都是独特的. --北岛 家长总想给孩子最好的, 然而不论孩子在物质上多么富足, 都不如拥有一个富有高度的童年. 诗人北岛就懂得童年的重要, 要让孩子在童年时, 得到最好的启蒙, 保留住 ...查看


  • 琦君散文集赏析
  • 篇一:<琦君散文阅读总结(读书报告)> "琦君散文"阅读总结 一. 篇目回顾 专题一:故乡·童年 <下雨天真好>.<春酒>.<桂花雨> 专题二:故乡·母亲 <母亲的金 ...查看


  • 中学生课外必读经典名著推荐大全
  • 中学生课外必读经典名著推荐大全 高中生课外必读经典名著推荐 名家的作品未必全是名作,比如余秋雨是名家,出书众多,但是得到众多读者和专家认可的文化散文仍然是<文化苦旅>:比如周国平,他最好的学者散文集还是<守望的距离> ...查看


  •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童心.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