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染色体上》复习课
——体验科学研究方法
贺青提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510730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最新的生物学知识为主线内容,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1项基本技能,其中“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定”及“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两条都涉及到逻辑推理能力。其中《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在对必修2模块的价值有这样的描述: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人教版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将推理方法的练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重视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其应用。当今高考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现今的高考注重对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检测,这对于新课标教育思想全面落实起着导向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揭示了什么生物学知识,还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够揭示生物学奥秘,是因为他们能够进行科学思维,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就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和交流。
根据《中心、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的要求,2006年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定推理”部分新增了一类题型----类比推理。由此可见,逻辑推理能力已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的能力。对于中学生,也应该在早期进行培养。
基于以上考虑,在本节课的复习中,采用了以科学方法为贯穿,重点突破科学的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复习策略,以达到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教学分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这节内容集中体现了类题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等方法,美国遗传学家萨顿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获得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现代遗传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获得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的事实证据。
本节课以科学方法为贯穿,以科学史为依托,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的探求科学真理,更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主线:从类比推理法的实际应用为突破口进入类比推理法的复习,从类比推理法的结论还需检验过渡到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复习,应用假说演绎法复习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从摩尔根只提供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而没有提供事实证据,过渡到荧光标记法的复习,从荧光标记法的原理过渡到必修二所牵扯到的实验方法的总结如同位素示踪法等科学方法的复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教学重点)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领悟、运用“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重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2.参与类比推理的过程,提出与萨顿假说相似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喜悦,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深刻理解假说演绎法和摩尔根的实验。
教学策略与手段:
高中学生经过新课的学习后已经掌握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知识点,对科学方法的也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但是在对问题的分析上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本节课含有众多研究方法,有利于对科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并在初步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基础上迁移到摩尔根的实验,提升学生对类比推理法和演说演绎法等科学方法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对待客观现象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摩尔根实验的分析过程中,注重对其科学方法的总结,在新的思维情景中产生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3
4
当今提倡素质教育,新课标重点强调能力培养,高考考知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在新授课中可以体现的很明显,但是在一轮复习课中如何将三者完美融合体现,如何真正做到能力的提高是笔者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
现将笔者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生物是一门建立在探究和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生物知识是通过各种科学方法获得,在新授课的讲解中,教师把更多精力和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上,而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作为附带;
那么可否在复习中,交换侧重点,以科学史为贯穿,重点突破科学思维和方法,尝试带领学生回到科学家们当时的探索中,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亲自去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理解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方式,进而加深对新课中学习到的知识的理解,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目标都能达到。
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要求教师本人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深刻理解科学方法在高中教材中的体现,对教材要理解的透彻,才能运用自如。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还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本节只是小试牛刀,希望各位专家批评和指导。
5
《基因在染色体上》复习课
——体验科学研究方法
贺青提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 510730
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最新的生物学知识为主线内容,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在能力方面,明确提出高中生物课程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初步学会11项基本技能,其中“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定”及“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两条都涉及到逻辑推理能力。其中《课标》的课程设计思路中在对必修2模块的价值有这样的描述:领悟假说演绎、建立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人教版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将推理方法的练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重视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学习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其应用。当今高考体现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现今的高考注重对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检测,这对于新课标教育思想全面落实起着导向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揭示了什么生物学知识,还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够揭示生物学奥秘,是因为他们能够进行科学思维,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就应该像科学家那样,学会科学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和交流。
根据《中心、国家机关200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的要求,2006年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定推理”部分新增了一类题型----类比推理。由此可见,逻辑推理能力已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一项基本的能力。对于中学生,也应该在早期进行培养。
基于以上考虑,在本节课的复习中,采用了以科学方法为贯穿,重点突破科学的过程和研究方法的复习策略,以达到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教学分析:
“基因在染色体上”这节内容集中体现了类题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等方法,美国遗传学家萨顿主要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获得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现代遗传学家用荧光标记法获得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的事实证据。
本节课以科学方法为贯穿,以科学史为依托,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的探求科学真理,更能启迪学生的探究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主线:从类比推理法的实际应用为突破口进入类比推理法的复习,从类比推理法的结论还需检验过渡到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复习,应用假说演绎法复习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从摩尔根只提供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而没有提供事实证据,过渡到荧光标记法的复习,从荧光标记法的原理过渡到必修二所牵扯到的实验方法的总结如同位素示踪法等科学方法的复习。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教学重点) (二)能力目标
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领悟、运用“假说-----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重难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1.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2.参与类比推理的过程,提出与萨顿假说相似的观点,体验成功的喜悦,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深刻理解假说演绎法和摩尔根的实验。
教学策略与手段:
高中学生经过新课的学习后已经掌握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知识点,对科学方法的也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但是在对问题的分析上还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本节课含有众多研究方法,有利于对科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并在初步分析孟德尔实验的基础上迁移到摩尔根的实验,提升学生对类比推理法和演说演绎法等科学方法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肃、认真的对待客观现象的习惯,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摩尔根实验的分析过程中,注重对其科学方法的总结,在新的思维情景中产生新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3
4
当今提倡素质教育,新课标重点强调能力培养,高考考知识,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在新授课中可以体现的很明显,但是在一轮复习课中如何将三者完美融合体现,如何真正做到能力的提高是笔者一直思考探索的问题。
现将笔者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生物是一门建立在探究和实验基础上的自然科学,生物知识是通过各种科学方法获得,在新授课的讲解中,教师把更多精力和重点放在对知识的理解上,而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作为附带;
那么可否在复习中,交换侧重点,以科学史为贯穿,重点突破科学思维和方法,尝试带领学生回到科学家们当时的探索中,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亲自去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理解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方式,进而加深对新课中学习到的知识的理解,如果能做到这点,那么知识能力和情感三个目标都能达到。
要想做到这点,必须要求教师本人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深刻理解科学方法在高中教材中的体现,对教材要理解的透彻,才能运用自如。但是具体如何操作还是笔者研究的重点,本节只是小试牛刀,希望各位专家批评和指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