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古文

必修四诗歌古文检测题

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A .骤雨(zh îu ) 纶巾(lún) 一蓑(su ō)还酹江月(lèi) ...

B .罗绮(qǐ) 豆蔻 (k îu) 吟啸(y ín ) 揾英雄泪(wēn) ...

C .遥岑 (cén) 憔悴(cu ì)料峭(qiào) 重湖叠巘(yǎn) ...

D .凝噎(y ē)樯橹(lǔ) 玉枕(zh ěn ) 鲈鱼堪脍(huì)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

B .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

C .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

D .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

3.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

B .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

C .倩何人换取(请求) .

D .怎生得黑(怎么生得)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5、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6.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7. 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 、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 、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 、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二、诗文默写(共10分,第空1分)

9. (1)重湖叠巘清嘉,,

(2) ,何妨吟啸且徐行。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4) , ,无人会,登临意。

(5) ,瑞脑销金售。

(6)这次第, !

(7)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熅(y ūn ) 火弋(y ì)射 不复省(xǐng) 单(sh àn )于

B .弹劾(h é) 天上差(ch ā¡)乐 缪(m ¡ù)贤骸(h é)骨

C .相当(d àng )重(zh îng )负国纺缴(zhu ï)辟(b ì)公府

D .长指爪(zhu ǎ)眷眷(ju àn )天雨(y ǔ)雪礼节甚倨(j ū)

2.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⑤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⑥女为人臣子,不顾思义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⑧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⑨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⑩自分已死久矣

A ① ③ ④ ⑤ ⑦ B ② ④ ⑧ ⑨ ⑩

C ① ② ⑤ ⑦ ⑧ D ④ ③ ⑥ ⑧ ⑨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是古今意义的一组是( )

①请指示王 ②廉颇宣言曰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⑤汉亦留之以相当⑥武等实在⑦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⑧如他人思量牵合⑨虚心以相待⑩何以汝为见

A .①③④⑤⑦ B ②⑥⑧⑨⑩

C .①⑥⑦⑨⑩ D .②③④⑤⑦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

A . 天雨雪,武卧啮雪

B .而相如廷斥之

C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

D .惠等哭,舆归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何久自苦如此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恒常从小奚奴⑩太夫人急止人哭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⑦ C ④⑥⑨⑩ D ②④⑦⑨

6.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⑧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②⑤⑦ D .④⑥⑧

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虞常生得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⑦为降虏于蛮夷⑧幸蒙大恩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 .① ② ④ ⑤ ⑥ B .① ③ ⑤ ⑦ ⑨

C .② ③ ④ ⑥ ⑧ D .③ ④ ⑦ ⑧ ⑨

8.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 .子卿尚复谁为乎?

B .何以知之?

C .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

D .自书典所记,末之有也。

9.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状语武 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③欲因此时降武 ④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参考答案】一、1. C(A 纶gu ānB 揾w ènD 脍ku ài )2.A (B 林—霖C 箫—萧D 残—惨)3. D(怎么,怎样)4. A5.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6.D7.D (ABC 均为借代,D 比喻。)8.D

二、9. (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莫听穿林打叶声(3)也无风雨也无晴(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5)薄雾浓云愁永昼(6)怎一个愁字了得(7)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1.C 2、B 3、B 4、A 5、D 6、C 7、A 8、C 9、C (以:①介词,把;②介词,在。因:③介词,趁着;④介词,顺着、依照。)10、C

必修四诗歌古文检测题

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是()

A .骤雨(zh îu ) 纶巾(lún) 一蓑(su ō)还酹江月(lèi) ...

B .罗绮(qǐ) 豆蔻 (k îu) 吟啸(y ín ) 揾英雄泪(wēn) ...

C .遥岑 (cén) 憔悴(cu ì)料峭(qiào) 重湖叠巘(yǎn) ...

D .凝噎(y ē)樯橹(lǔ) 玉枕(zh ěn ) 鲈鱼堪脍(huì)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 .参差 天堑 竞豪奢 暮霭

B .今宵 羌管 雨林铃 故垒

C .雨具 箫瑟 念奴娇 芒鞋

D .巷陌 烽火 醉花阴 凄残

3. 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故垒西边(古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

B .还酹江月(以酒洒地,以表凭吊) .

C .倩何人换取(请求) .

D .怎生得黑(怎么生得)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句倒装现象的一项是()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B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C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5、下列对词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运用对仗和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画面。)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谈笑间”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周瑜指挥若定的风度和出众的才干。)

C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通过描写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

D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况,自以为虽然老了,但还能参加抗金战斗。)

6.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B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C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D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7. 下列修辞手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词根据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B 、词是兴于唐代胜于宋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

C 、苏轼的词改变了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放一派词风,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

D 、旧体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古体诗,唐代以后的统称近体诗。

二、诗文默写(共10分,第空1分)

9. (1)重湖叠巘清嘉,,

(2) ,何妨吟啸且徐行。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

(4) , ,无人会,登临意。

(5) ,瑞脑销金售。

(6)这次第, !

(7)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熅(y ūn ) 火弋(y ì)射 不复省(xǐng) 单(sh àn )于

B .弹劾(h é) 天上差(ch ā¡)乐 缪(m ¡ù)贤骸(h é)骨

C .相当(d àng )重(zh îng )负国纺缴(zhu ï)辟(b ì)公府

D .长指爪(zhu ǎ)眷眷(ju àn )天雨(y ǔ)雪礼节甚倨(j ū)

2.指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⑤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⑥女为人臣子,不顾思义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⑧合盖隆起,形似酒尊⑨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⑩自分已死久矣

A ① ③ ④ ⑤ ⑦ B ② ④ ⑧ ⑨ ⑩

C ① ② ⑤ ⑦ ⑧ D ④ ③ ⑥ ⑧ ⑨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是古今意义的一组是( )

①请指示王 ②廉颇宣言曰 ③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④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⑤汉亦留之以相当⑥武等实在⑦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⑧如他人思量牵合⑨虚心以相待⑩何以汝为见

A .①③④⑤⑦ B ②⑥⑧⑨⑩

C .①⑥⑦⑨⑩ D .②③④⑤⑦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

A . 天雨雪,武卧啮雪

B .而相如廷斥之

C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

D .惠等哭,舆归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①完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破璧③宁许以负秦曲④毕礼而归之⑤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⑥宜皆降之⑦何久自苦如此⑧大将军邓骘奇其才⑨恒常从小奚奴⑩太夫人急止人哭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⑦ C ④⑥⑨⑩ D ②④⑦⑨

6.选出“以”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 )

例: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①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③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④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⑤士亦以此不附焉。

⑥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⑦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⑧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②⑤⑦ D .④⑥⑧

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君幸于赵王③虞常生得④皆为陛下所成就⑤举孝廉不行⑥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⑦为降虏于蛮夷⑧幸蒙大恩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A .① ② ④ ⑤ ⑥ B .① ③ ⑤ ⑦ ⑨

C .② ③ ④ ⑥ ⑧ D .③ ④ ⑦ ⑧ ⑨

8.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 .子卿尚复谁为乎?

B .何以知之?

C .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

D .自书典所记,末之有也。

9.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状语武 ②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③欲因此时降武 ④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A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参考答案】一、1. C(A 纶gu ānB 揾w ènD 脍ku ài )2.A (B 林—霖C 箫—萧D 残—惨)3. D(怎么,怎样)4. A5. C(“写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不妥。)6.D7.D (ABC 均为借代,D 比喻。)8.D

二、9. (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2)莫听穿林打叶声(3)也无风雨也无晴(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5)薄雾浓云愁永昼(6)怎一个愁字了得(7)多情自古伤离别、今宵酒醒何处

1.C 2、B 3、B 4、A 5、D 6、C 7、A 8、C 9、C (以:①介词,把;②介词,在。因:③介词,趁着;④介词,顺着、依照。)10、C


相关文章

  • 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
  • 北京市高中课改实验版语文教材目录(含必修和选修) <北京市高中课改实验版•语文>目录 阅读•写作一(必修) 第一单元 写人记事文 1.范爱农 鲁迅 2.古文两篇 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游侠列传(节选) 司马迁 ...查看


  • 必修5古文资料及答案
  • 14. 鸿 门 宴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 "内"通"纳"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 ...查看


  •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 ...查看


  • 项脊轩志(苏教版高二必修)
  • 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并背诵第一段. 二.重难点及解决办法:背诵课文,教师可依据文段的内容和句式的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四.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说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 ...查看


  • 2015学期高二下学期语文学考计划
  • 高二语文学考计划 薛行奎 高二半年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学考,高二开学之初,我们就依据学校的具体计划安排,制定了这一学期的教学思路及计划安排,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在备考相应阶段,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按时而动.备课组把语学考文复习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高考题汇编
  •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 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 ) A .初唐书法 B .秦王破阵曲 C .飞天壁画 D .唐三彩 2.图4.图5是 ...查看


  • 2016年高考作文指导―妙用文言经典
  • 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很大,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必修教材有文言文24篇,选修教材包括<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史记>选读><传记选读><<论语><< ...查看


  • 培养方案 日语
  • 浙 培养目标 2012级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江 学大 浙江大大江 培养具有实际技能,宽阔眼界,适应能力,可塑性的人才.经专业学习,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基本技能和运用能力,对日本的文学.文化.历史.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亦有 ...查看


  • daan步步高必修一二测试答案
  • 必修一.二古文测试 班级 姓名 一. 指出通假字: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又 曝 晒干 .. 2梦亦同趣 趋 .. 3冯虚御风 凭 乘 . 4知明而行无过 智,智慧 . 5暴秦之欲无厌 餍,满足 ..... 二. 指出下列句中古今不同含义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