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10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A. 中央银行和联邦储备系统

1.“公开市场业务”具体指:

a.商业银行对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贷款。 b.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利率变化。

d.旨在使会员银行活期存款总量增加或减少的美联储的业务。 e.美联储买入或卖出政府证券。

2.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资产是:

a.黄金券和现金、银行存款、政府存款。 b.联邦储备货币、政府证券和贷款。

c.黄金券和现金、银行存款和贷款。 d.黄金券和现金、贷款和政府证券。

e.联邦储备货币、黄金券、现金和会员银行存款。

3.下列哪一个组合是联邦储备系统在日常业务中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工

具):

a.贴现率政策、控制股票保证金要求、道义劝说。 b.道义劝说和改变法定准备金比率。

c.公开市场业务和改变贴现率。d.贴现率政策和法定准备金比率。

e.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比率、对消费信贷和抵押贷款进行选择性的控制。

4.由企业和公众持有的全部联邦储备货币在其资产负债表上:

a.作为负债项目,因为这些货币属于美联储的借据(IOUs)。

b.作为资产项目,因为这些货币属于货币供给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们是现金。

c.作为负债项目,因为这些货币是储备金的一部分,即它们代表商业银行的存款。

d.属于资本账户的项目,因为其代表联邦储备体系中可以融资的货币。

e.不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只有不被企业和公众持有的货币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5.如果联邦储备系统提高贴现率,作为一般性政策的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量。 b.增加公众收入中的储蓄量。c.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在美联储的存款。 d.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量。 e.以上选项都不是。

6.假定联邦储备的系统开始操作公开市场业务,从公众手中大规模购买债券,第5题中的哪一个选项正确:

7.如果商业银行在美联储存入20美元的联邦储备货币,那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如何受到影响?

a.资产项目中的“贴现和贷款”将增加。 b.负债项目中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将减少。 c.资产项目中的“美国政府证券”将增加。 d.负债项目中的“联邦储备券”将增加。

e.以上选项都不是。

8.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贴现率的政策效果有限的一个原因是:

a.美联储虽然可以增加公众持有的货币数量,但不能强迫公众消费掉这些货币,而这些货币正是增加

GDP所必需的。

b.美联储一旦不得不改变贴现率,就不再具有像以前那样的调控力了。

c.美联储无法控制贴现借款的数量,因为只有在银行选择这么做时才向美联储寻求贷款。

d.降低贴现率的政策效果可能会被成员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所抵消。

e.降低贴现率将会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9.如果美联储向公众出售大量美国政府证券,其目的是:

a.增加个人储蓄总量。 b.减少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货款总量。 c.增加会员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 d.降低一般利率水平。 e.增加联邦储备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

10.如果美联储向公众购买大量的美国政府证券,那么:

a.以银行准备金存款为形式的联邦储备负债将增加 b.商业银行负债项目中的“活期存款”将减少。 c.由公众持有的货币总量将减少。 d.美联储资产项目中的“贴现额、贷款和承兑票据”将会增加。 e.商业银行资产项目中的“贷款和贴现额”将减少。

11.如果美联储想要限制整个货币供给的增长,那么,下述哪一种情况会使这一任务更难完成:

a.美联储对于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比率缺少法律手段。 b.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超额准备金。 c.来自于收入的个人储蓄数额过高。 d.大量黄金备输出到其他国家。

e.企业和公众希望买入比手中现有的债券更多的政府债券。

12.贴现率一词用于货币政策的研究中时,含义为:

a.当美联储购买政府证券时所规定的价格减让数量。

b.联邦储备系统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的大小,其目的在于使商业银行减少对客户的贷款。

c.美联储贷款给商业银行时所使用的利率。

d.为了增加货币供给和提高GDP,美联储所采取行动的力度的大小。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联邦储备系统采取大规模“放宽信贷”的操作,会使:

a.政府证券的价格上升。 b.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量减少。 c.一般价格水平下降。

d.政府证券的价格下降。 e.对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上升。

14.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属于:

a.政府司法部门的分支。 b.政府行政部门的分支。 c.政府立法部门的分支。

d.政府协调部门的分支。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5.联邦储备系统的目标包括:

a.经济增长 b.高就业水平 c.物价稳定 d.中长期利率适中 e.所有以上选项

16.联邦储备系统干预下列哪一项国外市场的活动:

a.分流 b.干预外汇市场 c.帮助援解国际金融危机 d.所有以上选项 e.只有b和c正确

17.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a.于大萧条时期通过 b.禁止银行提供保险或经纪人服务 c.通过的目的是增强银行的稳定性 d.于1999年废除 e.所有以上选项。

B. 货币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

18.如果美联储试图增加国内上产总值,下列哪一项不是其采取的措施:

a.增加投资以提高总支出水平 b.提高利率促使现金持有者借出资金

c.增加银行准备金以鼓励银行增加非现金资产 d.增加活期存款 e.放松信贷条件

19.在1979年货币主义者试验中,美联储决定:

a.重组国外的业务 b.主要注重利率变动而不是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变动

c.主要注重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变动而不是利率的变动 d.指示财政部印更多的钞票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0.20世纪80年代初银行管制解除:

a.降低了美联储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 b.开始了取消金融机构账户利率上限的进程

c.保留了对交易账户的准备金要求 d.对美联储宣布其政策目标的法律权威并没有产生任何破坏作用 e.所有以上选项

21.根据货币需求的交易需求部分:

a.若名义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向右移动 b.若名义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向左移动。

c.若名义收入上升,货币需求下降 d.若名义收入下降,货币需求下降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2.若第21题指的是货币需求的资产需求部分,则哪一个选项正确:

23.投资需求曲线:

a.与货币需求曲线平行,利率高会降低投资需求。

b.精确地描述了实际利率与投资资金需求之间地对应关系。

c.斜率为负,因为实际利率较高会导致人们放弃新增投资项目。

d.是货币供给与名义GDP变化之间地关键联结点。 e.所有以上选项。

24.若美联储计划降低利率,则合理的预期可能是:

a.刺激投资,因为银行通过贷款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b.抑制投资,因为这使得借款更缺乏吸引力。 c.对投资有极小的影响或者根本没有影响,因为美联储降低利率的目的并不是改变投资的数量,而是试图改变证券的价格。

d.抑制投资,因为这使得放贷更缺乏吸引力 e.刺激投资,因为这使得借款更具吸引力。

25.在某些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于限制过度支出效果很小,这些情况是:

a.投资需求曲线极富弹性 b.美国境外的美元受到美国高利率的吸引

c.货币需求曲线极富弹性 d.利率的变化将引起证券的市场价值的变化

e.投资支出对信贷的可获得性的变化比对利率的变化反应更强烈。

26.因为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不同在于通货膨胀率,所以:

a.在长期内,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使名义利率下降。

b.无论在长期内,还是在短期内,紧缩的货币政策一定会使名义利率上升。

c.货币需求与投资需求之间没有差别。

d.不用担心节约悖论。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 E 2.D 3.C 4.A 5.A 6.D 7.E 8.C 9.B 10.A 11.B 12.C

13.A 14.E 15.E 16.D 17.E 18.B 19.C 20.E 21.D 22.E 23.E 24.E

25.C 26.A

第10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A. 中央银行和联邦储备系统

1.“公开市场业务”具体指:

a.商业银行对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贷款。 b.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利率变化。

d.旨在使会员银行活期存款总量增加或减少的美联储的业务。 e.美联储买入或卖出政府证券。

2.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资产是:

a.黄金券和现金、银行存款、政府存款。 b.联邦储备货币、政府证券和贷款。

c.黄金券和现金、银行存款和贷款。 d.黄金券和现金、贷款和政府证券。

e.联邦储备货币、黄金券、现金和会员银行存款。

3.下列哪一个组合是联邦储备系统在日常业务中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工

具):

a.贴现率政策、控制股票保证金要求、道义劝说。 b.道义劝说和改变法定准备金比率。

c.公开市场业务和改变贴现率。d.贴现率政策和法定准备金比率。

e.公开市场业务、改变法定准备金比率、对消费信贷和抵押贷款进行选择性的控制。

4.由企业和公众持有的全部联邦储备货币在其资产负债表上:

a.作为负债项目,因为这些货币属于美联储的借据(IOUs)。

b.作为资产项目,因为这些货币属于货币供给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们是现金。

c.作为负债项目,因为这些货币是储备金的一部分,即它们代表商业银行的存款。

d.属于资本账户的项目,因为其代表联邦储备体系中可以融资的货币。

e.不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只有不被企业和公众持有的货币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5.如果联邦储备系统提高贴现率,作为一般性政策的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量。 b.增加公众收入中的储蓄量。c.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在美联储的存款。 d.增加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总量。 e.以上选项都不是。

6.假定联邦储备的系统开始操作公开市场业务,从公众手中大规模购买债券,第5题中的哪一个选项正确:

7.如果商业银行在美联储存入20美元的联邦储备货币,那么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如何受到影响?

a.资产项目中的“贴现和贷款”将增加。 b.负债项目中的“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将减少。 c.资产项目中的“美国政府证券”将增加。 d.负债项目中的“联邦储备券”将增加。

e.以上选项都不是。

8.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降低贴现率的政策效果有限的一个原因是:

a.美联储虽然可以增加公众持有的货币数量,但不能强迫公众消费掉这些货币,而这些货币正是增加

GDP所必需的。

b.美联储一旦不得不改变贴现率,就不再具有像以前那样的调控力了。

c.美联储无法控制贴现借款的数量,因为只有在银行选择这么做时才向美联储寻求贷款。

d.降低贴现率的政策效果可能会被成员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所抵消。

e.降低贴现率将会使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下跌。

9.如果美联储向公众出售大量美国政府证券,其目的是:

a.增加个人储蓄总量。 b.减少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货款总量。 c.增加会员银行在美联储的存款。 d.降低一般利率水平。 e.增加联邦储备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

10.如果美联储向公众购买大量的美国政府证券,那么:

a.以银行准备金存款为形式的联邦储备负债将增加 b.商业银行负债项目中的“活期存款”将减少。 c.由公众持有的货币总量将减少。 d.美联储资产项目中的“贴现额、贷款和承兑票据”将会增加。 e.商业银行资产项目中的“贷款和贴现额”将减少。

11.如果美联储想要限制整个货币供给的增长,那么,下述哪一种情况会使这一任务更难完成:

a.美联储对于降低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比率缺少法律手段。 b.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超额准备金。 c.来自于收入的个人储蓄数额过高。 d.大量黄金备输出到其他国家。

e.企业和公众希望买入比手中现有的债券更多的政府债券。

12.贴现率一词用于货币政策的研究中时,含义为:

a.当美联储购买政府证券时所规定的价格减让数量。

b.联邦储备系统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的大小,其目的在于使商业银行减少对客户的贷款。

c.美联储贷款给商业银行时所使用的利率。

d.为了增加货币供给和提高GDP,美联储所采取行动的力度的大小。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联邦储备系统采取大规模“放宽信贷”的操作,会使:

a.政府证券的价格上升。 b.商业银行准备金总量减少。 c.一般价格水平下降。

d.政府证券的价格下降。 e.对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上升。

14.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属于:

a.政府司法部门的分支。 b.政府行政部门的分支。 c.政府立法部门的分支。

d.政府协调部门的分支。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5.联邦储备系统的目标包括:

a.经济增长 b.高就业水平 c.物价稳定 d.中长期利率适中 e.所有以上选项

16.联邦储备系统干预下列哪一项国外市场的活动:

a.分流 b.干预外汇市场 c.帮助援解国际金融危机 d.所有以上选项 e.只有b和c正确

17.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

a.于大萧条时期通过 b.禁止银行提供保险或经纪人服务 c.通过的目的是增强银行的稳定性 d.于1999年废除 e.所有以上选项。

B. 货币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

18.如果美联储试图增加国内上产总值,下列哪一项不是其采取的措施:

a.增加投资以提高总支出水平 b.提高利率促使现金持有者借出资金

c.增加银行准备金以鼓励银行增加非现金资产 d.增加活期存款 e.放松信贷条件

19.在1979年货币主义者试验中,美联储决定:

a.重组国外的业务 b.主要注重利率变动而不是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变动

c.主要注重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给的变动而不是利率的变动 d.指示财政部印更多的钞票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0.20世纪80年代初银行管制解除:

a.降低了美联储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 b.开始了取消金融机构账户利率上限的进程

c.保留了对交易账户的准备金要求 d.对美联储宣布其政策目标的法律权威并没有产生任何破坏作用 e.所有以上选项

21.根据货币需求的交易需求部分:

a.若名义利率上升,货币需求向右移动 b.若名义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向左移动。

c.若名义收入上升,货币需求下降 d.若名义收入下降,货币需求下降 e.以上选项都不是。

22.若第21题指的是货币需求的资产需求部分,则哪一个选项正确:

23.投资需求曲线:

a.与货币需求曲线平行,利率高会降低投资需求。

b.精确地描述了实际利率与投资资金需求之间地对应关系。

c.斜率为负,因为实际利率较高会导致人们放弃新增投资项目。

d.是货币供给与名义GDP变化之间地关键联结点。 e.所有以上选项。

24.若美联储计划降低利率,则合理的预期可能是:

a.刺激投资,因为银行通过贷款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b.抑制投资,因为这使得借款更缺乏吸引力。 c.对投资有极小的影响或者根本没有影响,因为美联储降低利率的目的并不是改变投资的数量,而是试图改变证券的价格。

d.抑制投资,因为这使得放贷更缺乏吸引力 e.刺激投资,因为这使得借款更具吸引力。

25.在某些情况下,货币政策对于限制过度支出效果很小,这些情况是:

a.投资需求曲线极富弹性 b.美国境外的美元受到美国高利率的吸引

c.货币需求曲线极富弹性 d.利率的变化将引起证券的市场价值的变化

e.投资支出对信贷的可获得性的变化比对利率的变化反应更强烈。

26.因为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不同在于通货膨胀率,所以:

a.在长期内,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使名义利率下降。

b.无论在长期内,还是在短期内,紧缩的货币政策一定会使名义利率上升。

c.货币需求与投资需求之间没有差别。

d.不用担心节约悖论。

e.以上选项都不是。

1. E 2.D 3.C 4.A 5.A 6.D 7.E 8.C 9.B 10.A 11.B 12.C

13.A 14.E 15.E 16.D 17.E 18.B 19.C 20.E 21.D 22.E 23.E 24.E

25.C 26.A


相关文章

  • 中央银行题库
  • 判断题 巴塞尔协议规定,到1992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比率目标为6﹪.(错) 比尔条例>是由英格兰银行总裁比尔主持通过的.(错) 财政发行是指为弥补国家财政赤子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储备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基础货币 ...查看


  • 中央银行业务期末复习
  • 第一章 名词解释: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主要吸收短期存款,发放短期商业贷款为基本业务的银行,称为商业银行. 皮尔条例--1844 ...查看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补完版)
  •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题库答案 一.判断分析题 1. 中央银行不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 课件答案:正确.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金融危机之前,由自然的发展与演变过来早期中央银行的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一般都兼营商业银行业务的. ...查看


  • 中央银行的性质
  • 简答 第一题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P13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指中央银行自身所具有的特有属性,这是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并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已由过去集中发行银行券.解决郭嘉财政困难的政府银行,逐 ...查看


  • 中央银行职能与货币政策选择
  • 2000年3月 第22卷 第2期当代经济科学M ode rn Econom ic S c ie nce . , 2000 M a r . 22 No . 2V o l 中央银行职能与货币政策选择 崔建军 (陕西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陕西西安71 ...查看


  • [中央银行学 重点 ]
  •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 1.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17世纪的欧洲 2.商业银行的普遍设立. 最早的银行:威尼斯银行(1587) 1656年,瑞典银行成立:1897年,瑞典政府通过法案将货币发行权集中于瑞典银行,其他银行发行的钞票逐步收回, ...查看


  • 项峥: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央银行同时负责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职能的可能性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抓手.其中,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更为敏感.有鉴于此,央行的角色就显得特别重要.除此之外,央行在金融监管方面又能做什么呢?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点击标题下方的"财佬&qu ...查看


  • 中央银行学复习
  •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两大政策 答: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 ...查看


  •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
  • 中央银行制度比较复习资料 1. 中央银行制度的组织结构:权力分配结构.内部职能结构.分支机构设置 p23 2. 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权≠最终决策权 p5 3. 货币发行按其性质划分:经济发行.财政发行 p80 4. 央行发行准备金的种类:现金 ...查看


  •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摘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在中央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曾经是一个争议极大的话题,争论的焦点无非是中央银行对政府应该保持多大的独立性,这一争论及其结果对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产生了直接影响.经过多年的争论的探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