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券的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难点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学生设计。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告诉老师。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参观券的设计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一定的设计知识。为此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了解到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要的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等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除此之外课本第二十一页还有学生设计的参观券更能引起学生的创作欲。因此,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的要求。尤其是教材的版面设计方面更能体现这一点。课本先出现参观券的实图后又有学生设计的参观券,这样让同学们感到设计并不是那么难。 2、知识点的作用
1、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促进学生对参观券的进一步了解。
3、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高尚品质。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参观券的图样让学生观察分析它的组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感悟自己的独特的创新意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②﹑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参观券的组成。 难点:参观券的设计。 5、教具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二、说教法
1、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题,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引用设计好的参观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欣赏分析。再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业。通过这样从难到简单的欣赏过程逐渐减轻学生认为参观券设计难的思想压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应该从参观券的构成部分去观察总结以便在设计时使用。同学们理清思路后就不会觉得难了。
2、在设计前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准备好的参观券及有关景点
的图片
3、学生动笔画时,教师可巡回指导,并给予修改说明,从而让学生进行很好的练笔。
4、关于券面的尺寸大小、构成的形式、内容等应该有所规定。有的必须严格,如券面总体尺寸——长宽各多少,其中存根留多少,副券占多少,或者只要求设计正面,其余略去。至于构图形式是横是竖,选取什么图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则可宽泛、灵活一些。再
则,对文字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如名称、票价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掌握有关基本常识,必须提出适当的要求进行制约,使他们的思维能自由地,但又有目的地运行。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去完成作业。 5、画完之后可组织学生相互观察取长补短。 三、说学法
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为主,做到学与练相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欣赏总结参观券的组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设计参观券。要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可让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分小组进行讨论:1.参观券由那几部分组成?2、怎样才能将参观券设计的美观、实用,又有纪念意义?3、选出自己喜欢的参观券,说一说它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将疑难问题慢慢引导使同学不觉得难时就有信心设计好。 (一)谈话引入。
我们宜君夏季非常凉爽,被称为“中国避暑城”。大家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我们宜君旅游?(想)现在给大家一个机会你们可以为宜君的旅游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旅游是需要参观券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参观券的设计。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这样利用当地的特点导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出示课件)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让学生观察
(利用课件可让学生很直观的对参观券进行分析总结它的构成,以便自己设计时不易出错。)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如福地湖、云梦山等),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总结:参观券的设计形式、构成、纹样文字内容。教师补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并且让学生知道设计并不难。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 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 样:内容,景点
文 字:地点,名称,票价
参观券的设计教学反思
参观券学生时常接触,但往往不会太在意.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最终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部分学生设计意图较有创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动中再次得到验证。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好的出乎我的意料。课前,我还担心学生作业出不来,讲评这个环节怎么进行?(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平时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
再好的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作品受书上作品形式影响较大,有明显的相同之处,缺少创新。
《参观券的设计》打分课材料
铁西二小 王强 2012.11
参观券的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重点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难点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学生设计。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告诉老师。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参观券的设计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本课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一定的设计知识。为此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了解到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要的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等等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除此之外课本第二十一页还有学生设计的参观券更能引起学生的创作欲。因此,本课内容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在设计上都贯穿了很新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的要求。尤其是教材的版面设计方面更能体现这一点。课本先出现参观券的实图后又有学生设计的参观券,这样让同学们感到设计并不是那么难。 2、知识点的作用
1、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促进学生对参观券的进一步了解。
3、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热爱大自然的高尚品质。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参观券的图样让学生观察分析它的组成,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感悟自己的独特的创新意识。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结协作意识。
②﹑培养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观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学习参观券的组成。 难点:参观券的设计。 5、教具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二、说教法
1、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题,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引用设计好的参观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欣赏分析。再让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业。通过这样从难到简单的欣赏过程逐渐减轻学生认为参观券设计难的思想压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应该从参观券的构成部分去观察总结以便在设计时使用。同学们理清思路后就不会觉得难了。
2、在设计前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教师准备好的参观券及有关景点
的图片
3、学生动笔画时,教师可巡回指导,并给予修改说明,从而让学生进行很好的练笔。
4、关于券面的尺寸大小、构成的形式、内容等应该有所规定。有的必须严格,如券面总体尺寸——长宽各多少,其中存根留多少,副券占多少,或者只要求设计正面,其余略去。至于构图形式是横是竖,选取什么图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则可宽泛、灵活一些。再
则,对文字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如名称、票价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掌握有关基本常识,必须提出适当的要求进行制约,使他们的思维能自由地,但又有目的地运行。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去完成作业。 5、画完之后可组织学生相互观察取长补短。 三、说学法
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以学为主,做到学与练相结合。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欣赏总结参观券的组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设计参观券。要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可让学生利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分小组进行讨论:1.参观券由那几部分组成?2、怎样才能将参观券设计的美观、实用,又有纪念意义?3、选出自己喜欢的参观券,说一说它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将疑难问题慢慢引导使同学不觉得难时就有信心设计好。 (一)谈话引入。
我们宜君夏季非常凉爽,被称为“中国避暑城”。大家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我们宜君旅游?(想)现在给大家一个机会你们可以为宜君的旅游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旅游是需要参观券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参观券的设计。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这样利用当地的特点导入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出示课件)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让学生观察
(利用课件可让学生很直观的对参观券进行分析总结它的构成,以便自己设计时不易出错。)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如福地湖、云梦山等),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总结:参观券的设计形式、构成、纹样文字内容。教师补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创新意识,并且让学生知道设计并不难。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 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 样:内容,景点
文 字:地点,名称,票价
参观券的设计教学反思
参观券学生时常接触,但往往不会太在意.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最终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部分学生设计意图较有创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动中再次得到验证。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好的出乎我的意料。课前,我还担心学生作业出不来,讲评这个环节怎么进行?(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平时作业总是拖拖拉拉,不能按时完成。)
再好的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作品受书上作品形式影响较大,有明显的相同之处,缺少创新。
《参观券的设计》打分课材料
铁西二小 王强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