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讲义
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
John Turner将“烟花三月下扬州”翻译成:
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
“扬州”一词略去未译。译者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其实呢?“扬州”是一个文化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它更代表了一个古代文人所向往的享乐去处,一个令他们销魂的所在。
Cf: John Turner, S.J. 我怎样译中国诗?
The Milky Way 赵景深1922年的翻译和后来鲁迅的批判
数字,龙,西风等文化意象
唐朝诗人孟郊的《古别离》:
欲去牵郎衣,
郎今在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Fletcher的翻译如下:
You wish to go, and yet your robe I hold.
Where are you going---tell me, dear---today?
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 your heart away.
Prof. Xu Yuanchong’s version:
I hold your robe lest you should go.
Where are you going,dear today?
Your late returning brings me less woe
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
翻译中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
误译可分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无意误译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因译者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误译
2. 与译者的外语语言功底有关
3. 第三种无意误译与源语国和译语国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具有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价值。
例如: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既忠诚又守规矩) 无意误译不仅表现在对原文的误解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原文的误释上。
又如:吴景荣先生曾举出翟理斯(Herbert A Giles)和庞德所译汉诗中的误译例。
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
翻译文学史的理论与方法 /王向远/《中国比较文学》2000/04
翻译文学史应该是与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相并列的文学史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翻译文学史,这三者构成了完整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 翻译文学史的内容要素有六个:
时代背景---- 作家----- 作品----- 翻译家----- 译本----- 读者
翻译文学史应该回答和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为什么要译?
译的是什么?
译得怎么样?译本有何反响?
比较文学讲义提纲(五) 中国文学英译与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
一个多世纪来,随着西学东渐,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绍介所构建的中国特色的翻译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领域,中外学者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对来说,中国文学英译的研究(作为译事而非译作的研究),尚不多见。中国对西方文学的接受以及对我们的文学发生影响是通过大量的作品译介, 且有历史的原因。那么如何使西方接受中国文学,以及使中国文学对西方的文学发生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为何缓慢,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是我们该澄清西方对中国的误解与误读的时候了, 毕竟中国已不是清末民初当时现实文化的弱势状态了。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我们更要中国(文学)主动走向世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话语霸权地位逐渐确认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树立全球意识,发展民族文学?如何获得高质量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如何使得我们东学西渐,创设较理想的东西方文化对话语境,促进中外文化/文学交流?笔者认为,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急需加强。主张加强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尤其是高质量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主张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并不是媚外,而是主动出击,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学与文化,让西方接受中国文学;以宽容的心态与西方交流。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成为歌德所倡导的“世界的文学”(" die Weltliteratur")一员。当然,我们清清楚楚看到的“全球化”、“全球主义”,实际上是饱含着文化帝国主义话语权力及其意识优势的西方中心主义。它同马克思、歌德所提倡并为我们所赞成的“世界文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孙景尧“全球主义、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 )如何加强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进一步推动网络时代的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本文作者在回顾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历史、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分析了中国文学/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方法、途径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比起近代文学来,现代文学在优秀作家作品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在质量上也有很大的提高。鲁迅、郭沫若、茅质的创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的名字足以与以下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并列,如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印度的普列姆昌德、克里山·钱达尔,黎巴嫩的纪伯伦,埃及的塔哈·侯赛因,前苏联的高尔基、肖洛霍夫,法国的罗曼·罗兰、普鲁斯特,英国的艾略特、乔伊斯、贝克特,德语国家的卡夫卡、布莱希特,美国的海明威、奥尼尔、福克纳等。不过,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现代文学无论是在文学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上,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在现代世界文坛上,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和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国际影响远没有达到广泛和普遍的程度,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的比较少,介绍评论的比较少,获得各种国
际文学奖金的比较少,中国现代作家向外国作家学习的东西比较多,而对外国作家的影响比较少。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底子薄。所谓底子薄,主要是指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短,成就小。近代文学的底子薄弱,直接影响现代文学的发展水平。中国现代文学要想取得更加迅速的发展,既要吸收古代和中古文学的经验,又要吸收近代和现代文学的经验;而重点显然应当放在后者上面。我们特别强调吸收外国近代文学的经验,是因为它们代表当时世界文学的方向和水平,而我们自己的近代文学却不够发达,所以只能从外国近代文学的丰硕成果中吸取营养,以补充自身之不足。总起来说,在世界各国文学之林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当然都不乏像中国这样的文学大国,如东方的印度、希伯来、阿拉伯、伊朗、日本,西方的希腊、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不过,若从历史古老、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兴旺不衰的角度来说,能够与中国文学比肩而立的国家似乎是不多的
形 象 学
形象学概述
形象学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诸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史
卡雷的观点:形象研究就是,“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
基亚的观点:形象学研究,“不再追寻一些使人产生错觉的总体影响,而是力求更好地理解在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中,那些主要的民族神话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是怎样生存的。”
卡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形象学”这个词,但指出了研究的基本原则,所以一直被后人视为“形象学”的奠基者。
六十年代形象学遭到严厉批评,因为它接近历史或思想史,而非文学,或者是因为它强化了民族文学概念,有悖于比较文学的目标。
六十年代危机过后,形象学得到充足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形象学在当代发展与法国学者巴柔的贡献紧密相联。他明确提出当代形象学的基本原则,核心是对“他者”形象的定义。巴柔《比较文学概论》一书发表意味着形象学研究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第二节 形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根据巴柔的《比较文学概论》,形象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巴柔在《比较文学概论》对形象学所下的定义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此后,他又对该定义作了补充,指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的,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
形象学的研究范围:
1. 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
一切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言说、书写而制作、描述出来的。但这种描述并不遵循写真实的原则,即:并不忠实地描绘出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那个“他者”。事实上,形象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它以一个作家、一个集体思想中的在场成分(对异国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制作(或宣传)了某一形象的个人或群体,通过对异国的描述,显示或表达出了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他们在这个空间里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各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在审视和想象着“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
形象学就是研究了解想象在多大程度上,出于何种原因(情感、意识形态等)产生出了什么样的偏离。
2. 形象是一种象征语言
我在言说他者的时候传递出了我自身的形象。
形象的制作者可以是个人(作家)、集体(社团、民族)或半集体(思想流派、观点)。但无论在哪个层面上,被制作出的“他者”形象都无可避免地表现出对“他者”的某种否定,对“我”及其空间的某种补充和延长。“我”出于种种原因言说“他者”,但在言说的同时,“我”却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否定了“他者”,从而言说了自我。
形象制作者就用“他者”形象说出了一种跨种族、跨文化的关系。但由于这种关系仅是注视者一方说出的,所以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它“主要具有反思性、理想性,而较少具有确实性”。
3. 套话
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称的词组。如欧洲人用“鹰钩鼻”指犹太人,中国人用“老毛子”指西方人。
套话研究在当前的形象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 形象学的主要理论及方法论
一、 形象
当代形象学所关心的是创造出一个形象的文化,于是形象学就被纳入了关于想象的哲学讨乱中。
二、 社会总体想象物
由于一个作家(读者)对异国现实的感知与其隶属的群体或社会的想象密不可分,因而
就有必要对社会总体想象物进行研究。所谓社会总体想象物,就是“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是双极性的阐释。”研究社会总体想象物的主要目的,是使制作了异国形象的社会群体显现出来。
作品(或作者)与集体想象物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1. 作者把神话强加给公众舆论
2. 作者传播已存在的舆论神话
3. 作者与集体描述背道而驰
利科关于异国形象类型的理论:
1. 意识形态2.乌托邦
异国形象处于这两级之间。
总结:
意识形态形象的特定是对群众(社会、文化)起整合作用的,它按照群体对自身起源、特性及其在历史中所占地位的主导性阐释将异国置于舞台上。这些形象将群体基本的价值观投射到“他者”身上,通过调节现实以适应群体中通行的象征性模式的方法,取消或改造了“他者”,从而消解了“他者”。
而乌托邦形象则具有颠覆群体价值观的功能。它从向往异国根本不同的“他者”社会而对异国进行描写,这是对群体象征性模式所作的离心描写。
不过,这两种现象不是逆反的,二十辨证地互相包容的。一个最不规则的乌托邦也具有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反模式层面,在此意义上,它可以归并在群体文化中;而重复最多的意识形态形象,可使相异性就在颂扬群体普遍接受的观念时凸现出来。
《血痕花》中卢梭形象为例。
三、 文本分析方法
只有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才能搞清形象本身究竟是怎么样的。就总体而言,形象都有三个组成成分: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
第四节 当代形象学的特点及其前景
一、 当代形象学对传统的更新
1. 注重“相异性”,注重“我”与“他者”的互动性。
2. 注重对“主体”的研究
3. 注重总体分析
--------------------------------------------------------------------------------
[相关信息]
哲学爱好者请进:“芝麻开门”后的异类世界一瞥(2007-1-9 17:44:55)[21]
本体在阴影中立起(2007-1-8 12:25:49)[32]
《论语》注疏(2007-1-7 22:46:53)[48]
小议西学中源说(2007-1-7 22:11:17)[19]
《山海经》音释(完整)(2007-1-4 1:39:45)[63]
阿尔都塞:马基雅维利的孤独(2007-1-4 1:17:34)[42]
The Art of Poetry(2007-1-3 18:37:15)[32]
The Art of Poetry(2007-1-3 16:25:47)[19]
漫谈当前中国网络思想界现状(2007-1-3 3:54:07)[74]
西方九位著名新史学家对话(2007-1-2 12:27:48)[64]
[更多... ]
--------------------------------------------------------------------------------
[相关评论]
发表人:2
发表人邮件:2
《比较文学》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 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
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外来文化相接触和具备通识的眼光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天优势。包括《史记•大宛列传》、晋代佛经翻译、历代文论,诗与画的比较研究、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等。内容十分丰富,但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2、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梁启超“政治小说”、林纾翻译小说;王国维利用叔本华系统分析《红楼梦》;鲁迅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胡适、冰心、许地山中西戏剧研究;茅盾中外神话比较研究;严复、苏曼殊译介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兴起: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最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1924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1931年,傅东华翻译了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
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3、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
1、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是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地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所以,比较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与历史的必然。
2、比较文学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全球文化的发展态势有关。一方面要努力从他种文化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又要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认识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尽量将自己的特长贡献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因此,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热点(乐黛云《跨文化之桥》)。
3、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过程、都在作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鉴别,而比较文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以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与思路,让人们既认识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又认识了“他者”——他国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共同走向与共同规律,这是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研究无法企及的。
第五节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1、文化研究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知识传统。文化研究提倡跨学科、超学科、反科学的态度,没有一种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方法论。文化研究把文化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本分析相结合,并加以批判地使用。
一般而言,文化研究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指的是当代非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研究:基于生产、文本、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具体如种族研究、性别研究、区域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它关注边缘性的研究领域。
文化研究主要描述“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
2、对文化研究的辨析与批评: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开放的文化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学科的规定性和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流动性和未完成性正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可是,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越来越以新的方式被商品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场地,它被重新刻上自己一贯反对的那些学术和学科的礼仪。对文化研究一直毁誉参半:一种充满活力、多地区生长的、多学科的场所和一种寄生现象。
3、定位与发展: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伯恩海默报告及其支持者主张比较文学转向文化研究,但反对者认为不能放弃比较文学一向所秉持的对文学的独特关注和其精英立场,而且文化研究也应植根于对文学文本特别是经典文学的解读上。
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文化研究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的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比较文学借鉴文化研究,意味着放弃文学研究的自主性,但需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亦可借用。
最后,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也不会被文化研究吞没。
第二章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关于“比较”与“文学”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分析
1、比较:汉语字面上对“比较”产生误读:症结之一,字面上容易理解成“比较的文学”,是个“有缺陷的词”;症结之二是字面上存在误读可能性:对文学比较。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
印欧语系下对“比较”产生误读:“文学的比较”
2、文学:
第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成立自身的学理意义的,即文学研究层面、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层面。
孔子《论语•先进》中,文学指兴办教育分列的四门学科之一,后指“文章博学”。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铭文或字母表本身、学问、文化的修养等。
“大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流变中作为一个能指,涵盖过文章博学、学科门类、儒家学说、文献典籍、学术性著作、文学作品种种非审美与审美的文化形态。
欧洲文学发展历程中,作为能指涵盖过知识、文献、小说、戏剧、传记、诗歌、民间传说、艺术、科学及社会事件之资料内涵,也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非常宽泛的概念。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深层结构中,文学共同经历了一个从大文学(广义的文学)到纯文学(狭义的文学)之专业化的蜕变历程。
第二,准确地讲,比较文学的“文学”既不是指宽泛的“大文学”,也不是指“纯文学”,是指文学研究。
第二节 比较文学生要概念的介绍及其定义分析
1、法国学派: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强调科学涵义,摆脱美学涵义,把没有事实联系的纯粹美学评价排斥在比较文学研究之外;跨语言研究是他把比较文学区别于国别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
2伽列: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文学研究在学理上含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三个层面。)
国际精神关系:指不同语境下作家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
法国学派的局限性:
第一,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一方面强调了比较文学不同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其学科的特点在于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表述下,潜藏着一种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第二,从一方面讲,拒绝美学可以表现严谨的学术风格,但也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否定了从美学高度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没有事实关系的作家、作品进行汇通性价值批评的可能性。
2、美国学派: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挑战法国学派。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第一,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文献学与考据学;而美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美学与文学批评。
第二,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比较文学“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第三,雷马克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
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定义方面的争议(69)
4 ;1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6 51、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主体的介入对双方学理关系的追寻,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这是比较文这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 (-
民族文学从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95,"06
国别文学是从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
文学研究包含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两个方面。研究主体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研究客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
8, 54322、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2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
2157;伽列: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是国际间作家作品的精神与事实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47
雷马克:跨学科
; "42韦勒克:平行研究的美学价值关系。
)
5日尔蒙斯基: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
三种学理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79)5432从这三种学理关系来理解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限与学科视域是非常重要的。这三种关系可以转换为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材料事实关系为研究客体,方法论上与其配套是文献学与考据学;以美学价值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理论与批评;以学科交叉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科际整合。
693、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57 5432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 1
首先、与文学做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65-
其次,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双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恰体系,这个自恰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
)" 再次,在一个民族范围内,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举例可参考第三章《视域论》的第三节《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的内容)。
76 - 5432在“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最为重要的。021
第四节 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05
1、 1、 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的界分:(85)5432 (
2、 2、 总体文学及其两个层面意义的整合:
4
9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18
3、 3、 世界文学及其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
14 (1) (1) 总量上的世界文学2 1?
(2) (2) 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 2"9
(3) (3) 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
?255(4) (4) 歌德理想中世界文学
4、比较文学的定义1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3 5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543243
1、 1、 本体:万物的本源0
本体论:为万物本源、为哲人的精神寻找安身立命基点的设问与回答。- )
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
82比较文学的本体论: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学科成立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对此本源做终级意义上本体论追问。
(-2、 2、 比较视域:
20 视域在比较文学这里指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
1
比:(1)亲近、齐同、并列、相连接。这个意义引申的意义链契合“视域”的内在透视。 6 (2)比较。从这个意义上容易产生对比较文学的误读。 4
钱钟书:事实上,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
7
?6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3 3、 3、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6
(1) (1) 文学比较仅从表面的皮毛对两种文学或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类比,容易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其结论过于生硬而简单,并且会产生一些学术结论上的笑话。
5(2) (2) 文学比较不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无法追寻到东西方文学结构内部的共同规律,因此所推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缺少说服力,并且文学比较也缺少比较视域对东西方文学进行内在汇通的体系化,表现为一种结论上的武断与零散。2;)
(3) (3) 由于文学比较缺少学理上的科学性,它的随意性太大,不仅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
89;)4、 4、 比较文学的内质:
7(9(1)“一个本体”与“两个学贯”45 8
(2)“三个关系”与“四个跨越”
2)0(3)“汇通性”与“体系化”
9(4)可比性原则及其要求的相对性
2"5、 5、 可比性原则351
(1) (1) 要衡量研究主体是否拥有比较视域,是否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一个本体原则)。0
(2) (2) 研究主体围绕着他所选定的比较文学研究命题,是否尽可能地拥有相关的古今中外学术知识的积累(两个学贯原则)。
,5432(3) (3)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把握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把“三个关系”流于表面的比附与拼凑(三个关系原则)。 9 ;
(4) (4) 主体的研究视域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完成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不是把“四个跨越”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四个跨越原则)。
84(5) (5)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研究视域中把围绕命题所积累的东西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汇通与重组(汇通性原则)。
7(6) (6) 在研究主体比较视域中汇通的东西方知识形成研究文本后,能否在学术思想上相对体系化,从而构建自己的一个自恰的新的学术观点(体系化原则)。
66、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第一,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和普通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第二,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于不同民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
7、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的比较确应该是一种汇通的学术视域而不是一种外在的类比方法,但不是说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只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于本体论。, 81
人文学科研究的四大论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6??
第三章 第三章 视域论 ,35
7
第一节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78721、地理大发现也是世界文化的大发现,文化的大发现使欧洲人有可能在自身文化之外找到一种参照,从而使更多的文学事实通过种种方式而获得了某种联系。
8比较文学的学科史使我们确信比较文学研究视域的流动性与联系性,这一特点使它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175
2、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
第一,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 25
第二,比较视域不仅要求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对文学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且运用特定时期的一切可能的知识来对文学进行研究,这体现了特定时代及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兴趣。这是比较文学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1 5432第三,比较视域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它走出了欧洲中心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解释的时代。
4?"2554、 4、 比较视域的自觉性4("
第一、一般文学研究中对比较视域的运用,通常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出现的,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视域则是作为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基本——本体出现的。 9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除了为文学研究提供多种角度和立场外,它还重视对自身的审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可比性机制的检视,通过这种检视,比较视域有力地排除了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滥用。
28 17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还体现在它并不固守文学研究。
) " 5、 5、 比较视域对于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5432首先,比较视域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学研究立场。321 其次,有鉴于第一点,今天的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深感有必要从比较视域去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学,以便在世界文学的整体背景下正确地评估本民族的文学,也以此更有效地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2965432再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向人们说明了世界各国文学间相互借鉴与相互利用的历史事实。)7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7?154321、对话平台:文学对话得以进行的某种空间或方式,在日常对话中,对话的平台就是指人们对话的共同话题。
-16
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文化研究都包含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都是一种文学及文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另一种文学及文化资源来为自身服务。比较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就在这些共同的平台上进行。1
2、对话模式研究:互识、互证与互补
(
5432互识有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两种含义,其中自我认识是指通过对象而认识自身,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包含着相互认识的意义。
) 文学的对话既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也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
8105432通过对话中不同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实现互补,文化间的共存及相互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到,特别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提出,更加明确了这种趋势。 ;;41
3、对话过程:模仿—过滤—文化阐释—新文化样式的创造
2)文化的相遇通过战争、宗教活动、商业活动以及正式文化交往,两种文化相遇后,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进行模仿或文化间的互相模仿表明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并且希望将异己文化纳入自身,也可以说是接受异己文化。47
文化过滤表明的是一种文化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进行的选择性解释。63- 文化传播过程中,阐释并不是对原著的对应复述,也不是照阐释者的观点对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论述,而是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阐释的结果是一个既不同于原著又不同于阐释者的观点的新的作品。
554324、文化利用对中西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08(文化利用是把世界各种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不管其中种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总体文化背景之下,各种文化对之加以利用,以发展自身的文化。文化利用与文化对话是相伴而行的,也经历着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文化的对话与利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对话者双方有了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会像某种观念一样,驱使并引导对话者不断寻找一切机会,做出一切努力,去参与对话。
37"欧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种随意、想象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欧洲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应被视为自
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利马窦是较早地自觉地意识到为西方文化提供关于中国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的人,也是向西方文化提供如何利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策略的人。"
古代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利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与建构。5432 ;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811、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以此形成了以文学为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连接的多维意义链。
东西方古代的不同阶段,虽然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这些表述社会行为的话语在某种相对意义上已分立使用,但是,作为学科的独立系统还远远没有走向自觉,所以基本上是混生未分类的,相互之间有着原始互渗及多维意义链的交叉关系。这个为“原始”思维所特有的支配这些关联和前关联的原则叫做“互渗律”。原始思维的互渗律也成为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 2、文学与哲学的互渗:5
与哲学的理性化与抽象化特点不同的是,文学具有形象化与感性化的特点,文学描述的世界比哲学抽象的世界更贴近现实生活。
; ) 柏拉图把理念设定为宇宙的本体,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象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又是对现象界的摹仿,因而艺术世界也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摹仿的摹仿”,是不真实的。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才是真实的,因而对文学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学产生于人们摹仿的本能对摹仿的作品感到的快感。 ; ),
5432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与哲学的交叉互渗一直追寻到古希腊哲人那里,在那里哲学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是混生互渗的。
95;在东方中国汉语文化景观下,中国哲学与文学的交叉互渗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哲学文本既是文学读本又是文学批评的读本,如《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是芸芸众生与知识分子生存的三种方式,儒、道、释在哲学思想中提出观念不仅深深地融入历代文学创作中,并且儒、释、道在哲学思想中所提出的许多范畴也转换为古代诗学所操用的术语。这种哲学与文学混生未分类的交叉互渗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背景及汇通性研究的可能性。 ?;"7
3、文学与宗教的互渗:54322 53
希腊精神原型与希伯莱精神原型两者一前一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生成发展的两大源头,希腊精神是哲人的思考,希伯莱精神则是宗教的信仰。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就是宗教神学,所以在基督教神学这里,宗教把哲学与文学统一在自身的信仰下发展,宗教、哲学与文学是共生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作家与批评家仍然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教会认为神学是真理,诗是说谎,应该排斥诗;人文主义者在辩护中提出,神本身也就是诗,诗也就是神学,所以不应该为神学而排斥诗,人文主义者还把宗教作为文学的护身符,文学虽然在创作上已经走向表现尘世反抗宗教的旅途,但在意识形态上仍然难以摆脱宗教统治的影响。文学与宗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悖立,呈现为差异中的混生状态。一方面,许多作品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以其故事及教义为内容;另一方面,许多作品的主题又是宗教之外的内容甚至是反宗教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西方文学发展上文学对宗教无论是接受还是拒斥,这种交互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代。0
在东方中国,佛教以佛佗所说为“教”,称佛教教义的不同流传为“宗”,两者合称为“宗教”。严格地讲,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并没有在信仰上构想出一个来世,以此设立一个具有位格的上帝,而是据守于现世的道德理性,主张主功、立德、立言。但是我们认为儒家有着从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的相当的宗教性,所以也把儒家思想认同为宗教。儒、道、释除了释放他们的哲学思想外,作为三种宗教文化形态已经在最大的外延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两个方面,反思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批评家及所操用的术语都深受儒、道、释在哲学宗教层面上的影响。从整体的视域来分析,儒、道、释不仅具有哲学因素、又构成了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三大宗教形态。
从学理上讲,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如果把自己的研究视域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力图在两者的差异中透视双方的共通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与宗教之间,或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哲学与宗教三者之间。
-4"4、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8
柏拉图:“迷狂说”和“神灵凭附说” (3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21 2孔子:“性习论”
5
0 孟子:“性善论”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作家由于与生俱来的本能要求得不到满足,于是把在幻想中放纵的情欲和愿望通过写作转换为现实,因此诗人都是为社会所认可的白日梦者,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幻想。精神分析理论不仅解释了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活动,潜意识也被运用于文学批评中。57
荣格:集体无意识,即积淀并封闭起来的一个民族的以往的记忆,甚至是史前人类的记忆。原型是人类经验那里积淀而来的基本形式,是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原始意象,这种原型作为无意识进入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外化为艺术形象,并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显现在文学艺术的文本中,如“母亲”、“再生”、“精灵”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为原型批评理论。它不仅避免了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为满足个人欲望的替代行为,也将文学艺术与整个社会、人类历史联系起来,为比较文学加深和拓宽了研究视域。荣格把艺术阐释为一种天赋的动力,认为艺术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艺术家不拥有个人自由意志,不是一位寻求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自己实现艺术目的的人。
-
霍兰德把个人反应当作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因而他主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切入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认为放纵欲望的幻想既存在于作者的潜意识中,也存在于读者的潜意识中,而批评家更应该关注读者的心理。
5475、文学与艺术的互渗:-(
比较文学是把文学放在与艺术同等的学科地位上,使用的狭义的“文学”概念。首先,从某种角度讲,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文学与艺术的差异性中寻找共同的“文心”与“诗心”。(文学的表现载体为语言文字,这与其它艺术不同,但在主题内容上,它们都可以共同歌颂人类个体的生命力,赞美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抗世俗的假丑恶;在审美价值上,都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自然和谐及独特新颖,不同门类艺术所达到的自身表现的完美境地都会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2 55第二,从历史的反思来看,文学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它们产生的初期就已
经存在。(文学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影视等门类艺术的跨学科研究。)
6、 科际整合与比较规限(151)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异同性
5);61、国外汉学是个综合学科,包括关于中国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科学、艺术等知识范畴的研究。
6
国学:指我国自己传统的学太研究。
1
汉学:狭义指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广义是关于整个中华民族文献典籍、文化遗存和文化活动的研究。
1 0
9 5141
2、国外汉学的历史蕴涵(157)60
3、国外汉学的学术蕴涵(1):译介学、鉴赏与评价、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方法论的创新。
")( 5432国外汉学研究与国内文学研究相比,有以下特点(160)
-4、比较文学如何借鉴和利用国外汉学160(
我们作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自然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为重心,而国外汉学在专攻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做中外比较,因此它所提供的借鉴是多方面的,下面仅谈几点: ?-第一, 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当今国际间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置身其间,理应向世界人民介绍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这就需要了解中国文学外播史,而国外汉学本身就蕴涵着大量有关中国文学外播史的原始资料,以及与这一客体有关的文化信息。 1)5?
第二, 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学。向外国读者译介中国文学,是在全世界弘扬中华文明的必由之路。外向传播,自然离不开翻译。回顾中国文学外播史,我们不难看到国外汉学家代代耕耘,其译介之功不可磨灭。借鉴西方汉学家的做法——如何翻译传统术语,如何确定翻译方法,乃至如何深化译介学等,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0第三, 不断更新文学研究方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译介西方理论演为高潮,为自己的文学研究提供借鉴。西方汉学家得风气之先,率先做了些移植西方文论用来研究中国文学的尝试,在“洋为中用”方面提供了不少范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四, 积极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所谓“阐发研究”的深化,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论研究的深化。比较诗学的深入开展,可以昭示惟洋是从的谬误,截长补短的途径以及激活传统的方策。 "2 )7
第四章 学派论
306 第一节 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978)"1、法学学派的形成与主要理论主张4 8 4
法国学派又称“影响研究学派”,戴克斯特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科学地论述文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为此后的法国学派树立了榜样。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上升成为系统的理论,同时,他们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承认。 094 巴尔登斯伯格的学术成就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也为法国学派赢得了世界声誉。82901 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一书中,详细探讨了比较文
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165)6
?9
继承和发展了梵•第根的理论,确定法国学派体系的是伽列和基亚。("8?
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法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一开始就强调影响研究,他们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56739
法国学派的局限:首先,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同时,对影响的强调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其次,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是。
比较文学讲义
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
John Turner将“烟花三月下扬州”翻译成:
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
“扬州”一词略去未译。译者以为这是一个普通的地名,其实呢?“扬州”是一个文化意象,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它更代表了一个古代文人所向往的享乐去处,一个令他们销魂的所在。
Cf: John Turner, S.J. 我怎样译中国诗?
The Milky Way 赵景深1922年的翻译和后来鲁迅的批判
数字,龙,西风等文化意象
唐朝诗人孟郊的《古别离》:
欲去牵郎衣,
郎今在何处?
不恨归来迟,
莫向临邛去!
Fletcher的翻译如下:
You wish to go, and yet your robe I hold.
Where are you going---tell me, dear---today?
Your late returning does not anger me,
But that another steal your heart away.
Prof. Xu Yuanchong’s version:
I hold your robe lest you should go.
Where are you going,dear today?
Your late returning brings me less woe
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
翻译中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
误译可分为无意误译和有意误译两种。无意误译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因译者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误译
2. 与译者的外语语言功底有关
3. 第三种无意误译与源语国和译语国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具有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价值。
例如: 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既忠诚又守规矩) 无意误译不仅表现在对原文的误解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原文的误释上。
又如:吴景荣先生曾举出翟理斯(Herbert A Giles)和庞德所译汉诗中的误译例。
文学翻译史与翻译文学史
翻译文学史的理论与方法 /王向远/《中国比较文学》2000/04
翻译文学史应该是与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相并列的文学史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外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翻译文学史,这三者构成了完整的文学史的知识体系。 翻译文学史的内容要素有六个:
时代背景---- 作家----- 作品----- 翻译家----- 译本----- 读者
翻译文学史应该回答和解决如下四个问题:
为什么要译?
译的是什么?
译得怎么样?译本有何反响?
比较文学讲义提纲(五) 中国文学英译与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
一个多世纪来,随着西学东渐,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被翻译绍介所构建的中国特色的翻译文学,对中国近现代文学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领域,中外学者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对来说,中国文学英译的研究(作为译事而非译作的研究),尚不多见。中国对西方文学的接受以及对我们的文学发生影响是通过大量的作品译介, 且有历史的原因。那么如何使西方接受中国文学,以及使中国文学对西方的文学发生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为何缓慢,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是我们该澄清西方对中国的误解与误读的时候了, 毕竟中国已不是清末民初当时现实文化的弱势状态了。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我们更要中国(文学)主动走向世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的话语霸权地位逐渐确认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树立全球意识,发展民族文学?如何获得高质量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如何使得我们东学西渐,创设较理想的东西方文化对话语境,促进中外文化/文学交流?笔者认为,现当代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急需加强。主张加强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尤其是高质量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是中国比较文学学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主张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并不是媚外,而是主动出击,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学与文化,让西方接受中国文学;以宽容的心态与西方交流。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成为歌德所倡导的“世界的文学”(" die Weltliteratur")一员。当然,我们清清楚楚看到的“全球化”、“全球主义”,实际上是饱含着文化帝国主义话语权力及其意识优势的西方中心主义。它同马克思、歌德所提倡并为我们所赞成的“世界文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孙景尧“全球主义、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 )如何加强中国文学作品英译,进一步推动网络时代的中外比较文学的发展?本文作者在回顾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历史、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分析了中国文学/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方法、途径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比起近代文学来,现代文学在优秀作家作品的数量上有很大的增长,在质量上也有很大的提高。鲁迅、郭沫若、茅质的创作,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的名字足以与以下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并列,如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印度的普列姆昌德、克里山·钱达尔,黎巴嫩的纪伯伦,埃及的塔哈·侯赛因,前苏联的高尔基、肖洛霍夫,法国的罗曼·罗兰、普鲁斯特,英国的艾略特、乔伊斯、贝克特,德语国家的卡夫卡、布莱希特,美国的海明威、奥尼尔、福克纳等。不过,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现代文学无论是在文学理论上,还是在创作实践上,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在现代世界文坛上,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和地位还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国际影响远没有达到广泛和普遍的程度,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在国外翻译出版的比较少,介绍评论的比较少,获得各种国
际文学奖金的比较少,中国现代作家向外国作家学习的东西比较多,而对外国作家的影响比较少。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乃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底子薄。所谓底子薄,主要是指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短,成就小。近代文学的底子薄弱,直接影响现代文学的发展水平。中国现代文学要想取得更加迅速的发展,既要吸收古代和中古文学的经验,又要吸收近代和现代文学的经验;而重点显然应当放在后者上面。我们特别强调吸收外国近代文学的经验,是因为它们代表当时世界文学的方向和水平,而我们自己的近代文学却不够发达,所以只能从外国近代文学的丰硕成果中吸取营养,以补充自身之不足。总起来说,在世界各国文学之林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当然都不乏像中国这样的文学大国,如东方的印度、希伯来、阿拉伯、伊朗、日本,西方的希腊、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不过,若从历史古老、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兴旺不衰的角度来说,能够与中国文学比肩而立的国家似乎是不多的
形 象 学
形象学概述
形象学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所塑造或描述的“异国”形象,诸如“晚清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战后日本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第一节 形象学研究史
卡雷的观点:形象研究就是,“各民族间的、各种游记、想象间的相互诠释。”
基亚的观点:形象学研究,“不再追寻一些使人产生错觉的总体影响,而是力求更好地理解在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中,那些主要的民族神话是怎样被制作出来,又是怎样生存的。”
卡雷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形象学”这个词,但指出了研究的基本原则,所以一直被后人视为“形象学”的奠基者。
六十年代形象学遭到严厉批评,因为它接近历史或思想史,而非文学,或者是因为它强化了民族文学概念,有悖于比较文学的目标。
六十年代危机过后,形象学得到充足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形象学在当代发展与法国学者巴柔的贡献紧密相联。他明确提出当代形象学的基本原则,核心是对“他者”形象的定义。巴柔《比较文学概论》一书发表意味着形象学研究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第二节 形象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根据巴柔的《比较文学概论》,形象学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巴柔在《比较文学概论》对形象学所下的定义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此后,他又对该定义作了补充,指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因此形象即为对两种类型文化现实间的差距所作的文学的或非文学的,且能说明符指关系的表述。”
形象学的研究范围:
1. 形象是对一种文化现实的描述,是情感与思想的混合物。
一切形象都是个人或集体通过言说、书写而制作、描述出来的。但这种描述并不遵循写真实的原则,即:并不忠实地描绘出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那个“他者”。事实上,形象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它以一个作家、一个集体思想中的在场成分(对异国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制作(或宣传)了某一形象的个人或群体,通过对异国的描述,显示或表达出了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一个虚构的空间,他们在这个空间里以形象化的方式,表达各种社会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范式,在审视和想象着“他者”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审视和反思。
形象学就是研究了解想象在多大程度上,出于何种原因(情感、意识形态等)产生出了什么样的偏离。
2. 形象是一种象征语言
我在言说他者的时候传递出了我自身的形象。
形象的制作者可以是个人(作家)、集体(社团、民族)或半集体(思想流派、观点)。但无论在哪个层面上,被制作出的“他者”形象都无可避免地表现出对“他者”的某种否定,对“我”及其空间的某种补充和延长。“我”出于种种原因言说“他者”,但在言说的同时,“我”却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否定了“他者”,从而言说了自我。
形象制作者就用“他者”形象说出了一种跨种族、跨文化的关系。但由于这种关系仅是注视者一方说出的,所以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它“主要具有反思性、理想性,而较少具有确实性”。
3. 套话
主要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称的词组。如欧洲人用“鹰钩鼻”指犹太人,中国人用“老毛子”指西方人。
套话研究在当前的形象学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 形象学的主要理论及方法论
一、 形象
当代形象学所关心的是创造出一个形象的文化,于是形象学就被纳入了关于想象的哲学讨乱中。
二、 社会总体想象物
由于一个作家(读者)对异国现实的感知与其隶属的群体或社会的想象密不可分,因而
就有必要对社会总体想象物进行研究。所谓社会总体想象物,就是“全社会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文化整体所作的阐释,是双极性的阐释。”研究社会总体想象物的主要目的,是使制作了异国形象的社会群体显现出来。
作品(或作者)与集体想象物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1. 作者把神话强加给公众舆论
2. 作者传播已存在的舆论神话
3. 作者与集体描述背道而驰
利科关于异国形象类型的理论:
1. 意识形态2.乌托邦
异国形象处于这两级之间。
总结:
意识形态形象的特定是对群众(社会、文化)起整合作用的,它按照群体对自身起源、特性及其在历史中所占地位的主导性阐释将异国置于舞台上。这些形象将群体基本的价值观投射到“他者”身上,通过调节现实以适应群体中通行的象征性模式的方法,取消或改造了“他者”,从而消解了“他者”。
而乌托邦形象则具有颠覆群体价值观的功能。它从向往异国根本不同的“他者”社会而对异国进行描写,这是对群体象征性模式所作的离心描写。
不过,这两种现象不是逆反的,二十辨证地互相包容的。一个最不规则的乌托邦也具有一个社会价值观的反模式层面,在此意义上,它可以归并在群体文化中;而重复最多的意识形态形象,可使相异性就在颂扬群体普遍接受的观念时凸现出来。
《血痕花》中卢梭形象为例。
三、 文本分析方法
只有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才能搞清形象本身究竟是怎么样的。就总体而言,形象都有三个组成成分:词汇、等级关系、故事情节。
第四节 当代形象学的特点及其前景
一、 当代形象学对传统的更新
1. 注重“相异性”,注重“我”与“他者”的互动性。
2. 注重对“主体”的研究
3. 注重总体分析
--------------------------------------------------------------------------------
[相关信息]
哲学爱好者请进:“芝麻开门”后的异类世界一瞥(2007-1-9 17:44:55)[21]
本体在阴影中立起(2007-1-8 12:25:49)[32]
《论语》注疏(2007-1-7 22:46:53)[48]
小议西学中源说(2007-1-7 22:11:17)[19]
《山海经》音释(完整)(2007-1-4 1:39:45)[63]
阿尔都塞:马基雅维利的孤独(2007-1-4 1:17:34)[42]
The Art of Poetry(2007-1-3 18:37:15)[32]
The Art of Poetry(2007-1-3 16:25:47)[19]
漫谈当前中国网络思想界现状(2007-1-3 3:54:07)[74]
西方九位著名新史学家对话(2007-1-2 12:27:48)[64]
[更多... ]
--------------------------------------------------------------------------------
[相关评论]
发表人:2
发表人邮件:2
《比较文学》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第一章 发展论
第一节 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 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
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发展史溯源
1、中国古代的比较文学研究:与外来文化相接触和具备通识的眼光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先天优势。包括《史记•大宛列传》、晋代佛经翻译、历代文论,诗与画的比较研究、诗与禅的比较研究等。内容十分丰富,但专业意识极为淡薄。
2、中国比较文学的建立:与西方学术大量传入以及深受西方学术影响的专门人才大量出现有密切的关系。梁启超“政治小说”、林纾翻译小说;王国维利用叔本华系统分析《红楼梦》;鲁迅中西诗歌比较研究;胡适、冰心、许地山中西戏剧研究;茅盾中外神话比较研究;严复、苏曼殊译介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的正式兴起:在20世纪的20年代到30年代。最突出的标志是比较文学讲座与课程的开设。1924年从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获硕士学位的吴宓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等讲座,这是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
第二个标志是一批研究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与论文也相继出现。1931年,傅东华翻译了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的《比较文学史》这是中国第一本比较文学译著,1935年,吴康的《比较文学绪论》一文发表,这是中国学者第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的论文。
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3、中国比较文学的兴盛:
(1)建立了专门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与专业培养的系所,创办了专门的比较文学刊物,成立了各级比较文学协会,并与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的大潮逐渐接轨合流。
(2)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
(3)出现了大量研究比较文学的成果,编辑了多种比较文学教材,建立“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要求日趋强烈。
第四节 比较文学在21世纪文学研究中的发展走向
1、21世纪文学研究的发展需要一种打破传统界限并具有开阔视野的研究,比较文学正是以其开放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恰逢其时地成为文学研究中的显学。所以,比较文学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与历史的必然。
2、比较文学的快速发展与当前全球文化的发展态势有关。一方面要努力从他种文化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又要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认识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尽量将自己的特长贡献于解决人类的共同问题。因此,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科热点(乐黛云《跨文化之桥》)。
3、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碰撞、文化交流过程、都在作自觉或不自觉的比较、鉴别,而比较文学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以其自身独特的方法与思路,让人们既认识了自己——本国本民族的文学与文化,又认识了“他者”——他国他民族的文学与文化,甚至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把握世界文学的共同走向与共同规律,这是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研究无法企及的。
第五节 第五节 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1、文化研究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步兴起,尔后扩展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一种学术思潮知识传统。文化研究提倡跨学科、超学科、反科学的态度,没有一种明确的、属于它自己的方法论。文化研究把文化分析与其他研究方式,诸如结构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文本分析相结合,并加以批判地使用。
一般而言,文化研究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指的是当代非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研究:基于生产、文本、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具体如种族研究、性别研究、区域研究、大众传媒研究等,它关注边缘性的研究领域。
文化研究主要描述“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
2、对文化研究的辨析与批评: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审美性的文学批评,而是重在完成其政治使命,即揭开大众文化形式和实践中意识形态的机制。开放的文化研究几乎没有什么学科的规定性和自身的一致性,这种流动性和未完成性正是它历来为人所称道的地方,可是,目前文化研究的发展越来越以新的方式被商品化和制度化,作为一个制度化的场地,它被重新刻上自己一贯反对的那些学术和学科的礼仪。对文化研究一直毁誉参半:一种充满活力、多地区生长的、多学科的场所和一种寄生现象。
3、定位与发展: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
伯恩海默报告及其支持者主张比较文学转向文化研究,但反对者认为不能放弃比较文学一向所秉持的对文学的独特关注和其精英立场,而且文化研究也应植根于对文学文本特别是经典文学的解读上。
文化研究包括对文化概念的理论探讨,对文学从文化视角的研究,以及直接指向当代大众文化现象的批判性分析等等。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文化研究主要是对文学现象和其他话语关系的文化学研究,文化研究有助于比较文学在高雅的文学的传统之外把那些未曾注意、但有意义的研究对象引入研究的视野,从而将比较文学研究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比较文学借鉴文化研究,意味着放弃文学研究的自主性,但需以对文学性的优先考虑为出发点。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亦可借用。
最后,文化研究不一定是比较性质的,文化研究不等同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也不会被文化研究吞没。
第二章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关于“比较”与“文学”这两个概念的语言分析
1、比较:汉语字面上对“比较”产生误读:症结之一,字面上容易理解成“比较的文学”,是个“有缺陷的词”;症结之二是字面上存在误读可能性:对文学比较。
(法)巴尔登斯伯格《比较文学:名称与实质》:仅仅对两个不同的对象同时看上一眼就作比较,仅仅靠记忆和印象的拼凑,靠一些主观臆想把可能游移不定的东西扯在一起来找类似点,这样的比较决不可能产生论证的明晰性。
印欧语系下对“比较”产生误读:“文学的比较”
2、文学:
第一,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两个相关的层面上成立自身的学理意义的,即文学研究层面、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交叉层面。
孔子《论语•先进》中,文学指兴办教育分列的四门学科之一,后指“文章博学”。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和实质》:阅读和写作的知识、铭文或字母表本身、学问、文化的修养等。
“大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流变中作为一个能指,涵盖过文章博学、学科门类、儒家学说、文献典籍、学术性著作、文学作品种种非审美与审美的文化形态。
欧洲文学发展历程中,作为能指涵盖过知识、文献、小说、戏剧、传记、诗歌、民间传说、艺术、科学及社会事件之资料内涵,也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非常宽泛的概念。
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深层结构中,文学共同经历了一个从大文学(广义的文学)到纯文学(狭义的文学)之专业化的蜕变历程。
第二,准确地讲,比较文学的“文学”既不是指宽泛的“大文学”,也不是指“纯文学”,是指文学研究。
第二节 比较文学生要概念的介绍及其定义分析
1、法国学派:梵•第根《比较文学论》: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强调科学涵义,摆脱美学涵义,把没有事实联系的纯粹美学评价排斥在比较文学研究之外;跨语言研究是他把比较文学区别于国别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
2伽列: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文学研究在学理上含文学史、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三个层面。)
国际精神关系:指不同语境下作家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的关系史。
法国学派的局限性:
第一,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为国际文学关系史,一方面强调了比较文学不同于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其学科的特点在于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与跨国界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在强调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的表述下,潜藏着一种以法国为中心的文化沙文主义倾向。
第二,从一方面讲,拒绝美学可以表现严谨的学术风格,但也缩小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否定了从美学高度对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没有事实关系的作家、作品进行汇通性价值批评的可能性。
2、美国学派: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挑战法国学派。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第一,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法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史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文献学与考据学;而美国学派把比较文学定义到文学研究的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层面上,在方法论上崇尚美学与文学批评。
第二,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是跨越两种国家文学以上而完成的,因为比较文学“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
第三,雷马克明确地把比较文学研究的界限延展到其他相关的学科中去,认为比较文学
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与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拓宽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视域。
法国学派与美国学派在比较文学定义方面的争议(69)
4 ;1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6 51、比较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主体定位(主体的介入对双方学理关系的追寻,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这是比较文这的学科特征之一,而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学科身份的成立在于客体定位。 (-
民族文学从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血缘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95,"06
国别文学是从一个国家共同的政治地域观念来成立其学科身份的。; ;
文学研究包含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两个方面。研究主体是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研究客体指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所研究的对象。
8, 54322、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2
梵•第根:比较文学的对象是本质地研究各国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
2157;伽列:比较文学的研究客体是国际间作家作品的精神与事实关系。
?基亚:比较文学就是国际文学关系史。47
雷马克:跨学科
; "42韦勒克:平行研究的美学价值关系。
)
5日尔蒙斯基:国际联系与国际关系。
三种学理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学科交叉关系。
79)5432从这三种学理关系来理解比较文学的学科性质、学科界限与学科视域是非常重要的。这三种关系可以转换为三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以材料事实关系为研究客体,方法论上与其配套是文献学与考据学;以美学价值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理论与批评;以学科交叉关系为研究客体,在方法论上与其配套的是科际整合。
693、四个跨越: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57 5432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三个规限 1
首先、与文学做比较研究的这个领域必须是一个与文学相关的独立的学科,并且这个学科有着自己的系统性。 ;65-
其次,跨学科研究必须是把双向知识汇通后,在比较研究的视域与思考中形成一个融会贯通的自恰体系,这个自恰的体系最终呈现在研究成果中。
)" 再次,在一个民族范围内,没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文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研究也属于比较文学。(举例可参考第三章《视域论》的第三节《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的内容)。
76 - 5432在“四个跨越”中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最为重要的。021
第四节 五种相关学科的概念界分及比较文学的定义(05
1、 1、 民族文学与国别文学的界分:(85)5432 (
2、 2、 总体文学及其两个层面意义的整合:
4
9总体文学是以三种以上的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为研究客体。并且这一研究客体在历史短期的共时性上表现为多种民族与多种国家所形成的共同文学思潮与共同文学流派,这些共同的文学思潮与共同的文学流派随着在空间上的伸展、在地理上的扩张,已从纯粹的文学作品层面整合,升华到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美学的高度被研究,这就是总体文学。18
3、 3、 世界文学及其四个层面的理论分析
14 (1) (1) 总量上的世界文学2 1?
(2) (2) 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文学 2"9
(3) (3) 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
?255(4) (4) 歌德理想中世界文学
4、比较文学的定义1
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在学科的成立上以研究主体的比较视域为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强调研究主体的定位,同时比较文学把学科的研究客体定位于民族文学之间与文学及其他学科之间的三种关系:材料事实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并在开放与多元的文学研究中追寻体系化的汇通。 3 5
第五节 比较文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543243
1、 1、 本体:万物的本源0
本体论:为万物本源、为哲人的精神寻找安身立命基点的设问与回答。- )
比较文学的本体:比较视域
82比较文学的本体论: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即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学科成立所安身立命的基点是什么,对此本源做终级意义上本体论追问。
(-2、 2、 比较视域:
20 视域在比较文学这里指一种多元观察的、多视点透视的研究视野。
1
比:(1)亲近、齐同、并列、相连接。这个意义引申的意义链契合“视域”的内在透视。 6 (2)比较。从这个意义上容易产生对比较文学的误读。 4
钱钟书:事实上,比较不仅在求其同,也在存其异,即所谓“对比文学”。正是在明辨异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认识中西文学传统各自的特点。
7
?6比较视域是比较文学在学科成立上安身立命的本体,是比较文学研究主体在两种文学关系之间或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关系之间的内在透视,这种透视是跨越两种及两种以上民族文化知识的内在汇通,也是跨越文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内在汇通。因此,“四个跨越”必然成为比较视域的基本内涵,而跨民族与跨学科是比较视域中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比较视域的展开,使“三种关系”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客体。 ,3 3、 3、 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6
(1) (1) 文学比较仅从表面的皮毛对两种文学或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类比,容易生拉硬扯、牵强附会、其结论过于生硬而简单,并且会产生一些学术结论上的笑话。
5(2) (2) 文学比较不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工作安身立命的本体,因此无法追寻到东西方文学结构内部的共同规律,因此所推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缺少说服力,并且文学比较也缺少比较视域对东西方文学进行内在汇通的体系化,表现为一种结论上的武断与零散。2;)
(3) (3) 由于文学比较缺少学理上的科学性,它的随意性太大,不仅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
89;)4、 4、 比较文学的内质:
7(9(1)“一个本体”与“两个学贯”45 8
(2)“三个关系”与“四个跨越”
2)0(3)“汇通性”与“体系化”
9(4)可比性原则及其要求的相对性
2"5、 5、 可比性原则351
(1) (1) 要衡量研究主体是否拥有比较视域,是否可能把比较视域作为研究展开的本体(一个本体原则)。0
(2) (2) 研究主体围绕着他所选定的比较文学研究命题,是否尽可能地拥有相关的古今中外学术知识的积累(两个学贯原则)。
,5432(3) (3)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把握事实材料关系、美学价值关系与学科交叉关系,而不是把“三个关系”流于表面的比附与拼凑(三个关系原则)。 9 ;
(4) (4) 主体的研究视域能否在自己的知识结构内部完成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也不是把“四个跨越”流于表面的类比与拼凑(四个跨越原则)。
84(5) (5) 研究主体能否在自己的研究视域中把围绕命题所积累的东西方知识进行咀嚼、消化、汇通与重组(汇通性原则)。
7(6) (6) 在研究主体比较视域中汇通的东西方知识形成研究文本后,能否在学术思想上相对体系化,从而构建自己的一个自恰的新的学术观点(体系化原则)。
66、可比性原则的相对性:第一,可比性原则是从那些优秀的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域、知识结构及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对于初涉比较文学研究者和普通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不可能要求他们完全满足可比性原则的六个方面。第二,由于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主流学科,因此对于不同民族语境下和不同学术文化背景下推出的比较文学研究成果,可比性原则也表现出衡量标准的相对性。
7、比较文学属于本体论而不属于方法论:比较文学的比较确应该是一种汇通的学术视域而不是一种外在的类比方法,但不是说比较文学研究中没有方法论,只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方法论从属于本体论。, 81
人文学科研究的四大论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6??
第三章 第三章 视域论 ,35
7
第一节 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特征
78721、地理大发现也是世界文化的大发现,文化的大发现使欧洲人有可能在自身文化之外找到一种参照,从而使更多的文学事实通过种种方式而获得了某种联系。
8比较文学的学科史使我们确信比较文学研究视域的流动性与联系性,这一特点使它不断打破自身的局限,拓展自身的领域。,175
2、比较视域的多元性及开放性 ,-
第一,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超出了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的限域。 25
第二,比较视域不仅要求在不同民族及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对文学现象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且运用特定时期的一切可能的知识来对文学进行研究,这体现了特定时代及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兴趣。这是比较文学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1 5432第三,比较视域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它走出了欧洲中心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在多元文化中进行文学研究,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相互参照,相互解释的时代。
4?"2554、 4、 比较视域的自觉性4("
第一、一般文学研究中对比较视域的运用,通常是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方法出现的,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比较视域则是作为这一学科安身立命的基本——本体出现的。 9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除了为文学研究提供多种角度和立场外,它还重视对自身的审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对可比性机制的检视,通过这种检视,比较视域有力地排除了人们对它的误解和滥用。
28 17
第二,比较视域的自觉性还体现在它并不固守文学研究。
) " 5、 5、 比较视域对于当今文学研究的重要性
((5432首先,比较视域在今天的文学研究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基本的文学研究立场。321 其次,有鉴于第一点,今天的任何一种文学研究深感有必要从比较视域去理解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文学,以便在世界文学的整体背景下正确地评估本民族的文学,也以此更有效地推动本民族文学的发展。
2965432再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成果向人们说明了世界各国文学间相互借鉴与相互利用的历史事实。)7
第二节 比较视域中的文学对话
?7?154321、对话平台:文学对话得以进行的某种空间或方式,在日常对话中,对话的平台就是指人们对话的共同话题。
-16
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及文化研究都包含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都是一种文学及文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另一种文学及文化资源来为自身服务。比较视域中的文学研究就在这些共同的平台上进行。1
2、对话模式研究:互识、互证与互补
(
5432互识有相互认识和自我认识两种含义,其中自我认识是指通过对象而认识自身,比较文学研究一开始就包含着相互认识的意义。
) 文学的对话既发生在同一文化内部,也发生在异质文化之间。
8105432通过对话中不同文学及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能实现互补,文化间的共存及相互利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到,特别是文化相对主义的提出,更加明确了这种趋势。 ;;41
3、对话过程:模仿—过滤—文化阐释—新文化样式的创造
2)文化的相遇通过战争、宗教活动、商业活动以及正式文化交往,两种文化相遇后,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进行模仿或文化间的互相模仿表明对异己文化的认同,并且希望将异己文化纳入自身,也可以说是接受异己文化。47
文化过滤表明的是一种文化依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对另一种文化进行的选择性解释。63- 文化传播过程中,阐释并不是对原著的对应复述,也不是照阐释者的观点对原著进行随心所欲的论述,而是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阐释的结果是一个既不同于原著又不同于阐释者的观点的新的作品。
554324、文化利用对中西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08(文化利用是把世界各种文化作为人类共有的资源,不管其中种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如何,在这种总体文化背景之下,各种文化对之加以利用,以发展自身的文化。文化利用与文化对话是相伴而行的,也经历着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过程。文化的对话与利用,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对话者双方有了积极的态度,这种态度就会像某种观念一样,驱使并引导对话者不断寻找一切机会,做出一切努力,去参与对话。
37"欧洲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一种随意、想象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文艺复兴时欧洲各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应被视为自
觉地对中国文化的利用。利马窦是较早地自觉地意识到为西方文化提供关于中国文化的第一手资料的人,也是向西方文化提供如何利用中国文化资源的策略的人。"
古代中国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利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与建构。5432 ;
第三节 比较视域中的跨学科研究
811、混生—交叉互渗与分类—多维意义链
-比较文学的学科交叉研究表现为交叉互渗、边缘整合及整体观照三种形态,并以此形成了以文学为中心的与其他相关学科相连接的多维意义链。
东西方古代的不同阶段,虽然文学、哲学、宗教、历史、艺术等这些表述社会行为的话语在某种相对意义上已分立使用,但是,作为学科的独立系统还远远没有走向自觉,所以基本上是混生未分类的,相互之间有着原始互渗及多维意义链的交叉关系。这个为“原始”思维所特有的支配这些关联和前关联的原则叫做“互渗律”。原始思维的互渗律也成为支撑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有效学术理论。
," 2、文学与哲学的互渗:5
与哲学的理性化与抽象化特点不同的是,文学具有形象化与感性化的特点,文学描述的世界比哲学抽象的世界更贴近现实生活。
; ) 柏拉图把理念设定为宇宙的本体,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象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艺术又是对现象界的摹仿,因而艺术世界也理念世界隔了三层,是“摹仿的摹仿”,是不真实的。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我们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才是真实的,因而对文学持一种肯定的态度,认为文学产生于人们摹仿的本能对摹仿的作品感到的快感。 ; ),
5432我们可以把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与哲学的交叉互渗一直追寻到古希腊哲人那里,在那里哲学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是混生互渗的。
95;在东方中国汉语文化景观下,中国哲学与文学的交叉互渗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哲学文本既是文学读本又是文学批评的读本,如《论语》、《孟子》、《老子》和《庄子》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释是芸芸众生与知识分子生存的三种方式,儒、道、释在哲学思想中提出观念不仅深深地融入历代文学创作中,并且儒、释、道在哲学思想中所提出的许多范畴也转换为古代诗学所操用的术语。这种哲学与文学混生未分类的交叉互渗比较文学与比较诗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学术背景及汇通性研究的可能性。 ?;"7
3、文学与宗教的互渗:54322 53
希腊精神原型与希伯莱精神原型两者一前一后共同构成了西方文明生成发展的两大源头,希腊精神是哲人的思考,希伯莱精神则是宗教的信仰。欧洲中世纪的哲学就是宗教神学,所以在基督教神学这里,宗教把哲学与文学统一在自身的信仰下发展,宗教、哲学与文学是共生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一些作家与批评家仍然摆脱不了宗教的影响。教会认为神学是真理,诗是说谎,应该排斥诗;人文主义者在辩护中提出,神本身也就是诗,诗也就是神学,所以不应该为神学而排斥诗,人文主义者还把宗教作为文学的护身符,文学虽然在创作上已经走向表现尘世反抗宗教的旅途,但在意识形态上仍然难以摆脱宗教统治的影响。文学与宗教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悖立,呈现为差异中的混生状态。一方面,许多作品深受基督教的影响,以其故事及教义为内容;另一方面,许多作品的主题又是宗教之外的内容甚至是反宗教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在西方文学发展上文学对宗教无论是接受还是拒斥,这种交互的关系一直延续到现代。0
在东方中国,佛教以佛佗所说为“教”,称佛教教义的不同流传为“宗”,两者合称为“宗教”。严格地讲,儒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并没有在信仰上构想出一个来世,以此设立一个具有位格的上帝,而是据守于现世的道德理性,主张主功、立德、立言。但是我们认为儒家有着从哲学思想中透露出来的相当的宗教性,所以也把儒家思想认同为宗教。儒、道、释除了释放他们的哲学思想外,作为三种宗教文化形态已经在最大的外延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与批评两个方面,反思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历程,有许多文学作品、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作家、批评家及所操用的术语都深受儒、道、释在哲学宗教层面上的影响。从整体的视域来分析,儒、道、释不仅具有哲学因素、又构成了东方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三大宗教形态。
从学理上讲,一位比较文学研究者如果把自己的研究视域在文学与哲学之间,力图在两者的差异中透视双方的共通性,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与宗教之间,或也等于把自己的研究视域跨在文学、哲学与宗教三者之间。
-4"4、文学与心理学的互渗8
柏拉图:“迷狂说”和“神灵凭附说” (3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21 2孔子:“性习论”
5
0 孟子:“性善论”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作家由于与生俱来的本能要求得不到满足,于是把在幻想中放纵的情欲和愿望通过写作转换为现实,因此诗人都是为社会所认可的白日梦者,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幻想。精神分析理论不仅解释了作家创作的心理动因,而且影响了作家的创作活动,潜意识也被运用于文学批评中。57
荣格:集体无意识,即积淀并封闭起来的一个民族的以往的记忆,甚至是史前人类的记忆。原型是人类经验那里积淀而来的基本形式,是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的原始意象,这种原型作为无意识进入作家的创作过程中,外化为艺术形象,并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显现在文学艺术的文本中,如“母亲”、“再生”、“精灵”等。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文学艺术的影响表现为原型批评理论。它不仅避免了把文学艺术创作看作为满足个人欲望的替代行为,也将文学艺术与整个社会、人类历史联系起来,为比较文学加深和拓宽了研究视域。荣格把艺术阐释为一种天赋的动力,认为艺术抓住一个人,使他成为它的工具,艺术家不拥有个人自由意志,不是一位寻求实现其个人目的的人,而是一个允许艺术通过自己实现艺术目的的人。
-
霍兰德把个人反应当作精神分析的主要对象,因而他主要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切入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认为放纵欲望的幻想既存在于作者的潜意识中,也存在于读者的潜意识中,而批评家更应该关注读者的心理。
5475、文学与艺术的互渗:-(
比较文学是把文学放在与艺术同等的学科地位上,使用的狭义的“文学”概念。首先,从某种角度讲,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是在文学与艺术的差异性中寻找共同的“文心”与“诗心”。(文学的表现载体为语言文字,这与其它艺术不同,但在主题内容上,它们都可以共同歌颂人类个体的生命力,赞美人世间的真善美,反抗世俗的假丑恶;在审美价值上,都追求内容与形式的自然和谐及独特新颖,不同门类艺术所达到的自身表现的完美境地都会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2 55第二,从历史的反思来看,文学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在它们产生的初期就已
经存在。(文学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影视等门类艺术的跨学科研究。)
6、 科际整合与比较规限(151)
第四节 比较文学与国外汉学的异同性
5);61、国外汉学是个综合学科,包括关于中国哲学、历史、语言、文学、科学、艺术等知识范畴的研究。
6
国学:指我国自己传统的学太研究。
1
汉学:狭义指关于汉语文献以及相关文物遗存、文化活动的研究;广义是关于整个中华民族文献典籍、文化遗存和文化活动的研究。
1 0
9 5141
2、国外汉学的历史蕴涵(157)60
3、国外汉学的学术蕴涵(1):译介学、鉴赏与评价、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方法论的创新。
")( 5432国外汉学研究与国内文学研究相比,有以下特点(160)
-4、比较文学如何借鉴和利用国外汉学160(
我们作为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者,自然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为重心,而国外汉学在专攻中国文学的同时也做中外比较,因此它所提供的借鉴是多方面的,下面仅谈几点: ?-第一, 梳理中外文化交流史。当今国际间文化与文学交流日益频繁,我们置身其间,理应向世界人民介绍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这就需要了解中国文学外播史,而国外汉学本身就蕴涵着大量有关中国文学外播史的原始资料,以及与这一客体有关的文化信息。 1)5?
第二, 向国外译介中国文学。向外国读者译介中国文学,是在全世界弘扬中华文明的必由之路。外向传播,自然离不开翻译。回顾中国文学外播史,我们不难看到国外汉学家代代耕耘,其译介之功不可磨灭。借鉴西方汉学家的做法——如何翻译传统术语,如何确定翻译方法,乃至如何深化译介学等,会给我们许多启发。
;0第三, 不断更新文学研究方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译介西方理论演为高潮,为自己的文学研究提供借鉴。西方汉学家得风气之先,率先做了些移植西方文论用来研究中国文学的尝试,在“洋为中用”方面提供了不少范例。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第四, 积极开展中西比较诗学研究。这项研究不仅有利于所谓“阐发研究”的深化,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论研究的深化。比较诗学的深入开展,可以昭示惟洋是从的谬误,截长补短的途径以及激活传统的方策。 "2 )7
第四章 学派论
306 第一节 法国学派与影响研究
978)"1、法学学派的形成与主要理论主张4 8 4
法国学派又称“影响研究学派”,戴克斯特第一次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科学地论述文学史上的重大问题,为此后的法国学派树立了榜样。在20世纪20年代,法国学者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上升成为系统的理论,同时,他们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普遍承认。 094 巴尔登斯伯格的学术成就为他赢得了世界声誉,也为法国学派赢得了世界声誉。82901 第一个系统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是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一书中,详细探讨了比较文
学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总结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理论。(165)6
?9
继承和发展了梵•第根的理论,确定法国学派体系的是伽列和基亚。("8?
在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背景下,法国的比较文学学者一开始就强调影响研究,他们从渊源、借代、模仿、改编等方面去考察作家作品之间的联系,并力图用实际材料证明这种关系是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56739
法国学派的局限:首先,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的藩篱,研究范围局限在欧洲文学内部,同时,对影响的强调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局限了法国学派的视野——没有渊源关系的作家作品被排除在学者们的考察范围之外。其次,法国学派强调事实联系,但这种联系并不总是能够获取的,影响也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