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钱包

  关心孔子的人,未必关注钱包;关心钱包的人,未必关注孔子。有朋友突然想到孔子的钱包,我觉得很有趣。

  孔子一生,主张富民。他说:“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又认为“薄赋敛则民富”,但孔子的富民主张未能付诸实施。他曾一针见血地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换句话说,鲁国国君并没有接受孔子“薄赋敛”的治国方略。鲁国如此,当时其他的诸侯国也大多如此。

  孔子的这些主张,过去鲜有人注意,好像“圣人”注定不食人间烟火,更不关注民间疾苦。其实孔子也要穿衣吃饭,也要养家糊口,必然和钱包发生关系。那么,孔子的钱包是鼓还是瘪呢?大约有几种情况。

  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有俸禄,这时钱包比较充实。他怎样支配他的钱呢?看来是有紧有松。孔子有两个学生在他手下办事,报酬却大不一样。学生子华家富,报酬就少些;学生原思家贫,报酬就多些,而且孔子不许他辞职。钱穆《论语新解》说:“学者从此等处深参之,可知古人之所谓义,非不计财利,亦非不近人情。”这时的孔子,对钱包似乎不大在意。

  孔子当官时间不长,一旦下野,钱包就比较可怜,好在有教无类,多少有些学费收入。收学费之外,孔子还接受赞助。《说苑・杂言》记载,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友益亲。”夫子自道,大约不会夸大其词。这种赞助不多,也不经常。孔子带着学生到处去争取做官的机会,固然有行道的理想因素,恐怕也有改善收入的因素在内。否则,《论语・阳货》怎么会有他那“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感慨呢?

  孔子缺钱,却不肯苟取。《吕氏春秋》说:“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对这件事,《吕氏春秋》评曰“取舍不苟”,我看很贴切。对诸侯权贵如此,对学生也如此。《孔子家语・致思》有个故事,说孔子出门时下起大雨,身边没有伞。门人说:“子夏有。”孔子不同意向他借伞,原因是“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比较吝啬。孔子认为,与人相处,应该展现别人的长处,而不应该凸显别人的短处,因此宁可自己淋雨,也不去借伞。

  缺钱到极端,一文不名,吃饭就成问题。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大约是包揽食宿的。住宿还好说,吃饭吃不成,日子就难过得很。《论语・卫灵公》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这成为一种考验。孔门师徒当时的表现,给世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观察角度。《墨子・非儒》说:“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墨子》由此讽刺孔子“污邪诈伪”。可是,不经过绝粮数日的亲身实践,“苟生”与“苟义”之别,恐怕是不大容易把握的。

  钱包空空如也,有时容易产生误会。颜路是颜渊之父,颜渊死了,他让孔子把车卖掉,给自己儿子买椁。一个学生家长竟提出如此要求,令人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孔子不但没生气,反而解释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了,也没有为他卖车买椁,又解释说,车是自己身份的象征,不能卖。这时的孔子,似乎比较吝啬。其实,原因只在钱包太空而已。时当孔子暮年,妻离子亡,最钟爱的学生死了,也拿不出钱来表点心意。那时既没人给他出售标准像,也没人请他上百家讲坛,能维持面子的只剩这车了,再把它卖掉,还过不过日子呢。孔子晚景之凄凉,可见一斑。

  关心孔子的人,未必关注钱包;关心钱包的人,未必关注孔子。有朋友突然想到孔子的钱包,我觉得很有趣。

  孔子一生,主张富民。他说:“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又认为“薄赋敛则民富”,但孔子的富民主张未能付诸实施。他曾一针见血地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换句话说,鲁国国君并没有接受孔子“薄赋敛”的治国方略。鲁国如此,当时其他的诸侯国也大多如此。

  孔子的这些主张,过去鲜有人注意,好像“圣人”注定不食人间烟火,更不关注民间疾苦。其实孔子也要穿衣吃饭,也要养家糊口,必然和钱包发生关系。那么,孔子的钱包是鼓还是瘪呢?大约有几种情况。

  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有俸禄,这时钱包比较充实。他怎样支配他的钱呢?看来是有紧有松。孔子有两个学生在他手下办事,报酬却大不一样。学生子华家富,报酬就少些;学生原思家贫,报酬就多些,而且孔子不许他辞职。钱穆《论语新解》说:“学者从此等处深参之,可知古人之所谓义,非不计财利,亦非不近人情。”这时的孔子,对钱包似乎不大在意。

  孔子当官时间不长,一旦下野,钱包就比较可怜,好在有教无类,多少有些学费收入。收学费之外,孔子还接受赞助。《说苑・杂言》记载,孔子曰:“自季孙之赐我粟千钟,而友益亲。”夫子自道,大约不会夸大其词。这种赞助不多,也不经常。孔子带着学生到处去争取做官的机会,固然有行道的理想因素,恐怕也有改善收入的因素在内。否则,《论语・阳货》怎么会有他那“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的感慨呢?

  孔子缺钱,却不肯苟取。《吕氏春秋》说:“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对这件事,《吕氏春秋》评曰“取舍不苟”,我看很贴切。对诸侯权贵如此,对学生也如此。《孔子家语・致思》有个故事,说孔子出门时下起大雨,身边没有伞。门人说:“子夏有。”孔子不同意向他借伞,原因是“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比较吝啬。孔子认为,与人相处,应该展现别人的长处,而不应该凸显别人的短处,因此宁可自己淋雨,也不去借伞。

  缺钱到极端,一文不名,吃饭就成问题。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大约是包揽食宿的。住宿还好说,吃饭吃不成,日子就难过得很。《论语・卫灵公》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这成为一种考验。孔门师徒当时的表现,给世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观察角度。《墨子・非儒》说:“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号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墨子》由此讽刺孔子“污邪诈伪”。可是,不经过绝粮数日的亲身实践,“苟生”与“苟义”之别,恐怕是不大容易把握的。

  钱包空空如也,有时容易产生误会。颜路是颜渊之父,颜渊死了,他让孔子把车卖掉,给自己儿子买椁。一个学生家长竟提出如此要求,令人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孔子不但没生气,反而解释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了,也没有为他卖车买椁,又解释说,车是自己身份的象征,不能卖。这时的孔子,似乎比较吝啬。其实,原因只在钱包太空而已。时当孔子暮年,妻离子亡,最钟爱的学生死了,也拿不出钱来表点心意。那时既没人给他出售标准像,也没人请他上百家讲坛,能维持面子的只剩这车了,再把它卖掉,还过不过日子呢。孔子晚景之凄凉,可见一斑。


相关文章

  • 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 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 ...查看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现代社会,鱼龙混杂,人品迥异,如何识人成为当下社会人自我保护.人际交往乃至事业成败的重要环节.高中语文把孔子的识人三法编入教材,这对我们师生的人生之路起到不小的指引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 一.视其所 ...查看


  • 语文模拟试卷
  • 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 古诗文默写.(12分) (1)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理和陈情得以完美的结合,在陈情部分表现他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


  • 日本武士道精神对儒家思想的汲取_史少博
  • 日本武士道精神对儒家思想的汲取 史少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 提 要: 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01) 日本武士道精神虽然凝聚了自己本土的神道教意蕴和外来佛教思想,但也汲取了中国儒家的许多思想.武士 :"至于严格的道德方面的教仁.礼. ...查看


  • 关于诚信的话
  • 关于诚信的话 有这样一朵诚信的花,它诚信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峰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无尽的思念,草长莺飞中的梁祝的化蝶双飞:这朵诚信的花,凝聚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quo ...查看


  • [关于诚信的作文]诚信是最宝贵的财富
  • 早在古时,诚信就已受到了重视.着名教育家孔子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不守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就连伟大的奸雄曹操也深知守信之重要:要夺取天下,赢得天下人之心,不守信焉能服众? 其实,做到 ...查看


  • 诚信是生命之本
  • 中学生品格教育演讲赛材料 诚信是生命之本 芮城二中 154班 关 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芮城二中154班的关云,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是做人之本>. 很多场合上,我们把一个人的签名视做有约束 ...查看


  • 名人世家的家训之贵
  • 名人世家的家训之贵 常言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贵族"与"绅士"不仅代表一定的经济地位,更是是一种风度与修养的体现.这是个高速运转的时代. 我们随时可能在无尽的信息和诱惑间迷 ...查看


  • 2016国庆佳节给朋友祝福问候语
  • 月圆中秋后,国庆佳节来,我将思念化为衷心的祝福,祝我的朋友日子红了,事业成了,生活富了,钱包鼓了,健康有了,爱情顺了. 龙腾虎跃在神州!欢度国庆,共度中秋!在这美好日子里,让我用最真挚的祝福伴您度过,祝您:吃啥啥都香,想啥啥都成!酷过周杰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