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流动负债!22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复习上学期内容,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一、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一)负债的概念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准则》,负债的定义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定义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负债产生的原因:过去的交易、事项;第二,负债的表现形式:现时应承担的义务;第三,负债解除的结果: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是指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负债只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而与尚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无关。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意味着负债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

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的清偿就是企业履行其经济责任,一般是以向债权人支付资产或提供劳务方式,解除企业对债权人的经济责任。不论是哪种方式都表明负债的偿还是以牺牲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

1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通常以1年为限,但不是必须。 负债还可按其偿还方式的不同分为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或有负债包括: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产品质量保证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讼诉和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特点

(一)偿还期短。这是与长期负债最主要的区别。

(二)未来主要以流动资产、提供劳务或举借新流动负债偿还。 三、流动负债的初始计量

各项流动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其余额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在确定入账金额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按合同、协议上规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付账款;二是期末按经营情况确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交税费;三是需运用职业判断估计的金额入账,例如预计负债。

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政府补助、债务重组。 课堂练习:P206-208习题。

教学后记:由于第一节大多属概念理解内容,学生听课认真、讨论积极,练习掌握情况较好。

2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第二节 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

一、短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内容

短期借款,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的核算包括本金和利息。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本金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利息通过“财务费用”科目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支付的利息,应按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数额,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

1、取得借款 典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例8-1】讲解

3

2、计付利息 (1)按月付息 典型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按季付息 典型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预提利息同按季付息方式。 3、偿还借款 典型分录: 借:短期借款 贷:财务费用 银行存款 课堂练习:P206-211习题。 布置作业:P211,习题一

教学后记:短期借款的核算还要通过实训强化之。

4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二、应付账款 (一)应付账款概述

企业在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时,由于未及时付款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按发票价格确定。但是如果购货条件包括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会计上入账金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总价法和净价法。我国采用总价法。

(二)应付账款的核算

应付账款应设置“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应付账款”是用来核算应付账款的发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偿还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典型分录1:

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典型分录2:

5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 三、预付账款

(一)预收账款概述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二)预收账款的核算

设置“预收账款”账户核算。收到预收的款项时记该账户的贷方;提供商品或劳务,实现销售或退回多收的款项时记借方;期末贷方余额表明企业预收的款项;期末借方余额表明企业应补收的款项。

典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课堂练习:P206-212习题。 布置作业:P212,习题二、习题三

教学后记:流动负债出租的核算和贴现核算还要通过实训加强之。

6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四、应付票据

(一)应付票据概述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二)应付票据核算

应付票据按面值入账。应设置“应付票据”账户核算。“应付票据”是用来核算应付票据的签发、到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到期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除此之外,还需设置“应付票据登记簿”详细记录应付票据的内容。

1、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典型分录1:

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典型分录2: 借:管理费用

7

贷:应付账款 2、商业汇票到期付款 典型分录: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商业汇票到期无力支付 典型分录1: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典型分录2: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五、其他应付款

(一)其他应付款的内容

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应付和暂收款项。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

① 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租金; ② 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

③ 存入保证金(如收入包装物押金等); ④ 应付、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 ⑤ 其他应付、暂收款项。 (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企业发生各种应付、暂收或退回有关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支付有关款项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企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入资金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按照合同约定购回该项商品等时,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练习及布置作业:

1、206-211习题,四、业务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8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基础会计的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并形成知识框架。提高概念学习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1、P206-213习题;2、参考高教版习题。 布置作业:P213,习题四、习题五

教学后记:80%对前两节内容掌握较好,熟练掌握还要进一步强化练习并配合实训加深理解。

9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一、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企业预付货款后,有权要求对方按照购货合同规定发货。应付职工薪酬必须以购销双方签订的购货合同为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

二、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0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

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概念学习比较枯燥,通过实际科目核算的学习加深理解。

11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三、工资的核算 (一)工资核算的依据

工资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中基本的业务之一,是指对企业员工的工资结算、分配、核算以及各项相关经费的计提。该核算主要包括工资计算、工资结算、工资分配三方面内容。工资核算的依据有:工资卡、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工资单、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分配汇总表。

(二)工资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 (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 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 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一年有12个月) 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

12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200%

【例8-7】-【例8-10】讲解,提示学生注意“月计薪天数”、“日工资”依据不同基数计算不同。

(三)工资结算的核算

工资结算是指企业与职工之间对应付工资、各种代扣(包括代垫)款项和实发金额的清算活动。

应注意的是,对于随同工资一起发放的各种不计入工资总额的款项,如退休费、福利补助等,都不在“应付工资”科目进行核算,而应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等有关科目。

工资结算的核算是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进行的。工资结算的核算一般包括提取现金、发放工资、结转代扣款等项业务的核算。

现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的有关资料,说明工资结算的总分类核算表8-3,P181。 (四)工资分配的核算

工资的分配是指对企业本月应发的工资,作为一种费用,要在月份终了时进行分配,计入有关的费用或由规定的来源开支。工资应按照职工所在的岗位进行分配,如从事生产经营的职工,其工资应构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其中生产工人的应付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借方;车间管理人员的应付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借方;专设销售机构职工的应付工资,应记入“营业费用”科目借方;行政管理人员的应付工资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借方;医院室、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等生活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应付工资,应由职工福利费开支,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从事本企业固定资产安装、改扩建、大修理等工程人员的应付工资,应计入工程成本,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借方;对参加清理固定资产的工人的应付工资,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六个月以上长期病假人员的应付工资应计入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借方。工资的分配数(即应付工资总额)记入“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

工资分配的总分类核算,一般是根据“工资分配汇总表”来进行的。现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的资料,编制“工资分配汇总表”,其格式如表8-4,,P182。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工资计算学生掌握不好,要通过强化练习和实训加深理解和掌握。

13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四、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

14

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例8-11】-【例8-14】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五、非货币福利的核算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例8-15】-【例8-17】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15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六、社会保险费的核算

社会保险费是指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职工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的分担主体是国家、企业和个人。这三个主体的不同组合就产生了许多费用的分担方式,即使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中可能使用不同的保险费用分担方式,其中以雇主雇员双方供款、政府负最后责任最为普遍。

16

【例8-19】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七、住房公积金的核算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这里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例8-20】-【例8-21】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17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八、工会经费的核算

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这二项,其中2%工会经费是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工会会员交纳的会费自然是属于其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工会经费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取得的,它的来源的合法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工会法》对工会经费的计提、拨付、使用、管理等都有明确的确定。

18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四人民政府的补助;五其他收入。

【例8-22】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九、职工教育经费的核算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如果属于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

【例8-23】-【例8-24】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19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基础会计的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并形成知识框架。提高概念学习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1、P206-217习题;2、参考高教版习题。 布置作业:P216,习题十一、十二。

教学后记: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20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复习上学期内容,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一、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一)负债的概念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准则》,负债的定义为:“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定义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负债产生的原因:过去的交易、事项;第二,负债的表现形式:现时应承担的义务;第三,负债解除的结果: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负债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是指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负债只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而与尚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无关。

2、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它意味着负债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经济责任。

3、负债的清偿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负债的清偿就是企业履行其经济责任,一般是以向债权人支付资产或提供劳务方式,解除企业对债权人的经济责任。不论是哪种方式都表明负债的偿还是以牺牲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

1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通常以1年为限,但不是必须。 负债还可按其偿还方式的不同分为货币性负债和非货币性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概念和内容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或有负债包括: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产品质量保证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讼诉和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 二、流动负债的特点

(一)偿还期短。这是与长期负债最主要的区别。

(二)未来主要以流动资产、提供劳务或举借新流动负债偿还。 三、流动负债的初始计量

各项流动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其余额应当在会计报表中分项列示。在确定入账金额时,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按合同、协议上规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付账款;二是期末按经营情况确定的金额入账,例如应交税费;三是需运用职业判断估计的金额入账,例如预计负债。

企业合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政府补助、债务重组。 课堂练习:P206-208习题。

教学后记:由于第一节大多属概念理解内容,学生听课认真、讨论积极,练习掌握情况较好。

2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第二节 短期借款和应付款项

一、短期借款

(一)短期借款的内容

短期借款,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的核算包括本金和利息。

(二)短期借款的核算

本金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利息通过“财务费用”科目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支付的利息,应按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数额,借记“财务费用”,贷记“应付利息”。

1、取得借款 典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例8-1】讲解

3

2、计付利息 (1)按月付息 典型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2)按季付息 典型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3)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预提利息同按季付息方式。 3、偿还借款 典型分录: 借:短期借款 贷:财务费用 银行存款 课堂练习:P206-211习题。 布置作业:P211,习题一

教学后记:短期借款的核算还要通过实训强化之。

4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二、应付账款 (一)应付账款概述

企业在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时,由于未及时付款而产生的负债。

应付账款的入账金额按发票价格确定。但是如果购货条件包括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可以享受一定的现金折扣,会计上入账金额的确定有两种方法,即总价法和净价法。我国采用总价法。

(二)应付账款的核算

应付账款应设置“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应付账款”是用来核算应付账款的发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偿还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典型分录1:

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典型分录2:

5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账款 三、预付账款

(一)预收账款概述

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 (二)预收账款的核算

设置“预收账款”账户核算。收到预收的款项时记该账户的贷方;提供商品或劳务,实现销售或退回多收的款项时记借方;期末贷方余额表明企业预收的款项;期末借方余额表明企业应补收的款项。

典型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课堂练习:P206-212习题。 布置作业:P212,习题二、习题三

教学后记:流动负债出租的核算和贴现核算还要通过实训加强之。

6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四、应付票据

(一)应付票据概述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二)应付票据核算

应付票据按面值入账。应设置“应付票据”账户核算。“应付票据”是用来核算应付票据的签发、到期偿还以及期末尚未到期金额,同时需按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除此之外,还需设置“应付票据登记簿”详细记录应付票据的内容。

1、开出、承兑商业汇票 典型分录1:

借: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典型分录2: 借:管理费用

7

贷:应付账款 2、商业汇票到期付款 典型分录: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3、商业汇票到期无力支付 典型分录1: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典型分录2: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五、其他应付款

(一)其他应付款的内容

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发生的应付和暂收款项。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付利润等以外的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

① 应付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和包装物租金; ② 职工未按期领取的工资;

③ 存入保证金(如收入包装物押金等); ④ 应付、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 ⑤ 其他应付、暂收款项。 (二)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企业发生各种应付、暂收或退回有关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其他应付款”账户;支付有关款项时,借记“其他应付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企业采用售后回购方式融入资金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回购价格与原销售价格之间的差额,应在售后回购期间内按期计提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按照合同约定购回该项商品等时,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练习及布置作业:

1、206-211习题,四、业务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的限制,财务会计的一些实践性内容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

8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基础会计的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并形成知识框架。提高概念学习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1、P206-213习题;2、参考高教版习题。 布置作业:P213,习题四、习题五

教学后记:80%对前两节内容掌握较好,熟练掌握还要进一步强化练习并配合实训加深理解。

9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一、职工薪酬的组成内容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暂时被供货单位占用的资金。企业预付货款后,有权要求对方按照购货合同规定发货。应付职工薪酬必须以购销双方签订的购货合同为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核算。

二、职工薪酬确认和计量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10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

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概念学习比较枯燥,通过实际科目核算的学习加深理解。

11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三、工资的核算 (一)工资核算的依据

工资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中基本的业务之一,是指对企业员工的工资结算、分配、核算以及各项相关经费的计提。该核算主要包括工资计算、工资结算、工资分配三方面内容。工资核算的依据有:工资卡、考勤记录、产量记录、工资单、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分配汇总表。

(二)工资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注:休息日的计算方法 (365天÷7天/周=52周 52周×2天/周=104天) 年工作小时数:250天×8小时/天=2000小时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一年有4个季,3个月/季) 季工作小时数:62.5天/季×8小时/天=500小时/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一年有12个月) 月工作小时数:20.83天/月×8小时/天=166.64小时/月

12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300% 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 ÷21.75× 200%

【例8-7】-【例8-10】讲解,提示学生注意“月计薪天数”、“日工资”依据不同基数计算不同。

(三)工资结算的核算

工资结算是指企业与职工之间对应付工资、各种代扣(包括代垫)款项和实发金额的清算活动。

应注意的是,对于随同工资一起发放的各种不计入工资总额的款项,如退休费、福利补助等,都不在“应付工资”科目进行核算,而应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等有关科目。

工资结算的核算是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进行的。工资结算的核算一般包括提取现金、发放工资、结转代扣款等项业务的核算。

现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的有关资料,说明工资结算的总分类核算表8-3,P181。 (四)工资分配的核算

工资的分配是指对企业本月应发的工资,作为一种费用,要在月份终了时进行分配,计入有关的费用或由规定的来源开支。工资应按照职工所在的岗位进行分配,如从事生产经营的职工,其工资应构成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其中生产工人的应付工资应记入“生产成本”科目借方;车间管理人员的应付工资,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借方;专设销售机构职工的应付工资,应记入“营业费用”科目借方;行政管理人员的应付工资作为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借方;医院室、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等生活福利部门工作人员的应付工资,应由职工福利费开支,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从事本企业固定资产安装、改扩建、大修理等工程人员的应付工资,应计入工程成本,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借方;对参加清理固定资产的工人的应付工资,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借方;六个月以上长期病假人员的应付工资应计入期间费用,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借方。工资的分配数(即应付工资总额)记入“应付工资”科目的贷方。

工资分配的总分类核算,一般是根据“工资分配汇总表”来进行的。现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的资料,编制“工资分配汇总表”,其格式如表8-4,,P182。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工资计算学生掌握不好,要通过强化练习和实训加深理解和掌握。

13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四、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包括预付款项和收回货物两个方面。

(一)预付款项的会计处理。根据购货合同的规定向供应单位预付款项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收回货物的会计处理。企业收到所购货物时,根据有关发票账单金额,借记“原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当预付货款小于采购货物所需支付的款项时,应将不足部分补付,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当预付货款大于采购货物所

14

需支付的款项时,对收回的多余款项应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例8-11】-【例8-14】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五、非货币福利的核算

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应付职工薪酬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企业应按预计不能收到所购货物的应付职工薪酬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转入”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除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应付职工薪酬外,其他应付职工薪酬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例8-15】-【例8-17】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15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六、社会保险费的核算

社会保险费是指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和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用人单位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职工需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的分担主体是国家、企业和个人。这三个主体的不同组合就产生了许多费用的分担方式,即使同一国家,在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中可能使用不同的保险费用分担方式,其中以雇主雇员双方供款、政府负最后责任最为普遍。

16

【例8-19】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七、住房公积金的核算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住房保障制度,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一种形式。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单位为其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实行专户存储,归职工个人所有。 这里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

【例8-20】-【例8-21】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17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

八、工会经费的核算

工会经费,是指工会依法取得并开展正常活动所需的费用。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和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交的经费这二项,其中2%工会经费是经费的最主要来源。工会会员交纳的会费自然是属于其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工会经费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取得的,它的来源的合法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工会法》对工会经费的计提、拨付、使用、管理等都有明确的确定。

18

根据《工会法》的规定,工会经费的来源有五个方面:一工会会员缴纳的会费;二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向工会拨缴的经费;三工会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四人民政府的补助;五其他收入。

【例8-22】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九、职工教育经费的核算

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职工教育事业的一项费用,是企业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如果属于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

【例8-23】-【例8-24】讲解,提示学生注意计提和发放、使用的典型分录。 练习:

1、P206-2011,复习思考题;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后记:

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19

二、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基础会计的学习内容回忆,师生之间沟通,达成教与学的默契。

新课讲授: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并形成知识框架。提高概念学习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

课堂练习:1、P206-217习题;2、参考高教版习题。 布置作业:P216,习题十一、十二。

教学后记:通过典型分录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较好。

20


相关文章

  •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 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根据资产负债表所列数据,可以对辉煌工业公司进行如下的结构分析: 首先,是资产结构的分析,根据数据,画出饼形图入下 由图形,可以看出银行存款占总资产比例为32.19%,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为6.92%,原材料占28.6%, ...查看


  • 财务报表2010-2012
  • 附:江苏恩华和润医药有限公司2012年-2012年会计报表 2012年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江苏恩华和润医药有限公司 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减: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净额 预付账款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查看


  • 豆制品行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www.chinaiic.cn 豆制品行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报告对2017年豆制品行业内企业的竞争激烈程度.行业企业资产结构.债筹资结构以及投资收益情况按不同维度(区域.企业类型.收入水平.利润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 2017年12月 报告 ...查看


  • 海尔集团偿债能力分析
  • 2011年海尔集团偿债能力分析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1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7万人.2010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357亿元 ...查看


  • 资产负债表分析 1
  • 深圳赛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财务分析报告 一.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根据表1-1提供的资料,编制深圳赛格三星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负债水平分析表如表2-1 . (一)从投资或资产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根据表2-1,可以对 ...查看


  •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报告
  • X银行 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报告 X监分局: 为了帮助各级监管机构了解和掌握我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的通知>及贵局有关要求,我行认真组织了本次压力测试工作及流动性风险自查工 ...查看


  •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2012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62,773,737,335.37- 259,833,566,711.09=102,940,170,624.78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1**********]5 ...查看


  • 2014年资产负债表分析报告
  • 2014年新华制药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 金额单位:万 元 对总额的影响(%) 2014-12-31 2013-12-31 变动情况 变动(%) 报告日期 流动资产: 变动额 货币资金(万元) 结算备付金(万元) 拆出资金(万元) 交易性 ...查看


  • 财务分析报告-华芳纺织
  • 财务分析报告 2010年华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 一.总体概述 二. 资产负债表分析 (一)水平分析 (二)垂直分析 (三)项目分析 三.利润表分析 (一)利润分析 (二)收入分析 (三)成本费用分析 (四)经营成果综合分析 四.现 ...查看


  • 同仁堂资产负债表水平.趋势.结构分析
  • 一.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表1-1 同仁堂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 单位:万元 1.货币资金规模以及发生变动的原因分析. 该企业2011年的货币资金相对于2010年增加了16.13%,其主要原因是企业销售规模 的增加,导致货币资金的规模也随之增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