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宣传材料

近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2006年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停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2、2006年6月1日,鉴于鱼腥草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等7类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同时暂停受理和审批相关各类注册申请。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导致病人死亡的事故发生。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建立报告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3、药品不良反应已经发生了,再去报告有什么意义?

及时报告已经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收集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各种方式发布信息,限制、停止有关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甚至保护下一代的安全和健康。

4、医务人员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发现可疑不良反应,一般应该停用可疑药物,对不良反应给以适当治疗并按规定及时向本院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部门报告,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5、药店药师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首先让患者停用可疑药物,对严重的或者停药后不缓解的患者要建议立即去医疗机构就诊。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的规定,药店药师应对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向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6、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7、什么是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滥用的药物有非医药制剂和医药制剂,其中包括禁止医疗使用的违禁物质和列入管制的药品。药物滥用可导致药物成瘾,以及其他行为障碍,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抗菌药在国外的临床使用率不超

过30%,而在国内三级医院保守估计要达到60%-70%,二级医院甚至超过80%。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滥用抗菌药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会诱发细菌耐药,最终可能导致“无药可用”。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新药开发的速度,就会让人类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根据国内抗生素监测机构的调查,较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目前被认为抗菌活性最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泰能”和“美平”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1%左右上升到现在的9.5%。10年前不动杆菌最多只有3%是耐药的,现在耐药率超过50%。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很多细菌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用,患者只能等待死亡。

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切实保障公共用药用械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同心协力推进全县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始终把强化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放在改善民生工作的首位,进一步提升我县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构建平安、宜居、和谐、健康的滨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1、2006年8月3日卫生部连夜发出紧急通知,停用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2、2006年6月1日,鉴于鱼腥草注射液、新鱼腥草素钠氯化钠注射液等7类含鱼腥草或新鱼腥草素钠的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决定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同时暂停受理和审批相关各类注册申请。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测,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急、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导致病人死亡的事故发生。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英文缩写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特性所引起的,任何药品都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2、国家为什么要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建立报告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及时发现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以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对有关药品加强管理,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3、药品不良反应已经发生了,再去报告有什么意义?

及时报告已经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收集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以各种方式发布信息,限制、停止有关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避免同样药品、同样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更多人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甚至保护下一代的安全和健康。

4、医务人员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发现可疑不良反应,一般应该停用可疑药物,对不良反应给以适当治疗并按规定及时向本院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的部门报告,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5、药店药师发现可疑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首先让患者停用可疑药物,对严重的或者停药后不缓解的患者要建议立即去医疗机构就诊。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的规定,药店药师应对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向所在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

6、什么是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是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

7、什么是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是指反复、大量地使用具有依赖性特性或依赖性潜力的药物,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需要无关,属于非医疗目的用药。滥用的药物有非医药制剂和医药制剂,其中包括禁止医疗使用的违禁物质和列入管制的药品。药物滥用可导致药物成瘾,以及其他行为障碍,引发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抗菌药在国外的临床使用率不超

过30%,而在国内三级医院保守估计要达到60%-70%,二级医院甚至超过80%。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滥用抗菌药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会诱发细菌耐药,最终可能导致“无药可用”。一旦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新药开发的速度,就会让人类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根据国内抗生素监测机构的调查,较常见的肺炎克雷伯菌,对目前被认为抗菌活性最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泰能”和“美平”的耐药率,从2005年的1%左右上升到现在的9.5%。10年前不动杆菌最多只有3%是耐药的,现在耐药率超过50%。如果这种情况再发展下去,很多细菌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用,患者只能等待死亡。

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切实保障公共用药用械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同心协力推进全县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始终把强化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放在改善民生工作的首位,进一步提升我县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构建平安、宜居、和谐、健康的滨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 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26期) 关注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而采取的一项举措.<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以来,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 ...查看


  • 卫生法重点
  • 卫生法的概念 卫生法是调整在卫生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卫生法是调整卫生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卫生法的特征 1. 卫生法是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法律 2. 卫生法是在医学发展演变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查看


  • 食药局办公室工作总结
  • 2015年,我局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总要求,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和上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悉心指导下,坚持"监管与活动并重.打假与规范同行"工作原则,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着力规范 ...查看


  • 药学服务中的用药咨询
  • 巾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lO卷第8期(总第6l期) ・1299・ 药学服务中的用药咨询 赵日光,焦杰 (延吉市医院药剂科,延吉133000) [关键词]药学服务:咨询[中图分类号]R9:K1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1009- ...查看


  • 药品不良反应宣传
  • 药品不良反应宣传材料 1.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 医疗事故. 2.药品为什么会产生不良反应? ...查看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 1 目的 加强药品使用管理,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用药风险,保障病人用药安全. 2 范围 适用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管理. 3 定义 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 ...查看


  • 企业如何开展药品风险管理工作
  • -------------------------------------- 药物警戒ChineseJournalofPharmacovigilance2008年1月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 ) 企业如何开展药品风险管理工作 张芳 (华北制 ...查看


  •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
  •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药品安全 "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 ...查看


  •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 2011年度医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陈 士 卉 [摘要] 目的 分析2011年度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情况.方法 根据2011年底我院药物不良反报表数,按照患者年龄.药品类型.不良反应涉及系统.给药途径等进行分析.结果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药物中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