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教案

《孟子》两章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3、多种形式朗读, 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

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2、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理解与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四、教学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 二、设喻论证:城小------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 城高------兵利粮足而不守(举例论证) 失道寡助

三、治国之道:域民------固国------威天下(排比说理) 四、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失道寡助,亲戚畔之

君子不战,战必胜矣(正反对比------“人和”实质)

(注:第二课时 略)

附:一、孟子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他反对暴政,称历史上的暴君为独夫民贼,赞成“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的正义行动。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生活于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然而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的原因。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四、文章结构及内容简析:

本文的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为第一层。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二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三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败逃,这是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

第四层的作用是在前三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孟子》两章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3、多种形式朗读, 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文化发展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白“人才是

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

2、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 以读为核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自主理解与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 四、教学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 二、设喻论证:城小------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 城高------兵利粮足而不守(举例论证) 失道寡助

三、治国之道:域民------固国------威天下(排比说理) 四、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失道寡助,亲戚畔之

君子不战,战必胜矣(正反对比------“人和”实质)

(注:第二课时 略)

附:一、孟子思想:

孟子的民本思想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让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他反对暴政,称历史上的暴君为独夫民贼,赞成“商汤伐夏桀”、“武王伐纣”的正义行动。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生活于战乱频繁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原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三、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然而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和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的原因。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依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四、文章结构及内容简析:

本文的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为第一层。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二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攻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三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败逃,这是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

第四层的作用是在前三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相关文章

  • [孟子](九年级教案设计)
  •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 ...查看


  • 庄暴见孟子教案
  • A.目标: 1.能整理本文中的重点实词意义和特殊句式: 2.能理解文中孟子逐步推理.正反对比阐明自己看法的方式,并能运用这种方式阐明事理: 3.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B.设想: 1.学情 ...查看


  •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示例
  • <孟子见梁襄王>教案示例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学习法. 一.解释下列词语在 ...查看


  • 鱼我所欲也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教案   何小宇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二)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三)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 ...查看


  • 1孟子三则教案
  • <孟子三则>经典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暴.非.居.由.放.及"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3.了解孟子"仁"的思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查看


  • [孟子]二章教案示例二
  •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 ...查看


  •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精品教案
  • 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高中部历史备课教案 [单元解读] 本单元主要系统阐述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兴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第二自然段主要从各个历史阶段分 ...查看


  • 孟子两章教案 1
  •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 ...查看


  • [孟子]两章教案.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 [导学目标]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导学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