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1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编者按: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基础理论则是旅游科学研究最强有力的基石。本刊一贯倡导对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里以较多的篇幅连载此文, 望能引起更多人士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关注, 推动我国旅游科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

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

3

———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

肖洪根

([摘 要]:以社会意义的传播交流和个体的社会化为主

; 主要的思想流派、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Π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6大基本属性与范畴。文章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和视角也作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1) 06-0016-11

要研究内容) 、现象学(phenomenology :以主观世界的

社会结构和社会建构为主要研究内容) 、民族方法学派(ethnomethodologist perspective :以个体释义社会现象的准则为主要研究内容)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以人类需求与个体性格以及社会文化系统的层次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 等等不同的理论学说; 并开始了对旅游作为群体和个体社会活动现象的理论解释和研究(Dann and C ohen , 1991) ; 产生了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旅游作为社会文化变迁力量的研究以及旅游者个体自身的社会化过程研究等等内容。从上述观点出发, 旅游社会学的核心思想认为:对旅游作为一股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力量,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不应该把旅游社会文化现象孤立地加以研究, 而应该把它融入“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众多因素中作

(C ohen ,1979a ) 。在这情景化的(contextualized ) 审视”

种情景化的研究领域中,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曾经一

度较长时期地伴随和交织于移民社会学(s ociology of migration ) 、休闲社会学(s ociology of leisure ) , 以及旅行

  一、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状况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是对旅游社会文化现象主体(即) 在现代及后现代社会中的独特“旅游者”“性质”和“类型”的研究, 并从把“旅游者”作为独特的社会群体和个体的认识中而缘起的。20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学思潮中出现了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 interac 2

  3原文篇幅较长, 本刊将分两次刊出, 敬请读者关注。———编者

中社会交往层面“熟悉”与“陌生”这对二元极化的连续统一体中加以进行和开展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社会学对旅游的研究在新兴的旅游学研究领域中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和繁荣; 出现过许多有影响的思想流派、理论观

点、学术著作和代表人物。Boorstin (1964) 从旅游者群体行为和全球旅游系统的关系出发, 把“旅游者”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描述成“易哄易骗的傻瓜(su 2perficial nitwits easy to please as well as to cheat ) ”, 认为

[收稿日期]2001-08-20

[作者简介]肖洪根(1965-) , 男, 福建省将乐县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认识及影响、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E 2mail :[email protected].

cn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在旅游系统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 和机构化(institutionalization ) 过程中, 旅游实现了群体间的文化同化、行为同化和语言同化。

1976年,Dean MacCannell 出版了他那本广为引用同时也广为批评的旅游社会学力作———《旅游者:

(The T 休闲阶层的新理论》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MacCannell 从全新的角度, 深入探讨了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学特质及其社会表现形态, 系统地提出了旅游吸引物的结构差异、社会功能、旅游空间、舞台真实(staged authenticity ) 、文化标记, 以及实现能指(signifier ) 和所指(signified ) 功能的符号象征等等观点。在该书的思想内容和理论框架中,Mac 2Cannell 把“旅游者”描述成附属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旅游吸引系统之下, 对吸引系统的符号象征意义进行“解码”、现代圣徒(m odern pilgrims ) 。

20世纪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后现代旅游认识经历的通感阶段(post 2m odern tourism

of all senses ) 的过渡。1990年,Urry 的一本重要著作《游客的眼睛:当代社会的休闲与旅行(The T ourist G aze :Leisureand Travel in C ontem porary S ocieties ) 》问世, 从社会学和认识论的角度, 详细分析了游客“视觉器官”的使用以及旅游景观视觉效果的设计、塑造和呈现。C ohen (1999:10) 更是具体地把现代旅游的通感认识细化为“视, 听, 嗅, 味, 声, 触”等多个方面。在求真求乐等旅游动机驱使下的后现代旅游中, 由于旅游经历的虚假和异化“通感器官”, 的使用以及全方位地感受旅游经历和旅游环境, 成为现代旅游经历研究的重点。

20, 1. (Developmen 2Perspective )

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演进观是社会科学研究者按照一系列两极化的变量统一体, 通过对不同时代的旅游现象及其发展形式的比较和对照分析, 从而得出的一种旅游现象发展演进的思想。在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 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的思想。

(1) 从“观光起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在观光和旅游现象中的作用等角度, 借助史学的方法和观点, 分析研究从文艺复兴到批判现实主义时代一度盛行的“宫廷贵族大学游(the aristocratic grand tour ) ”向现当代“大众旅游(mass tourism ) ”转换发展的一种旅游社会发展学说。对旅游社会现象的这种理论认识, 是欧洲和英伦三岛的有关学者早期开展旅游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情形。在方法论上, 它体现为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和融合, 旨在解决旅游社会现象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等本质问题。

(2) 当文化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概念逐步向产业化和机构化的概念转变, 即“旅行家(traveler ) ”向“旅游者(tourist ) ”以及“旅行(travel ) ”向“旅游(tourism ) ”过渡和转变的时候, 针对旅游行为中“原有纯朴的丧失”、产业化带来的“旅游现象的异化”以及“旅游发展目标和动机的蜕变”等等现象, 旅游社会学演进观的研究中, 出现了一股“怀古和感伤”的思想。以Boorstin (1964) 为代表的旅游社会学家曾感叹道“:现在的情形已经远不如过去(The way we ‘were ’was far better than the way we ‘are ’) ”。

(3) 旅游发展演进观中的另一种思想(Hiller 1976,Lan fant 1980) 则从产业化过程、演进规模以及机构化程度高低等方面入手, 分析描述旅游发展的Turner 和Louis Turn 2

er 。1973年发表了题为“远处的中心:圣徒的目标(The Center Out There :The Pilgrim ’s G oal ) ”一文, 详细地提出了“中心(Center ) ”、“旅途历程(pilgrimage ) ”“、远处的中心(Center 2out 2there ) ”、“边缘和其他(Periphery and Other ) ”等一系列旅游社会学概念; 深入描述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关联性; 认为旅游社会的人口流变(和传统社会的人口流动相比) 遵循着一种反结构的阈限流向规律(anti 2structural rule of liminal flow ) , 即旅游者离开日常生活的“价值中心”, 到“远处的中心”去无拘无束地体验生活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1975年,Louis Turner 和John Ash 在《金色部落:国际旅游与休闲边缘(The G olden H ordes :Inter 2national T ourism and the Leisure Periphery ) 》一书中, 发展了对这类观点的论述。Turner 的这种观点和Nel 2s on G raburn (1977) 的“神圣旅途(the sacred journey ) ”理论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此处不予赘言。在一篇评述性文章“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定性传统”中,C ohen (1988) 曾把上述Boorstin ,MacCannell 和Turner 的这三种理论体系, 作为20世纪后半叶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独具特色的思想流派加以评述。

在西方的旅游社会学研究中, 对“观光现象的起源及其演变”的认识也值得在此特别一提。Judith Adler (1989) 在“观光的起源”一文中系统地考察了旅游者认识世界的经验过程, 认为游客的旅游认识经历了从前期以听说为主的阶段(audio stage ) , 向后期以视觉为主的阶段(visual stage , 即观光阶段) , 再向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Dann ,1977) 。

(1) 反常态(Anomie ) 。反常态是指社会生活目

地方化(localization ) 、区域化(regionalization ) 、全国化(nationalization ) 以及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 等等发展演变的规模与层次问题。

(4) 结合旅游地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一种发展演进观, 在比较对照线性发展范式(linear m odel of development ) 的基础上, 提出了周期循环演进模型, 认

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脱节之后, 给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带来的精神颓废、行为失常、缺乏生活目标, 甚至道德败坏等等异常状态。在旅游现象中, 反常行为与客源地社会的“无意义”和社会异化现象有关(如“外出旅游”较之与“在家留守”、“休闲玩耍”较之与“工作责任”“、神圣”较之与“世俗”、“同性恋”较之与“异性恋”、“一妻制”较之与“多妻制或变相多妻制”等等; 谁是主流? 孰为正统? ) 。因此, 要全面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如个人精神颓废、道德沦丧、赌博、嫖娼、, 就必须对旅, 使人们“逃离”, 传

为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周期弧线与旅游地或旅游产

品的生命周期曲线有很大的吻合之处。

(5) 在探讨旅游经历发展演变的文献中, 把旅游经历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其他消费经历加以比较并阐释两者间的相似性, 也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一种流行的发展演变观点。这类研究认为, 无论是旅游经历中的“逃避主义(escapism ) ”还是“求真、求知、求乐”的行为动机, 都是一种可购买的消费经历。这种可购买性(purchasability ) “商品化假设(comm oditization , 使旅游者投发展的延伸, 入到一种全新的文化环境中(Nash and Smith ,1991) 。“文化经历”等等经历。“新迪尔凯姆学说”中的这种旅游社会学理论认为,

(6) 从旅游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出发,Jafari 要释义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 应该辨析现代旅游中(2001) 提出了的“逃避者”和“反叛者”这两种社会角色。现代旅游“关于对旅游现象理论认识的4个发展平台”的观点, 即20世纪60年代的倡议发展平台中, 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Adv ocacy Platform ) 、70年代的谨慎发展平台(Cau 2的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关系的演变, 很恰当地解释tionary Platform ) 、80年代的调整发展平台(Adaptancy 了这两种角色的行为和动机。Platform ) 以及9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反常行为既与旅游者内心深处的某种向往有平台(K nowledge 2bas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 也与其生活工作所处的环境有关, 是错综复杂的Platform ) 。这一思想也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广为援社会因素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体现。“新迪尔凯姆学引的一种发展演变观(S wain ,et. al. 1998) 。说”中的反常态观点, 主要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

2. 新迪尔凯姆学说(Neo 2Durkheimian Perspec 2旅游影响等方面入手, 解释旅游者作为社会群体和tive ) 个体在离开生活工作常住地到旅游地以后的行为表

法国社会学家爱米尔・迪尔凯姆(Emile 现。在常住地原有的道貌岸然、循规蹈矩、彬彬有礼Durkheim ,1858~1917) 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很具代

表性的一位思想家。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 有3个重要的观点, 即反常态(Anomie ) 、神圣(Sa 2cred ) 以及集中表现(C 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 , 被运用来解释复杂的旅游社会现象, 并在现当代的旅游社会学研究中形成了所谓的“新迪尔凯姆学说(Neo 2Durkheimian Perspective ) ”。迪尔凯姆把社会的无序、社会准则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行为“失范”称为“反常态”。他认为, 对反常的约束和纠正, 关键在于社会的内在准则, 而不是盲目的外在力量; 而内在准则的根本则是源于“神圣”“; 集中表现”是贯穿于其中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 这类观点运用到旅游社会学研究之后, 成了解释旅游现象、研究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一种重要理论依据和理论来源

等理性的伪装, 被嫖娼、赌博、犯罪等放荡不拘的行

为所取代。旅游者“摆脱常住地的理性束缚并在无人相识的旅游环境中放纵内心追求”的这种动机和行为, 在“顾客至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理念中, 表现出很大的荒诞性和破坏性。

(2) 神圣(Sacred ) 。如果说“反常态”是旅游者对世俗生活的消极反应, 那么“神圣”就是对旅游现象中“神秘色彩”、“戏剧般的崇高(sublimity ) ”和“社会意义”等内涵的积极态势。在剖析旅游现象时,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把人的生活过程分为“神圣”和“世俗”两部分, 认为“世俗世界”以单调和乏味为特征, 表现为“机械的分工”和“刻板的严守准则”; 而“神圣世界”则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animation ) ”的全新景象。“神圣”是对“反常”的约束, 是社会秩序的力量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来源。“神圣”表现为一系列的“社会仪式”, 而旅游是社会个体生活中的一种“仪式(ritual ) ”。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 把“旅游视为一种仪式”的观点, 为系统解释旅游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找到了一条可以摸索的线索。在“新迪尔凯姆学说”中, “神圣”的观点表现为三种重要的理论解说。首先, MacCannell (1973,1976) 把“旅游”描述成“现代社会个体追求真实的象征(emblematic of m odern individuals who seek authenticity ) ”。旅游的“神圣”在于到异文化的世界中追求“彼时彼地”的真实。在MacCannell 的理论体系中, 现代社会被象征化为“一系列各具差异的旅游景观符号”。“观光”是旅游者“走向景观并在其中寻找现代生活连续性”的一种仪式过程。其次, G raburn (1977) 从时间的角度, 在“神圣”和“世俗”的二分中, 把旅游看成是“神圣游程(sacred ) “现代的朝圣历程(a form m ) 认为, , 的“它的与人类的生、死、嫁、娶、、成人仪式等时光一样, 具有神圣性和仪式性。第三, Turner (1973) 从空间的角度, 发展了他的“中心”理论, 提出“旅游仪式过程(ritual process of tourism ) ”的概念。Turner 认为, 旅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离开常住地进入旅游状态、超越情绪阈限融入旅游环境、返回常住地重新投入日常生活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角色转变过程的强弱, 旅游者经历了“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起伏过程。

“神圣历程”的观点, 把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引向对个体人性本质的考察, 即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求新求异审美需求的考察。

(3) 集中表现(C 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 。“新迪尔凯姆学说”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集中表现”, 有景观系统的集中表现和游人聚集的集中表现等两个方面的含义。在对景观吸引系统的解说中,MacCan 2nell (1976) 认为, 景观系统的差异和集中表现是“泛旅游时代(pan 2tourism era ) ”社会差异的一种形式、在日益趋同的旅游经历中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 克服了因空间地域差异以及个性差异而造成的隔阂。景区景点在游览的神圣化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景观符号系统(tourist 2sight marker system ) ”, 进而形成供旅游者“聚集”的中心(a center for tourists ) 。MacCannell 对旅游景观的符号学释义, 把游客聚集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人物、古建筑、文化遗址以及“泛迪斯尼化(Mc 2Dis 2

neyization ) 和博物馆化(museumization ) ”的人造景观系统。这种景观系统“集中表现”的符号学释义, 是旅游社会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和途径。

“新迪尔凯姆学说”是从多学科角度解释旅游现象的一种有益尝试, 并重点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揭示了旅游作为一项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的本质。

3. 冲突批评理论(C on flict 2Critical Perspective ) 冲突批评理论是旅游社会学对现代旅游中两极化发展趋势的批判性审视。这些两极化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产业与人的潜在紧张关系, ((hospi 2“商业化了的好客工(hospitality as an industry ) ”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机构化(institutionalized ) 了的旅游产业发展中, 主人与客人的社会关系已完全演化为一种经济交换和利益驱动关系。(3) 从深层结构更加宏观地审视国家间或区域间的旅游发展状况时, 冲突批评理论的焦点表现为旅游发展中的依赖性(depen 2dency ) , 即旅游发展系统中, 目的地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对客源国(以发达国家为主) 的依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旅游发展的日益机构化和国际化, 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的这种发展范式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Turner 和Ash (1975) 提出过“中心对边缘的控制理论(domination by the center over the periphery ) ”, 即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化旅游输出系统对以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旅游接待系统的控制。在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 这种依赖性的矛盾冲突曾进一步发展为“旅游帝国主义(tourism as a form of im perialism ) ”和“旅游新殖民主义(tourism as Neo 2colonialism ) ”的观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这种“冲突批评理论”是对“旅游增进民族了解”、“旅游带来世界和平”“、旅游走向世界大同”等等理想化观点的挑战。

4. 功能学派(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

功能学派从系统运作的角度, 把旅游现象视为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一个社会大系统, 并重点着眼于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其对促进旅游大系统运作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也表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例如, 在对需求和动机的心理学研究中, Pearce (1988) 以主题公园游客游览经历为研究背景, 提出了旅游生涯阶梯模型(Travel Career Ladder ) , 阐

的“旅游中心”平行于居民生活聚集的“商业中心”、“都市中心”、“购物中心”等等空间群聚形式来加以展开论述。他的景观符号系统涉及寺庙、雕像、历史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数量决定因素(determination by numbers ) ”研究已被应

用到对个体旅游和群体旅游差异的分析中。另外, Simmel (1950b ) 对“玩耍作为一种社会形式(play as a s ocial form ) ”的研究及其关于都市生活、异化、职业和旅游的关系研究等等观点, 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引入到对旅游社会现象的解释中。在现象学理论方面,C ohen (1979b ) 开展了“旅游经历现象学”的分析和研究, 得出了5种不同的旅游经历类型(详见下文) 。相比之下, 民族方法学派在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更为侧重微观的层面, 讨论个体和群体旅游原型(touristic stereotype ) 等问题。

7. 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 ) (I ) ”和“宾格我(me ) 述了游客的身心放松需求(relaxation needs ) 、追求刺

激需求(stimulation needs ) 、社会交往需求(relationship needs ) 、自尊与发展需求(self 2esteem and development needs ) 、成就需求(fulfillment needs ) 等等, 是对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在旅游动机和需求解说方面的建设性发展。此外, 功能学派的另一主题是期望与满意的关系研究, 包含旅游者个体的主观意向以及旅游各子系统间的功能和运作等两方面的内容。功能学派的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 对旅游现象的运行功能进行市场营销的分析。它揭示了旅游系统的运作规律, 但在剖析旅游结构的深层驱动因素方面, 其理论解说能力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5. 韦伯主义学说(Weberian Perspective ) 韦伯主义的旅游社会学思想认为, 对旅游意义识。(, 同地感叹:究方法上得到解决。Dann (1981) 对旅游动机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困惑作了两点解释。其一, 社会研究方法中的各种调研手段均未能准确收集关于旅游动机方面的真实数据; 其二, 被试对象(即旅游者本人) 也无法确切回答“自己为什么外出旅游”这一关乎旅游目的和动机的问题。

韦伯主义学说中, 与旅游行为相关联的思想还包括“新教徒的自由和逃避伦理(protestant ethic of freed om and escapism ) ”。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伦理的对立面, 属于休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在应用于旅游现象的研究中, 生活、工作与休闲的伦理, 对旅游现象中的诸多对立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

6. 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F ormali 2sm ,Phenomenology and Ethnomethodology )

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共性, 表现为对个体在社会中追求生活内在意义的强调。例如, 早期的社会学家G eorg Sim 2mel (1950a ) 从社会现象学的角度提出的“陌生人或他人(Stranger or Other ) ”的概念, 在这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延伸。C ohen (1972) 提出的“熟悉与陌生(Familiarity and Strangeness ) ”的概念, 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二元极化同一体思想。

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在理论和方法上给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视角。Simmel (1950a ) 对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行为的“人口

(”是指其他社会成员对个、态度和行为等的接受和认同。“主

格我(I ) ”则是指社会个体自身的一种自律准则, 通过这一准则, 社会个体接受(或者否认) 其他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等的认同。为了了解其他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认同状况, 符号互动主义认为,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一系列“角色调整(role neg otiation ) ”阶段。符号互动主义的这种认识, 在对旅游过程中主客交往关系的解释方面, 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旅游地居民如何看待和认同旅游者? 反之, 旅游者又如何看待和认同旅游地居民? 这些是旅游中认识主客交往关系的重要理论问题。在这方面, 旅游社会学研究对美国印第安保留地居民和游客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 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详见下文) 。

符号互动主义在对旅游经历质量不确定性的研究中, 深入解析了旅游参与者角色转变的现象, 如返璞归真的儿童稚气角色、愿望实现的成就者角色、脱离现实的逃避者角色等。在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中, 这种角色转变的理念大都通过产业化了的语言符号系统得以实现, 如旅游宣传小册子、旅游广告、导游词等。弗罗依德(Freud ) 的“自我(eg o , 即个体控制) ”和“超自我(super 2eg o , 即社会控制) ”等观点, 也被符号互动主义研究者引入到对旅游角色的分析中。例如,May o 和Jarvis (1981) 在对旅游动机中的幻想因素(the fantasy com ponent of m otivation ) 的一项研究中, 探讨了旅游者的动机状态和“儿童(child ) ”、“父母(parent ) ”以及“成年人(adult ) ”等社会角色的个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符号互动主义的一个最新发展动态是旅游符号学的研究, 这是建立在法国的结构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主义和俄国的形式主义等理论基础之上而开展起来的旅游社会学研究, 旨在探讨旅游景观符号和旅游语言符号的“能指(signifier ) ”功能以及旅游主体(即旅游者) 对“所指意义(signified ) ”解码之间的关系。

在近半个世纪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实践中, 上述各种流派和思想都试图建立自己一整套完整的理论解说体系。因此, 前文所综述的各种观点和学说, 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交叉和重叠的特点。针对这一研究现状,Dann 和C ohen (1991:158) 认为“旅游社会学,

在理论体系上还缺乏完整性。作为一门学科, 旅游社会学目前还仅仅是处在一种初期阶段。”

面对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的这种错综复杂的现状, 同时考虑到我国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基本近乎空缺”的开展实际(张进福, 肖洪根,2000) ,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研究的理论体系。属性与范畴, 。

二、1. 普遍性与特殊性:对旅游活动主体的类型学研究(T ypological Studies )

对旅游主体(即旅游者) 的概念化研究(concep 2tualization ) 始终是旅游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包括产业经济学和社会现象学两种理论认识。与产业经济学的观点相比, 社会现象学对旅游主体的理论认识更加强调旅游作为“综合社会文化现象”的特点。

(由人们向非永久居住地或非1981年的AIEST 定义“

工作地旅行并在此处逗留所引起的相互关系和现象

) 以及Jafar Jafari (1977) 的定义“(旅游是离的总和”

开常住地的游人、满足游人需要的产业, 以及游人、产业和旅游地三者间的社会交换给旅游地带来综合

) 体现了更深刻、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更长远、

同时也更综合全面地看待旅游社会现象的特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 对主体角色的类型学研究是社会现象学对旅游主体理论认识的核心内容。这类认识截然不同于出入境统计和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性观点。

旅游社会学的角色类型(typology of roles ) 研究, 把旅游者看成是现代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 中, 在性质、类型和属性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流动性”社会群体和个体。这一角色“既相似又不同于”休闲群体和个体的流动性角色, 同时也“既相似又不同于”移民群体和个体的流动性角色。旅游社会学认为, 旅游者角色在类型上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属性。

旅游主体形态的普遍性研究是从旅游活动中内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在需求、动机以及行为的求同特点出发而开展的主

体类型和属性研究。在对旅游主体形态普遍性的归纳中,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基督教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 背景下出现的几种类型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例如,Boorstin (1964) 把在动机和行为上具有共质性特点的“旅游者”社会群体定性为“易哄易骗的傻瓜”;MacCannell (1976) 以60~70年代美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后现代青年游客”为原型, 把“旅游者”社会群体的普遍性描述成“追求生活真实意义的现代圣徒”;Turner (1973,1975) 研究的旅游者群体行为和动机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旅游社会中群体的反结构阈限流动规律, 的‘, 到; ) 看到的旅“把神圣旅途上, 认为“旅游是宗教的功能替代品(functional substitute for religion ) , 旅游者是体验神圣历程, 到旅游中心或‘圣地’去朝圣的‘圣徒’”;Crom pton (1979) 和Dann (1977,1981) 从旅游过程中休闲和工作的关系出发, 解释旅游者社会群体的普遍性, 建立了两种相互对应的旅游角色形态, 即休闲关联的旅游角色(leisure 2based travel roles ) 和工作关联的旅游角色(w ork 2based travel roles ) ; Pearce (1982) 利用多层面分析尺度(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 对旅游者群体的普遍性行为进行归纳和分类, 产生了旅游者社会群体的5大类型群聚(cluster ) , 共14种旅游关联角色(travel 2related roles ) , 具体包括:(1) 环境旅游群聚(Environmental Travel Cluster ) , 如人类学家、保护主义者(conservationist ) 、探险家(explorer ) ; (2) 高密度接触旅游群聚(High C ontact Travel Clus 2ter ) , 如旅行家(traveler ) 、海外留学生、海外新闻记

者; (3) 追求精神满足的旅游群聚(S piritual Travel Cluster ) , 如嬉皮士(hippie ) 、宗教圣徒、传教士; (4) 追求快乐的旅游群聚(Pleasure First Travel Cluster ) , 如乘喷气式飞机的观光游客(jet setter ) 、旅游者(tour 2is t ) 、度假游客(holiday 2maker ) ; (5) 开发性旅游群聚(Exploitative Travel Cluster ) , 如商务游客(business 2man ) 、乘喷气式飞机的观光游客(jet setter ) 等。在旅游群体角色类型的形态学研究基础上,Pearce (1988)

归纳了旅游行为和动机的普遍性, 发展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并提出了旅游生涯阶梯模型(Travel Career Ladder ) 。Dann (1989) 从人类返璞归真的本性和旅游者的逆向角色转换出发, 提出“旅游者的童稚角色(tourist as child ) ”概念, 用以解释旅游者社会群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gist ) , 主要感兴趣于古代人类文明的历史以及考古

遗址和遗迹; (5) 有组织的大众旅游角色(Organized Mass T ourist ) , 主要感兴趣于参加包价或团队旅游, 风光摄影以及购买旅游纪念品; (6) 追求刺激的角色(Thrill Seeker ) , 感兴趣于身体性和精神性刺激的旅游活动; (7) 开拓探索者角色(Explorer ) , 喜欢探险旅

体类型的普遍性。

相对而言, 旅游主体形态的特殊性研究则是按不同的层面, 从动机的个体差异以及行为的求异特点出发而开展的主体类型和属性研究。在形态特殊性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方面,C ohen 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

C ohen (1972,1979a ) 基于Weber 的“熟悉与陌生二元统一体(the continuum of familiarity and strange 2ness ) ”, 从交往层面(the interactional dimension ) 和认知规范层面(cognitive 2normative dimension ) , 探讨旅游者角色的个性差异和行为的特殊性。在交往层面, 按陌生人与当地人交往的程度和方式, 旅游者个体角色的差异与特殊性可分为4种类型, 即有组织的大众旅游者(organized mass tourist ) 、个体大众旅游者(individual mass tourist ) 、探险者(explorer ) 以及流浪者(drifter ) 。在认知规范层面, , 、消遣性旅游模式(diversionary ) 、经验型旅游模式(experien 2tial tourism ) 、试验型旅游模式(experimental tourism ) 以及存在型旅游模式(existential tourism ) 。C ohen 的这种认知规范形态, 是按旅游者“精神寄托中心(spiri 2tual center ) ”的空间位置移动以及旅游者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的大小多寡, 由低到高而发展演变的。在实际的旅游现象和情形中, 社会交往形态和认知规范形态有很大的关联性。

除了单纯的理论探讨之外, 旅游社会学中个体差异和形态特殊性的研究还体现在众多的经验(或案例) 研究文献中。Y iannakis 和G ibs on (1992) 等学者就旅游者个体差异和形态特殊性问题, 以美国C on 2necticut 州的居民、C onnecticut 大学的学生以及希腊

游, 尤其是对未开发的旅游地进行初始的探路性旅

游; (8) 乘坐喷气式飞机的豪华观光客角色(Jet set 2ter ) , 食“国际化”的饭菜、住一流的饭店、飞头等舱、游世界级的景观、上名流夜总会、与社会贤达交往; (9) 追求知识的角色(K nowledge Seeker ) , 以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T ) , ; ) 上层旅游者角色(High ) , 乘坐最好的交通工具, 食宿于一流的饭店和餐馆; (12) 流浪者角色(Drifter ) , 旅游中过嬉

皮士般的生活, 游览于各地不同的景点; (13) 逃避者角色(Escapist ) , 喜欢在安宁和僻静的旅游地, 不慌不忙, 从从容容地游览; (14) 热爱运动的角色(S port Lover ) , 在旅游中保持积极的运动态势, 喜欢参与自

己爱好的康体旅游项目。

此外,Loker 2Murphy (1996) 在针对澳大利亚的背包旅游者(backpackers ) 所作的一项动机细分研究中发现:这类年轻、价格敏感且旅游时间偏长的“背包旅游者”表现出4种旅游行为和动机群聚, 即摆脱工作压力并追求身心放松的群聚(Escapers ΠRelaxers ) 、追求社会交往和刺激的群聚(S ocial ΠExcitement Seek 2ers ) 、追求旅游实现个人发展的群聚(Self 2developers ) 以及追求旅游成就感的群聚(Achievers ) 。Murphy 的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群聚体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人口统计差异以及旅游生涯阶梯的层次和阶段差异。

综上所述, 对旅游活动主体的类型学研究, 与产业经济学对旅游者的定义认识截然不同。它主要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经历的共质性(hom ogene 2ity ) 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 ) 两个方面出发, 探究旅游活动主体角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两种形态属性。对旅游者的形态学研究, 一方面, 可以从微观的视角出发, 去探究旅游者个体在行为、动机、心理因素、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诸多因素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另一方面, 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 去分析和讨论旅游者群体在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人口流向等问题, 以期揭示旅游群体行为的普遍性(张进福, 肖洪根,2000) 。

等国的旅游者为样本, 进行了长时间(1986~1995) 的经验调查。Y iannakis 和G ibs on (1992) 运用主要因素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 ponent analysis ) , 从“熟悉与陌生”、“刺激与宁静(stimulation 2tranquility ) ”、“结构与独立(structure 2independence ) ”等3个二元统一体层面, 归纳得出了休闲旅游者个体经历差异的14种特殊角色形态(leisure 2based tourist roles ) 。这些角色形态包括:(1) 热爱阳光的旅游角色(Sun Lover ) , 独钟于以“3S ”为代表的热带和亚热带滨海旅游景观; (2) 追求行动的角色(Action Seeker ) , 以上夜总会, 与异性交往, 追求浪漫经历为主要目的; (3) 人类学家角色(Anthropologist ) , 主要感兴趣于“当地人”和旅游地的语言、文化与风俗; (4) 考古学家角色(Archaeolo 2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2. 常规性与非常规性:对旅游系统和发展范式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的形态学研究

在审视旅游发展范式这一问题时, 旅游社会学

(touristification ) ”的研究认识到“旅游化过程, 给一个

国家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变迁的影响(无论是建设性的, 还是破坏性的) , 都远远比经济影响表现得更为显著、更为深刻、也更为长远。为此, 学术界提出了众多不同的理论, 以期解释一个国家的旅游

(develop 2发展范式问题。例如, 旅游发展阶段理论“

ment stages ”, R ostow ,1962; Britton , 1982) ; 旅游目的

(ev olu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地国变迁理论“,But 2

(community response ”ler , 1980) ; 社区反应理论“, Ma 2

(Doxey ’theis on &Wall , 1982) ;Doxey 愤怒指数理论“s

Irritation Index , or Irridex ”, Doxey , 1976) ; 扩散理论(diffusionist paradigm ”“, Christaller , 1964; (1966) ; 从属理论“, (2”Richter , 1991) “,

Jenkins , 1982, ; (Center 2Periphery Theory ”“,

G ormsen , 1981) ; 以及旅游发展认识平台理论(Jafari , 2001) 等等。

地(或客源接待地) 而运行发展起来的。隶属于这一宏观国际旅游系统之下, 各国或各大区域的旅游发展系统既有有机发展形态的因素, 也有感应式发展的内容。首先, 从发展阶段理论方面说, 发达国家的有机旅游发展范式历时地经过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大规模机构化(institutionalization ) 阶段(或者说成熟阶段) 。与此相反, 发展中国家的感应式旅游发展范式则不完全遵循上述阶段性演进规律。在初始阶段, 其起步就表现出大规模的机构化特征。在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上, 为了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并与国际接轨, 旅游接待设施(如饭店) 大都由发达国家直接投资, , 直接由外方经营, “一切都感到陌, 对标准和规范没有“发言权”; 国民对外国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感到“文化、交往和心理准备上的巨大不适”; 同时, 由于外语知识水平有限和对外国游客生活习俗缺乏足够的了解, 国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角色也不得不仅限于“简单的操作性工作”。因此, 旅游社会学在关于旅游发展范式的研究中, 所谓的“从属理论、新殖民主义理论”等观点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其次, 从旅游者主体的行为和动机而言, 这种历时的阶段性演变又表现为从“初始阶段的求同”、向“发展阶段的求异”、再向“后现代旅游发展阶段的求同”而发展演进。“初始阶段的求同”是一种“低层次”的文化和行为认同; 是发达国家的旅游者针对接待地居民“文化、交往和心理准备上的巨大不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戒备、安全需求和行为认同。这个阶段的外国游客在食、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中, 大都追求群体安全感(security by numbers ) 和文化及行为的认同感。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接待地居民“好客程度”的增加以及旅游目的地国在接待设施和旅游安全等方面的显著改善“追新求异”, 的行为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早期“左观右顾、缩头缩脚、诚惶诚恐”的拘谨行为在发展阶段已渐渐消失。发展阶段的追新求异到了一定的程度, 旅游者的行为和动机又开始朝“更高层次的求同”发展, 即向“后现代旅游发展阶段的求同”而演进。C ohen (1999) 把后现代旅游中的求同行为归纳为3种表现, 即工具和手段上的“后福特主义(P ost 2F ordism ) ”、景观和吸引系统的“大迪斯尼化(McDisneyization ) ”以及服务接待系统的“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 ) ”和“可口可乐化

尽管对旅游发展范式问题的认识众说纷纭, 理

论界已基本取得共识的是, 旅游发展存在两种较为普遍的范式(或形态) , 即发达国家的常规发展范式和发展中国家的非常规发展范式。C ohen (1979a ) 认为, 发达国家的旅游发展属于单一线性的有机旅游发展范式(uni 2linear m odel of organic tourism ) , 是一种常规的发展形态, 即旅游系统形成和运作的驱动力量来源于社会自身的内在因素, 而不是缘起于外部强加的力量。在这种常规发展范式中, 旅游的发展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为首要目的, 经济发展仅作为次要考虑的因素, 它是以客源输出国的地位出现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则更多地属于多元线性的感应式旅游发展范式(multi 2linear m odel of in 2duced tourism ) , 是一种非常规的发展形态, 即旅游系统的形成和运作主要由于外在强加的力量所至,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出路和选择, 经济利益的需要(如外汇收入、经济增长) 是首要考虑的目标, 旅游作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以及旅游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等问题仅是次要考虑的因素, 它是以旅游目的地国作为主要形象而出现的。

基于学术界的这种普遍认识, 宏观层面的国际旅游发展范式是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客源地、以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 如太平洋岛国) 为主要目的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namics ) 、旅游发展的条件与成因、旅游发展的阶段与

(C ocacolization ) ”。

再次, 从主客交往(host 2guest interaction ) 方面说, 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和认识也表现出常规发展范式和非常规发展范式之间的差异。例如,Doxey 的愤怒指数理论是典型的美国文化下单一线性的有机旅游发展范式的体现。Doxey (1976) 认为,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 居民对外来游客的认识和态度会不可避免地历经愉悦(euphoria ) 、冷淡(apathy ) 、愤怒(annoyance ) 以及反抗(antag onism ) 等4个阶段。而对于多元线性的感应式旅游发展范式来说, 居民对游客的最终态度可能并不以“反抗(antag onism ) ”而告终, 而是以“冷漠(indifference ) ”的形式出现。如前所述, 在第一阶段, 相应地取代“愉悦(euphoria ) ”的, 可能会是“怀疑(suspicion ) ”和“防备(self 2guard ) ”。MacCannell (1976:106) 发现:旅游发展到成熟阶段, 演进规律以及旅游的综合社会文化影响等等问题。

关于发展范式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应该以综观各国的旅游发展范式问题为视角; 采用交叉学科和多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 的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评说以及归纳不同文化背景中旅游发展范式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成果; 透视国别旅游发展(或区域旅游发展) 在发生起源、组织程序、产业结构、形态特征、运行范式、旅游现象的综合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旅游现象所引发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变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以期为旅游发展观和发展战略选择, 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对发, 其:(, 重点是旅游发展、社区反应理论和Doxey 愤怒指数理论、扩散理论、从属理论、新殖民主义理论、旅游发展空间和中心边缘理论, 以及旅游发展认识平台理论等; (2) 综述归纳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范式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成果, 重点是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的特殊形态研究以及发展中国家旅游运行范式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例如, 发展战略与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问题、非常规形态的共质取向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 ) 与私营部门(private sector ) 的关系问题、正式部门(formal sec 2tor ) 与非正式部门(in formal sector ) 的关系问题、旅游系统与旅游发展空间问题等等; (3) 发展中国家旅游影响研究的历时性归纳和共时性比较; (4) 发展中国家对内需崛起后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和休闲经济(或休闲社会) 的出现及其所引发的社会文化变迁的社会学思考, 以及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规划与发展研究等等; (5) 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观与发展形态问题。例如, 旅游可持续发展(the sustainability Πsustain 2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 与可持续发展旅游(sus 2tainable tourism ) 的关系、进入21世纪旅游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范式的选择等问题; (6) 休闲、娱乐与旅游的融合问题(the integration of leisure , recreation and tourism ) , 即发展中国家内需崛起后走向以休闲为导向的后现代社会(leisure 2oriented post 2m odern s o 2ciety ) 的发展取向问题等等。

3. 双向性与互动性:对主客交往(H ost 2G uest In 2teraction ) 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研究

了旅游者的出现和存在, “(treat tourists scenery ) ”。

近年来, 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形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注目的焦点。由于大都没有事先经历国内旅游大发展的过渡阶段, 突然而来的国际旅游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习俗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摩擦。与发达国家的情形相比,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自身的旅游发展方面, 存在着操作、结构和文化上局限(T osun ,1999) 。因为上述的困难和局限, 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在意识形态、社会观念、甚至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付出了不容忽视的代价。学术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优先发展国际旅游, 然后发展国内旅游, 这样既可以平衡旅游的发展形态, 也可以促进财富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 并有利于培育国家或民族的所属感(Jafari , 1986) 。1997年,Martin Oppermann 和K aye Chon 出版

(T 了《发展中国家的旅游》ourism in Developing C oun 2

tries ) 一书,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和宏观管理模式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观点, 认为其旅游行业的角色也在逐渐地由“运作者”向“推动者”转变。

旅游社会学的观点认为:旅游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演进规律。从旅游社会学的角度, 开展旅游发展范式问题的研究属于旅游社会学宏观层面的研究课题。其目的在于探求和分析旅游的形态和起源、旅游系统的结构、旅游系统的发展动力(tourism dy 2

旅游社会学对主客交往关系问题的研究, 以社

会交换理论(s ocial interaction ) 和符号互动主义(sym 2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bolic interactionism ) 等结构主义、符号学或现象学为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理论依据, 分为深层的交往意义研究和表层的交往形式研究等两项内容。

旅游中深层的交往意义研究, 首先体现为从宏观层面对文化交换(cultural exchange ) 和跨文化交际(cross 2cultural communication ) 的影响和意义的研究, 即旅游发展和旅游活动过程中,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居民的接触和相遇以及这种交往给接待地所带来的文化整合、文化同化或文化变迁的研究。以美国文化背景下的土著文化和民俗旅游为例, 在这方面, 旅游社会学研究对美国印第安保留地居民和游客的关系作了大量深入分析, 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李剑鸣(1994) 在《文化接触与美国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变迁》一文中, 探讨了美冲突的基本原因, 认为, 的彼此融合。, 使印第安人因为文化差异和文化压力而产生抵触, 不能积极主动吸收白人文化; 而白人文化因其极强的势能而萌发优越感, 以征服和重塑土著文化的姿态自居, 因此对土著文化采取大规模的整合、改造和重塑等种族主义对策, 给印第安人带来了长久而沉重的悲剧。

20世纪中叶以来, 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接触交往很显著地表现在民俗旅游领域。这种交往起初体现在印第安人和少数“事事打听, 处处好问”的白人文化人类学家之间。随后白人游客大量涌入, 这种交往在范围、形式和场合上渗透到印第安人生活的各个方面。1989年,Browne 和Nolan 开展了一项关于“西部印第安保留地旅游发展”的研究。研究表明:由于独特的民俗风情、迤逦的自然风光、远离都市尘嚣的魅力以及鲜为人知的保留地生活神秘感, 约有95%的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印第安保留地有不同程度的旅游发展。美国印第安保留地的民俗旅游开发, 固然一方面从经济和收入上改善了土著人的生活处境, 但也造成了土著文化和纯朴人际交往的异化和扭曲。旅游发展起来后的这种主客交往, 使土著的传统仪式、观念习俗与现代物质、现代技术和现代制度产生混合性的冲突, 土著文化和纯朴交往也因此呈现得支离破碎和光怪陆离。Evans 2Pritchard (1989) 在《“他们”如何看待“我们”:美国土著人眼中的旅游者》一文中, 详细列举了印第安人“讽刺、耍弄和嘲笑

) ”白人旅游者(burlesquing the tourist ‘Other ’的众多

事例, 认为, 主客交往中土著人对白人旅游者的原型

认识(stereotypical perception ) 具有“保护、防范和歧视”的社会交往功能。在美国印第安保留地的民俗旅游中, 白人旅游者和人类学家与土著人交往所经历的这种“悲惨遭遇”是一种普遍性群体现象。这种群体趋势是“恶化”主客关系、扭曲“好客(hospitali 2ty ) ”意义、甚至是造成“异化性”文化融合和文化变迁的根源。1991年,Laxs on 开展了《“我们”如何看待“他们”:旅游与美国土著人》的研究, 从白人旅游者的角度, 分析了白人旅游者和美国印第安人的交往关系。研究表明:一个社会群体对另一个社会群体的原型认识, 用。后; , 旅游交往不能增进文化了解; 恰恰相反, 短暂的交往加剧了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 倾向, 使主客双方更加认定自己所持的世界观的正确性。

国外对民俗旅游中主客交往与文化变迁的关系研究还表现为,Chris Ryan 等人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土著文化(aboriginal culture ) , 尤其是毛里文化(Maori ) 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社会学研究。Ryan (2002) 认为, 毛里土著文化作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

发现状, 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主客交往的研究发现:到访的大多数旅游者并没有对土著人的“真实生活”感到着迷, 相反, 更多的是因为其秀丽的丛林风光和富有探险性的丛林漫步, 而让游客感到流连忘返。此外, 山下晋司(1998) 等许多东西方学者, 对印度尼西亚巴利岛(Bali ) 发展旅游之后的主客交往和社会文化变迁也作了大量研究。

其次, 从表层的主客交往形式上看, 接待地居民对旅游者或旅游发展的认识及态度问题, 则属于主客交往研究在微观层面的范畴。从1976年Doxey 提出愤怒指数理论开始, 对旅游的认识研究(perception studies of tourism ) 长期伴随并交织于旅游影响研究(tourism im pact studies ) , 成为旅游研究中开展了将近30年的一项理论焦点课题。有关文献研究(肖洪根, 沟尾良隆,2001) 表明:虽然居民对旅游认识的理论探索开展了将近30年, 但因这类研究在参照系、种类范畴、研究择时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使得各自的研究结果和发现在理论概括和提升上缺乏可归纳性(generalizability ) 、可比较性(com parability ) 、可检测性(testability ) 和可靠性(re 2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Change :AS ociocultural Study ) , 在旅游主客交往、旅游

liability ) 。这项综述认为:居民对旅游者或旅游发展

的认识研究, 必须从“跨地区Π跨文化的共时比较研究”以及从“认识研究和旅游发展演进的历时融合”等两个方面出发, 方能在理论和知识建设上有所突破。

令人欣喜的是, 国际间的旅游研究机构更早些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Jafari ,1990) 。早在1982年, 维也纳中心(Vienna Centre ) , 即欧洲社会科学研究与文献评述协调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C o 2ordination of Research and Documentation in S ocial Sci 2ences ) 就开始启动了一项由7个国家(英, 美, 保加利

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旅游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等方面, 取得了具有很大普遍性且具有很高理论价值的认识。

此外, 表层主客交往形式的社会学研究, 还较多地表现为对具体交往手段的研究上。例如, 旅游摄影中所表现的主客交往问题(C ohen ,1992) 、旅游工艺购物中的主客交往问题(G ord on ,1986) 、旅游影视与主客交往(Cinematography and H ost 2guest Interaction ) 等。

综上所述, 旅游中主客交往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研究, 以文化交换和跨文化交际为视角,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开展。研究() (即当地居民) 所造、文化整合、文化同化以及文化变迁的程度和意义。(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宋志伟; 责任校对:王玉洁]

亚, 匈牙利, 波兰, 西班牙, 南斯拉夫) 加盟、联合开展

的历时研究课题。这项以“旅游作为社会文化变迁因素研究(T ourism as a Factor of Change :AS ociocultural Study ) ”为主题的跨国联合研究项目, 已历时开展了将近20年, 向跨国研究课题。核心成果, strzanowski , 题为《旅游作为社会文化变迁素研究》(T ourism as a Factor of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诚聘高层次人才

一、学院概况:院址设在海口市区濒临海滨、环境优美的海南大学校园内。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信息管理、旅游英语等8个专业, 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300多人, 近3年内办学规模将发展至3000人。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

二、招聘对象:今明年主要招聘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英语、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师, 每个专业3—6名。

三、招聘条件: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高职称且年龄50岁以下的人员, 经录用办理调动手续聘任上岗;63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相应专业高级职称退休人员, 经录用办理聘用手续。

四、待遇标准:调入的教授、博士后发安家费6万元, 博士4万元, 硕士副教授2万元, 硕士讲师、硕士毕业生1万元; 住房标准教授、博士生160平方米(四室一厅) , 博士、硕士副教授120平方米(二室一厅) , 硕士讲师、硕士毕业生80平方米(二室一厅) ; 教授、博士提供4万元科研启动费, 配给电脑一部并免费安装电话(含硕士学位人员) ; 工资分配水平明显高于一般高等院校, 对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另发高额的特殊津贴。实行聘用合同制的教师, 其工资报酬和住房补贴由双方商定, 待遇从优

有意应聘者, 请来电来函联系, 并寄来有关资料。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欧老师、李老师邮编:570228 电话(传真) :(0898) 6625871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cn

 26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编者按: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基础理论则是旅游科学研究最强有力的基石。本刊一贯倡导对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 这里以较多的篇幅连载此文, 望能引起更多人士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关注, 推动我国旅游科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

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

3

———兼评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动态(上)

肖洪根

([摘 要]:以社会意义的传播交流和个体的社会化为主

; 主要的思想流派、学术著作以及代表人物, 具体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新迪尔凯姆学说、冲突批评理论、功能学派、韦伯主义、形式主义Π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 以及符号互动主义等7种理论流派。文章的第二部分尝试性地建构了旅游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旅游活动主体类型、旅游系统与发展范式、主客交往、旅游吸引系统特征、旅游影响与社会文化变迁及现代化, 以及旅游现象的两重性等旅游社会学研究对象的6大基本属性与范畴。文章对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和视角也作了简要的讨论。

[关键词]旅游社会学; 文献综述; 理论体系; 研究方法[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1) 06-0016-11

要研究内容) 、现象学(phenomenology :以主观世界的

社会结构和社会建构为主要研究内容) 、民族方法学派(ethnomethodologist perspective :以个体释义社会现象的准则为主要研究内容)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以人类需求与个体性格以及社会文化系统的层次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 等等不同的理论学说; 并开始了对旅游作为群体和个体社会活动现象的理论解释和研究(Dann and C ohen , 1991) ; 产生了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旅游作为社会文化变迁力量的研究以及旅游者个体自身的社会化过程研究等等内容。从上述观点出发, 旅游社会学的核心思想认为:对旅游作为一股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力量,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不应该把旅游社会文化现象孤立地加以研究, 而应该把它融入“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众多因素中作

(C ohen ,1979a ) 。在这情景化的(contextualized ) 审视”

种情景化的研究领域中,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曾经一

度较长时期地伴随和交织于移民社会学(s ociology of migration ) 、休闲社会学(s ociology of leisure ) , 以及旅行

  一、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状况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是对旅游社会文化现象主体(即) 在现代及后现代社会中的独特“旅游者”“性质”和“类型”的研究, 并从把“旅游者”作为独特的社会群体和个体的认识中而缘起的。20世纪以来, 西方社会学思潮中出现了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 interac 2

  3原文篇幅较长, 本刊将分两次刊出, 敬请读者关注。———编者

中社会交往层面“熟悉”与“陌生”这对二元极化的连续统一体中加以进行和开展的。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社会学对旅游的研究在新兴的旅游学研究领域中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和繁荣; 出现过许多有影响的思想流派、理论观

点、学术著作和代表人物。Boorstin (1964) 从旅游者群体行为和全球旅游系统的关系出发, 把“旅游者”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描述成“易哄易骗的傻瓜(su 2perficial nitwits easy to please as well as to cheat ) ”, 认为

[收稿日期]2001-08-20

[作者简介]肖洪根(1965-) , 男, 福建省将乐县人, 副教授,

主要从事旅游基础理论、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认识及影响、旅游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E 2mail :[email protected].

cn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在旅游系统的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 和机构化(institutionalization ) 过程中, 旅游实现了群体间的文化同化、行为同化和语言同化。

1976年,Dean MacCannell 出版了他那本广为引用同时也广为批评的旅游社会学力作———《旅游者:

(The T 休闲阶层的新理论》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MacCannell 从全新的角度, 深入探讨了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学特质及其社会表现形态, 系统地提出了旅游吸引物的结构差异、社会功能、旅游空间、舞台真实(staged authenticity ) 、文化标记, 以及实现能指(signifier ) 和所指(signified ) 功能的符号象征等等观点。在该书的思想内容和理论框架中,Mac 2Cannell 把“旅游者”描述成附属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旅游吸引系统之下, 对吸引系统的符号象征意义进行“解码”、现代圣徒(m odern pilgrims ) 。

20世纪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后现代旅游认识经历的通感阶段(post 2m odern tourism

of all senses ) 的过渡。1990年,Urry 的一本重要著作《游客的眼睛:当代社会的休闲与旅行(The T ourist G aze :Leisureand Travel in C ontem porary S ocieties ) 》问世, 从社会学和认识论的角度, 详细分析了游客“视觉器官”的使用以及旅游景观视觉效果的设计、塑造和呈现。C ohen (1999:10) 更是具体地把现代旅游的通感认识细化为“视, 听, 嗅, 味, 声, 触”等多个方面。在求真求乐等旅游动机驱使下的后现代旅游中, 由于旅游经历的虚假和异化“通感器官”, 的使用以及全方位地感受旅游经历和旅游环境, 成为现代旅游经历研究的重点。

20, 1. (Developmen 2Perspective )

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演进观是社会科学研究者按照一系列两极化的变量统一体, 通过对不同时代的旅游现象及其发展形式的比较和对照分析, 从而得出的一种旅游现象发展演进的思想。在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 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的思想。

(1) 从“观光起源”和人类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在观光和旅游现象中的作用等角度, 借助史学的方法和观点, 分析研究从文艺复兴到批判现实主义时代一度盛行的“宫廷贵族大学游(the aristocratic grand tour ) ”向现当代“大众旅游(mass tourism ) ”转换发展的一种旅游社会发展学说。对旅游社会现象的这种理论认识, 是欧洲和英伦三岛的有关学者早期开展旅游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情形。在方法论上, 它体现为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和融合, 旨在解决旅游社会现象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等本质问题。

(2) 当文化行为和社会现象的概念逐步向产业化和机构化的概念转变, 即“旅行家(traveler ) ”向“旅游者(tourist ) ”以及“旅行(travel ) ”向“旅游(tourism ) ”过渡和转变的时候, 针对旅游行为中“原有纯朴的丧失”、产业化带来的“旅游现象的异化”以及“旅游发展目标和动机的蜕变”等等现象, 旅游社会学演进观的研究中, 出现了一股“怀古和感伤”的思想。以Boorstin (1964) 为代表的旅游社会学家曾感叹道“:现在的情形已经远不如过去(The way we ‘were ’was far better than the way we ‘are ’) ”。

(3) 旅游发展演进观中的另一种思想(Hiller 1976,Lan fant 1980) 则从产业化过程、演进规模以及机构化程度高低等方面入手, 分析描述旅游发展的Turner 和Louis Turn 2

er 。1973年发表了题为“远处的中心:圣徒的目标(The Center Out There :The Pilgrim ’s G oal ) ”一文, 详细地提出了“中心(Center ) ”、“旅途历程(pilgrimage ) ”“、远处的中心(Center 2out 2there ) ”、“边缘和其他(Periphery and Other ) ”等一系列旅游社会学概念; 深入描述了它们之间的本质关联性; 认为旅游社会的人口流变(和传统社会的人口流动相比) 遵循着一种反结构的阈限流向规律(anti 2structural rule of liminal flow ) , 即旅游者离开日常生活的“价值中心”, 到“远处的中心”去无拘无束地体验生活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1975年,Louis Turner 和John Ash 在《金色部落:国际旅游与休闲边缘(The G olden H ordes :Inter 2national T ourism and the Leisure Periphery ) 》一书中, 发展了对这类观点的论述。Turner 的这种观点和Nel 2s on G raburn (1977) 的“神圣旅途(the sacred journey ) ”理论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此处不予赘言。在一篇评述性文章“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定性传统”中,C ohen (1988) 曾把上述Boorstin ,MacCannell 和Turner 的这三种理论体系, 作为20世纪后半叶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独具特色的思想流派加以评述。

在西方的旅游社会学研究中, 对“观光现象的起源及其演变”的认识也值得在此特别一提。Judith Adler (1989) 在“观光的起源”一文中系统地考察了旅游者认识世界的经验过程, 认为游客的旅游认识经历了从前期以听说为主的阶段(audio stage ) , 向后期以视觉为主的阶段(visual stage , 即观光阶段) , 再向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Dann ,1977) 。

(1) 反常态(Anomie ) 。反常态是指社会生活目

地方化(localization ) 、区域化(regionalization ) 、全国化(nationalization ) 以及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 等等发展演变的规模与层次问题。

(4) 结合旅游地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一种发展演进观, 在比较对照线性发展范式(linear m odel of development ) 的基础上, 提出了周期循环演进模型, 认

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脱节之后, 给社会群体和社会个体带来的精神颓废、行为失常、缺乏生活目标, 甚至道德败坏等等异常状态。在旅游现象中, 反常行为与客源地社会的“无意义”和社会异化现象有关(如“外出旅游”较之与“在家留守”、“休闲玩耍”较之与“工作责任”“、神圣”较之与“世俗”、“同性恋”较之与“异性恋”、“一妻制”较之与“多妻制或变相多妻制”等等; 谁是主流? 孰为正统? ) 。因此, 要全面了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反常现象, 如个人精神颓废、道德沦丧、赌博、嫖娼、, 就必须对旅, 使人们“逃离”, 传

为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周期弧线与旅游地或旅游产

品的生命周期曲线有很大的吻合之处。

(5) 在探讨旅游经历发展演变的文献中, 把旅游经历与现代消费文化中的其他消费经历加以比较并阐释两者间的相似性, 也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一种流行的发展演变观点。这类研究认为, 无论是旅游经历中的“逃避主义(escapism ) ”还是“求真、求知、求乐”的行为动机, 都是一种可购买的消费经历。这种可购买性(purchasability ) “商品化假设(comm oditization , 使旅游者投发展的延伸, 入到一种全新的文化环境中(Nash and Smith ,1991) 。“文化经历”等等经历。“新迪尔凯姆学说”中的这种旅游社会学理论认为,

(6) 从旅游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出发,Jafari 要释义旅游者的动机和行为, 应该辨析现代旅游中(2001) 提出了的“逃避者”和“反叛者”这两种社会角色。现代旅游“关于对旅游现象理论认识的4个发展平台”的观点, 即20世纪60年代的倡议发展平台中, 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条件的差异以及由此造成(Adv ocacy Platform ) 、70年代的谨慎发展平台(Cau 2的旅游者和接待地居民关系的演变, 很恰当地解释tionary Platform ) 、80年代的调整发展平台(Adaptancy 了这两种角色的行为和动机。Platform ) 以及90年代以来的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反常行为既与旅游者内心深处的某种向往有平台(K nowledge 2bas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 也与其生活工作所处的环境有关, 是错综复杂的Platform ) 。这一思想也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广为援社会因素在心理和行为上的体现。“新迪尔凯姆学引的一种发展演变观(S wain ,et. al. 1998) 。说”中的反常态观点, 主要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

2. 新迪尔凯姆学说(Neo 2Durkheimian Perspec 2旅游影响等方面入手, 解释旅游者作为社会群体和tive ) 个体在离开生活工作常住地到旅游地以后的行为表

法国社会学家爱米尔・迪尔凯姆(Emile 现。在常住地原有的道貌岸然、循规蹈矩、彬彬有礼Durkheim ,1858~1917) 是现代西方社会学中很具代

表性的一位思想家。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体系中, 有3个重要的观点, 即反常态(Anomie ) 、神圣(Sa 2cred ) 以及集中表现(C 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 , 被运用来解释复杂的旅游社会现象, 并在现当代的旅游社会学研究中形成了所谓的“新迪尔凯姆学说(Neo 2Durkheimian Perspective ) ”。迪尔凯姆把社会的无序、社会准则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行为“失范”称为“反常态”。他认为, 对反常的约束和纠正, 关键在于社会的内在准则, 而不是盲目的外在力量; 而内在准则的根本则是源于“神圣”“; 集中表现”是贯穿于其中的过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 这类观点运用到旅游社会学研究之后, 成了解释旅游现象、研究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的一种重要理论依据和理论来源

等理性的伪装, 被嫖娼、赌博、犯罪等放荡不拘的行

为所取代。旅游者“摆脱常住地的理性束缚并在无人相识的旅游环境中放纵内心追求”的这种动机和行为, 在“顾客至上、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的经营理念中, 表现出很大的荒诞性和破坏性。

(2) 神圣(Sacred ) 。如果说“反常态”是旅游者对世俗生活的消极反应, 那么“神圣”就是对旅游现象中“神秘色彩”、“戏剧般的崇高(sublimity ) ”和“社会意义”等内涵的积极态势。在剖析旅游现象时,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把人的生活过程分为“神圣”和“世俗”两部分, 认为“世俗世界”以单调和乏味为特征, 表现为“机械的分工”和“刻板的严守准则”; 而“神圣世界”则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animation ) ”的全新景象。“神圣”是对“反常”的约束, 是社会秩序的力量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来源。“神圣”表现为一系列的“社会仪式”, 而旅游是社会个体生活中的一种“仪式(ritual ) ”。

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 把“旅游视为一种仪式”的观点, 为系统解释旅游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找到了一条可以摸索的线索。在“新迪尔凯姆学说”中, “神圣”的观点表现为三种重要的理论解说。首先, MacCannell (1973,1976) 把“旅游”描述成“现代社会个体追求真实的象征(emblematic of m odern individuals who seek authenticity ) ”。旅游的“神圣”在于到异文化的世界中追求“彼时彼地”的真实。在MacCannell 的理论体系中, 现代社会被象征化为“一系列各具差异的旅游景观符号”。“观光”是旅游者“走向景观并在其中寻找现代生活连续性”的一种仪式过程。其次, G raburn (1977) 从时间的角度, 在“神圣”和“世俗”的二分中, 把旅游看成是“神圣游程(sacred ) “现代的朝圣历程(a form m ) 认为, , 的“它的与人类的生、死、嫁、娶、、成人仪式等时光一样, 具有神圣性和仪式性。第三, Turner (1973) 从空间的角度, 发展了他的“中心”理论, 提出“旅游仪式过程(ritual process of tourism ) ”的概念。Turner 认为, 旅游的全过程可以分为离开常住地进入旅游状态、超越情绪阈限融入旅游环境、返回常住地重新投入日常生活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 随着角色转变过程的强弱, 旅游者经历了“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起伏过程。

“神圣历程”的观点, 把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引向对个体人性本质的考察, 即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求新求异审美需求的考察。

(3) 集中表现(C 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 。“新迪尔凯姆学说”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集中表现”, 有景观系统的集中表现和游人聚集的集中表现等两个方面的含义。在对景观吸引系统的解说中,MacCan 2nell (1976) 认为, 景观系统的差异和集中表现是“泛旅游时代(pan 2tourism era ) ”社会差异的一种形式、在日益趋同的旅游经历中形成一种集体的力量, 克服了因空间地域差异以及个性差异而造成的隔阂。景区景点在游览的神圣化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景观符号系统(tourist 2sight marker system ) ”, 进而形成供旅游者“聚集”的中心(a center for tourists ) 。MacCannell 对旅游景观的符号学释义, 把游客聚集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人物、古建筑、文化遗址以及“泛迪斯尼化(Mc 2Dis 2

neyization ) 和博物馆化(museumization ) ”的人造景观系统。这种景观系统“集中表现”的符号学释义, 是旅游社会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和途径。

“新迪尔凯姆学说”是从多学科角度解释旅游现象的一种有益尝试, 并重点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揭示了旅游作为一项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的本质。

3. 冲突批评理论(C on flict 2Critical Perspective ) 冲突批评理论是旅游社会学对现代旅游中两极化发展趋势的批判性审视。这些两极化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产业与人的潜在紧张关系, ((hospi 2“商业化了的好客工(hospitality as an industry ) ”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机构化(institutionalized ) 了的旅游产业发展中, 主人与客人的社会关系已完全演化为一种经济交换和利益驱动关系。(3) 从深层结构更加宏观地审视国家间或区域间的旅游发展状况时, 冲突批评理论的焦点表现为旅游发展中的依赖性(depen 2dency ) , 即旅游发展系统中, 目的地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主) 对客源国(以发达国家为主) 的依赖。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旅游发展的日益机构化和国际化, 世界旅游发展格局中的这种发展范式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Turner 和Ash (1975) 提出过“中心对边缘的控制理论(domination by the center over the periphery ) ”, 即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化旅游输出系统对以发展中国家为边缘的旅游接待系统的控制。在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 这种依赖性的矛盾冲突曾进一步发展为“旅游帝国主义(tourism as a form of im perialism ) ”和“旅游新殖民主义(tourism as Neo 2colonialism ) ”的观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这种“冲突批评理论”是对“旅游增进民族了解”、“旅游带来世界和平”“、旅游走向世界大同”等等理想化观点的挑战。

4. 功能学派(Functionalist Perspective )

功能学派从系统运作的角度, 把旅游现象视为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一个社会大系统, 并重点着眼于各个子系统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其对促进旅游大系统运作的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也表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例如, 在对需求和动机的心理学研究中, Pearce (1988) 以主题公园游客游览经历为研究背景, 提出了旅游生涯阶梯模型(Travel Career Ladder ) , 阐

的“旅游中心”平行于居民生活聚集的“商业中心”、“都市中心”、“购物中心”等等空间群聚形式来加以展开论述。他的景观符号系统涉及寺庙、雕像、历史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数量决定因素(determination by numbers ) ”研究已被应

用到对个体旅游和群体旅游差异的分析中。另外, Simmel (1950b ) 对“玩耍作为一种社会形式(play as a s ocial form ) ”的研究及其关于都市生活、异化、职业和旅游的关系研究等等观点, 都已经不同程度地被引入到对旅游社会现象的解释中。在现象学理论方面,C ohen (1979b ) 开展了“旅游经历现象学”的分析和研究, 得出了5种不同的旅游经历类型(详见下文) 。相比之下, 民族方法学派在旅游社会学的研究中更为侧重微观的层面, 讨论个体和群体旅游原型(touristic stereotype ) 等问题。

7. 符号互动主义(Symbolic ) (I ) ”和“宾格我(me ) 述了游客的身心放松需求(relaxation needs ) 、追求刺

激需求(stimulation needs ) 、社会交往需求(relationship needs ) 、自尊与发展需求(self 2esteem and development needs ) 、成就需求(fulfillment needs ) 等等, 是对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在旅游动机和需求解说方面的建设性发展。此外, 功能学派的另一主题是期望与满意的关系研究, 包含旅游者个体的主观意向以及旅游各子系统间的功能和运作等两方面的内容。功能学派的研究, 从社会学的角度, 对旅游现象的运行功能进行市场营销的分析。它揭示了旅游系统的运作规律, 但在剖析旅游结构的深层驱动因素方面, 其理论解说能力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5. 韦伯主义学说(Weberian Perspective ) 韦伯主义的旅游社会学思想认为, 对旅游意义识。(, 同地感叹:究方法上得到解决。Dann (1981) 对旅游动机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困惑作了两点解释。其一, 社会研究方法中的各种调研手段均未能准确收集关于旅游动机方面的真实数据; 其二, 被试对象(即旅游者本人) 也无法确切回答“自己为什么外出旅游”这一关乎旅游目的和动机的问题。

韦伯主义学说中, 与旅游行为相关联的思想还包括“新教徒的自由和逃避伦理(protestant ethic of freed om and escapism ) ”。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伦理的对立面, 属于休闲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在应用于旅游现象的研究中, 生活、工作与休闲的伦理, 对旅游现象中的诸多对立关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解释。

6. 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F ormali 2sm ,Phenomenology and Ethnomethodology )

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在旅游社会学研究中的共性, 表现为对个体在社会中追求生活内在意义的强调。例如, 早期的社会学家G eorg Sim 2mel (1950a ) 从社会现象学的角度提出的“陌生人或他人(Stranger or Other ) ”的概念, 在这类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延伸。C ohen (1972) 提出的“熟悉与陌生(Familiarity and Strangeness ) ”的概念, 是旅游社会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二元极化同一体思想。

形式主义、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在理论和方法上给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和视角。Simmel (1950a ) 对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行为的“人口

(”是指其他社会成员对个、态度和行为等的接受和认同。“主

格我(I ) ”则是指社会个体自身的一种自律准则, 通过这一准则, 社会个体接受(或者否认) 其他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等的认同。为了了解其他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认同状况, 符号互动主义认为, 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经历一系列“角色调整(role neg otiation ) ”阶段。符号互动主义的这种认识, 在对旅游过程中主客交往关系的解释方面, 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旅游地居民如何看待和认同旅游者? 反之, 旅游者又如何看待和认同旅游地居民? 这些是旅游中认识主客交往关系的重要理论问题。在这方面, 旅游社会学研究对美国印第安保留地居民和游客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 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详见下文) 。

符号互动主义在对旅游经历质量不确定性的研究中, 深入解析了旅游参与者角色转变的现象, 如返璞归真的儿童稚气角色、愿望实现的成就者角色、脱离现实的逃避者角色等。在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中, 这种角色转变的理念大都通过产业化了的语言符号系统得以实现, 如旅游宣传小册子、旅游广告、导游词等。弗罗依德(Freud ) 的“自我(eg o , 即个体控制) ”和“超自我(super 2eg o , 即社会控制) ”等观点, 也被符号互动主义研究者引入到对旅游角色的分析中。例如,May o 和Jarvis (1981) 在对旅游动机中的幻想因素(the fantasy com ponent of m otivation ) 的一项研究中, 探讨了旅游者的动机状态和“儿童(child ) ”、“父母(parent ) ”以及“成年人(adult ) ”等社会角色的个性状态之间的关系。符号互动主义的一个最新发展动态是旅游符号学的研究, 这是建立在法国的结构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主义和俄国的形式主义等理论基础之上而开展起来的旅游社会学研究, 旨在探讨旅游景观符号和旅游语言符号的“能指(signifier ) ”功能以及旅游主体(即旅游者) 对“所指意义(signified ) ”解码之间的关系。

在近半个世纪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实践中, 上述各种流派和思想都试图建立自己一整套完整的理论解说体系。因此, 前文所综述的各种观点和学说, 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交叉和重叠的特点。针对这一研究现状,Dann 和C ohen (1991:158) 认为“旅游社会学,

在理论体系上还缺乏完整性。作为一门学科, 旅游社会学目前还仅仅是处在一种初期阶段。”

面对国外旅游社会学研究的这种错综复杂的现状, 同时考虑到我国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基本近乎空缺”的开展实际(张进福, 肖洪根,2000) ,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 研究的理论体系。属性与范畴, 。

二、1. 普遍性与特殊性:对旅游活动主体的类型学研究(T ypological Studies )

对旅游主体(即旅游者) 的概念化研究(concep 2tualization ) 始终是旅游学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包括产业经济学和社会现象学两种理论认识。与产业经济学的观点相比, 社会现象学对旅游主体的理论认识更加强调旅游作为“综合社会文化现象”的特点。

(由人们向非永久居住地或非1981年的AIEST 定义“

工作地旅行并在此处逗留所引起的相互关系和现象

) 以及Jafar Jafari (1977) 的定义“(旅游是离的总和”

开常住地的游人、满足游人需要的产业, 以及游人、产业和旅游地三者间的社会交换给旅游地带来综合

) 体现了更深刻、影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更长远、

同时也更综合全面地看待旅游社会现象的特点。旅游社会学研究中, 对主体角色的类型学研究是社会现象学对旅游主体理论认识的核心内容。这类认识截然不同于出入境统计和旅游产业结构的定义性观点。

旅游社会学的角色类型(typology of roles ) 研究, 把旅游者看成是现代社会(或者后现代社会) 中, 在性质、类型和属性上独具特色的一种“流动性”社会群体和个体。这一角色“既相似又不同于”休闲群体和个体的流动性角色, 同时也“既相似又不同于”移民群体和个体的流动性角色。旅游社会学认为, 旅游者角色在类型上存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属性。

旅游主体形态的普遍性研究是从旅游活动中内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在需求、动机以及行为的求同特点出发而开展的主

体类型和属性研究。在对旅游主体形态普遍性的归纳中,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基督教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 背景下出现的几种类型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例如,Boorstin (1964) 把在动机和行为上具有共质性特点的“旅游者”社会群体定性为“易哄易骗的傻瓜”;MacCannell (1976) 以60~70年代美国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后现代青年游客”为原型, 把“旅游者”社会群体的普遍性描述成“追求生活真实意义的现代圣徒”;Turner (1973,1975) 研究的旅游者群体行为和动机的普遍性主要表现在“:旅游社会中群体的反结构阈限流动规律, 的‘, 到; ) 看到的旅“把神圣旅途上, 认为“旅游是宗教的功能替代品(functional substitute for religion ) , 旅游者是体验神圣历程, 到旅游中心或‘圣地’去朝圣的‘圣徒’”;Crom pton (1979) 和Dann (1977,1981) 从旅游过程中休闲和工作的关系出发, 解释旅游者社会群体的普遍性, 建立了两种相互对应的旅游角色形态, 即休闲关联的旅游角色(leisure 2based travel roles ) 和工作关联的旅游角色(w ork 2based travel roles ) ; Pearce (1982) 利用多层面分析尺度(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 对旅游者群体的普遍性行为进行归纳和分类, 产生了旅游者社会群体的5大类型群聚(cluster ) , 共14种旅游关联角色(travel 2related roles ) , 具体包括:(1) 环境旅游群聚(Environmental Travel Cluster ) , 如人类学家、保护主义者(conservationist ) 、探险家(explorer ) ; (2) 高密度接触旅游群聚(High C ontact Travel Clus 2ter ) , 如旅行家(traveler ) 、海外留学生、海外新闻记

者; (3) 追求精神满足的旅游群聚(S piritual Travel Cluster ) , 如嬉皮士(hippie ) 、宗教圣徒、传教士; (4) 追求快乐的旅游群聚(Pleasure First Travel Cluster ) , 如乘喷气式飞机的观光游客(jet setter ) 、旅游者(tour 2is t ) 、度假游客(holiday 2maker ) ; (5) 开发性旅游群聚(Exploitative Travel Cluster ) , 如商务游客(business 2man ) 、乘喷气式飞机的观光游客(jet setter ) 等。在旅游群体角色类型的形态学研究基础上,Pearce (1988)

归纳了旅游行为和动机的普遍性, 发展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并提出了旅游生涯阶梯模型(Travel Career Ladder ) 。Dann (1989) 从人类返璞归真的本性和旅游者的逆向角色转换出发, 提出“旅游者的童稚角色(tourist as child ) ”概念, 用以解释旅游者社会群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gist ) , 主要感兴趣于古代人类文明的历史以及考古

遗址和遗迹; (5) 有组织的大众旅游角色(Organized Mass T ourist ) , 主要感兴趣于参加包价或团队旅游, 风光摄影以及购买旅游纪念品; (6) 追求刺激的角色(Thrill Seeker ) , 感兴趣于身体性和精神性刺激的旅游活动; (7) 开拓探索者角色(Explorer ) , 喜欢探险旅

体类型的普遍性。

相对而言, 旅游主体形态的特殊性研究则是按不同的层面, 从动机的个体差异以及行为的求异特点出发而开展的主体类型和属性研究。在形态特殊性和个体差异的研究方面,C ohen 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

C ohen (1972,1979a ) 基于Weber 的“熟悉与陌生二元统一体(the continuum of familiarity and strange 2ness ) ”, 从交往层面(the interactional dimension ) 和认知规范层面(cognitive 2normative dimension ) , 探讨旅游者角色的个性差异和行为的特殊性。在交往层面, 按陌生人与当地人交往的程度和方式, 旅游者个体角色的差异与特殊性可分为4种类型, 即有组织的大众旅游者(organized mass tourist ) 、个体大众旅游者(individual mass tourist ) 、探险者(explorer ) 以及流浪者(drifter ) 。在认知规范层面, , 、消遣性旅游模式(diversionary ) 、经验型旅游模式(experien 2tial tourism ) 、试验型旅游模式(experimental tourism ) 以及存在型旅游模式(existential tourism ) 。C ohen 的这种认知规范形态, 是按旅游者“精神寄托中心(spiri 2tual center ) ”的空间位置移动以及旅游者生活意义和存在价值的大小多寡, 由低到高而发展演变的。在实际的旅游现象和情形中, 社会交往形态和认知规范形态有很大的关联性。

除了单纯的理论探讨之外, 旅游社会学中个体差异和形态特殊性的研究还体现在众多的经验(或案例) 研究文献中。Y iannakis 和G ibs on (1992) 等学者就旅游者个体差异和形态特殊性问题, 以美国C on 2necticut 州的居民、C onnecticut 大学的学生以及希腊

游, 尤其是对未开发的旅游地进行初始的探路性旅

游; (8) 乘坐喷气式飞机的豪华观光客角色(Jet set 2ter ) , 食“国际化”的饭菜、住一流的饭店、飞头等舱、游世界级的景观、上名流夜总会、与社会贤达交往; (9) 追求知识的角色(K nowledge Seeker ) , 以更加了解自己和他人、(T ) , ; ) 上层旅游者角色(High ) , 乘坐最好的交通工具, 食宿于一流的饭店和餐馆; (12) 流浪者角色(Drifter ) , 旅游中过嬉

皮士般的生活, 游览于各地不同的景点; (13) 逃避者角色(Escapist ) , 喜欢在安宁和僻静的旅游地, 不慌不忙, 从从容容地游览; (14) 热爱运动的角色(S port Lover ) , 在旅游中保持积极的运动态势, 喜欢参与自

己爱好的康体旅游项目。

此外,Loker 2Murphy (1996) 在针对澳大利亚的背包旅游者(backpackers ) 所作的一项动机细分研究中发现:这类年轻、价格敏感且旅游时间偏长的“背包旅游者”表现出4种旅游行为和动机群聚, 即摆脱工作压力并追求身心放松的群聚(Escapers ΠRelaxers ) 、追求社会交往和刺激的群聚(S ocial ΠExcitement Seek 2ers ) 、追求旅游实现个人发展的群聚(Self 2developers ) 以及追求旅游成就感的群聚(Achievers ) 。Murphy 的研究结果表明, 这些群聚体现出明显的国别差异、人口统计差异以及旅游生涯阶梯的层次和阶段差异。

综上所述, 对旅游活动主体的类型学研究, 与产业经济学对旅游者的定义认识截然不同。它主要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经历的共质性(hom ogene 2ity ) 和异质性(heterogeneity ) 两个方面出发, 探究旅游活动主体角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等两种形态属性。对旅游者的形态学研究, 一方面, 可以从微观的视角出发, 去探究旅游者个体在行为、动机、心理因素、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诸多因素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另一方面, 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 去分析和讨论旅游者群体在社会关系、跨文化交际、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旅游人口流向等问题, 以期揭示旅游群体行为的普遍性(张进福, 肖洪根,2000) 。

等国的旅游者为样本, 进行了长时间(1986~1995) 的经验调查。Y iannakis 和G ibs on (1992) 运用主要因素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 ponent analysis ) , 从“熟悉与陌生”、“刺激与宁静(stimulation 2tranquility ) ”、“结构与独立(structure 2independence ) ”等3个二元统一体层面, 归纳得出了休闲旅游者个体经历差异的14种特殊角色形态(leisure 2based tourist roles ) 。这些角色形态包括:(1) 热爱阳光的旅游角色(Sun Lover ) , 独钟于以“3S ”为代表的热带和亚热带滨海旅游景观; (2) 追求行动的角色(Action Seeker ) , 以上夜总会, 与异性交往, 追求浪漫经历为主要目的; (3) 人类学家角色(Anthropologist ) , 主要感兴趣于“当地人”和旅游地的语言、文化与风俗; (4) 考古学家角色(Archaeolo 2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2. 常规性与非常规性:对旅游系统和发展范式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的形态学研究

在审视旅游发展范式这一问题时, 旅游社会学

(touristification ) ”的研究认识到“旅游化过程, 给一个

国家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变迁的影响(无论是建设性的, 还是破坏性的) , 都远远比经济影响表现得更为显著、更为深刻、也更为长远。为此, 学术界提出了众多不同的理论, 以期解释一个国家的旅游

(develop 2发展范式问题。例如, 旅游发展阶段理论“

ment stages ”, R ostow ,1962; Britton , 1982) ; 旅游目的

(ev olution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地国变迁理论“,But 2

(community response ”ler , 1980) ; 社区反应理论“, Ma 2

(Doxey ’theis on &Wall , 1982) ;Doxey 愤怒指数理论“s

Irritation Index , or Irridex ”, Doxey , 1976) ; 扩散理论(diffusionist paradigm ”“, Christaller , 1964; (1966) ; 从属理论“, (2”Richter , 1991) “,

Jenkins , 1982, ; (Center 2Periphery Theory ”“,

G ormsen , 1981) ; 以及旅游发展认识平台理论(Jafari , 2001) 等等。

地(或客源接待地) 而运行发展起来的。隶属于这一宏观国际旅游系统之下, 各国或各大区域的旅游发展系统既有有机发展形态的因素, 也有感应式发展的内容。首先, 从发展阶段理论方面说, 发达国家的有机旅游发展范式历时地经过了起步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大规模机构化(institutionalization ) 阶段(或者说成熟阶段) 。与此相反, 发展中国家的感应式旅游发展范式则不完全遵循上述阶段性演进规律。在初始阶段, 其起步就表现出大规模的机构化特征。在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上, 为了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并与国际接轨, 旅游接待设施(如饭店) 大都由发达国家直接投资, , 直接由外方经营, “一切都感到陌, 对标准和规范没有“发言权”; 国民对外国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感到“文化、交往和心理准备上的巨大不适”; 同时, 由于外语知识水平有限和对外国游客生活习俗缺乏足够的了解, 国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角色也不得不仅限于“简单的操作性工作”。因此, 旅游社会学在关于旅游发展范式的研究中, 所谓的“从属理论、新殖民主义理论”等观点也就由此应运而生了。

其次, 从旅游者主体的行为和动机而言, 这种历时的阶段性演变又表现为从“初始阶段的求同”、向“发展阶段的求异”、再向“后现代旅游发展阶段的求同”而发展演进。“初始阶段的求同”是一种“低层次”的文化和行为认同; 是发达国家的旅游者针对接待地居民“文化、交往和心理准备上的巨大不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戒备、安全需求和行为认同。这个阶段的外国游客在食、住、行、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中, 大都追求群体安全感(security by numbers ) 和文化及行为的认同感。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接待地居民“好客程度”的增加以及旅游目的地国在接待设施和旅游安全等方面的显著改善“追新求异”, 的行为开始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早期“左观右顾、缩头缩脚、诚惶诚恐”的拘谨行为在发展阶段已渐渐消失。发展阶段的追新求异到了一定的程度, 旅游者的行为和动机又开始朝“更高层次的求同”发展, 即向“后现代旅游发展阶段的求同”而演进。C ohen (1999) 把后现代旅游中的求同行为归纳为3种表现, 即工具和手段上的“后福特主义(P ost 2F ordism ) ”、景观和吸引系统的“大迪斯尼化(McDisneyization ) ”以及服务接待系统的“麦当劳化(McDonaldization ) ”和“可口可乐化

尽管对旅游发展范式问题的认识众说纷纭, 理

论界已基本取得共识的是, 旅游发展存在两种较为普遍的范式(或形态) , 即发达国家的常规发展范式和发展中国家的非常规发展范式。C ohen (1979a ) 认为, 发达国家的旅游发展属于单一线性的有机旅游发展范式(uni 2linear m odel of organic tourism ) , 是一种常规的发展形态, 即旅游系统形成和运作的驱动力量来源于社会自身的内在因素, 而不是缘起于外部强加的力量。在这种常规发展范式中, 旅游的发展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为首要目的, 经济发展仅作为次要考虑的因素, 它是以客源输出国的地位出现的。而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则更多地属于多元线性的感应式旅游发展范式(multi 2linear m odel of in 2duced tourism ) , 是一种非常规的发展形态, 即旅游系统的形成和运作主要由于外在强加的力量所至,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出路和选择, 经济利益的需要(如外汇收入、经济增长) 是首要考虑的目标, 旅游作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以及旅游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等问题仅是次要考虑的因素, 它是以旅游目的地国作为主要形象而出现的。

基于学术界的这种普遍认识, 宏观层面的国际旅游发展范式是以发达国家为主要客源地、以发展中国家(或不发达国家, 如太平洋岛国) 为主要目的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namics ) 、旅游发展的条件与成因、旅游发展的阶段与

(C ocacolization ) ”。

再次, 从主客交往(host 2guest interaction ) 方面说, 居民对游客的态度和认识也表现出常规发展范式和非常规发展范式之间的差异。例如,Doxey 的愤怒指数理论是典型的美国文化下单一线性的有机旅游发展范式的体现。Doxey (1976) 认为,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 居民对外来游客的认识和态度会不可避免地历经愉悦(euphoria ) 、冷淡(apathy ) 、愤怒(annoyance ) 以及反抗(antag onism ) 等4个阶段。而对于多元线性的感应式旅游发展范式来说, 居民对游客的最终态度可能并不以“反抗(antag onism ) ”而告终, 而是以“冷漠(indifference ) ”的形式出现。如前所述, 在第一阶段, 相应地取代“愉悦(euphoria ) ”的, 可能会是“怀疑(suspicion ) ”和“防备(self 2guard ) ”。MacCannell (1976:106) 发现:旅游发展到成熟阶段, 演进规律以及旅游的综合社会文化影响等等问题。

关于发展范式问题的社会学研究, 应该以综观各国的旅游发展范式问题为视角; 采用交叉学科和多学科(尤其是社会科学) 的研究方法; 比较、分析、评说以及归纳不同文化背景中旅游发展范式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成果; 透视国别旅游发展(或区域旅游发展) 在发生起源、组织程序、产业结构、形态特征、运行范式、旅游现象的综合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旅游现象所引发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变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以期为旅游发展观和发展战略选择, 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对发, 其:(, 重点是旅游发展、社区反应理论和Doxey 愤怒指数理论、扩散理论、从属理论、新殖民主义理论、旅游发展空间和中心边缘理论, 以及旅游发展认识平台理论等; (2) 综述归纳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范式的理论经验和研究成果, 重点是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的特殊形态研究以及发展中国家旅游运行范式存在的共性问题研究。例如, 发展战略与旅游发展的政策导向问题、非常规形态的共质取向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 ) 与私营部门(private sector ) 的关系问题、正式部门(formal sec 2tor ) 与非正式部门(in formal sector ) 的关系问题、旅游系统与旅游发展空间问题等等; (3) 发展中国家旅游影响研究的历时性归纳和共时性比较; (4) 发展中国家对内需崛起后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和休闲经济(或休闲社会) 的出现及其所引发的社会文化变迁的社会学思考, 以及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规划与发展研究等等; (5) 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观与发展形态问题。例如, 旅游可持续发展(the sustainability Πsustain 2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 与可持续发展旅游(sus 2tainable tourism ) 的关系、进入21世纪旅游发展战略的调整和发展范式的选择等问题; (6) 休闲、娱乐与旅游的融合问题(the integration of leisure , recreation and tourism ) , 即发展中国家内需崛起后走向以休闲为导向的后现代社会(leisure 2oriented post 2m odern s o 2ciety ) 的发展取向问题等等。

3. 双向性与互动性:对主客交往(H ost 2G uest In 2teraction ) 关系的社会交换理论研究

了旅游者的出现和存在, “(treat tourists scenery ) ”。

近年来, 界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形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注目的焦点。由于大都没有事先经历国内旅游大发展的过渡阶段, 突然而来的国际旅游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习俗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摩擦。与发达国家的情形相比, 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自身的旅游发展方面, 存在着操作、结构和文化上局限(T osun ,1999) 。因为上述的困难和局限, 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在意识形态、社会观念、甚至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付出了不容忽视的代价。学术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优先发展国际旅游, 然后发展国内旅游, 这样既可以平衡旅游的发展形态, 也可以促进财富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 并有利于培育国家或民族的所属感(Jafari , 1986) 。1997年,Martin Oppermann 和K aye Chon 出版

(T 了《发展中国家的旅游》ourism in Developing C oun 2

tries ) 一书, 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发展和宏观管理模式随着发展阶段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观点, 认为其旅游行业的角色也在逐渐地由“运作者”向“推动者”转变。

旅游社会学的观点认为:旅游的发展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演进规律。从旅游社会学的角度, 开展旅游发展范式问题的研究属于旅游社会学宏观层面的研究课题。其目的在于探求和分析旅游的形态和起源、旅游系统的结构、旅游系统的发展动力(tourism dy 2

旅游社会学对主客交往关系问题的研究, 以社

会交换理论(s ocial interaction ) 和符号互动主义(sym 2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bolic interactionism ) 等结构主义、符号学或现象学为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理论依据, 分为深层的交往意义研究和表层的交往形式研究等两项内容。

旅游中深层的交往意义研究, 首先体现为从宏观层面对文化交换(cultural exchange ) 和跨文化交际(cross 2cultural communication ) 的影响和意义的研究, 即旅游发展和旅游活动过程中,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居民的接触和相遇以及这种交往给接待地所带来的文化整合、文化同化或文化变迁的研究。以美国文化背景下的土著文化和民俗旅游为例, 在这方面, 旅游社会学研究对美国印第安保留地居民和游客的关系作了大量深入分析, 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李剑鸣(1994) 在《文化接触与美国印第安人社会文化的变迁》一文中, 探讨了美冲突的基本原因, 认为, 的彼此融合。, 使印第安人因为文化差异和文化压力而产生抵触, 不能积极主动吸收白人文化; 而白人文化因其极强的势能而萌发优越感, 以征服和重塑土著文化的姿态自居, 因此对土著文化采取大规模的整合、改造和重塑等种族主义对策, 给印第安人带来了长久而沉重的悲剧。

20世纪中叶以来, 白人和印第安人的接触交往很显著地表现在民俗旅游领域。这种交往起初体现在印第安人和少数“事事打听, 处处好问”的白人文化人类学家之间。随后白人游客大量涌入, 这种交往在范围、形式和场合上渗透到印第安人生活的各个方面。1989年,Browne 和Nolan 开展了一项关于“西部印第安保留地旅游发展”的研究。研究表明:由于独特的民俗风情、迤逦的自然风光、远离都市尘嚣的魅力以及鲜为人知的保留地生活神秘感, 约有95%的美国西部和西南部印第安保留地有不同程度的旅游发展。美国印第安保留地的民俗旅游开发, 固然一方面从经济和收入上改善了土著人的生活处境, 但也造成了土著文化和纯朴人际交往的异化和扭曲。旅游发展起来后的这种主客交往, 使土著的传统仪式、观念习俗与现代物质、现代技术和现代制度产生混合性的冲突, 土著文化和纯朴交往也因此呈现得支离破碎和光怪陆离。Evans 2Pritchard (1989) 在《“他们”如何看待“我们”:美国土著人眼中的旅游者》一文中, 详细列举了印第安人“讽刺、耍弄和嘲笑

) ”白人旅游者(burlesquing the tourist ‘Other ’的众多

事例, 认为, 主客交往中土著人对白人旅游者的原型

认识(stereotypical perception ) 具有“保护、防范和歧视”的社会交往功能。在美国印第安保留地的民俗旅游中, 白人旅游者和人类学家与土著人交往所经历的这种“悲惨遭遇”是一种普遍性群体现象。这种群体趋势是“恶化”主客关系、扭曲“好客(hospitali 2ty ) ”意义、甚至是造成“异化性”文化融合和文化变迁的根源。1991年,Laxs on 开展了《“我们”如何看待“他们”:旅游与美国土著人》的研究, 从白人旅游者的角度, 分析了白人旅游者和美国印第安人的交往关系。研究表明:一个社会群体对另一个社会群体的原型认识, 用。后; , 旅游交往不能增进文化了解; 恰恰相反, 短暂的交往加剧了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 ) 倾向, 使主客双方更加认定自己所持的世界观的正确性。

国外对民俗旅游中主客交往与文化变迁的关系研究还表现为,Chris Ryan 等人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土著文化(aboriginal culture ) , 尤其是毛里文化(Maori ) 而开展的一系列旅游社会学研究。Ryan (2002) 认为, 毛里土著文化作为民俗旅游资源的开

发现状, 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主客交往的研究发现:到访的大多数旅游者并没有对土著人的“真实生活”感到着迷, 相反, 更多的是因为其秀丽的丛林风光和富有探险性的丛林漫步, 而让游客感到流连忘返。此外, 山下晋司(1998) 等许多东西方学者, 对印度尼西亚巴利岛(Bali ) 发展旅游之后的主客交往和社会文化变迁也作了大量研究。

其次, 从表层的主客交往形式上看, 接待地居民对旅游者或旅游发展的认识及态度问题, 则属于主客交往研究在微观层面的范畴。从1976年Doxey 提出愤怒指数理论开始, 对旅游的认识研究(perception studies of tourism ) 长期伴随并交织于旅游影响研究(tourism im pact studies ) , 成为旅游研究中开展了将近30年的一项理论焦点课题。有关文献研究(肖洪根, 沟尾良隆,2001) 表明:虽然居民对旅游认识的理论探索开展了将近30年, 但因这类研究在参照系、种类范畴、研究择时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普遍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使得各自的研究结果和发现在理论概括和提升上缺乏可归纳性(generalizability ) 、可比较性(com parability ) 、可检测性(testability ) 和可靠性(re 2

 第16卷 2001年第6期 双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I BUNE

Change :AS ociocultural Study ) , 在旅游主客交往、旅游

liability ) 。这项综述认为:居民对旅游者或旅游发展

的认识研究, 必须从“跨地区Π跨文化的共时比较研究”以及从“认识研究和旅游发展演进的历时融合”等两个方面出发, 方能在理论和知识建设上有所突破。

令人欣喜的是, 国际间的旅游研究机构更早些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Jafari ,1990) 。早在1982年, 维也纳中心(Vienna Centre ) , 即欧洲社会科学研究与文献评述协调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C o 2ordination of Research and Documentation in S ocial Sci 2ences ) 就开始启动了一项由7个国家(英, 美, 保加利

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旅游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等方面, 取得了具有很大普遍性且具有很高理论价值的认识。

此外, 表层主客交往形式的社会学研究, 还较多地表现为对具体交往手段的研究上。例如, 旅游摄影中所表现的主客交往问题(C ohen ,1992) 、旅游工艺购物中的主客交往问题(G ord on ,1986) 、旅游影视与主客交往(Cinematography and H ost 2guest Interaction ) 等。

综上所述, 旅游中主客交往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研究, 以文化交换和跨文化交际为视角,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以开展。研究() (即当地居民) 所造、文化整合、文化同化以及文化变迁的程度和意义。(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宋志伟; 责任校对:王玉洁]

亚, 匈牙利, 波兰, 西班牙, 南斯拉夫) 加盟、联合开展

的历时研究课题。这项以“旅游作为社会文化变迁因素研究(T ourism as a Factor of Change :AS ociocultural Study ) ”为主题的跨国联合研究项目, 已历时开展了将近20年, 向跨国研究课题。核心成果, strzanowski , 题为《旅游作为社会文化变迁素研究》(T ourism as a Factor of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诚聘高层次人才

一、学院概况:院址设在海口市区濒临海滨、环境优美的海南大学校园内。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旅游信息管理、旅游英语等8个专业, 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300多人, 近3年内办学规模将发展至3000人。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

二、招聘对象:今明年主要招聘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英语、经济法、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教师, 每个专业3—6名。

三、招聘条件:具有研究生学历或正高职称且年龄50岁以下的人员, 经录用办理调动手续聘任上岗;63岁以下身体健康、具有相应专业高级职称退休人员, 经录用办理聘用手续。

四、待遇标准:调入的教授、博士后发安家费6万元, 博士4万元, 硕士副教授2万元, 硕士讲师、硕士毕业生1万元; 住房标准教授、博士生160平方米(四室一厅) , 博士、硕士副教授120平方米(二室一厅) , 硕士讲师、硕士毕业生80平方米(二室一厅) ; 教授、博士提供4万元科研启动费, 配给电脑一部并免费安装电话(含硕士学位人员) ; 工资分配水平明显高于一般高等院校, 对业绩突出的骨干教师另发高额的特殊津贴。实行聘用合同制的教师, 其工资报酬和住房补贴由双方商定, 待遇从优

有意应聘者, 请来电来函联系, 并寄来有关资料。

联系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大学旅游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欧老师、李老师邮编:570228 电话(传真) :(0898) 6625871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cn

 26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相关文章

  • 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_吴承照
  • 旅 游 学 刊 TOURISM TR IBUNE ·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 第24卷 2009年第1期 月刊 中国旅游规划30年回顾与展望 吴承照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上海200092) [摘 要]旅游规划在中国旅游业发 ...查看


  • 旅游人类学理论概谈
  • [摘要]多学科研究法是旅游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导致研究者对诸多学科之理论的借用.对其中部分理论的引介与溯源,正是本文的目的,并期望收获有益建议与指正.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理论:视角 [作者]赵红梅,厦门大学人类与民族学系2005 ...查看


  • 我国游客满意度研究述评
  • ·旅游资源·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7 23(3) 我国游客满意度研究述评 陈丽荣,苏 勤 (安徽师范大学 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通过对国内 ...查看


  • 旅游管理专业 2
  • .旅游管理专业(四年制)(应用本科):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旅游与休闲产业概论.旅游消费行为.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前厅接待与客房服务实务.景区服务与管理实务.休闲服务与管理实务.旅游服务礼仪.旅游商务英语等. 二.酒店管 ...查看


  • 中国休闲旅游教育发展报告
  • 摘要:分析了中外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休闲旅游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建制.课程体系.发展现状与特点,比较了中外高校休闲旅游专业之间的差异,得出了中国高校休闲旅游教育必须走与体育娱乐.节事活动等相结合的道路,必须采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等结论. 关键 ...查看


  • 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
  • 第22卷 2007年第12期 月刊 旅 游 学 刊 TOURISMTRIBUNE 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 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 马 波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 要]在内外两种力量的共同作 ...查看


  • 二七年创新创优目标成果汇报
  • 二○○七年创新创优目标成果汇报 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一.创新创优目标的基本情况 市建委申报的创优创新目标是"城市更新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研究".基本情况如下: 1.创优创新目标选择的考虑.(1)应对城市化挑战.城市化是21世 ...查看


  •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 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王良健 (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长沙410079) [摘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学术界及旅游管理部门备受关注的课题,科学地制订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实施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 ...查看


  • 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体系辨析
  • 作者:杨永德白丽明 人文地理 2008年01期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398(2007)05-0094-05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的地区形象运动开展,旅游目的地形象(Tourist Desti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