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研究

中部地区良好的资源禀赋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各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 15%,发挥作用次于资本和人力资源;从结构上看六省自然资源生产率要素结构呈现出“能源主打,水土作衬”的特点,其中 90%的资源贡献来源于能源资源。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时间序列上,中部地区能源生产与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三者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对 GDP 贡献最大的第二产业消耗的能源最大,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和人民生活能耗。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耕地资源和林地逐年下降,威胁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一、 引言

中部六省是我国的生态大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基地。 23.5%的耕地面积上粮食产量平均为全国总产量的 30.5%, 油料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40.7%;能源储量中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不足之外,煤占全国平均量的 40.0%,45 种矿产资源的总共价值(24760.24亿元)是我国矿产资源价值的 43.2%,其中铜矿占全国储量的 53.53%,铝矿为 43.1%。 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良好的资源利用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无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不仅奠定了中部地区基础产业的发展, 也为建国以来国 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意味着较高的发展潜力, 它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对一个经济体的格局布臵和统筹安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与自身丰富的资源禀赋相比,中部地区 30 年来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体现出来优势,反而“塌陷”在东部率先、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格局中。( 在 1980-2009 年的 30 年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 15.96%, 而同期全国各地区平均增长率为 16.01%。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态势总体上较全国缓慢,过去的 30 年中有 20 年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已用)(中部地区拥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的丰富储量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和贡献?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但是在中部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傅春教授利用 Romer 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自然资源纳入生产函数,分别与“资源尾效”模型和“全要素生产”模型相结合,通过回归模拟,研究了自然资源对(1988-2009 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 结论

中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让中部地区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经济优势, 这与中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结构不合理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对资源的依赖性高, 虽然中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煤炭和石油

等属于枯竭型资源,随着开采成本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这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也越来越显著。

近年来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伴随而来的是环境问题与资源浪费。 中部地区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生产生活对资源需求越来愈高,为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通过改进科学技术、寻找高效清洁的替代能源、提倡节能减排、 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等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该是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长效路径的选择方向。

比较优势陷阱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

内容提要: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

一、 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层面)★

(现代经济条件下,能够有效解释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当属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模型又进一步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该模型假设要素不能跨地域自由流动,认为比较成本的差别源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一国应根据自身要素的丰富状况判定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向。自然资源被看作是决定经济

和贸易发展格局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一些人才、奖金和技术缺乏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农产品和矿产品等自然资源产品的出口加工导向往往具有比较优势。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理论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甚至相反成了落后区域。于是近年来,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指出,一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它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虽然能获得一些利益,但由于附加值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区域增长受到约束,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已用)

二、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在不断的弱化

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在弱化,而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

首先,中部地区农业弱势分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逐渐弱化,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业自身的产值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二是农业产值在国家和地区总产值的比例越来越小,三是从事农业或农产品加工的人群的收入低下,增长缓慢。中部地区由于耕地占比大,农业从业人口多,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等原因,农业的弱势化更加明显

其次,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资源在地区间是可以“流动”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由于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改善,资源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近年来出现的“北

煤南运”,“北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地区间资源大调动格局

再次,中部地区资源产业粗放式经营,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低,比较优势进一步弱化,就矿藏资源而言,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开采速度过快。矿藏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其储藏规模和开采年限都是有限度的,开采速度赶快,资源优势弱化越快二是矿藏淘汰浪费严重三是矿藏资源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程度低; 四是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少。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研究

中部地区良好的资源禀赋对该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优势条件,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各生产要素中,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 15%,发挥作用次于资本和人力资源;从结构上看六省自然资源生产率要素结构呈现出“能源主打,水土作衬”的特点,其中 90%的资源贡献来源于能源资源。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在时间序列上,中部地区能源生产与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三者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对 GDP 贡献最大的第二产业消耗的能源最大,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和人民生活能耗。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部地区耕地资源和林地逐年下降,威胁着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一、 引言

中部六省是我国的生态大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基地。 23.5%的耕地面积上粮食产量平均为全国总产量的 30.5%, 油料产量为全国总产量的40.7%;能源储量中除了石油和天然气不足之外,煤占全国平均量的 40.0%,45 种矿产资源的总共价值(24760.24亿元)是我国矿产资源价值的 43.2%,其中铜矿占全国储量的 53.53%,铝矿为 43.1%。 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良好的资源利用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无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不仅奠定了中部地区基础产业的发展, 也为建国以来国 家的现代化建设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意味着较高的发展潜力, 它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对一个经济体的格局布臵和统筹安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与自身丰富的资源禀赋相比,中部地区 30 年来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体现出来优势,反而“塌陷”在东部率先、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的区域发展格局中。( 在 1980-2009 年的 30 年间,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为 15.96%, 而同期全国各地区平均增长率为 16.01%。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态势总体上较全国缓慢,过去的 30 年中有 20 年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已用)(中部地区拥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

自然资源的丰富储量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和贡献?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但是在中部地区,自然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南昌大学博士生导师傅春教授利用 Romer 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自然资源纳入生产函数,分别与“资源尾效”模型和“全要素生产”模型相结合,通过回归模拟,研究了自然资源对(1988-2009 年)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 结论

中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让中部地区体现出非常明显的经济优势, 这与中部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结构不合理存在着明显的关联。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对资源的依赖性高, 虽然中部地区的能源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煤炭和石油

等属于枯竭型资源,随着开采成本越来越大,难度越来越高,这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也越来越显著。

近年来中部地区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伴随而来的是环境问题与资源浪费。 中部地区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生产生活对资源需求越来愈高,为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势在必行。通过改进科学技术、寻找高效清洁的替代能源、提倡节能减排、 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等等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应该是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长效路径的选择方向。

比较优势陷阱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

内容提要:就地区经济增长而言,丰富的自然资源既存在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又存在比较优势弱化的约束作用。因而自然资源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要看到其促进作用,更要关注其约束作用。

一、 自然资源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层面)★

(现代经济条件下,能够有效解释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当属比较优势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源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模型又进一步完善了比较优势理论。该模型假设要素不能跨地域自由流动,认为比较成本的差别源于资源禀赋的差异,一国应根据自身要素的丰富状况判定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向。自然资源被看作是决定经济

和贸易发展格局的关键性因素。对于一些人才、奖金和技术缺乏但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选择农产品和矿产品等自然资源产品的出口加工导向往往具有比较优势。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的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理论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未必是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甚至相反成了落后区域。于是近年来,一些发展经济学家指出,一国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它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虽然能获得一些利益,但由于附加值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区域增长受到约束,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已用)

二、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在不断的弱化

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处于中期阶段,自然资源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在弱化,而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在不断的增强

首先,中部地区农业弱势分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逐渐弱化,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农业自身的产值增长速度越来越慢二是农业产值在国家和地区总产值的比例越来越小,三是从事农业或农产品加工的人群的收入低下,增长缓慢。中部地区由于耕地占比大,农业从业人口多,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不高等原因,农业的弱势化更加明显

其次,在一定条件下,自然资源在地区间是可以“流动”的,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由于交通运输设施的不断改善,资源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近年来出现的“北

煤南运”,“北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地区间资源大调动格局

再次,中部地区资源产业粗放式经营,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低,比较优势进一步弱化,就矿藏资源而言,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开采速度过快。矿藏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其储藏规模和开采年限都是有限度的,开采速度赶快,资源优势弱化越快二是矿藏淘汰浪费严重三是矿藏资源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程度低; 四是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少。


相关文章

  • 区域经济发展如何定调
  •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直以来调整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有利举措.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是盘活中国经济一盘棋的重要棋子.在产业递增升级过程中,它们起到承接传递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实现均衡及可持性发展的延续. 政策走向判断 200 ...查看


  •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探讨_环境经济与管理大作业
  •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探讨 摘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是当前世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搜集近十年左右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数据,用直观的图表法加以处理,大致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前景.由于中部六省 ...查看


  • 绿色发展与中部崛起
  • 由于发展存在"路径依赖困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将过去的发展模式转向以绿色发展为支撑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需要付出淘汰大量旧有产能和机器设备的高昂代价,而中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为这一地区谋划绿色发展 ...查看


  • 中国区域教育支出地区差距的度量与分解
  • 莩未'湃玄 2013年第7期 中国区域教育支出地区差距的 度量与分解:1995-2010年木 唐兴霖李文军 『摘要1作者采用1995-2010年中国教育支出数据,从教育支出规模.力度和增加值的地区差距,并 运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教育支出地区 ...查看


  • 辽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及原因
  • 辽宁经济发展不平均的表现及原因 辽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在享有天辽地宁的美誉时,区域经济发展也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 以辽宁省14个省辖市作为研究的基本区域单元,这些地区1992-2000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 ...查看


  •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重大课题
  • 2008年第5期(总第2133期) 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魏后凯 张冬梅 实大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里笔者着重对当前我 , , 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取得了较2296美元.西 ...查看


  •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 中国工繁徭珊2001年第10期区域经济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分析 谢晓霞 本文从交通.邮电通信.供水供电.环保设施等几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进行.,.分析. 1.交通 (1)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现状.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建设,西部12 ...查看


  • "中部崛起"战略引领中国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困境
  • "中部崛起"战略引领中国中部地区走出"塌陷"困境 www.midchina.org   2011-09-27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27日电 中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查看


  • 外商直接投资趋势渐缓
  • 现阶段我国相对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呈现短缺,在没有相对稳定的.可靠的替代政策的情况下,应该保持吸收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土地清理整顿等因素引起的利用外资"调整期"的临近结束,外商直接投资摆脱了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