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公式大全
1. Φ=BSsinθ
Φ是磁通量(Wb )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 ²) sin θ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ΔΦ
Δt
E 是感应电动势(V ) n 是匝数(匝)
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Wb ) Δt 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推导公式:E=nΔΦΔB Δ
Δt Δt =nBS
Δt =BLVsinθ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 ²)
ΔS 是变化面积(m ²) ΔB 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 ) L 是有效长度(m ) V 是速度(m/s)
sin θ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
推导公式:F 安
= q=nP 安=P电= R+rF 安是安培力(N ) V m 是最大速度(m/s)
R 是外总电阻(Ω) r 是内总电阻(Ω)
r 导是导体本身电阻(Ω) P 安是安培力的功率( W ) P 电是电功率(W ) V 是速度(m/s);
3. E ΔI
自=LΔt
E 自是自感电动势(V ) L 是自感系数(H ) s );
ΔI 是变化自感电流(A ) Δt 是变化时间(s );
4.e=Em sin ωt
e 是电动势(电压)(V ) E 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t 是时间(s );
5.E m =nBSω
E 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 n 是匝数(匝)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 ²)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16.T= f
T 是周期(s ) f 是频率(Hz );
7.I==0.707Im U m
==0.707Um I 是电流的有效值(A ) I m 是电流的峰值(A ) U 是电压的有效值(V ) U m 是电压的峰值(V ); 8.
U 1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 ) U 2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 ) n 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 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推导公式:n 1I 1=n2I 2
I 1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 ) I 2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 ) n 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 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公式大全
1. Φ=BSsinθ
Φ是磁通量(Wb )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 ²) sin θ是磁场方向与导体面的夹角正弦值;
ΔΦ
Δt
E 是感应电动势(V ) n 是匝数(匝)
Φ是磁通量的变化量(Wb ) Δt 是磁通量的变化时间(推导公式:E=nΔΦΔB Δ
Δt Δt =nBS
Δt =BLVsinθ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 ²)
ΔS 是变化面积(m ²) ΔB 是变化磁感应强度(T ) L 是有效长度(m ) V 是速度(m/s)
sin θ是磁场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正弦值;
推导公式:F 安
= q=nP 安=P电= R+rF 安是安培力(N ) V m 是最大速度(m/s)
R 是外总电阻(Ω) r 是内总电阻(Ω)
r 导是导体本身电阻(Ω) P 安是安培力的功率( W ) P 电是电功率(W ) V 是速度(m/s);
3. E ΔI
自=LΔt
E 自是自感电动势(V ) L 是自感系数(H ) s );
ΔI 是变化自感电流(A ) Δt 是变化时间(s );
4.e=Em sin ωt
e 是电动势(电压)(V ) E 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t 是时间(s );
5.E m =nBSω
E m 是电动势(电压)的峰值(V ) n 是匝数(匝) B 是磁感应强度(T ) S 是面积(m ²) ω是线圈转动的角速度(rad/s);
16.T= f
T 是周期(s ) f 是频率(Hz );
7.I==0.707Im U m
==0.707Um I 是电流的有效值(A ) I m 是电流的峰值(A ) U 是电压的有效值(V ) U m 是电压的峰值(V ); 8.
U 1是原线圈两端电压(V ) U 2是副线圈两端电压(V ) n 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 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 推导公式:n 1I 1=n2I 2
I 1是原线圈中的电流(A ) I 2是副线圈中的电流(A ) n 1是原线圈的匝数(匝) n 2是副线圈的匝数(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