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
系 别 建筑工程系
专 业 园林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
成 绩
指导教师 宿倩茜
2011年4月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
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园林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这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即人的哲学世界观。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式中均有充分体现。中国园林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关键字:中国园林 意境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禅宗思想
探析风水学在园林中的运用
目 录
前 言............................................................... 1
1.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2
1.1 中国古典园林 ................................................ 2
1.2 中国现代园林 ................................................ 2
2.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 3
2.1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 3
2.2 中国园与林道家思想 .......................................... 4
2.3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 5
3.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7
3.1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 .......................................... 7
3.2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 9
4.中国园林与文人诗画的关系........................................ 10
4.1中国山水画艺术.............................................. 10
4.2 中国绘画艺术 ............................................... 11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前 言
中国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造园手法上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并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内涵,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我们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才能体会到,并运用到现在的园林设计之中,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只有提高自己才能提升当今园林设计的品位。读了《园说》和《园冶》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也有很多是自己看不懂的,陈从周先生的园林言虚实,为学亦若是。
1.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或是将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的现代园林。
1.1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设计师应积极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探索研究,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1]。
1.2 中国现代园林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古典的园林形式,也不能依赖于西方园林的造园模式,应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再现本土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将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完美融合,把握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文脉,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
观。
2.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
2.1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2]。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
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3]。
2.2 中国园与林道家思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
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 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木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4]。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2.3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围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叫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文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就。它们通过个体的直觉
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已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厂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
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木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依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了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早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5]。
3.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3.1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园林效法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
景之妙,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
3.1.1 园林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让山水风光、自然气息渗透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天趣。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糅合在一起,分别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看到了空间局部的交错,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空间,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假自然之景,创造真山水之趣。
3.1.2 园林的景观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园中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拟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体现着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取胜,配以适当的植物,其山石采自太湖流域的太湖石。山体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还具有“透、漏、瘦、皱”等特点。园林中花木的品种繁多,具有季节性、地方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如拙政园的紫藤,留园的银杏,网师园的桧柏等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园林通过亭、台、楼、榭、轩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映衬,体现出近景远景的层次[6]。
3.1.3 园林的建筑群体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还有密集的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
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协调融合时,应顺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与自然十分和谐地溶入建筑环境之中,让人们虽然身处人造环境的有限空间中,却令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情趣。
3.1.4 淳厚丰富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雕刻、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哲学理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还承载着淳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是综合性地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3.2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效法自然迥然不同,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西方造园艺术把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作为基本信条,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
3.2.1 园林的布局构造
西方园林的建筑物体积巨大,矗立于园林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使其成为整座园林的主轴。将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分别布置于园林的主轴线旁的几条副轴上,并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建筑物等点状分布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布局严谨,构图强调秩序美,通过对称、均衡和秩序来表现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3.2.2 园林的景观配置
西方园林讲求人工化,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物、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植物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出其各自的形状,完全一丝不苟地被人工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花圃被严格地规划成矩形、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和花圃追求对称性和整一性,以各种几何形状的组合达到自然的和谐。西方园林造园之美就在于其所有要素之间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明晰和匀称。
4.中国园林与文人诗画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了,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形式,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各种哲学体系、宗教理论对山水的独特认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
4.1中国山水画艺术
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山水印象的永恒意味,有趣的是在中国人的眼中,这样的艺术形象有时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即便是一段树枝、一块石头也能象征整个自然界,这便是反映自然的基本质特征的“片段的完整性”。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艺术境界,以极其简约的形式超越空间的局限与介质的束缚。造园之理自然颇通绘画之理,其运动的无灭点透视决定了造园方式是以有限空间的有限景物创造无限意境。
中国园林又名“文人园”,是一门绕有书卷气的艺术,诗文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还在于把景象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亦是对园林意境的开拓!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文之思也,其神运矣,故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园林中的楹联、题词或蕴哲理发人深思,或抒情怀令人
神怡,或切主题启人心智,这就需要造园者有很高的艺术境界,把握住不同诗词之间所蕴藏的微妙情趣,然后运用于园林艺术之中,正如古人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之中。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画境”的追求必然在其具体造园手法上有所体现,清朝画家沈宗骞在其《芥舟学画编》中讲到布局时说:“凡作一图,若不先立主见,漫为填补,东添西凑,使一局物色各不相顾最是大病,先要将疏密虚实,大意早定,洒然落墨,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间而相成,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自顶及踵,其烟岚云树,树落平原,曲折可通,总有一气贯注之势,密不嫌迫塞,疏不嫌空松,增之不得,减之不得,如天成,如铸就,方合古人布局之法”。当然,体现在园林艺术中则需要考虑空间流动、时令变化等等,但整体思想应该是一致的。关于园林艺术的选址布局。明朝造园大师计成在其《园冶》中说:“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籍参差之深树”。汪菊渊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景以境出,取势为主,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起结开合,多样统一”。总之,布局应相势取势,随地形起伏变化和形势的开展而布置相宜的景物,“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就是所说的“得景随形”之理。
4.2 中国绘画艺术
然而,绘画艺术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园林艺术则有空间,有空间就有人的介入,就需要考虑功能及人的流线、视野来布局,人除视觉外还有听觉、嗅觉和触觉,就需要造园者调动一切因素使人产生最美妙的感受。然而,人又是有思想及情绪变化的,因而园林欣赏则是园林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运用联想、想象、移情等一切思维活动,参与园林意象的再创造。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情感与自然的美不是孤立的和片断性的,而是整体统一的美学现象。“景”不是静止的,断章取义的画面,而是与四季变化和情绪状态有关的观念产物。这就决定了造园家具有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并能融入自身的独特体验。关于景的四季变化,古人亦早有思考。如“白云缭绕,雨雾迷茫,月色朦胧,曲径通幽”;这月色和烟雨之中隐约可见的虚幻超凡的世界,比起风和日
丽所显现的园林实境更有一番韵味[7]。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
结束语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代各种哲学体系、宗教理论曾深刻的影响着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思。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一种特别亲切、特别敏锐的感受能力。它是一种有形的诗或立体的画,更具体而典型地反映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无限留恋。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特别是在中古国传统的儒道佛学熏陶下的文人正确引导和呵护下,进行有内涵、有韵味、有血肉的园林创作之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一旦剥离传统的文化环境,抛弃了传统的文化思维,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就会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l]杜顺宝编.中国园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蔡方鹿.华夏圣学--儒学与中国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刘托.园林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5]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1991.
[6]牛彦军.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
[J].华中建筑.1996,(1).
[7]姚冈,史震宇.以竹为景,弘扬文化[J].中国园林.1997,(3).
[8]杜顺宝编.中国园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王铎.白居易的造园活动及其园林思想——兼论洛阳履道坊白氏故里园
[10]牛艳玲.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初探[D] .南京林业大学.2006.
[12]梁思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5]周武忠.试论中西园林艺术的同一性[J] .中国园林.1989.
你正文里参考文献只到7,你这里写了15个,我不知道咋搞的!别的应该没啥了
编号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
系 别 建筑工程系
专 业 园林工程技术
学生姓名
成 绩
指导教师 宿倩茜
2011年4月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
园林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体现了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涵,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蕴。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设计讲究多种技巧,而整体理念始终一贯,即人与环境的和谐。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园林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这取决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即人的哲学世界观。中国传统宗教思想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内容,在中国传统民族艺术形式中均有充分体现。中国园林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华, 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 关键字:中国园林 意境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禅宗思想
探析风水学在园林中的运用
目 录
前 言............................................................... 1
1.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2
1.1 中国古典园林 ................................................ 2
1.2 中国现代园林 ................................................ 2
2.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 3
2.1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 3
2.2 中国园与林道家思想 .......................................... 4
2.3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 5
3.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7
3.1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 .......................................... 7
3.2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 9
4.中国园林与文人诗画的关系........................................ 10
4.1中国山水画艺术.............................................. 10
4.2 中国绘画艺术 ............................................... 11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前 言
中国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中国文人性格和审美情趣的渗透,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因此,无论从园林内的物质内容到精神功能,从园林的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从景物本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都孕育着丰富的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溶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教派的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造园手法上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并且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内涵,赋予园林艺术以灵魂,情由景生,境由心造,情景交融而产生意境。我们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才能体会到,并运用到现在的园林设计之中,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只有提高自己才能提升当今园林设计的品位。读了《园说》和《园冶》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也有很多是自己看不懂的,陈从周先生的园林言虚实,为学亦若是。
1.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时代的变化推动着中国现代园林建筑的发展,这不仅是园林发展的客观趋势,更是时代的要求。在中国建造园林不能简单的模仿、抄袭,或是将各景点的精美元素拼凑、组装在一起。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的现代园林。
1.1 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其造园的思想精髓是中国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中国园林设计师应积极对中国传统园林进行探索研究,吸取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保留中国古典园林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同时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以及文化特征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继承和发扬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设计出的现代园林作品应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使中国园林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1]。
1.2 中国现代园林
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中国古典的园林形式,也不能依赖于西方园林的造园模式,应深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再现本土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方法、合理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取西方园林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将中国文化思想与西方现代观念完美融合,把握中西方古典园林设计的精髓。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只有以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文脉,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结合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古典园林的“魂”的景
观。
2.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
2.1中国园林与儒家思想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在儒家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溶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以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2]。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之说。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白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己与自然浑同一休,陶然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定的影响。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
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国许多关于竹的诗文。 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擢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悔、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3]。
2.2 中国园与林道家思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与儒、佛并称三教,成为中国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在哲学上,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看来,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切。而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实际上并不在于对自然形式美的模仿本身,而是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由此可见,道家的自然观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对古代艺术民族特色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于是,在道家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如秦始皇在渭水之南建的上林苑。据《关中记》载,上林苑设牵牛织女象征天河,置喷水石鲸、筑蓬莱三岛以象征东海扶桑。另上林苑中有大型宫苑建章宫,建章宫北为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
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据《史记·孝武小记》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小神山,龟鱼之属”。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促成了园林艺术的发展。这中在宫苑里凿池筑岛,用造阔的方式来摹拟东神山,对传统中国园林空间的发展至少具有以下显著的意义:
(1)完整的主附水体的建立:汉上林苑不但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小池沼作为附属水体,而且具备了太液池、昆明池这样水面浩瀚的主水。昆明池遗址的面积至今仍是清代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面积总和的三、四倍。同时,主附水体之间已有明确的仰承呼应关系。班固云:“前唐中(池) 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数量众多,相互映衬的水面形态,千姿百态的水体穿插于庞大宫苑建筑和山体之间,大大开拓了园林艺木空间,产生高低错落、起伏有致的和谐韵律[4]。
(2)为中国园林山水体系的确定奠定了基础。山体与水体之间的关系由过去长期的一水环一山,一池环一台变成了一庞大水体环绕三山,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园林空间艺术,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发展。
(3)以水体为纽带的山、水、建筑组合关系的建立在已往单纯的山或高台建筑为核心,以道路建筑为纽带的园林形式中加入了以水体为核心和纽带的新格局。这不仅大大丰富了园林艺术手段,促进山、水、建筑及植物景观间更复杂的穿插、渗透、映衬等组合关系的出现和发展,为传统园林最终采取一种流畅柔美、富于自然韵致的组合方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一池三山”的模式后来为历代皇家宫苑所沿用,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如扬州曾有“小方壶园”,苏州留园有“小蓬莱”,杭州三潭印月景区有“小瀛洲”等。
2.3 禅宗思想与中国园林
围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叫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文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就。它们通过个体的直觉
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种超脱与自由。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人与自然并不仅是彼此参与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两者浑然如一的整体。为了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展现出这种自然宇宙与人的整体境界,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这是因为宇宙万物的一切都是人心所生。正如六祖惠能的传世之偈中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惹尘埃”。它不仅体现了“不立文字”、“明心见性”的禅宗旨趣,还阐析了禅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在刹那之中使自已获得解脱的觉悟或感受。禅宗思想可谓有以下几个特点:
(1)“梵我合一”的一元世界观,即所谓我心即佛,佛即我心;
(2)设定了顿悟见性的修行方式,也就是通过渐修或顿悟发见本心;
(3)“以心传心”、“自解自悟”、“不着文字”的内心体验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起,将审美与艺术中主体的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从禅宗的观点看,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即“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这就为园林这种形式上有限的自然山水艺术提供了审美体验的无限可能性,即打破了小自然与大自然的根本界限。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筑厂文人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园林空间。因此,与皇家园林不同,充满禅趣的文人园林多显露出以小为尚的倾向。这一方面表现在园林面积、规模的小型化上,如山向叠石、水向小池潭、花木向单株转化,静观因素不断增加,而自然景观的可游性则相对降低;另一方面表现在立意于小。小中见大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绘画方面,“咫尺有千里之势”;在诗词方面,“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像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正如沈三白《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所说的那样“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除了以小见大的创作方法以外,园林中的“淡”也是源于禅宗思想。园林的“淡”可以通过两方面来体
现。一是景观本身具有平淡或枯淡的视觉效果,其中简、疏、古、拙等都可构成达到这一效果的手段。一是通过“平淡无奇”的暗示,触发你的直觉感受,从而在思维的超越中达到某种审美体验。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是士大夫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对个体自我意识的要求和发展处在次要的地位,对自然美的追求也不是社会的主流。因此,时代本身不具备对自然美作深层次发掘和开拓的土壤和条件。对自然美认识是在东汉衰落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无独有偶,私家园林、山水诗画都出现及勃兴于这个时代:魏晋南北朝,以儒道结合玄学进一步发展,在艺术上提出“言不尽意”、“悟对神通”的理论主张,使山水诗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追求形外之意的境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唐以后,士大夫艺木思维层次得到了提高和深化。由于盛唐自安史之乱以后转入衰落,士大夫的心理又依次失去平衡,这时糅合了老庄和玄学的禅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它所提倡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心悟、顿悟的领悟方式对艺术创作有了深远的影响。于是,人们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把自我摆到自然环境之中,物我交融为一,从而早创作中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准确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5]。
3.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
3.1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园林效法自然,凿池开山,栽种花木,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风景,常以假山、漏窗为屏障分割视线,有移步换
景之妙,成为“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自然式山水风光。
3.1.1 园林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让山水风光、自然气息渗透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天趣。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将形成空间的各要素糅合在一起,分别表现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使人们看到了空间局部的交错,以有限的面积,创造无限空间,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假自然之景,创造真山水之趣。
3.1.2 园林的景观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园中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这些自然山水虽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拟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体现着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
中国古典园林多以山水取胜,配以适当的植物,其山石采自太湖流域的太湖石。山体自然,神似真山,一些山石还具有“透、漏、瘦、皱”等特点。园林中花木的品种繁多,具有季节性、地方性、艺术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如拙政园的紫藤,留园的银杏,网师园的桧柏等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木,尤为珍贵。园林通过亭、台、楼、榭、轩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树木的映衬,体现出近景远景的层次[6]。
3.1.3 园林的建筑群体
中国古代园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还有密集的建筑。为了使园林成为可望、
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园林中必须建造各种相应的建筑,如厅、堂、轩、馆、楼、阁、榭、舫、亭、廊等。园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压倒或破坏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间协调融合时,应顺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与自然十分和谐地溶入建筑环境之中,让人们虽然身处人造环境的有限空间中,却令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天然环境的无限情趣。
3.1.4 淳厚丰富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大量的楹联、匾额、雕刻、碑石、文学、书画、音乐等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哲学理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还承载着淳厚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是综合性地历史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
3.2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
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效法自然迥然不同,它完全排斥自然,追求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西方造园艺术把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作为基本信条,提出“完整、和谐、鲜明”三要素。
3.2.1 园林的布局构造
西方园林的建筑物体积巨大,矗立于园林的中轴线起点之上。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使其成为整座园林的主轴。将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分别布置于园林的主轴线旁的几条副轴上,并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将水池、喷泉、雕塑及小建筑物等点状分布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布局严谨,构图强调秩序美,通过对称、均衡和秩序来表现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3.2.2 园林的景观配置
西方园林讲求人工化,整座园林全都统一在单幅构图里,树木、水池、台阶、植物、道路等的形状、大小、位置和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很好的比例。植物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出其各自的形状,完全一丝不苟地被人工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花圃被严格地规划成矩形、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几何形状。水池、草坪和花圃追求对称性和整一性,以各种几何形状的组合达到自然的和谐。西方园林造园之美就在于其所有要素之间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明晰和匀称。
4.中国园林与文人诗画的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了,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形式,必定受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各种哲学体系、宗教理论对山水的独特认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人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中国人的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
4.1中国山水画艺术
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山水印象的永恒意味,有趣的是在中国人的眼中,这样的艺术形象有时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即便是一段树枝、一块石头也能象征整个自然界,这便是反映自然的基本质特征的“片段的完整性”。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艺术境界,以极其简约的形式超越空间的局限与介质的束缚。造园之理自然颇通绘画之理,其运动的无灭点透视决定了造园方式是以有限空间的有限景物创造无限意境。
中国园林又名“文人园”,是一门绕有书卷气的艺术,诗文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作用还在于把景象升华到精神的高度,亦是对园林意境的开拓!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文之思也,其神运矣,故寂然凝思,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园林中的楹联、题词或蕴哲理发人深思,或抒情怀令人
神怡,或切主题启人心智,这就需要造园者有很高的艺术境界,把握住不同诗词之间所蕴藏的微妙情趣,然后运用于园林艺术之中,正如古人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之中。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画境”的追求必然在其具体造园手法上有所体现,清朝画家沈宗骞在其《芥舟学画编》中讲到布局时说:“凡作一图,若不先立主见,漫为填补,东添西凑,使一局物色各不相顾最是大病,先要将疏密虚实,大意早定,洒然落墨,彼此相生而相应,浓淡相间而相成,拆开则逐物有致,合拢则通体联络,自顶及踵,其烟岚云树,树落平原,曲折可通,总有一气贯注之势,密不嫌迫塞,疏不嫌空松,增之不得,减之不得,如天成,如铸就,方合古人布局之法”。当然,体现在园林艺术中则需要考虑空间流动、时令变化等等,但整体思想应该是一致的。关于园林艺术的选址布局。明朝造园大师计成在其《园冶》中说:“园基不拘方向、地势自有高低,涉门成趣,得景随形,或傍山林,欲通河沼,探奇近郭,远来往之通衢,选胜落村,籍参差之深树”。汪菊渊说:“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景以境出,取势为主,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起结开合,多样统一”。总之,布局应相势取势,随地形起伏变化和形势的开展而布置相宜的景物,“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宜亭斯亭,宜榭斯榭,就是所说的“得景随形”之理。
4.2 中国绘画艺术
然而,绘画艺术是纯粹的视觉艺术,园林艺术则有空间,有空间就有人的介入,就需要考虑功能及人的流线、视野来布局,人除视觉外还有听觉、嗅觉和触觉,就需要造园者调动一切因素使人产生最美妙的感受。然而,人又是有思想及情绪变化的,因而园林欣赏则是园林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运用联想、想象、移情等一切思维活动,参与园林意象的再创造。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的情感与自然的美不是孤立的和片断性的,而是整体统一的美学现象。“景”不是静止的,断章取义的画面,而是与四季变化和情绪状态有关的观念产物。这就决定了造园家具有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并能融入自身的独特体验。关于景的四季变化,古人亦早有思考。如“白云缭绕,雨雾迷茫,月色朦胧,曲径通幽”;这月色和烟雨之中隐约可见的虚幻超凡的世界,比起风和日
丽所显现的园林实境更有一番韵味[7]。
事实上,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常常与社会的剧烈变革、政治动荡以及思想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老庄对自然美的整体认识,那恰好是周王朝衰落,群雄割据,战乱连年的时代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两汉国力强盛,这时儒学上升为正统独尊的地位,人们的心理特征是普遍的人世和进取精神。
结束语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中国古代各种哲学体系、宗教理论曾深刻的影响着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思。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表达了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一种特别亲切、特别敏锐的感受能力。它是一种有形的诗或立体的画,更具体而典型地反映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无限留恋。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特别是在中古国传统的儒道佛学熏陶下的文人正确引导和呵护下,进行有内涵、有韵味、有血肉的园林创作之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因此,一旦剥离传统的文化环境,抛弃了传统的文化思维,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就会黯然失色。
参考文献
[l]杜顺宝编.中国园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蔡方鹿.华夏圣学--儒学与中国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3]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刘托.园林艺术欣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5]周武忠.中国园林艺术[M].上海:中华书局.1991.
[6]牛彦军.自然与人性的结合--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
[J].华中建筑.1996,(1).
[7]姚冈,史震宇.以竹为景,弘扬文化[J].中国园林.1997,(3).
[8]杜顺宝编.中国园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王铎.白居易的造园活动及其园林思想——兼论洛阳履道坊白氏故里园
[10]牛艳玲.园林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初探[D] .南京林业大学.2006.
[12]梁思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5]周武忠.试论中西园林艺术的同一性[J] .中国园林.1989.
你正文里参考文献只到7,你这里写了15个,我不知道咋搞的!别的应该没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