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练习(二)
2010-10-26
1、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本报海口3月1日讯: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在央视等媒体一亮相,就
赢得了满堂喝cǎi 。短短5秒,尽显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迷人风光,让人
清晰感受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激昂脚步声,让全世界都能收到海南岛的热情
yāo 请。“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这句广告语是对海南之美的精炼概括
和由衷赞叹。16年的生态省建设,让海南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的美名誉满
天下。“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这不是“王婆卖瓜, 而是海南旅游价值的高度凝炼的真实写照。
(选自《海南日报)2009年3月2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喝cǎi yāo 请
(2)请在上文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3)假如让你用一两句话将这则新闻告诉你的亲友,你会如何表达?(
2、古诗文背诵、默写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2) 吴楚东南坼, ,
(3)人们常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两句诗来歌颂人民教师生命不息,奉献不
止的精神,这两句是“ , 。”
(4)他山之石, 。(《诗经·小雅·鹤鸣》)
(5)关关雎鸠, 。 , 。(《诗经·关雎》
(6)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7) ,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8)月出惊山鸟, 。(唐·王维《鸟鸣涧》)
(1)该书作者是 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型就是格列佛在 国中见到的 。
(3)这部小说以杰出的讽刺艺术而垂名于世界文学史,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
析它的讽刺艺术。 ”,3、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 1
4、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
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
帮他分析一下。
第一, ;
第二,
【活动三:网络写作】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某同学代表班级写
了一段话,准备发在校园网上。
①气象物候知识既实用又有趣。②正常的物候条件,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
坏。③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草木枯荣、候鸟去来、云彩变化等现象来
安排农事。④诗人们也从大自然丰富的语言中得到灵感,他们常常由物候现象联
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⑤通过这次活
动,使我们能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增强科学意识。
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活动四: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
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
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衡阳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燕:
2 (2)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雁:
1.(1)彩 邀(2分,每字l分)
(2)自卖自夸(1分,出现一个错别字扣0.5分)
(3)示例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在央视等媒体播出,获一致好评。示例二:央视等媒体播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广告语是“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3分。“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在央视等媒体播出”2分,“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1分)
3、.(1)英国 斯威夫特(2)慧骃国 耶胡(3)小人国里高跟党、低跟党的党派之争,讽刺了英国脱利党和辉格党的党派之争。利立浦特国对布莱夫斯古国的入侵,讽刺了英国对爱尔兰的侵略,讽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大人国国王断然拒绝格列佛向他敬献火药枪炮的制造方法,讽刺了人类把火药运用于战争的做法。科学院里种种荒诞的科学实验讽刺了脱离生活实际的、脱离生产的伪科学„„
4、活动一:无统一答案。名称要紧扣“气象物候”,力求新颖。例如:气象物候 你我齐学;气象物候流行风等。
活动二: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一点一分)
活动三:(1)有语病的是第②句,去掉“正常的”或改为“物候条件正常与否,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2)有语病的是第⑤句,删去“使”即可。(改对一句得一分)
活动四:“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1分)“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1分)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3
九年级语文练习(二)
2010-10-26
1、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答题。
本报海口3月1日讯: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在央视等媒体一亮相,就
赢得了满堂喝cǎi 。短短5秒,尽显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迷人风光,让人
清晰感受到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激昂脚步声,让全世界都能收到海南岛的热情
yāo 请。“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这句广告语是对海南之美的精炼概括
和由衷赞叹。16年的生态省建设,让海南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的美名誉满
天下。“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这不是“王婆卖瓜, 而是海南旅游价值的高度凝炼的真实写照。
(选自《海南日报)2009年3月2日,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喝cǎi yāo 请
(2)请在上文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句子。
(3)假如让你用一两句话将这则新闻告诉你的亲友,你会如何表达?(
2、古诗文背诵、默写
(1) ,秋水共长天一色。
(2) 吴楚东南坼, ,
(3)人们常用李商隐的《无题》中的两句诗来歌颂人民教师生命不息,奉献不
止的精神,这两句是“ , 。”
(4)他山之石, 。(《诗经·小雅·鹤鸣》)
(5)关关雎鸠, 。 , 。(《诗经·关雎》
(6)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7) ,鸟鸣山更幽。(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8)月出惊山鸟, 。(唐·王维《鸟鸣涧》)
(1)该书作者是 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型就是格列佛在 国中见到的 。
(3)这部小说以杰出的讽刺艺术而垂名于世界文学史,请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
析它的讽刺艺术。 ”,3、名著阅读:《格列佛游记》 1
4、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
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
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
帮他分析一下。
第一, ;
第二,
【活动三:网络写作】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某同学代表班级写
了一段话,准备发在校园网上。
①气象物候知识既实用又有趣。②正常的物候条件,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
坏。③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草木枯荣、候鸟去来、云彩变化等现象来
安排农事。④诗人们也从大自然丰富的语言中得到灵感,他们常常由物候现象联
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⑤通过这次活
动,使我们能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增强科学意识。
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
(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活动四: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
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
中各自的文化内涵。
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衡阳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燕:
2 (2)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雁:
1.(1)彩 邀(2分,每字l分)
(2)自卖自夸(1分,出现一个错别字扣0.5分)
(3)示例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在央视等媒体播出,获一致好评。示例二:央视等媒体播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广告语是“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3分。“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广告在央视等媒体播出”2分,“要想身体好,常来海南岛”1分)
3、.(1)英国 斯威夫特(2)慧骃国 耶胡(3)小人国里高跟党、低跟党的党派之争,讽刺了英国脱利党和辉格党的党派之争。利立浦特国对布莱夫斯古国的入侵,讽刺了英国对爱尔兰的侵略,讽刺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大人国国王断然拒绝格列佛向他敬献火药枪炮的制造方法,讽刺了人类把火药运用于战争的做法。科学院里种种荒诞的科学实验讽刺了脱离生活实际的、脱离生产的伪科学„„
4、活动一:无统一答案。名称要紧扣“气象物候”,力求新颖。例如:气象物候 你我齐学;气象物候流行风等。
活动二: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一点一分)
活动三:(1)有语病的是第②句,去掉“正常的”或改为“物候条件正常与否,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2)有语病的是第⑤句,删去“使”即可。(改对一句得一分)
活动四:“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1分)“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1分)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