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倡导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提升素养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68-02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地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对和谐校园建设、指导师生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提升师生个人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一 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两千多年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然而近百年来,我们过分地甚至只看到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消极的一面,一味地否定其积极的作用。道德的缺失以至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不孝不悌者有之、不仁不义者有之、不谦不让者有之、不诚不信者更有之。一句话,传统美德在不少人身上已丧失殆尽! 在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直到拾荒阿姨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18∶1,多么让人不寒而栗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人的良知底线在哪里?仁义善念在哪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 当今“80后”、“90后”的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备受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社会大环境中又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这是一个非常危险和可怕的社会现实。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48年在清华大学做过一个演讲,题目叫《半个人的时代》,他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谨防培养“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他的观点至今仍振聋发聩。当前,教育越来越注重传授“有用”的知识,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被忽略。怎么与人和谐相处,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怎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伦理被遗忘。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空心人”。如何完善一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社会规则?职业道德、社会伦理、人生底线,这些又在哪里快速生长?归根到底,传统教育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必须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中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结合时代的需要,用其积极的一面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完善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古人说:“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抑制道德滑坡,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只能靠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召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已经成了溶于中华民族骨髓中的营养物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与青年学生没有隔阂感。学生从小在这个环境中成长,即使是青春叛逆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接受和认可的。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 2003年温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维系和调节作用。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所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意义在于: 1.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知、接受。中国的语言文字被世界各地人学习,许多历史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国也颇受欢迎。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思想对东亚的日本、南亚的新加坡甚至欧洲都有很大影响。日本株式会社企业组织方式的创始人涩泽荣一就提出“论语和算盘”的理论,也称之为“经济道德合一”说。他们倾慕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以期来建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推动社会的现代文明。 在中国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圣贤先哲的至理名言、诗词歌赋、感人事迹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树立远大理想的最好的素材。如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这些先辈的感人事迹及其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不朽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非凡的骨气,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通过对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讲解和对这些可赞可叹的警句的分析,启发教育学生,有利于树立献身祖国、献身人民的远大理想。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政治工作,必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锐意拼搏、顽强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深刻地告诉人们:完成重任、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艰苦地磨炼方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地。旬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成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骐冀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凡此种种史实、名言、佳篇,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可以说不胜枚举。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言哲理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活动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品质、意志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3.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伦理道德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传统伦理道德首先讲的是“仁爱”,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仁慈,有爱心。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老师、爱同学同事、爱集体,最后升华为爱自己的祖国。近年来,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单纯重视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过分强调功利,而忽视人格的养成。学生的个体意识日趋增强,群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人际关系趋于冷漠。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爱。一个不爱自己父母,不懂得感恩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因此,在学习传统文化中,仁人、志士的高尚人格,对于净化学生的灵魂具有不可替代的感召力量。此外,利用古代的文学典籍进行思想教育,其陶冶情操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能够潜入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的人格产生熏陶作用,使人格品质得以提升。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让学生懂得人人需要他人的帮助,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利益,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珍惜友谊、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 发挥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生。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愿望和做法却南辕北辙。现在有很多家庭是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他们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娇生惯养中成长,经不起一点困难与挫折。今天的家长,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也没有受到很好的为人处世方式、思想道德风范、工作责任态度、理想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格素质教育。在他们成为家长后,能够教育孩子知书达理﹑启迪智慧、使人格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吗?他们不是不想教,是不会教。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担当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角。 1.把传统蒙学作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是以立志做人为首要目标,以生活常识、地理历史、道德伦理、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强调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讲求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综合性教育。 所有的蒙学教材都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三字经》中的励学“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朱子治家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弟子规》要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学文。”中国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厚德才能载物,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智慧和深刻历史教训的教育思想。 2.开辟传统文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通过组建“国学社团”“读者协会”倡导国学精神,与圣贤为友,弘扬国学文化。组织“国学辩论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学生用现代理论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利用广播、主题班会、诵读《弟子规》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内通过办黑板报、悬挂孔子画像、张贴挂图等,来强化学习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入学生耳、进学生心、燃学生情、践学生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在生活、学习中,使传统文化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3.大力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活动 和谐校园建设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理想。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立场。我们在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活动中,应当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大力倡导师生和谐、生生和谐。教职员工之间讲和气,部门之间讲协作。在学生中,彼此讲和气、团结、团队合作精神。师生之间讲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同时还要把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下来,引导学生养成平和恬淡、自重宽厚的心态;勤恳俭让、诚信慧人的品质;温文儒雅、大度不凡的气质。通过和谐校园建设,使中国传统文化被师生所认识和接受,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也必将使校园更加充满生机,更加稳定和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高照〕
【摘 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完善学生的思想教育体系,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通过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倡导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准则,建设和谐校园,提升学生品德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提升素养 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68-02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地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为人处世的丰富哲理,对和谐校园建设、指导师生加强道德修养、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提升师生个人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一 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两千多年来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然而近百年来,我们过分地甚至只看到了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消极的一面,一味地否定其积极的作用。道德的缺失以至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不孝不悌者有之、不仁不义者有之、不谦不让者有之、不诚不信者更有之。一句话,传统美德在不少人身上已丧失殆尽! 在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直到拾荒阿姨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18∶1,多么让人不寒而栗的数字!我们不禁要问:人的良知底线在哪里?仁义善念在哪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 当今“80后”、“90后”的青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备受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社会大环境中又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扭曲,这是一个非常危险和可怕的社会现实。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1948年在清华大学做过一个演讲,题目叫《半个人的时代》,他提倡教育要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谨防培养“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他的观点至今仍振聋发聩。当前,教育越来越注重传授“有用”的知识,追求升学率,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育的一些最基本问题被忽略。怎么与人和谐相处,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怎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这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伦理被遗忘。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空心人”。如何完善一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社会规则?职业道德、社会伦理、人生底线,这些又在哪里快速生长?归根到底,传统教育特别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必须成为中国人的“必修课”。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中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结合时代的需要,用其积极的一面来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完善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古人说:“建国君民,教育为先。”抑制道德滑坡,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只能靠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学校应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召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数千年文化流传的结晶,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已经成了溶于中华民族骨髓中的营养物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百姓的生活,与青年学生没有隔阂感。学生从小在这个环境中成长,即使是青春叛逆期,对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接受和认可的。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会使思想教育工作更加亲切,更加得心应手。 2003年温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维系和调节作用。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所有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目的、意义在于: 1.学习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形成民族凝聚力,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并逐步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知、接受。中国的语言文字被世界各地人学习,许多历史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国也颇受欢迎。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思想对东亚的日本、南亚的新加坡甚至欧洲都有很大影响。日本株式会社企业组织方式的创始人涩泽荣一就提出“论语和算盘”的理论,也称之为“经济道德合一”说。他们倾慕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以期来建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推动社会的现代文明。 在中国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圣贤先哲的至理名言、诗词歌赋、感人事迹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乃至树立远大理想的最好的素材。如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这些先辈的感人事迹及其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不朽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非凡的骨气,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闪闪发光。通过对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的讲解和对这些可赞可叹的警句的分析,启发教育学生,有利于树立献身祖国、献身人民的远大理想。利用传统文化教育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政治工作,必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锐意拼搏、顽强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深刻地告诉人们:完成重任、实现理想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经过艰苦地磨炼方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地。旬子在《劝学》中告诫我们,成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骐冀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凡此种种史实、名言、佳篇,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可以说不胜枚举。有道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言哲理的警示作用是巨大的,文学作品的潜移默化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活动中,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讲解这些传统文化中的鲜活内容,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恒心、毅力、品质、意志和不断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3.学习传统文化,提高学生伦理道德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把道德、道义作为人生的基础。传统伦理道德首先讲的是“仁爱”,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仁慈,有爱心。爱父母、爱兄弟姊妹、爱老师、爱同学同事、爱集体,最后升华为爱自己的祖国。近年来,一些学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单纯重视自己知识和技能的提高,过分强调功利,而忽视人格的养成。学生的个体意识日趋增强,群体意识、团结协作精神逐步削弱,人际关系趋于冷漠。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永远得不到别人的爱。一个不爱自己父母,不懂得感恩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因此,在学习传统文化中,仁人、志士的高尚人格,对于净化学生的灵魂具有不可替代的感召力量。此外,利用古代的文学典籍进行思想教育,其陶冶情操的作用又不同于一般的思想道德理论的直接灌输。文学作品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人格魅力,能够潜入读者的心灵深处,对他们的人格产生熏陶作用,使人格品质得以提升。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等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让学生懂得人人需要他人的帮助,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利益,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珍惜友谊、团结互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 发挥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生。爱因斯坦认为:“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应该使每一个“受教的人做一个‘人’,做一个‘士’”。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愿望和做法却南辕北辙。现在有很多家庭是把孩子当成“宠物”来养。他们自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娇生惯养中成长,经不起一点困难与挫折。今天的家长,他们在青少年时代也没有受到很好的为人处世方式、思想道德风范、工作责任态度、理想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格素质教育。在他们成为家长后,能够教育孩子知书达理﹑启迪智慧、使人格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吗?他们不是不想教,是不会教。因此,学校必须担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担当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角。 1.把传统蒙学作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是以立志做人为首要目标,以生活常识、地理历史、道德伦理、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强调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讲求知行合一的实践性、综合性教育。 所有的蒙学教材都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三字经》中的励学“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朱子治家格言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为艰。”《弟子规》要求:“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则学文。”中国人的教育智慧就是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厚德才能载物,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是蕴涵着深刻人生哲理、智慧和深刻历史教训的教育思想。 2.开辟传统文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通过组建“国学社团”“读者协会”倡导国学精神,与圣贤为友,弘扬国学文化。组织“国学辩论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学生用现代理论对传统文化进行解读。利用广播、主题班会、诵读《弟子规》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班级内通过办黑板报、悬挂孔子画像、张贴挂图等,来强化学习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入学生耳、进学生心、燃学生情、践学生行,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在生活、学习中,使传统文化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3.大力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活动 和谐校园建设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与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谐社会的理想。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学者,一贯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立场。我们在开展和谐校园建设活动中,应当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大力倡导师生和谐、生生和谐。教职员工之间讲和气,部门之间讲协作。在学生中,彼此讲和气、团结、团队合作精神。师生之间讲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同时还要把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下来,引导学生养成平和恬淡、自重宽厚的心态;勤恳俭让、诚信慧人的品质;温文儒雅、大度不凡的气质。通过和谐校园建设,使中国传统文化被师生所认识和接受,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也必将使校园更加充满生机,更加稳定和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舞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大力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吉惠.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