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省长 程安东
各位代表: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提交大会,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一、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九五"任务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九五"期间,各级政府和全省人民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陕西出现了建国以来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新世纪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登上一个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00年达到1660.9亿元,比1995年增长53.7%。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有效抑制。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7.5亿元,加上上划中央两税,共计191亿元,是1995年的2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1%,1996年、1998年粮食生产相继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到121.7亿公斤和130.3亿公斤。农业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苹果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出口量比"八五"增加37倍。畜牧、蔬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乡镇企业以年均17.9%的速度持续增长。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展开,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草)406万亩,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中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2000年达到549.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64.4%。技改力度加大,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55.3亿元,其中工业技改完成288.2亿元。涌现出2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产业呈现出新的繁荣。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1%,比"八五"末提高了2.4个百分点。旅游业在深化改革中打破多年徘徊,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00年接待境外游客71万人次、外汇收入2.8亿美元,分别比"八五"末增长60%和98.7%;接待国内游客3063.5万人次,收入127.3亿元,分别增长45.7%和202.4%。房地产、金融、证券、保险、中介、咨询、餐饮、社区服务等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明显改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0亿元,超过前三个五年计划的总和,形成了建国以来又一个建设高潮,兴办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未办的基础设施大项目。临渭、渭潼、宝鸡至牛背、西安至蓝田、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北段和阳安铁路改造、宝中铁路如期建成通车,西康铁路提前竣工,今年元月投入运营。新增高等级公路393公里、铁路550公里,分别比"八五"增加1.3倍和2.7倍。新开工的榆靖沙漠高速公路、西安至阎良、勉县至宁强、延安至安塞、西安至户县高速公路、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南段、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西安至南京铁路西合段、宝兰铁路二线、咸阳机场扩建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蒲城电厂一期、榆靖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天然气生产能力30亿立方米。关中五城市、杨凌和延安、榆林市部分城区实现城市气化。东雷抽黄续建等10个重点水利工程基本建成,西安城市供水工程黑河金盆枢纽进展顺利,石头河向西安供水工程提前竣工,连续五年安全供水,宝鸡、铜川、延安供水工程也相继竣工,全省城乡缺水状况有所缓解,防洪抗旱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化通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建成了西安第二长途通信大楼、西安邮政重件中心、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呼和浩特光缆工程,移动通信网已覆盖全省98%的县市。陕西省文体中心、西安城运村、杨凌会展中心、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重大工程竣工落成,形成了一批增加城市综合载体功能、体现现代城市风采的标志性建筑。城镇化步伐加快,汉中、延安、渭南、榆林、安康撤地设市,城镇化率比"八五"末提高4.3个百分点。以"三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的目标。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省长 程安东
各位代表: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已提交大会,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纲要》一并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一、经过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九五"任务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九五"期间,各级政府和全省人民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使陕西出现了建国以来又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基本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为新世纪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登上一个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000年达到1660.9亿元,比1995年增长53.7%。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通货紧缩趋势得到有效抑制。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7.5亿元,加上上划中央两税,共计191亿元,是1995年的2倍。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1%,1996年、1998年粮食生产相继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到121.7亿公斤和130.3亿公斤。农业结构调整迈出重大步伐,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苹果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出口量比"八五"增加37倍。畜牧、蔬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乡镇企业以年均17.9%的速度持续增长。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展开,1999年以来退耕还林(草)406万亩,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中快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2000年达到549.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64.4%。技改力度加大,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55.3亿元,其中工业技改完成288.2亿元。涌现出2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三产业呈现出新的繁荣。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9.1%,比"八五"末提高了2.4个百分点。旅游业在深化改革中打破多年徘徊,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2000年接待境外游客71万人次、外汇收入2.8亿美元,分别比"八五"末增长60%和98.7%;接待国内游客3063.5万人次,收入127.3亿元,分别增长45.7%和202.4%。房地产、金融、证券、保险、中介、咨询、餐饮、社区服务等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明显改善。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90亿元,超过前三个五年计划的总和,形成了建国以来又一个建设高潮,兴办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未办的基础设施大项目。临渭、渭潼、宝鸡至牛背、西安至蓝田、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北段和阳安铁路改造、宝中铁路如期建成通车,西康铁路提前竣工,今年元月投入运营。新增高等级公路393公里、铁路550公里,分别比"八五"增加1.3倍和2.7倍。新开工的榆靖沙漠高速公路、西安至阎良、勉县至宁强、延安至安塞、西安至户县高速公路、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南段、延安北至神木北铁路、西安至南京铁路西合段、宝兰铁路二线、咸阳机场扩建工程正在抓紧建设。蒲城电厂一期、榆靖天然气管道等项目建成投产,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天然气生产能力30亿立方米。关中五城市、杨凌和延安、榆林市部分城区实现城市气化。东雷抽黄续建等10个重点水利工程基本建成,西安城市供水工程黑河金盆枢纽进展顺利,石头河向西安供水工程提前竣工,连续五年安全供水,宝鸡、铜川、延安供水工程也相继竣工,全省城乡缺水状况有所缓解,防洪抗旱能力明显增强。现代化通信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建成了西安第二长途通信大楼、西安邮政重件中心、西安至合肥、西安至呼和浩特光缆工程,移动通信网已覆盖全省98%的县市。陕西省文体中心、西安城运村、杨凌会展中心、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等重大工程竣工落成,形成了一批增加城市综合载体功能、体现现代城市风采的标志性建筑。城镇化步伐加快,汉中、延安、渭南、榆林、安康撤地设市,城镇化率比"八五"末提高4.3个百分点。以"三通"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电话的目标。
〔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