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Q/JTK
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金铜矿企业标准
安全教育制度
编 制: 黄全荣
审 核: 张开林
批 准: 廖中华
修 订: 黄全荣
2005-10-25发布 2010-04-05修订 2010-04-10实施
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现代工业生产过程是在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是生产的主体,人具有能动的创造力,机器、环境为人所驾驭或改造。系统三个要素中,人的自由度最大,尽管主观上人不愿意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但由于影响人的安全本质的因素很多,经归纳人的本质安全主要有安全生理素质、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持续术素质四个方面,并与系统安全匹配。否则,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难以避免的,就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以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意识,加强训练,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识别及适宜性评估
(一)、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识别分析可按发现问题、预先分析、资料收集、需求分析的程序进行,如下图:
1、发现问题
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本生产经营单位员工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作业层面的问题。
a)个人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ⅰ、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及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所需的培训内容。
ⅱ、绩效评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的。
ⅲ、员工情绪出现敌意、懈怠、气馁、低落、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等。
ⅳ、出现违章操作、违反纪律、操作失误增多、安全意识淡薄等。
ⅴ、出现技能方面的问题,如对复杂情况难以适应,对危险隐患或突发事件不能正确处理或处理不了,生产工艺、设备或生产任务有新的变化而胜任不了等。
b)组织层面的问题包括:
ⅰ、公司或金铜矿管理或业务提升所产生的新需求。
ⅱ、金铜矿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带来的相关技能培训。
ⅲ、人员调整、调换工作,导致需要新的安全技能。
ⅳ、针对各单位现有的生产记录、安全记录、成本记录、设备保养与维护记录等方面的信息,如事故率、设备运行情况等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培训项目。
ⅴ、各业务单元本年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的。
ⅵ、各业务单元下年度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资源支持(通过培训解决的)。
c)作业层面的问题包括:
ⅰ、具体岗位的作业标准要求与期望实现的效果是怎样的,可以通过查阅岗位作业规程、工作说明书等确定。
ⅱ、通过岗位检查记录及日常考核,明确员工现实的水平。
ⅲ、与期望的作业标准进行比较,寻找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与损失,然后确定培训需求。
2、问题预先分析
首先对所出现问题的严重性或进行相应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做出初步的、直观的判断;其次,对所需培训对象、内容等做初步的需求分析。
3、资料收集
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收集有关资料。必要时,可采取座谈、访问、谈话、填写调查表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以便于正确地进行需求分析。
4、需求分析识别
首先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是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内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其次,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采用安全教育培训方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最后,确定哪些人员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方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需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层次及相应的人数等。
(二)培训适宜性评估
通过培训后让受训人员填写《受训意见调查表》,然后再对培训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填写《集中式培训(训练)总结报告与效果评价表》。
二、培训教育
1、新进矿的各种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入矿安全教育” 和“三级安全教育”,井下作业人员和露天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的培训时间分别不得少于72小时和40小时,其中“入矿安全教育”时间为8小时,并经考试合格后,在有经验的员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然后经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2、对调换工种或脱岗3个月以上重新上岗,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重新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小时;
4、对“三违”员工,除受到处理外,需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三、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内容有: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
(一)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其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心、积极性。意在培养、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1、员工安全意识识别
a)识别方法:每月10日前对上月的情况逐人进行识别,由安全科科长(或安全员)汇总。
b)识别标准:优: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好,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能主动发现和提出事故隐患或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主动提醒工作同伴改进安全工作;良: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正常,能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无违章行为,反应敏捷,工作同伴有违章行为能发现并制止;中:能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安全意识一般,未发现有坏的安全习惯,但反应不够机敏,工作同伴有违章行为发现不了或不主动制止;差: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好,有违章行为,不执行指令。
c)工作要求:识别工作要严肃、慎重进行,防止敷衍了事和人情观念,凡发现评定不实不公,将对做出评价的相关领导进行处罚。
d)为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各工程公司可在员工比较集中的地点设立“安全违章曝光台”,把经安全会议确定的违章事例予以公布,经过对违章人员安全教育和现场工作检查,若安全意识评为良后,经本人申请、安全会议批准方可撤销。
2、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a)提升方法:教育引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
①、加强对员工自我安全意识的教育引导,通过集中学习、板报、横幅、光盘、邮件等让员工了解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一种自我安全的良好习惯。
②、不仅要从思想上有一个认识,还要从业务上提高能力,使员工们做到不仅想安全,而且会安全。抓好日常学习,充分利用好每天的班前会加强安全业务技能学习,特别是针对本单位现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如何应对现场危险因素,熟练掌握危险辨识控制对策。抓好定期培训,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抓好技能竞赛活动,要运用好技能竞赛这一有效载体,通过广泛发动、物质激励等手段,提高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每一名员工的业务技能。
③、强化有效监督,培训单位应及时对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可以通过考试、提问等形式监测
意识提升效果。对自我安全意识差、违章违纪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发现一次就按规定处罚一次。
b)工作要求:每年年初各厂、处、各工程公司需根据各层次员工制定相应的安全意识提升计划,要明确内容、形式。教育引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要有记录。
(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一般由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三部分组成。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员工重点掌握自己和自己相关岗位必须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这一点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特别重要)。
(三)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安全技能教育。仅有安全技术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安全地从事操作,还必须把它变成安全操作本领。安全技能包括岗位操作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危急情况应变措施,安全技能主要靠演示和练习才能掌握。
(四)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
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宪法、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国家(行业)标准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的目的,是使金铜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熟知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通过加强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建立员工获取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渠道
a)通过金铜矿内网(http://192.168.1.1)“三标一体”专栏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
b)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内容。
c)通过安全会议、安全学习等形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d)购买各类法律法规书籍存放图书室借阅。征订《中国安全生产报》、《安全与健康》等安全报刊、杂志。
(五)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
职业病(职业卫生)防范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使员工了解职业病发生的机理、危害和防范措施,能在工作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进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的专门培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继续工程”教育、“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入矿安全教育。
(一)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教育是各生产单位(包括工程队)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和主要形式。它包括厂(处、室)(以下简称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意识提升效果。对自我安全意识差、违章违纪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发现一次就按规定处罚一次。
b)工作要求:每年年初各厂、处、各工程公司需根据各层次员工制定相应的安全意识提升计划,要明确内容、形式。教育引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要有记录。
(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一般由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三部分组成。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员工重点掌握自己和自己相关岗位必须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这一点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特别重要)。
(三)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安全技能教育。仅有安全技术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安全地从事操作,还必须把它变成安全操作本领。安全技能包括岗位操作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危急情况应变措施,安全技能主要靠演示和练习才能掌握。
(四)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
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宪法、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国家(行业)标准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的目的,是使金铜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熟知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通过加强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建立员工获取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渠道
a)通过金铜矿内网(http://192.168.1.1)“三标一体”专栏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
b)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内容。
c)通过安全会议、安全学习等形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d)购买各类法律法规书籍存放图书室借阅。征订《中国安全生产报》、《安全与健康》等安全报刊、杂志。
(五)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
职业病(职业卫生)防范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使员工了解职业病发生的机理、危害和防范措施,能在工作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进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的专门培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继续工程”教育、“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入矿安全教育。
(一)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教育是各生产单位(包括工程队)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和主要形式。它包括厂(处、室)(以下简称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1、厂级安全教育,由厂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即对新入厂的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民工、实习生、参加劳动的学生等人员)在分配到车间、班组之前,必须进行初步的安全生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 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基本知识;
b) 本企业厂概况及主要工艺流程、设备状况;
c) 本企业厂主要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危险源及其分布,厂区范围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标志、安全色、安全栏杆、安全通道等)的区分和作用;
d) 职业病(职业卫生)防范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
2、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是新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员工被分配到车间以后进行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
a) 本车间生产基本概况和生产工艺流程特点、设备状况、危险区域、要害部位;
b) 车间安全和设备管理制度;
c) 防火防爆、防触电、防机械伤害等基本安全防护知识;
d) 车间安全生产经验和教训,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是新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到了新工作岗位开始工作前的一级教育。教育内容有:
a) 作业区内的生产工艺、设备特点,作业区内的各种危险源极其分布、危险因素和危险模式(类型)、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后果以及对策措施;
b) 新员工将要从事生产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c) 设备的安全装置及其作用和维护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d) 班组安全文明生产规定及安全会议制度;
4、重新培训系指调换工种或脱岗3个月以上重新上岗,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作业的人员,所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其培训内容为调换的新工种(岗位)或重新上岗所在的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作业的工人,应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后,方可上岗作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运行,存在着新的危险因素,可能出现新的事故,必须对员工进行新工作岗位和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岗位教育方法,一般采用“以老带新”或“师徒包教包学”等方式,要订立包教合同,规定具体期限,使员工按规定掌握岗位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搞好这一级的安全教育,并使工人熟练地掌握安全操作,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5、三级安全教育不仅是需要认真坚持的基本教育制度,而且应做到教育内容的规范化。每一级教育后都要经过严格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考试成绩记入档案,作为定级考核评定的依据。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1、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矿山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金属焊接(含电焊、气焊)工、矿井泵工、主扇风机操作工、主提升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输送机操作工、矿内专用机动车司机、安全检查工、爆破工;矿山通风工;信号工、拥罐(把钩)工、矿山排水工(含尾矿坝作业);凿岩工、锅炉工等。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因为这些作业不同于其他一般作业,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重大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对整个企业生产影响较大。如锅炉工若不懂锅炉的维护、保养等技术知识,电气焊工若不懂乙炔的性能在进行工作时,就容易造成事故,从而影响生产的进行。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在心理、生理素质、安全技术知识、技能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必须严格要求,加强这些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根据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年满18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认真、严格的培训,并经技术业务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三)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1、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基于安全生产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职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应贯穿于生产活动之中。这项工作若开展好,就能使安全生产的思想广泛深入人心,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以班组安全教育为主,教育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如: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会议、安全技术交底、广播、黑板报、事故现场会、安全教育陈列室、安全卫生展览会、放安全电影和录像、安全考试、安全演讲、安全竞赛。在生产过程中应坚持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的制度。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还应注意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教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老职工有生产经验,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新职工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容易冒险作业;节、假日前后,有的职工思想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月末、季末、年末抢任务容易忽视安全等等。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把思想教育工作和安全措施做在前头,取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四)安全“继续工程”教育
继续工程教育是指那些已经受过大专院校教育,并已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科技、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领导者,特别是对新任职的领导,《矿山安全法》已明确规定矿长、经营领导、副总工程师以上的技术干部必须经过指定的培训中心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才能指挥生产。加上目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知识老化,对于在企业从事安全管理的干部及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知识更新培训,以保持其知识能适应技术进步的需要。特别是近年
来,已出现安全管理干部和技术管理人员,因不熟悉生产系统的新技术,而违章指挥,导致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自己也在事故中丧身。因此,必须继续接受安全知识和劳动保护新知识的教育。
(五)“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
1、“四新”教育,系指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时或工人调换工种时,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技术部门负责进行,其内容主要有:①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磨损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②“四新”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新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③新产品、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④新订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3、“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教育后要进行考试,合格后填写《“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安全教育登记表》。
(六)入矿安全教育
入矿安全教育由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其内容主要有:1、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知识;2、紫金山金铜矿安全生产概况;3、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4、紫金山金铜矿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程;5、有关特种作业的规定、制度以及操作的有关事项;6、案例分析使新员工吸取经验和教训;7、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及其他有关应注意事项。
五、安全教育计划及人员安排
1、各单位安全职能部门根据新入矿(厂)的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员工,每月及时给予教育,并进行经常性地安全教育和“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并与政府劳动等部门联系特殊工种的培训和教育。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分配到车间(部门)工作。
2、各生产(工作)单位的车间(分厂)领导(或专职安全员)根据新入车间(分厂)或调动工作的员工每月及时给予车间安全教育,并进行经常性地安全教育和“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分配到所属工段、班组。
3、各生产单位的工段长或班组长根据新上岗或调动工作的员工每月及时地给予岗位安全教育,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分配到岗位上。
4、以上教育各单位应将教育具体情况登记、汇总至各单位安全职能部门。
六、记录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部门 保存期限
Q/JTK-HA-(OW)-044 B1 《紫金山金铜矿“三级安全教育”登记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2 《紫金山金铜矿入矿人员安全教育统计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3 《安全学习记录本》 各车间 长期 Q/JTK-HA-(OW)-044 B4 《紫金山金铜矿新员工入矿安全教育登记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5 《集中式安全培训总结报告与效果评价》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6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RL- (YW) -002 B8 《受训意见调查表》 人力处、相关部门 1年 Q/JTK-RL- (YW) -002 B6 《集中式培训(训练)总结报告与效果评价表》人力处、相关部门 1年 Q/JTK-HA-(OW)-044 B7 《紫金山金铜矿 年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计划表》归口管理部门 3年
A
Q/JTK
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金铜矿企业标准
安全教育制度
编 制: 黄全荣
审 核: 张开林
批 准: 廖中华
修 订: 黄全荣
2005-10-25发布 2010-04-05修订 2010-04-10实施
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教育是现代工业生产的基本要求。现代工业生产过程是在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是生产的主体,人具有能动的创造力,机器、环境为人所驾驭或改造。系统三个要素中,人的自由度最大,尽管主观上人不愿意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但由于影响人的安全本质的因素很多,经归纳人的本质安全主要有安全生理素质、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文化素质及安全持续术素质四个方面,并与系统安全匹配。否则,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难以避免的,就有可能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以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意识,加强训练,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识别及适宜性评估
(一)、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识别分析可按发现问题、预先分析、资料收集、需求分析的程序进行,如下图:
1、发现问题
安全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本生产经营单位员工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这些问题可归纳为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作业层面的问题。
a)个人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
ⅰ、员工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及自己的发展目标,确定所需的培训内容。
ⅱ、绩效评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的。
ⅲ、员工情绪出现敌意、懈怠、气馁、低落、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等。
ⅳ、出现违章操作、违反纪律、操作失误增多、安全意识淡薄等。
ⅴ、出现技能方面的问题,如对复杂情况难以适应,对危险隐患或突发事件不能正确处理或处理不了,生产工艺、设备或生产任务有新的变化而胜任不了等。
b)组织层面的问题包括:
ⅰ、公司或金铜矿管理或业务提升所产生的新需求。
ⅱ、金铜矿采用新的生产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带来的相关技能培训。
ⅲ、人员调整、调换工作,导致需要新的安全技能。
ⅳ、针对各单位现有的生产记录、安全记录、成本记录、设备保养与维护记录等方面的信息,如事故率、设备运行情况等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培训项目。
ⅴ、各业务单元本年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需要通过培训解决的。
ⅵ、各业务单元下年度工作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资源支持(通过培训解决的)。
c)作业层面的问题包括:
ⅰ、具体岗位的作业标准要求与期望实现的效果是怎样的,可以通过查阅岗位作业规程、工作说明书等确定。
ⅱ、通过岗位检查记录及日常考核,明确员工现实的水平。
ⅲ、与期望的作业标准进行比较,寻找存在的差距。这种差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与损失,然后确定培训需求。
2、问题预先分析
首先对所出现问题的严重性或进行相应安全教育培训的必要性做出初步的、直观的判断;其次,对所需培训对象、内容等做初步的需求分析。
3、资料收集
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收集有关资料。必要时,可采取座谈、访问、谈话、填写调查表等方式,全面了解情况,以便于正确地进行需求分析。
4、需求分析识别
首先分析所存在的问题是不是生产经营单位内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其次,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采用安全教育培训方法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最后,确定哪些人员可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方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需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人员层次及相应的人数等。
(二)培训适宜性评估
通过培训后让受训人员填写《受训意见调查表》,然后再对培训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填写《集中式培训(训练)总结报告与效果评价表》。
二、培训教育
1、新进矿的各种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入矿安全教育” 和“三级安全教育”,井下作业人员和露天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教育的培训时间分别不得少于72小时和40小时,其中“入矿安全教育”时间为8小时,并经考试合格后,在有经验的员工带领下工作满4个月,然后经再次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作业;
2、对调换工种或脱岗3个月以上重新上岗,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作业的人员,必须重新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3、所有生产作业人员,每年接受在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小时;
4、对“三违”员工,除受到处理外,需接受安全培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
三、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内容有: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
(一)安全思想教育
安全思想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基础。其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员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责任心、积极性。意在培养、提升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
1、员工安全意识识别
a)识别方法:每月10日前对上月的情况逐人进行识别,由安全科科长(或安全员)汇总。
b)识别标准:优: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好,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能主动发现和提出事故隐患或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主动提醒工作同伴改进安全工作;良: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正常,能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规章制度,无违章行为,反应敏捷,工作同伴有违章行为能发现并制止;中:能遵守各项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安全意识一般,未发现有坏的安全习惯,但反应不够机敏,工作同伴有违章行为发现不了或不主动制止;差: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好,有违章行为,不执行指令。
c)工作要求:识别工作要严肃、慎重进行,防止敷衍了事和人情观念,凡发现评定不实不公,将对做出评价的相关领导进行处罚。
d)为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各工程公司可在员工比较集中的地点设立“安全违章曝光台”,把经安全会议确定的违章事例予以公布,经过对违章人员安全教育和现场工作检查,若安全意识评为良后,经本人申请、安全会议批准方可撤销。
2、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a)提升方法:教育引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
①、加强对员工自我安全意识的教育引导,通过集中学习、板报、横幅、光盘、邮件等让员工了解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一种自我安全的良好习惯。
②、不仅要从思想上有一个认识,还要从业务上提高能力,使员工们做到不仅想安全,而且会安全。抓好日常学习,充分利用好每天的班前会加强安全业务技能学习,特别是针对本单位现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学习如何应对现场危险因素,熟练掌握危险辨识控制对策。抓好定期培训,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培训质量;抓好技能竞赛活动,要运用好技能竞赛这一有效载体,通过广泛发动、物质激励等手段,提高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每一名员工的业务技能。
③、强化有效监督,培训单位应及时对教育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可以通过考试、提问等形式监测
意识提升效果。对自我安全意识差、违章违纪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发现一次就按规定处罚一次。
b)工作要求:每年年初各厂、处、各工程公司需根据各层次员工制定相应的安全意识提升计划,要明确内容、形式。教育引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要有记录。
(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一般由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三部分组成。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员工重点掌握自己和自己相关岗位必须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这一点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特别重要)。
(三)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安全技能教育。仅有安全技术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安全地从事操作,还必须把它变成安全操作本领。安全技能包括岗位操作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危急情况应变措施,安全技能主要靠演示和练习才能掌握。
(四)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
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宪法、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国家(行业)标准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的目的,是使金铜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熟知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通过加强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建立员工获取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渠道
a)通过金铜矿内网(http://192.168.1.1)“三标一体”专栏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
b)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内容。
c)通过安全会议、安全学习等形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d)购买各类法律法规书籍存放图书室借阅。征订《中国安全生产报》、《安全与健康》等安全报刊、杂志。
(五)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
职业病(职业卫生)防范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使员工了解职业病发生的机理、危害和防范措施,能在工作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进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的专门培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继续工程”教育、“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入矿安全教育。
(一)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教育是各生产单位(包括工程队)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和主要形式。它包括厂(处、室)(以下简称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意识提升效果。对自我安全意识差、违章违纪现象,要坚决予以制止,发现一次就按规定处罚一次。
b)工作要求:每年年初各厂、处、各工程公司需根据各层次员工制定相应的安全意识提升计划,要明确内容、形式。教育引导、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要有记录。
(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安全技术知识一般由生产技术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三部分组成。安全技术知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员工重点掌握自己和自己相关岗位必须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增强岗位作业的安全可靠性(这一点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特别重要)。
(三)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技术教育的重点是安全技能教育。仅有安全技术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够安全地从事操作,还必须把它变成安全操作本领。安全技能包括岗位操作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危急情况应变措施,安全技能主要靠演示和练习才能掌握。
(四)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
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宪法、安全生产法律、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国家(行业)标准等。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的目的,是使金铜矿各级管理人员了解熟知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通过加强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教育,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
建立员工获取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渠道
a)通过金铜矿内网(http://192.168.1.1)“三标一体”专栏获取《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
b)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等内容。
c)通过安全会议、安全学习等形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
d)购买各类法律法规书籍存放图书室借阅。征订《中国安全生产报》、《安全与健康》等安全报刊、杂志。
(五)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
职业病(职业卫生)防范教育的重点内容是使员工了解职业病发生的机理、危害和防范措施,能在工作中正确佩戴防护用品,进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四、安全教育形式和方法
安全生产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三级教育、特种作业的专门培训、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安全“继续工程”教育、“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入矿安全教育。
(一)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教育是各生产单位(包括工程队)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和主要形式。它包括厂(处、室)(以下简称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班组级教育。
1、厂级安全教育,由厂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即对新入厂的员工(包括临时工、合同工、民工、实习生、参加劳动的学生等人员)在分配到车间、班组之前,必须进行初步的安全生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 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标准),通用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基本知识;
b) 本企业厂概况及主要工艺流程、设备状况;
c) 本企业厂主要安全规章制度,主要危险源及其分布,厂区范围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标志、安全色、安全栏杆、安全通道等)的区分和作用;
d) 职业病(职业卫生)防范措施,劳动防护用品的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劳动纪律和有关事故案例等。
2、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人组织实施,是新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员工被分配到车间以后进行的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
a) 本车间生产基本概况和生产工艺流程特点、设备状况、危险区域、要害部位;
b) 车间安全和设备管理制度;
c) 防火防爆、防触电、防机械伤害等基本安全防护知识;
d) 车间安全生产经验和教训,典型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3、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组织实施,是新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工人,到了新工作岗位开始工作前的一级教育。教育内容有:
a) 作业区内的生产工艺、设备特点,作业区内的各种危险源极其分布、危险因素和危险模式(类型)、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后果以及对策措施;
b) 新员工将要从事生产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c) 设备的安全装置及其作用和维护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
d) 班组安全文明生产规定及安全会议制度;
4、重新培训系指调换工种或脱岗3个月以上重新上岗,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作业的人员,所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其培训内容为调换的新工种(岗位)或重新上岗所在的车间、班组的安全教育培训内容。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作业的工人,应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相应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后,方可上岗作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运行,存在着新的危险因素,可能出现新的事故,必须对员工进行新工作岗位和操作方法的安全教育。岗位教育方法,一般采用“以老带新”或“师徒包教包学”等方式,要订立包教合同,规定具体期限,使员工按规定掌握岗位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搞好这一级的安全教育,并使工人熟练地掌握安全操作,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
5、三级安全教育不仅是需要认真坚持的基本教育制度,而且应做到教育内容的规范化。每一级教育后都要经过严格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考试成绩记入档案,作为定级考核评定的依据。
(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1、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矿山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电工;金属焊接(含电焊、气焊)工、矿井泵工、主扇风机操作工、主提升机操作工、绞车操作工、输送机操作工、矿内专用机动车司机、安全检查工、爆破工;矿山通风工;信号工、拥罐(把钩)工、矿山排水工(含尾矿坝作业);凿岩工、锅炉工等。
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因为这些作业不同于其他一般作业,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重大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后对整个企业生产影响较大。如锅炉工若不懂锅炉的维护、保养等技术知识,电气焊工若不懂乙炔的性能在进行工作时,就容易造成事故,从而影响生产的进行。因此,对特种作业人员,在心理、生理素质、安全技术知识、技能和个人品德等方面必须严格要求,加强这些特种作业人员的专门训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根据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工作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年满18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本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大纲》、《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认真、严格的培训,并经技术业务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才能上岗作业。
(三)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1、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是基于安全生产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职工的经常性安全教育,应贯穿于生产活动之中。这项工作若开展好,就能使安全生产的思想广泛深入人心,为安全生产创造有利条件。经常性安全生产教育以班组安全教育为主,教育的形式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如: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会议、安全技术交底、广播、黑板报、事故现场会、安全教育陈列室、安全卫生展览会、放安全电影和录像、安全考试、安全演讲、安全竞赛。在生产过程中应坚持班前布置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的制度。
2、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还应注意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教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如老职工有生产经验,容易产生麻痹思想;新职工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容易冒险作业;节、假日前后,有的职工思想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月末、季末、年末抢任务容易忽视安全等等。掌握了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把思想教育工作和安全措施做在前头,取得安全生产的主动权,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四)安全“继续工程”教育
继续工程教育是指那些已经受过大专院校教育,并已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科技、管理人员和企业的领导者,特别是对新任职的领导,《矿山安全法》已明确规定矿长、经营领导、副总工程师以上的技术干部必须经过指定的培训中心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后,才能指挥生产。加上目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知识老化,对于在企业从事安全管理的干部及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定期接受安全知识更新培训,以保持其知识能适应技术进步的需要。特别是近年
来,已出现安全管理干部和技术管理人员,因不熟悉生产系统的新技术,而违章指挥,导致事故的发生,有的甚至自己也在事故中丧身。因此,必须继续接受安全知识和劳动保护新知识的教育。
(五)“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
1、“四新”教育,系指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时或工人调换工种时,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2、“四新”安全教育由技术部门负责进行,其内容主要有:①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磨损材料的特点和使用方法;②“四新”投产使用后可能导致的新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③新产品、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④新订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3、“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教育后要进行考试,合格后填写《“四新”和变换工种人员安全教育登记表》。
(六)入矿安全教育
入矿安全教育由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其内容主要有:1、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知识;2、紫金山金铜矿安全生产概况;3、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4、紫金山金铜矿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程;5、有关特种作业的规定、制度以及操作的有关事项;6、案例分析使新员工吸取经验和教训;7、职业病(职业卫生)教育及其他有关应注意事项。
五、安全教育计划及人员安排
1、各单位安全职能部门根据新入矿(厂)的员工或调动工作的员工,每月及时给予教育,并进行经常性地安全教育和“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并与政府劳动等部门联系特殊工种的培训和教育。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分配到车间(部门)工作。
2、各生产(工作)单位的车间(分厂)领导(或专职安全员)根据新入车间(分厂)或调动工作的员工每月及时给予车间安全教育,并进行经常性地安全教育和“四新”和变换工种教育,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分配到所属工段、班组。
3、各生产单位的工段长或班组长根据新上岗或调动工作的员工每月及时地给予岗位安全教育,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分配到岗位上。
4、以上教育各单位应将教育具体情况登记、汇总至各单位安全职能部门。
六、记录
记录编号 记录名称 保存部门 保存期限
Q/JTK-HA-(OW)-044 B1 《紫金山金铜矿“三级安全教育”登记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2 《紫金山金铜矿入矿人员安全教育统计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3 《安全学习记录本》 各车间 长期 Q/JTK-HA-(OW)-044 B4 《紫金山金铜矿新员工入矿安全教育登记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5 《集中式安全培训总结报告与效果评价》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HA-(OW)-044 B6 《员工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 安全科、各厂 长期 Q/JTK-RL- (YW) -002 B8 《受训意见调查表》 人力处、相关部门 1年 Q/JTK-RL- (YW) -002 B6 《集中式培训(训练)总结报告与效果评价表》人力处、相关部门 1年 Q/JTK-HA-(OW)-044 B7 《紫金山金铜矿 年法律法规及标准培训计划表》归口管理部门 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