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4、《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详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教科版)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杨旭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ppt——日偏食 ppt——日全食 ppt——日全食过程

ppt——日食成因示意图 日食和月食——网络视频

教学过程:

1、在第二课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了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候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到过吗?谁知道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靠右上):月食

2、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靠左上):日食

3、你见过日食或月食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4、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1)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的成因。

(2)谈话:

①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回事?

②日食成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另一种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

③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

(3)讲述:下面,我们来集中研究一下,到底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从日食的现象来分析。

(4)请看大屏幕:

(出示ppt——日偏食)

①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什么? (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从而启发学生想到挡光的天体是球形的。)

(出示ppt——日全食)

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住太阳光的那个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

哪个天体从地球上看有这样大?(从地球上看,只有月球与太阳大小差不多。)

(出示ppt——日全食过程)

③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

(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

(学生只知地球、月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其他行星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但看起来很小,不会挡住太阳。)

④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你是怎样想的?

(5)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与日食现象有关系的几个因素都与月球有关系,因此可以推想日食时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看一下。

(6)我们选三名同学到前面来为大家演示模拟“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好不好?

我们把他们三个的头和脸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一名同学的脸——代表发光的太阳;

一名同学的头——代表地球,

眼睛——代表地球上的人在看现象;

一名同学的脸——代表反射太阳光的月球的明亮部分,后脑勺代表黑暗的部分。

大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当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体会这个实验。 月球围绕地球转(月球的明亮部分要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自西向东围绕着地球运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7)提问:

①日食时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此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板书:(靠左 )

日 月 地

②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日食吗?(不能)

哪个地方的人能看到日食?(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③日食为什么总是从太阳的西部开始?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太阳又复明了?

(8)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呢?

(9)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10)请大家把书翻到54页,观察“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理解教材54页“日食的成因”。

(11)请看大屏幕:(出示ppt——日食成因示意图)

谁来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到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12)日食应该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朔)。

板书(左图下):农历初一(朔)

(13)日食有几种?

(14)怎样观测日食?观测日食时应该注意什么?

5、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能不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小组讨论。

6、谁来推测一下月食的成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月食时,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照到月球上的光辉?

7、怎样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8、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谁愿意到黑板上画简图?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板书:(靠右)

日 地 月

9、谁愿意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10、月食应该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望)。

板书(右图下):农历十五(望)

11、月食有几种?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12、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日食和月食的探索。

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互运动的结果。

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13、请看大屏幕:

让我们一同观赏日食和月食现象。(播放:日食和月食网络视频)

板书设计:

日食 月食

日 月 地 日 地 月

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朔) (望)

资料:

1、日月食发生的规律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农历十五或十六)。由于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平面(白道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平面(黄道面)不是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个约5度9分的交角,因此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或月食。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人们通过长期的观测日食或月食,才发现了日食或月食的发生有一个规律,按6585又三分之一日(或18年11日左右)的周期重新出现,这个周期叫做沙罗周期,是古巴比伦人所发现。

2、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

在2500多年前,有两个小国家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连续五年未见胜负,将士们尸横遍野,老百姓哀声载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泰勒斯预先知道有天文现象要发生,便扬言上天反对战争,某一日会使太阳消逝。到了那一天,两军正在酣战不停,突然,光芒四射的太阳被一个黑影遮住了,黑影从太阳的西缘渐渐向中心靠近,黑影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太阳不见了,天色一片昏暗,仅有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双方士兵将领大为恐惧,于是停战和好,后来两国还互通婚姻。据考证,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一次天文现象。

3、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4、《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详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教科版)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实验小学 杨旭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2、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

3、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识到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学准备:

ppt——日偏食 ppt——日全食 ppt——日全食过程

ppt——日食成因示意图 日食和月食——网络视频

教学过程:

1、在第二课我们学习了月相变化,知道了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在一个月内发生的。可是,有时候在一个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圆缺变化的全过程,你们看到过吗?谁知道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靠右上):月食

2、太阳是否有时也会有圆缺现象?这叫什么现象?

板书(靠左上):日食

3、你见过日食或月食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关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日食和月食”

4、指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

(1)讲述:我们先来研究日食的成因。

(2)谈话:

①你认为日食可能是怎回事?

②日食成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太阳本身在一段时间内变黑了,另一种是太阳的光辉被某种天体挡住了。你认为哪种可能性大?

③如果是某种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可能是哪个天体?

(3)讲述:下面,我们来集中研究一下,到底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必须从日食的现象来分析。

(4)请看大屏幕:

(出示ppt——日偏食)

①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边缘是什么样的?(弧形的)这说明什么? (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什么样的?”从而启发学生想到挡光的天体是球形的。)

(出示ppt——日全食)

②在日食过程中,有时太阳的整个球面都被挡住了,成为黑色,这说明什么?为什么?(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住太阳光的那个天体,从地球上看有多大?”)

哪个天体从地球上看有这样大?(从地球上看,只有月球与太阳大小差不多。)

(出示ppt——日全食过程)

③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从哪边开始,向哪边移动?(总是从西边开始,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

(如果学生思考不出,再问“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

哪个天体是这样运动的?

(学生只知地球、月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其他行星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但看起来很小,不会挡住太阳。)

④综合以上分析,你认为可能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你是怎样想的?

(5)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与日食现象有关系的几个因素都与月球有关系,因此可以推想日食时是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看一下。

(6)我们选三名同学到前面来为大家演示模拟“日食是怎样形成的”好不好?

我们把他们三个的头和脸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一名同学的脸——代表发光的太阳;

一名同学的头——代表地球,

眼睛——代表地球上的人在看现象;

一名同学的脸——代表反射太阳光的月球的明亮部分,后脑勺代表黑暗的部分。

大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自己当成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体会这个实验。 月球围绕地球转(月球的明亮部分要始终朝着太阳的方向),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自西向东围绕着地球运动,看看在什么情况下看不见太阳。

(7)提问:

①日食时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此时,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板书:(靠左 )

日 月 地

②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时看到日食吗?(不能)

哪个地方的人能看到日食?(只有处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 ③日食为什么总是从太阳的西部开始?为什么过一段时间太阳又复明了?

(8)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呢?

(9)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10)请大家把书翻到54页,观察“日食成因示意图”阅读、理解教材54页“日食的成因”。

(11)请看大屏幕:(出示ppt——日食成因示意图)

谁来说说日食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的影子就会投在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到一部分太阳,这就是日食。

(12)日食应该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初一(朔)。

板书(左图下):农历初一(朔)

(13)日食有几种?

(14)怎样观测日食?观测日食时应该注意什么?

5、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发生的呢?能不能根据日食的成因,推想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小组讨论。

6、谁来推测一下月食的成因?月食发生时,三个天体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月食时,是哪个天体挡住了太阳照到月球上的光辉?

7、怎样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8、你能将月食发生的示意图画出来吗?谁愿意到黑板上画简图?其他同学在下面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板书:(靠右)

日 地 月

9、谁愿意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10、月食应该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望)。

板书(右图下):农历十五(望)

11、月食有几种?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月食发生时,月球运行进地球的阴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轨道处的投影总比月球大,所以月环食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12、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日食和月食的探索。

讲解:日食和月食现象,自古以来就吸引着人们去研究,我国远在三千年前,就有观测日食的记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的记录。

以前,由于人们不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对于日食和月食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不少错误的、迷信的说法;

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才认识到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相互运动的结果。

现在人们不仅知道日食、月食的原因,而且已经掌握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和地区。

13、请看大屏幕:

让我们一同观赏日食和月食现象。(播放:日食和月食网络视频)

板书设计:

日食 月食

日 月 地 日 地 月

农历初一 农历十五

(朔) (望)

资料:

1、日月食发生的规律

日食一定发生在朔(农历初一),月食一定发生在望(农历十五或十六)。由于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平面(白道面)和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平面(黄道面)不是重合在一起,而是有一个约5度9分的交角,因此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或月食。只有当朔(新月)或望(满月)出现在黄道和白道的交点附近时,才会发生日食或月食。人们通过长期的观测日食或月食,才发现了日食或月食的发生有一个规律,按6585又三分之一日(或18年11日左右)的周期重新出现,这个周期叫做沙罗周期,是古巴比伦人所发现。

2、古代战争与日食的故事

在2500多年前,有两个小国家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连续五年未见胜负,将士们尸横遍野,老百姓哀声载道。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泰勒斯预先知道有天文现象要发生,便扬言上天反对战争,某一日会使太阳消逝。到了那一天,两军正在酣战不停,突然,光芒四射的太阳被一个黑影遮住了,黑影从太阳的西缘渐渐向中心靠近,黑影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太阳不见了,天色一片昏暗,仅有一团淡黄色的薄雾笼罩着远方的地平线。双方士兵将领大为恐惧,于是停战和好,后来两国还互通婚姻。据考证,这是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一次天文现象。

3、我国有天狗吃月亮的传说。在印度,某些部落认为月食是一条龙吞食了月球,幸运的是有一个英雄砍掉了龙的头,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现了。


相关文章

  • 日食和月食教学设计
  • 4.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 ...查看


  • 3.4日食和月食
  •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样表) 教学白板 课 题 日食和月食 设 计 者 白板制作 课 时 <宇宙>单元第 4 课 审 核 者 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 ...查看


  • 日食和月食教学案
  • 课 姓 课 名 题 时 学 科 教 学 科学 案 年级班 课 时 六年级 1 18.日食和月食 一.认知性:知道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其特点 课 基础性 二.技能性: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 时 目标 三.体验性:在模拟日食发生 ...查看


  •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14.白天与黑夜 一.教学内容及知识类型 1. 地球的外部结构:地轴.北极.南极.(事实性知识) 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个小时.(事实性知识) 3. 自转就是地球自西向东 ...查看


  • 地球和月球
  • 第五章 地球和月球 第十一节 日食和月食 501日月食现象 §501-1日月食和天体影锥 图5-l天体的影子:本影.半影和伪本影 日食和月食是一种壮观的天象,也是一种短暂而无危害的自然现象.它的发生同月球和地球的影子有关. 在太阳照射下,地 ...查看


  • 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
  • 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 即使是白天,月亮把太阳光挡住,太阳完全被遮住称为日全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而月食,同样月食也分月全食和月偏食,因此古时人们把月食叫做"天狗吃月亮": 日食是在同一直线上的太阳. ...查看


  • 月相与日月食
  • 月相与日月食 1. 月相 月相原理图 2.月相与月亮升起时间 1.新月是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在白天出现,所以彻夜不见: 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从正午-黄昏由于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只有从黄昏-半夜才能看见,所以上弦月是上半夜可见: ...查看


  • 普陀高中补习高中地理月相
  • 专题二.月相 一.月球 1.概况:万籁俱寂(基本无大气,所以声音无法传播):漆黑的白天(没有光的散射): 昼夜温差大(昼夜交替周期长(自转周期为27.32天):缺少大气和水的调节与保护) 2.月球表面最基本的特征:环形山密布.环形山成因:一 ...查看


  • 关于日全食的作文:日食的周期
  • 关于日全食的作文:日食的周期 尽管日全食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的频率并不比某些明星的曝光率低,但对生活在某一固定地点的我们而言,要想一睹它的风采,无疑比见到那些明星困难得多,因为即便在全球范围内看,日全食每年最多也只上演一两次,而且那动人心魄的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