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员培训
一、防突:
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①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出、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孔内喷瓦斯等现象。
②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也不一致,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折裂声。
2、煤与瓦斯突出后的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后的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被抛出的碎煤,堆积角都小于40度,并且大块在下、小块在上,煤粉被吹到远处堆积。有大量的瓦斯涌出,涌出的瓦斯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大型突出时,瓦斯迫使风流逆转。突出时有明显的动力效应,能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3、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是指: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在内的综合措施。
4、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5、在同一突出煤层的同一区段的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进。
6、突出煤层中的采掘工作面严禁使用风镐作业。
7、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爆破落煤前,所有不装药的眼、孔都应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充填深度应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倍,对采用直径大于120mm
的钻孔,在爆破前应严密封闭孔口,孔内注满水、砂或填土。
8、突出煤层采掘作业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不小于2m的预测超前距。
9、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进尺量必须同时保证在巷道轴线方向留有不少于5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2m的检验孔超前距;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推进进度必须同时满足留有不少于3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2m的检验孔超前距。
10、石门揭突出煤层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10m(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20m)之外,至少打2个前探钻孔,掌握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等。
②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5m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或见煤深度不少于10m的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
③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的最小值为:抽放或排放钻孔3m,金属骨架2m,水力冲孔5m,震动爆破揭穿(开)急倾斜煤层2m、揭开(穿)倾斜或缓倾斜煤层1.5m。如果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加大法线距离。
11、石门揭煤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震动爆破、远距离爆破、避难硐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系统等安全防护措施。
②、震动爆破工作面,爆破时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严禁人员作业和通过。在其进风侧的巷道中,必须设置2道坚固的反向风门。
③、震动爆破必须有矿山救护队值班,爆破30min后矿山救护队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
④、震动爆破应一次全断面揭穿或揭开煤层。如果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包括掘进煤层和进入底(顶)板2m范围内),必须按震动爆破的安全要求进行爆破作业。
⑤、揭穿或揭开煤层后,在石门附近30m范围内掘进煤巷时,必须加强支护。
⑥、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爆破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门措施。
⑦、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地点必须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或避难硐室内,爆破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措施中明确规定(直线不小于100m,拐弯巷道不小于75m)。
⑧、远距离爆破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爆破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但不得小于30min。
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也应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12、井下避难硐室的要求:
①避难硐室必须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避难硐室的大小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但每人使用面积不得低于0.5m2。硐室内必须有直通矿调度的电话。
②、避难硐室内必须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min。 ③、压风自救系统应设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应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④、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5—8人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小于0.1m/min。
二、机电运输: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2、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
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
3、电缆铺设的标注:
①、电缆吊挂点间距,不得超过3m。
②、电缆穿墙时,必须加装穿墙套管。
③、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敷设在同一侧时,电缆必须敷设在压风管、供水管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④、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信号电缆必须敷设在动力电缆上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⑤、高压电缆、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3、矿井轨道铺设标准:
①、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②、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要求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4、人力推车的规定:
①、人力推车时1次只准推1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
②、人力推车时严禁放飞车;当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5、运送超宽、超长物件时必须采用硬链接,若有人员跟车,人严禁坐在后驾驶室中。
三、采掘:
一、采煤工作面检查汇报内容
采煤工作面上出口50米范围内有没有净化水幕,是否完好。
回风巷T1探头、T2探头显示瓦斯数据,上隅角封堵及瓦斯情况。
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预测预报允许推进距离(拉尺固定),剩余允许
推进的距离及锁牌情况。
上、下出口20m范围内超前支护是否齐全,综采高度不小于1.8m,炮采高度不小于1.6m,宽度达到700mm以上。
支架是否成一条直线,有无错台、挤架、倒架,挡闸是否按规定设置。
采面溜子机尾轴是否损坏,采面溜子机尾或机组上的急停按钮能否正常控制采面溜子。
炮采面支柱布置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排距1.2m,柱距700mm,戗柱、戗棚、煤帮柱、防倒绳、柱鞋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失效柱梁,机头大梁是否符合规定(四组八梁)。
顶板是否出现台阶下沉,是否有一名负责放炮的班长,手提镐头专门负责找掉。 有无带班队长组织开工前、班中、班末验收,是否执行开工前30分钟至一小时安全隐患排查。
工伤情况及其它安全隐患。
二、 掘进(开拓)工作面检查汇报内容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及石门揭煤施工探测孔、预测预报情况及剩余允许掘进距离及锁牌情况。
非突出掘进工作面施工探测孔及剩余允许掘进距离及锁牌情况。
贯通时是否按措施要求进行站岗截人和检查预透点支护、通风及瓦斯情况。 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临时支护,架设抬棚是否有措施。
架棚、锚喷巷道支护是否按有关规定操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放炮母线长度和站岗截人距离大于75m,黄泥和水炮泥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风筒距迎头的距离、探头和瓦斯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刮板运输机未按规定挖回煤坑或回煤坑不符合要求(深×宽×长=800×800×1200mm)。
刮板运输机机头机尾未打压柱,或压柱打在减速机上、压柱失效。
是否执行开工前、班中、班末验收制度,有无带班队长组织开工前30分钟至一小时安全隐患排查。
工伤情况及其它安全隐患。
三、套修工作面检查汇报内容
开始套修时是否有专门措施。
套修点前方是否按措施要求加强支护。
套修顺序是否符合措施要求。
是否坚持敲帮问顶检查顶板,后路是否畅通。
架设支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上下山折换支架前是否在工作地点上下方按规定设置挡闸。
施工前是否采取措施保护施工地点设备、电缆管路等。
两头相对套修时,相距措施规定距离时。
巷修地点操作平台搭设是否牢固。
是否执行开工前、班中、班末验收制度,有无带班队长组织开工前30分钟至一小时安全隐患排查。
工伤情况及其它安全隐患。
安检员行为规范
第一部份 一般规定
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
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认真学习掌握规程、措施、制度,认真落实监督检查责任,正确行使《煤矿安全规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严格要求自己,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工作岗位,按规定的交接班时间、地点、内容认真进行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地点:采煤工作面在采面上出口交接班,掘进(开拓)、巷修工作面在迎头交接班,对当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要立即
督促整改,当班处理不完的,要现场交给下一个班安检员继续督促处理。
必须参加班前30分钟的安全教育,执行矿安全指令,敢于向“三违”作斗争,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工作中,严把安全关,坚持“三不生产”的原则,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并督促整改,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
负责本班工伤“三违”事故现场调查,及时汇报矿、科安全调度。
在工作当中,不脱岗、不失查、严禁躺着,严禁睡觉。
工作中严禁看书、看报和干与监督工作无关的事。
必须带便携式瓦检器和尺子上岗。
当矿、科领导到工作面检查时,主动向矿、科领导汇报当班安全质量情况,并陪同领导检查工作面的安全质量,认真听取领导的指示,并按要求监督落实到位。 第二部份 采面安检员
首先对采面、上下巷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然后盯在采面上,哪里条件差、安全质量差就盯在哪里,督促整改安全质量问题。
汇报工作时要用最近的电话汇报,汇报完后立即返回工作面,严禁在电话处停留,平时不准在距采面10m以外的地点停留。
采面正常生产时,就在采面来回巡视检查安全质量及职工操作情况,发现违章作业的及时制止。
对工程质量差、出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停止工作,督促整改后,再恢复生产。 认真执行《火铺矿采、掘、开、巷修工作面班前、班中、班末安全质量检查验收评估制度》。
第三部份 掘进(开拓)巷修工作面安检员
首先检查后路支护及安全情况、工作中对所分管工作面迎头安全质量、安全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违章作业的及时制止,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矿、科安全调度,并督促整改。
用最近的电话汇报,不准在电话处停留,汇报后立即返回工作面。
在工作面的活动范围是迎头10m内,正常情况下,不准在其它地点停留。
班中认真检查规程、措施、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督促整改。 认真执行《火铺矿采、掘、开、巷修工作面班前、班中、班末安全质量检查验收评估制度》。
四、一通三防:
1、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装设“三专两闭锁”设施。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两闭锁是指:风、电、瓦斯闭锁即停风或瓦斯超限时均要切断掘进工作面电气设备电源。
2、
安检员培训
一、防突:
1、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①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出、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孔内喷瓦斯等现象。
②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也不一致,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折裂声。
2、煤与瓦斯突出后的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后的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被抛出的碎煤,堆积角都小于40度,并且大块在下、小块在上,煤粉被吹到远处堆积。有大量的瓦斯涌出,涌出的瓦斯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大型突出时,瓦斯迫使风流逆转。突出时有明显的动力效应,能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装在巷道内的设施。
3、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是指: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在内的综合措施。
4、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须采取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等综合防治突出措施。
5、在同一突出煤层的同一区段的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相向回采或掘进。
6、突出煤层中的采掘工作面严禁使用风镐作业。
7、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爆破落煤前,所有不装药的眼、孔都应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充填深度应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倍,对采用直径大于120mm
的钻孔,在爆破前应严密封闭孔口,孔内注满水、砂或填土。
8、突出煤层采掘作业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不小于2m的预测超前距。
9、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进尺量必须同时保证在巷道轴线方向留有不少于5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2m的检验孔超前距;采煤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时,允许的推进进度必须同时满足留有不少于3m的措施孔超前距和不少于2m的检验孔超前距。
10、石门揭突出煤层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10m(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20m)之外,至少打2个前探钻孔,掌握煤层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等。
②在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5m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或见煤深度不少于10m的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
③工作面距煤层法线距离的最小值为:抽放或排放钻孔3m,金属骨架2m,水力冲孔5m,震动爆破揭穿(开)急倾斜煤层2m、揭开(穿)倾斜或缓倾斜煤层1.5m。如果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加大法线距离。
11、石门揭煤的安全防护措施:
①、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和在突出煤层中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震动爆破、远距离爆破、避难硐室、反向风门、压风自救系统等安全防护措施。
②、震动爆破工作面,爆破时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严禁人员作业和通过。在其进风侧的巷道中,必须设置2道坚固的反向风门。
③、震动爆破必须有矿山救护队值班,爆破30min后矿山救护队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
④、震动爆破应一次全断面揭穿或揭开煤层。如果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包括掘进煤层和进入底(顶)板2m范围内),必须按震动爆破的安全要求进行爆破作业。
⑤、揭穿或揭开煤层后,在石门附近30m范围内掘进煤巷时,必须加强支护。
⑥、石门揭煤采用远距离爆破时,必须制定包括爆破地点,避灾路线及停电、撤人和警戒范围等的专门措施。
⑦、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地点必须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的全风压通风的新鲜风流中或避难硐室内,爆破地点距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措施中明确规定(直线不小于100m,拐弯巷道不小于75m)。
⑧、远距离爆破时,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爆破后,进入工作面检查的时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但不得小于30min。
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工作面回风系统中有人作业的地点,也应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12、井下避难硐室的要求:
①避难硐室必须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避难硐室的大小应根据同时避难的最多人数确定,但每人使用面积不得低于0.5m2。硐室内必须有直通矿调度的电话。
②、避难硐室内必须设有供给空气的设施,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0.3m/min。 ③、压风自救系统应设在距采掘工作面25—40m的巷道内,应每隔50m设置一组压风自救系统;
④、每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5—8人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小于0.1m/min。
二、机电运输:
1、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2、采区变电所(包括移动变电站和移动变压器)、装有电气设备的硐室和单独装设的高压电气设备、低压配电点或装有3台以上电气设备的地点、无低压配
电点的采煤机工作面的运输巷、回风巷、集中运输巷(胶带运输巷)以及由变电所单独供电的掘进工作面,必须装设局部接地极。
3、电缆铺设的标注:
①、电缆吊挂点间距,不得超过3m。
②、电缆穿墙时,必须加装穿墙套管。
③、电缆与压风管、供水管敷设在同一侧时,电缆必须敷设在压风管、供水管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④、动力电缆和信号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信号电缆必须敷设在动力电缆上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
⑤、高压电缆、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3、矿井轨道铺设标准:
①、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2mm。
②、直线段2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外轨按设计要求加高后与内轨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5mm。
4、人力推车的规定:
①、人力推车时1次只准推1辆车。严禁在矿车两侧推车;同向推车的间距,在轨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时,不得小于10m;坡度大于5‰时,不得小于30m。
②、人力推车时严禁放飞车;当巷道坡度大于7‰时,严禁人力推车。
5、运送超宽、超长物件时必须采用硬链接,若有人员跟车,人严禁坐在后驾驶室中。
三、采掘:
一、采煤工作面检查汇报内容
采煤工作面上出口50米范围内有没有净化水幕,是否完好。
回风巷T1探头、T2探头显示瓦斯数据,上隅角封堵及瓦斯情况。
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预测预报允许推进距离(拉尺固定),剩余允许
推进的距离及锁牌情况。
上、下出口20m范围内超前支护是否齐全,综采高度不小于1.8m,炮采高度不小于1.6m,宽度达到700mm以上。
支架是否成一条直线,有无错台、挤架、倒架,挡闸是否按规定设置。
采面溜子机尾轴是否损坏,采面溜子机尾或机组上的急停按钮能否正常控制采面溜子。
炮采面支柱布置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排距1.2m,柱距700mm,戗柱、戗棚、煤帮柱、防倒绳、柱鞋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失效柱梁,机头大梁是否符合规定(四组八梁)。
顶板是否出现台阶下沉,是否有一名负责放炮的班长,手提镐头专门负责找掉。 有无带班队长组织开工前、班中、班末验收,是否执行开工前30分钟至一小时安全隐患排查。
工伤情况及其它安全隐患。
二、 掘进(开拓)工作面检查汇报内容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及石门揭煤施工探测孔、预测预报情况及剩余允许掘进距离及锁牌情况。
非突出掘进工作面施工探测孔及剩余允许掘进距离及锁牌情况。
贯通时是否按措施要求进行站岗截人和检查预透点支护、通风及瓦斯情况。 是否按规定正确使用临时支护,架设抬棚是否有措施。
架棚、锚喷巷道支护是否按有关规定操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
放炮母线长度和站岗截人距离大于75m,黄泥和水炮泥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 风筒距迎头的距离、探头和瓦斯情况是否符合规定。
刮板运输机未按规定挖回煤坑或回煤坑不符合要求(深×宽×长=800×800×1200mm)。
刮板运输机机头机尾未打压柱,或压柱打在减速机上、压柱失效。
是否执行开工前、班中、班末验收制度,有无带班队长组织开工前30分钟至一小时安全隐患排查。
工伤情况及其它安全隐患。
三、套修工作面检查汇报内容
开始套修时是否有专门措施。
套修点前方是否按措施要求加强支护。
套修顺序是否符合措施要求。
是否坚持敲帮问顶检查顶板,后路是否畅通。
架设支架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上下山折换支架前是否在工作地点上下方按规定设置挡闸。
施工前是否采取措施保护施工地点设备、电缆管路等。
两头相对套修时,相距措施规定距离时。
巷修地点操作平台搭设是否牢固。
是否执行开工前、班中、班末验收制度,有无带班队长组织开工前30分钟至一小时安全隐患排查。
工伤情况及其它安全隐患。
安检员行为规范
第一部份 一般规定
严格履行岗位责任制。
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认真学习掌握规程、措施、制度,认真落实监督检查责任,正确行使《煤矿安全规程》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严格要求自己,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坚守工作岗位,按规定的交接班时间、地点、内容认真进行交接班工作。交接班地点:采煤工作面在采面上出口交接班,掘进(开拓)、巷修工作面在迎头交接班,对当班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要立即
督促整改,当班处理不完的,要现场交给下一个班安检员继续督促处理。
必须参加班前30分钟的安全教育,执行矿安全指令,敢于向“三违”作斗争,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工作中,严把安全关,坚持“三不生产”的原则,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并督促整改,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
负责本班工伤“三违”事故现场调查,及时汇报矿、科安全调度。
在工作当中,不脱岗、不失查、严禁躺着,严禁睡觉。
工作中严禁看书、看报和干与监督工作无关的事。
必须带便携式瓦检器和尺子上岗。
当矿、科领导到工作面检查时,主动向矿、科领导汇报当班安全质量情况,并陪同领导检查工作面的安全质量,认真听取领导的指示,并按要求监督落实到位。 第二部份 采面安检员
首先对采面、上下巷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然后盯在采面上,哪里条件差、安全质量差就盯在哪里,督促整改安全质量问题。
汇报工作时要用最近的电话汇报,汇报完后立即返回工作面,严禁在电话处停留,平时不准在距采面10m以外的地点停留。
采面正常生产时,就在采面来回巡视检查安全质量及职工操作情况,发现违章作业的及时制止。
对工程质量差、出现安全隐患时,及时停止工作,督促整改后,再恢复生产。 认真执行《火铺矿采、掘、开、巷修工作面班前、班中、班末安全质量检查验收评估制度》。
第三部份 掘进(开拓)巷修工作面安检员
首先检查后路支护及安全情况、工作中对所分管工作面迎头安全质量、安全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发现违章作业的及时制止,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汇报矿、科安全调度,并督促整改。
用最近的电话汇报,不准在电话处停留,汇报后立即返回工作面。
在工作面的活动范围是迎头10m内,正常情况下,不准在其它地点停留。
班中认真检查规程、措施、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督促整改。 认真执行《火铺矿采、掘、开、巷修工作面班前、班中、班末安全质量检查验收评估制度》。
四、一通三防:
1、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装设“三专两闭锁”设施。三专是指: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电缆;两闭锁是指:风、电、瓦斯闭锁即停风或瓦斯超限时均要切断掘进工作面电气设备电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