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从新旧约的关系论拣选
巴特神学的重心是拣选的概念。对他来说,决定性的拣选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对我们的拣选,我们选择回应跟随基督则是第二位的。神学存在于上帝的生命塑造使之于我们发生联系的这种方式中。
在本章,巴特解释了以色列和教会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旧约与新约的关系。巴特是从前文所讨论的对旧约观点的第三种进路展开论述——上帝的子民观念是和以色列的历史和教会历史相统一的。(第三种观点肯定上帝的属性从新约到旧约的连续性,但也看到存在于新旧约之间的富有创造力的张力。)
巴特关于以色列人和教会的关系,新约和旧约的关系,是从“恩典的拣选”来论述。他的拣选和我们传统上对的拣选的理解是不同的。巴特认为传统的解释人与上帝的关系的疏远或原罪去阐释拣选的观点,侧重个人的拣选。巴特是从上帝论出发,去讨论拣选。拣选首先是对耶稣基督的拣选,其次是在耶稣基督里的信仰共同体的拣选(旧约的以色列和新约的教会的拣选),最后在基督里的信仰共同体里的个人的拣选。
巴特透过对拣选的讨论,进而阐释旧约和新约,旧约时代的以色列和新约时代的教会的关系。巴特肯定不管是旧约的以色列还是新约的教会,他们的被拣选都是在基督里的,所以旧约时代以色列盼望的弥赛亚就是新约时代教会的主。从教会论的角度,旧约的以色列民也是教会的成员之一。他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他们的被拣选都是要向世人见证他们是被拣选的人,以此呼召更多的人归向上帝,反之,如果他们丧失了这个类似中保式的位分,他们将面临许多的危机,甚至会被弃绝。
但巴特也不回避强调他们之间重大的差异性。以色列代表神圣的审判,教会则代表上帝的神圣怜悯;以色列是通过“听”被塑造,教会则是通过“信”被塑造;一个是属上帝群体的过往形式,一个则是未来形式。但巴特认为,新约时代的教会不仅包括了犹太人也包括在拣选的基础上被呼召的外邦人。他认为,正是旧约的以色列民拒绝了上帝对他们的拣选,才使神的恩典转向所有的罪人。他论述的依据是诺亚之约:这个约先于与以色列民的约定,而诺亚之约是针对“所有活物”的,即包括全人类,所以救恩有机会临到所以的罪人,不是因为以色列人拒绝的缘故,而是因为上帝在永恒中透过耶稣基督定意如此。但上帝为何定意如此,是超过我们的理解之外的。
巴特从新旧约的关系论拣选
巴特神学的重心是拣选的概念。对他来说,决定性的拣选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对我们的拣选,我们选择回应跟随基督则是第二位的。神学存在于上帝的生命塑造使之于我们发生联系的这种方式中。
在本章,巴特解释了以色列和教会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旧约与新约的关系。巴特是从前文所讨论的对旧约观点的第三种进路展开论述——上帝的子民观念是和以色列的历史和教会历史相统一的。(第三种观点肯定上帝的属性从新约到旧约的连续性,但也看到存在于新旧约之间的富有创造力的张力。)
巴特关于以色列人和教会的关系,新约和旧约的关系,是从“恩典的拣选”来论述。他的拣选和我们传统上对的拣选的理解是不同的。巴特认为传统的解释人与上帝的关系的疏远或原罪去阐释拣选的观点,侧重个人的拣选。巴特是从上帝论出发,去讨论拣选。拣选首先是对耶稣基督的拣选,其次是在耶稣基督里的信仰共同体的拣选(旧约的以色列和新约的教会的拣选),最后在基督里的信仰共同体里的个人的拣选。
巴特透过对拣选的讨论,进而阐释旧约和新约,旧约时代的以色列和新约时代的教会的关系。巴特肯定不管是旧约的以色列还是新约的教会,他们的被拣选都是在基督里的,所以旧约时代以色列盼望的弥赛亚就是新约时代教会的主。从教会论的角度,旧约的以色列民也是教会的成员之一。他们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他们的被拣选都是要向世人见证他们是被拣选的人,以此呼召更多的人归向上帝,反之,如果他们丧失了这个类似中保式的位分,他们将面临许多的危机,甚至会被弃绝。
但巴特也不回避强调他们之间重大的差异性。以色列代表神圣的审判,教会则代表上帝的神圣怜悯;以色列是通过“听”被塑造,教会则是通过“信”被塑造;一个是属上帝群体的过往形式,一个则是未来形式。但巴特认为,新约时代的教会不仅包括了犹太人也包括在拣选的基础上被呼召的外邦人。他认为,正是旧约的以色列民拒绝了上帝对他们的拣选,才使神的恩典转向所有的罪人。他论述的依据是诺亚之约:这个约先于与以色列民的约定,而诺亚之约是针对“所有活物”的,即包括全人类,所以救恩有机会临到所以的罪人,不是因为以色列人拒绝的缘故,而是因为上帝在永恒中透过耶稣基督定意如此。但上帝为何定意如此,是超过我们的理解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