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备课研修 2013-01-06 10:01

学习目标 1、结合词意,用贴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2、通过细读词句,正确理解词的字面、全词的意 思。 3、理解关于词的初浅的常识。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掌握“畔、帐、更、聒”四个字在这首 词中的正确读音和意思。2、联系地图,大概知道作者从 何处出发?此时身在何处?前往何处?联系资料,了解作 者此行的目的。 3、阅读关于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和两种不同理解的赏 析,初步形成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 4、反复朗读课文,思考用怎样的语气来贴切地读好 每一句诗。 教学过程 一、初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2、揣摩朗读,同学互演,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 来。 二、细读

1、理解上阕(què)词意,用贴切的感情朗读上阕。 (1)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确解释。 交流预习过程中你对这句词的意思的理解; 介绍“互文见义”,这是古诗文写作中的一种方法, 意思为 越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试着用一个词语表达“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2)辨析“身从何处、在何处、向何处”。 读诗句——看地图——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帐灯”,并理解其含义。 介绍辛弃疾的《破阵子》; 将辛弃疾的沙场英雄气概与纳兰性德从心底流露出的 对自然生活的渴望与欣然作比较,感受纳兰性德深深的爱 与痛。 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上阕。 2、理解下阕词意。 (1)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正确意思。(互文 见义) 读“风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交流你对“风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2)理解“聒”,“梦不成”,“无此声”。

“聒”,嘈杂的是什么声音? 因为什么而“梦不成”? “此声”指什么声音?家乡真的“无此声 ” 吗? (3)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下阕? 3、朗读全词。用下阕中的一个词概括全词的主题。 4、理解真正的“故园”“乡心” 。 (1)真正的“故园” 指什么? 字面意思故乡; 含着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乡心”指什么? “故乡”在何方? 纳兰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么? 5、这首词有令你感动的东西吗?你为何感动? 6、完成作业本作业。

纳兰性德《长相思》教案

备课研修 2013-01-06 10:01

学习目标 1、结合词意,用贴切的情感朗读课文。 2、通过细读词句,正确理解词的字面、全词的意 思。 3、理解关于词的初浅的常识。 课前准备 1、查字典,掌握“畔、帐、更、聒”四个字在这首 词中的正确读音和意思。2、联系地图,大概知道作者从 何处出发?此时身在何处?前往何处?联系资料,了解作 者此行的目的。 3、阅读关于这首词的背景资料和两种不同理解的赏 析,初步形成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 4、反复朗读课文,思考用怎样的语气来贴切地读好 每一句诗。 教学过程 一、初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2、揣摩朗读,同学互演,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提出 来。 二、细读

1、理解上阕(què)词意,用贴切的感情朗读上阕。 (1)理解“山一程,水一程”的正确解释。 交流预习过程中你对这句词的意思的理解; 介绍“互文见义”,这是古诗文写作中的一种方法, 意思为 越过了一程又一程的山和河。 试着用一个词语表达“山一程,水一程”的意思。 (2)辨析“身从何处、在何处、向何处”。 读诗句——看地图——明去向。 (3)辨析“夜深千帐灯”,并理解其含义。 介绍辛弃疾的《破阵子》; 将辛弃疾的沙场英雄气概与纳兰性德从心底流露出的 对自然生活的渴望与欣然作比较,感受纳兰性德深深的爱 与痛。 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上阕。 2、理解下阕词意。 (1)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正确意思。(互文 见义) 读“风一更,雪一更”想到了一个什么词语? 交流你对“风一更,雪一更”的理解。 (2)理解“聒”,“梦不成”,“无此声”。

“聒”,嘈杂的是什么声音? 因为什么而“梦不成”? “此声”指什么声音?家乡真的“无此声 ” 吗? (3)用贴切的情感朗读下阕? 3、朗读全词。用下阕中的一个词概括全词的主题。 4、理解真正的“故园”“乡心” 。 (1)真正的“故园” 指什么? 字面意思故乡; 含着意思自然、自由的生活。 (2)真正的“乡心”指什么? “故乡”在何方? 纳兰性德真正思念的是什么? 5、这首词有令你感动的东西吗?你为何感动? 6、完成作业本作业。


相关文章

  • [长相思]教案设计
  • 1.<长相思>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 ...查看


  • 长相思(教案)
  • 长相思 山城张才周 一. 导入 1师:同学们,在李白的眼中,乡愁是疑是地上霜的皎洁月光,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 ...查看


  • 5课古诗词三首的教案
  • 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正确读写"洛阳.榆 关.湖畔.千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查看


  • 长相思教案 1
  • 沙坪坝区康居西城小学校导学案 学科:语文 (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课题 学习目标 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课时 3 教师:鄢兴富 课型 古诗新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长相思>. 2.通过看注释 ...查看


  • 长相思教学反思
  • 长相思教学反思一: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深意长的著名诗词.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纳兰性德是通过写景和叙事两 ...查看


  • 长相思教学反思 1
  • 长相思教学反思一: <长相思>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深意长的著名诗词.一程山水一程歌,一更风雪一更愁.纳兰性德在随扈东巡.去往山海关途中,写下了这首思乡之曲,成就千古名篇.纳兰性德是通过写景和叙事两 ...查看


  • [长相思]教案 2
  • (一)教材分析 <长相思>是一首情意绵绵的思乡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选编这首词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积累古诗词 ...查看


  • 王崧丹教长相思
  • 王崧舟教<长相思> [全国第一届经典诗文诵读研讨会] 今天凌晨02:10我终于把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课堂教学实录整理出来了,请各位同行赏析!(感谢季林老师提供背景音乐名字) 地点:无锡市大众剧院 时间:10月18号 ...查看


  • 5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 5 古诗词三首 <长相思> 教学目的 1.学会"榆 畔 帐"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词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