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王音旋身着文工团制服留影。
点击下面的视频欣赏:原片视频“谁不说俺家乡好”经典电影《红日》插曲
《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词曲 )是故事片《红日》(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的插曲,现在我们听到的配唱录音由上海实验歌剧院的任桂珍演唱,但是你知道吗,这首歌曲的首个录音者,是山东的歌唱家王音旋。
1953年,王音旋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时留影。
王音旋1936年1月出生于山东青州市,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渤海军区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1953年初,王音旋随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代表华东军区奔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后成为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民歌手。
在影片摄制时期,吕其明领衔一班人创作影片音乐,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使用了山东民歌《赶集》的一些音调,因而充满了浓郁的山东民歌风。王音旋被歌曲作者邀去试唱就再自然不过了。她的演唱纯朴、自然,地方特色突出,演唱衬字时加了“小字眼儿”,更突出了山东民歌的韵味。在济南完成试唱后,她到上海录了音,唱片1-5969记录了王音旋当年的声音。
王音旋的录音被歌曲作者带到了摄制组,大家一听,觉得唱得是确实不错。可导演认为,王音旋的声音与影片上的形象不吻合,影响真实性。原来摄制完成的画面上,唱出这首插曲的是一位少女,而王音旋的声音听上去过于成熟,与银幕上的人物不协调。
1948年,王音旋参军,在渤海军区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
摄制组从整部戏考虑,弃用了王音旋的录音,找到山东籍的上海歌剧演员任桂珍来配唱。任的嗓音正处于“黄金时期”,清新、甜美,对山东民歌风格把握得也很好,而且音色更接近少女,完全符合剧组的要求。
王音旋与丈夫金西。
曲作者吕其明曾对人说“考虑到了王音旋同志已经唱了,录唱片时我们录了两个版本,同时发行。两个人演唱都很好,味道都很足。但是就是因为影片的需要,我们用了任桂珍的。这也是和其他影片不同的地方吧。”吕其明特地强调“并不是王音旋演唱的不好。她是个很优秀的同志。而是影片特殊的需要,更换了演唱者。”
点击下面的音频欣赏:王音旋的演唱录音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3:50 《谁不说俺家乡好》 来自老歌回放
王音旋便装照。
1956年,王音旋身着文工团制服留影。
点击下面的视频欣赏:原片视频“谁不说俺家乡好”经典电影《红日》插曲
《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杨庶正、肖培珩词曲 )是故事片《红日》(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的插曲,现在我们听到的配唱录音由上海实验歌剧院的任桂珍演唱,但是你知道吗,这首歌曲的首个录音者,是山东的歌唱家王音旋。
1953年,王音旋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时留影。
王音旋1936年1月出生于山东青州市,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渤海军区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1953年初,王音旋随山东省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代表华东军区奔赴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后成为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民歌手。
在影片摄制时期,吕其明领衔一班人创作影片音乐,插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使用了山东民歌《赶集》的一些音调,因而充满了浓郁的山东民歌风。王音旋被歌曲作者邀去试唱就再自然不过了。她的演唱纯朴、自然,地方特色突出,演唱衬字时加了“小字眼儿”,更突出了山东民歌的韵味。在济南完成试唱后,她到上海录了音,唱片1-5969记录了王音旋当年的声音。
王音旋的录音被歌曲作者带到了摄制组,大家一听,觉得唱得是确实不错。可导演认为,王音旋的声音与影片上的形象不吻合,影响真实性。原来摄制完成的画面上,唱出这首插曲的是一位少女,而王音旋的声音听上去过于成熟,与银幕上的人物不协调。
1948年,王音旋参军,在渤海军区文工团从事文艺工作。
摄制组从整部戏考虑,弃用了王音旋的录音,找到山东籍的上海歌剧演员任桂珍来配唱。任的嗓音正处于“黄金时期”,清新、甜美,对山东民歌风格把握得也很好,而且音色更接近少女,完全符合剧组的要求。
王音旋与丈夫金西。
曲作者吕其明曾对人说“考虑到了王音旋同志已经唱了,录唱片时我们录了两个版本,同时发行。两个人演唱都很好,味道都很足。但是就是因为影片的需要,我们用了任桂珍的。这也是和其他影片不同的地方吧。”吕其明特地强调“并不是王音旋演唱的不好。她是个很优秀的同志。而是影片特殊的需要,更换了演唱者。”
点击下面的音频欣赏:王音旋的演唱录音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3:50 《谁不说俺家乡好》 来自老歌回放
王音旋便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