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对因素法的影响
24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对因素法的影响
摘要:在因素分析中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客体,其主体是当经济指标发生的差异是由几个因素共同引起时,可以首先单独计算第一个因素变动的情况(作为主体),而把其余因素暂时当作不变(作为客体),然后在第一个因素已经变动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素当作可变(作为主体),继续把其他因素当作不变(作为客体),单独计算第二个因素变动的情况,如此顺序计算,直到分别确定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为止。
关键词:财务数量指标;财务质量指标;因素分析法
财务指标是一定财务现象数量或质量的综合反映,可分为财务数量指标和财务质量指标两种形式,分别说明财务数量现象和财务质量状况。毛泽东同志讲过:“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他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任何的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在因素分析中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客体,其主体是当经济指标发生的差异是由几个因素共同引起时,可以首先单独计算第一个因素变动的情况(作为主体),而把其余因素暂时当作不变(作为客体),然后在第一个因素已经变动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素当作可变(当作主体),继续把其他因素当作不变(当作客体),单独计算第二个因素变动的情况,如此顺序计算,直到分别确定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为止。
一、因素分析法的要点
在有两个以上的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具体表现为构成一个经济指标的各因素之间有着相乘,或连乘的关系)对于一个经济指标发生影响时,为了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要首先以计划指标为基础,把各个因素计划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地用实际数代替,(每次代替一个,就得出一个新的结果)在按顺序代替第一个因素时,要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即仍保持计划水平)。在按顺序逐个代替其余因素时,其余尚未代替过的因素,仍保持计划水平。这样,将其他因素,包括已代替过的和未代替过的都保持相同,才可以计算这一被代替因素的影响状况。如此代替下去,有几个因素就代替几次,最后一次的指标就是实际指标。将每次代替后的指标与该因素未代替前的指标相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某一因素对计划完成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各个因素相加,就等于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总差异。通过因素分析法可以将产量、成本或利润等各项综合指标分解成为若干因素,从数量上划清企业各责任者在增产节约、创收增利、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贡献大小,有效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揭示薄弱环节。
例如:设某一指标N 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因素相乘所组成,其计划指标用NO 表示,实际指标用N1表示,差异用d 表示,则:
NO=ao×bo „„„„„计划数(1)
N2=a1×bo „„„第一次代替a 因素变动(2)
(2)-(1)=N2-NO „„a 因素变动引起的差异
N1=a1×b1„„„第二次代替b 因素变动(即实际数)(3)
(3)-(2)=N1-N2„„„b 因素变动引起的差异
将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加以综合,则:
(N1-N2)+(N2 -NO)=N1-NO=d
分析结果和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的总差异相符。
因素分析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分析一个问题时,其因素的排列不同,就会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不同,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设N 为综合指标,它由ad 两个因素相乘构成。
即:N=ab
当计划数NO=8 000元,则ao=400公斤,bo=20/元公斤。
实际数N1=10 080元,则a1=420公斤,b1=24元/公斤
总差异为:△N=N1-NO=10 080元-8 000元=2 080元
试比较两种不同因素排列顺序的分析结果:
第一种排列方法。按N=ab顺序替代分析:
(1)由于a 变动对△N 的影响值:
(a1-ao).bo=(420-400)×20=400元
(2)由于b 变动对△N 的影响值:
a1. (b1-bo)=420×(24-20)=1 680元
影响总差异:400元+1 680元=2 080元
第二种排列方法,按N=ab顺序分析:
(1)由于b 变动对△N 的影响:
(b1-bo).ao=(24-20)×400元=1 600元
(2)由于a 变动△N 的影响值:
b1.(a1-ao)=24×(420-400)=480元
影响总差异:1 600元+480元=2 08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虽然ab 顺序变动对△N 影响程度不变,但是两种替代因素顺序中ab 各自对△N 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在第一种排列方法中,计算出来的由于a 变动对△N 的影响值是400元,而在第二种排列方法中计算出来的由于a 变动对△N 的影响值是480元,方法二方法一80元(480元-400元);在第一种方法中计算出来的b 变动对△N 的影响 值是1 680元,而在第二种方法中计算出来的b 对△N 的影响值是1 600元,方法二方法-80元(1 600元-1 680元)
二、因素分析法的排列顺序
首先,数量指标分析在前,质量指标分析在后。第二,保持指标之间的内在的依存关系。举例如下:
一、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某企业本期材料费用如下:
(一)按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即a.b )顺序替代分析。
1、由于实际比计划多消耗1 000公斤材料,而使材料费用增加:
(3 000-2 000)×20=20 000(元)
2、由于实际单价比计划单价上升4元,而使材料费用增加:
3 000×(12-10)=12 000(元)
影响总差异值:20 000元+12 000元=32 000元
(二)按先质量指标后数量指标(即b.a) 顺序替代分析。
1、由于单价上升使材料费用增加:
(24-20)×2 000=8 000(元)
2、由于实际比计划多消耗1 000公斤使费用增加:
(3 000-2 000)×24=24 000(元)
影响总差异额:8 000元+24 000元=32 000元
通过两种不同排列所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际情况是:消耗3 000公斤材料,而每公斤材料比计划上升4元,因而单价的上升造成材料费用的增加数应为3 000×4=12 000元,显而易见,按ab 顺序分析的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而按ba 顺序分析,即用计划消耗量与实际单价进行分析就没有实际意义。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具有主动性是自变量,而质量指标是因变量,所以先变动数量指标符合各因素先后变化的客观规律,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和符合分析工作者观察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的。
三、保持指标之间内在的依存关系原则
为了进一步分清经济责任和原因,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往往要将一项综合指标分解为几个
因素进行因素分析,那么第一项原则不能完全解决因素排列顺序问题,为此,还要从经济指标之间的依存关系来考虑和分析。
(一)理论上的合理性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原则,就是当分析某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总差异的影响时,必须将其它因素视为不变,其他因素中已经分析过的用实际数,尚未分析的用基期数,当综合指标被分解为两个以上的因素时,必然会遇到因素与因素之间是否能构成一个有经济意义的指标体系的问题。
例如:材料费用=产品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
或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费
产量是数量指标必须放在第一位,单耗和单价是质量指标。
(二)计算上的和正确性
例如:材料费用可作如下分解计算:
1、材料费用=产量×单耗×单价
2、材料费用=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在因素分析法中,其计算的正确性就体现在各个因素分解时的替代顺序,要符合因素排列顺序并能保持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出来的结果才会正确,才能帮助企业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
注释:
参考文献:
1、朱信诚. 企业财务学[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3.285—357.
2、陈明友等. 企业财务管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05—330.
3、工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教材组. 工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55—99.
4、杨宝魁. 工业企业财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56—229.
5、王贵庭等.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3—346. 说明:
1、初稿于1994年5月8日,共6稿,定稿于1994年8月15日。
2、载于1994年9月16日出版《财贸中专通讯》(季刊)1994年第3期第52页-第54页“经济研究”栏目,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湖北省地、市、州财贸学校校际协作会,鄂刊字第688号(内刊)。
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对因素法的影响
24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对因素法的影响
摘要:在因素分析中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客体,其主体是当经济指标发生的差异是由几个因素共同引起时,可以首先单独计算第一个因素变动的情况(作为主体),而把其余因素暂时当作不变(作为客体),然后在第一个因素已经变动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素当作可变(作为主体),继续把其他因素当作不变(作为客体),单独计算第二个因素变动的情况,如此顺序计算,直到分别确定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为止。
关键词:财务数量指标;财务质量指标;因素分析法
财务指标是一定财务现象数量或质量的综合反映,可分为财务数量指标和财务质量指标两种形式,分别说明财务数量现象和财务质量状况。毛泽东同志讲过:“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他们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任何的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在因素分析中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客体,其主体是当经济指标发生的差异是由几个因素共同引起时,可以首先单独计算第一个因素变动的情况(作为主体),而把其余因素暂时当作不变(作为客体),然后在第一个因素已经变动的基础上,把第二个因素当作可变(当作主体),继续把其他因素当作不变(当作客体),单独计算第二个因素变动的情况,如此顺序计算,直到分别确定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为止。
一、因素分析法的要点
在有两个以上的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具体表现为构成一个经济指标的各因素之间有着相乘,或连乘的关系)对于一个经济指标发生影响时,为了确定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要首先以计划指标为基础,把各个因素计划数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地用实际数代替,(每次代替一个,就得出一个新的结果)在按顺序代替第一个因素时,要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即仍保持计划水平)。在按顺序逐个代替其余因素时,其余尚未代替过的因素,仍保持计划水平。这样,将其他因素,包括已代替过的和未代替过的都保持相同,才可以计算这一被代替因素的影响状况。如此代替下去,有几个因素就代替几次,最后一次的指标就是实际指标。将每次代替后的指标与该因素未代替前的指标相比较,两者的差额,就是某一因素对计划完成结果的影响程度。将各个因素相加,就等于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的总差异。通过因素分析法可以将产量、成本或利润等各项综合指标分解成为若干因素,从数量上划清企业各责任者在增产节约、创收增利、加速资金周转等方面的贡献大小,有效地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和揭示薄弱环节。
例如:设某一指标N 是由相互联系的两个因素相乘所组成,其计划指标用NO 表示,实际指标用N1表示,差异用d 表示,则:
NO=ao×bo „„„„„计划数(1)
N2=a1×bo „„„第一次代替a 因素变动(2)
(2)-(1)=N2-NO „„a 因素变动引起的差异
N1=a1×b1„„„第二次代替b 因素变动(即实际数)(3)
(3)-(2)=N1-N2„„„b 因素变动引起的差异
将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程度加以综合,则:
(N1-N2)+(N2 -NO)=N1-NO=d
分析结果和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的总差异相符。
因素分析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分析一个问题时,其因素的排列不同,就会对分析对象的影响程度不同,为了说明这一问题,设N 为综合指标,它由ad 两个因素相乘构成。
即:N=ab
当计划数NO=8 000元,则ao=400公斤,bo=20/元公斤。
实际数N1=10 080元,则a1=420公斤,b1=24元/公斤
总差异为:△N=N1-NO=10 080元-8 000元=2 080元
试比较两种不同因素排列顺序的分析结果:
第一种排列方法。按N=ab顺序替代分析:
(1)由于a 变动对△N 的影响值:
(a1-ao).bo=(420-400)×20=400元
(2)由于b 变动对△N 的影响值:
a1. (b1-bo)=420×(24-20)=1 680元
影响总差异:400元+1 680元=2 080元
第二种排列方法,按N=ab顺序分析:
(1)由于b 变动对△N 的影响:
(b1-bo).ao=(24-20)×400元=1 600元
(2)由于a 变动△N 的影响值:
b1.(a1-ao)=24×(420-400)=480元
影响总差异:1 600元+480元=2 080元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虽然ab 顺序变动对△N 影响程度不变,但是两种替代因素顺序中ab 各自对△N 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在第一种排列方法中,计算出来的由于a 变动对△N 的影响值是400元,而在第二种排列方法中计算出来的由于a 变动对△N 的影响值是480元,方法二方法一80元(480元-400元);在第一种方法中计算出来的b 变动对△N 的影响 值是1 680元,而在第二种方法中计算出来的b 对△N 的影响值是1 600元,方法二方法-80元(1 600元-1 680元)
二、因素分析法的排列顺序
首先,数量指标分析在前,质量指标分析在后。第二,保持指标之间的内在的依存关系。举例如下:
一、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后,某企业本期材料费用如下:
(一)按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即a.b )顺序替代分析。
1、由于实际比计划多消耗1 000公斤材料,而使材料费用增加:
(3 000-2 000)×20=20 000(元)
2、由于实际单价比计划单价上升4元,而使材料费用增加:
3 000×(12-10)=12 000(元)
影响总差异值:20 000元+12 000元=32 000元
(二)按先质量指标后数量指标(即b.a) 顺序替代分析。
1、由于单价上升使材料费用增加:
(24-20)×2 000=8 000(元)
2、由于实际比计划多消耗1 000公斤使费用增加:
(3 000-2 000)×24=24 000(元)
影响总差异额:8 000元+24 000元=32 000元
通过两种不同排列所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际情况是:消耗3 000公斤材料,而每公斤材料比计划上升4元,因而单价的上升造成材料费用的增加数应为3 000×4=12 000元,显而易见,按ab 顺序分析的结果符合客观实际,而按ba 顺序分析,即用计划消耗量与实际单价进行分析就没有实际意义。通常情况下,数量指标具有主动性是自变量,而质量指标是因变量,所以先变动数量指标符合各因素先后变化的客观规律,是具有实际经济意义和符合分析工作者观察经济活动的客观要求的。
三、保持指标之间内在的依存关系原则
为了进一步分清经济责任和原因,在经济活动分析中往往要将一项综合指标分解为几个
因素进行因素分析,那么第一项原则不能完全解决因素排列顺序问题,为此,还要从经济指标之间的依存关系来考虑和分析。
(一)理论上的合理性
因素分析法的计算原则,就是当分析某因素变动对综合指标总差异的影响时,必须将其它因素视为不变,其他因素中已经分析过的用实际数,尚未分析的用基期数,当综合指标被分解为两个以上的因素时,必然会遇到因素与因素之间是否能构成一个有经济意义的指标体系的问题。
例如:材料费用=产品产量×材料单耗×材料单价
或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材料费
产量是数量指标必须放在第一位,单耗和单价是质量指标。
(二)计算上的和正确性
例如:材料费用可作如下分解计算:
1、材料费用=产量×单耗×单价
2、材料费用=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在因素分析法中,其计算的正确性就体现在各个因素分解时的替代顺序,要符合因素排列顺序并能保持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出来的结果才会正确,才能帮助企业决策者作出正确决策。
注释:
参考文献:
1、朱信诚. 企业财务学[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1993.285—357.
2、陈明友等. 企业财务管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05—330.
3、工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教材组. 工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55—99.
4、杨宝魁. 工业企业财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56—229.
5、王贵庭等. 工业企业财务管理[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313—346. 说明:
1、初稿于1994年5月8日,共6稿,定稿于1994年8月15日。
2、载于1994年9月16日出版《财贸中专通讯》(季刊)1994年第3期第52页-第54页“经济研究”栏目,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湖北省地、市、州财贸学校校际协作会,鄂刊字第688号(内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