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至20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开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根据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铜山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办学特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0年在徐州市率先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顺利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2009年又高标准通过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复评验收。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全校教职员工继续发扬“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郑中精神,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坚持“以人育人、和谐发展”原则,认真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定期举行理想信念、责任感恩、法制安全、身心健康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学校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等称号。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参加省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有一大批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学生在市级以
上学科竞赛中有200多人获一等奖以上奖项,其中有20多人获省信息技术、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在省级作文竞赛中获特等奖。学校连年获得“徐州市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师表”、“青蓝”、“名师”和“读书”等工程,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专业化水平。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先后选派50多位教师出国培训,50多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00多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五年来,有近百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及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现有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5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先后有十多人获得国家级表彰,百余人次获得省、市级表彰。
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艺体、科技并举的教育特色。国防教育活动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读书节等活动扎实开展,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涵,拓展了办学特色。作为江苏省课改先进学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作为典型经验交流;作为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跑操等受到省内外领导、专家、同仁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作为国家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师生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艺术大赛中20多次获得一等奖。
课程改革硕果累累。作为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学校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台《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设立课改中心,建立学生档案室,编印学生选科指导手册,自主开发学生选课系统。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建立了多个个社会实践基地。编印了39本校本教材,开设了58门选修课。接待全省各市和山东、新疆、河北等省内外
30多个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学校来校考察交流,新课程实施水平尤其是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学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教育科研成果丰厚。围绕创建研究型学校的目标,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科学研究深入开展。学校主持了10多个省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五年来,教师主编、参编的教育教学论著10余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60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并有10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一等奖。
学校管理不断优化。学校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精简职能机构,推行年级部负责制,强化了年级管理职能。党支部建在年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对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双向选择;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现有的22位中层干部中有18位同志通过竞争走上管理岗位。按照“按需设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逐步提高”原则,注重比实绩、比贡献,使收入分配向教学一线人员、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者倾斜,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随着学校发展不断提高。食堂、保洁、门卫等方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国际交流深入开展。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派出52位教师赴英国、加拿大等国学习交流,组织四批学生赴日本等国修学旅行,接待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团来校考察。
办学条件根本改善。学校以60年校庆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通过多种手段自筹资金,大力改善校园校貌,更新设施设备,新增绿化千余平方米,楼台亭阁交相辉映,设施设备焕然一新,校容校貌发生巨大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十一五”期间,学校着力打造“精致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彰显校园建设
的精品意识和文化品位。学校现有70余口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总量达到1600多台。建成并优化了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监控等五个系统,高标准达到“校校通”第三层次要求。学校拥有省一级图书馆、省标准化实验室等一流硬件设施。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校园”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郑中人的团结拼搏,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成为徐州人民心目中真正的品牌学校。“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所形成的基本经验是: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十一五”规划的引领下,学校树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六个坚持”的治校方略,即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以德润校、坚持人才强校、坚持质量立校、坚持特色兴校、坚持文化塑校,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学、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是大力发扬郑中精神。在“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郑中精神感染下,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是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学校秉承“固本、精进、至善”的办学理念,尽心尽力,积极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越的教育条件。
四是精心打造教师团队。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文化。
五是充分注重专家引领。通过和南师大、江苏师大、中国矿大等高校的合作,借助高校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提升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
六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学校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以课改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发展学校特色,积极开设多样化的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
七是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围绕创建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型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努力建设底蕴丰厚、精神丰盈、内涵丰富、物质丰足的学校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和育人氛围。
八是全力提供物质保障。立足校园现代化,重视校园的软硬件建设,具备了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学习条件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南。纲要要求通过改革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在中学阶段,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些新的要求和思路都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挑战。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开始执行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前五年,全国上下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将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制度,积极探索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新途径,力争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江苏教育未来发展新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在新起点上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到2015年,实现国家提出的教育基本现代化指标,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最新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江苏省承担了试点工作,其中包括“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改革任务。这些高位目标和有利的政策条件是我校发展的外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还需根据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指标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教育管理名家,实现物质、制度和理念的全面现代化,为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
(三)徐州市基础教育发展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徐州市基础教育的迅猛发展是我校面临的有利环境,也是一种压力。“十一五”期间,徐州市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矛盾还很突出并将持续存在,基础教育领域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课程改革及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在徐州教育的前列。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强化内涵建设,把握有利形势,继续在徐州基础教育的大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为徐州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是“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秉承“固本、精进、至善”的办学理念,遵循传承优良传统、彰显办学特色、追求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学校的思路,确立公平、优质、个性、开放的教育价值观,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发展,努力培养 “奋发向上、人格健全、知书明礼、素质全面”的具有郑中特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总体目标
把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办成江苏一流、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型学校。
(三)具体目标
1.提升现代化水平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先进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理顺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确立合理的学校组织架构,制定民主、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
优化数字化校园。及时更新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
2.促进特色发展
促进个性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位学生的素质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拓展办学特色。根据新课程要求,进一步做优、做强信息技术、艺体和科技等方面的办学特色。
3.坚持优质发展
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形成“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质量。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比例和层次。
4.建设研究型学校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增强教师研究意识。强化学科教学的研究,以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在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发表等方面再上台阶。
四、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实践基地,优化德育资源,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法制观念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
重视公民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关心公共事务,热心公益事业。
强化法制教育。继续聘请法制校长,以校本法制课程、普法报告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2.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十二五”期间,争取20名以上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教育内容,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进步和社区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增强实践智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校本课程研发,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引用外部学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争取有10名以上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增进学生与同学、老师及社会各界的交往,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积极适应社会。
3.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优化运动条件。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体育运动的条件,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丰富活动形式。开好开足体育课,办好体育节,抓好运动队和艺术团建设,继续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跑操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重视心理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提升本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使每一位清中学生都成为心智健康、乐观进取的优秀青年。
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1-2项艺体类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加强个性化课程建设。进一步创造条件,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增加选修课分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课程资源。
促进特长生发展。加大投入,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特殊的学习、训练、探究的条件,开设微型课程,促进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展,培养拔尖人才。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至20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开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根据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铜山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办学特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0年在徐州市率先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顺利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2009年又高标准通过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复评验收。学校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5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全校教职员工继续发扬“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郑中精神,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坚持“以人育人、和谐发展”原则,认真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定期举行理想信念、责任感恩、法制安全、身心健康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学校荣获“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文明学校”等称号。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率一直位居全市前列,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5%以上。学生参加省学业水平测试一次性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有一大批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学生在市级以
上学科竞赛中有200多人获一等奖以上奖项,其中有20多人获省信息技术、化学、生物等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在省级作文竞赛中获特等奖。学校连年获得“徐州市教育教学质量一等奖”。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大力实施“师表”、“青蓝”、“名师”和“读书”等工程,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专业化水平。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先后选派50多位教师出国培训,50多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00多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五年来,有近百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及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现有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教师5人,省特级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4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3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5人,市德育先进工作者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先后有十多人获得国家级表彰,百余人次获得省、市级表彰。
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艺体、科技并举的教育特色。国防教育活动周、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读书节等活动扎实开展,进一步深化了学校内涵,拓展了办学特色。作为江苏省课改先进学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经验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作为典型经验交流;作为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基地,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跑操等受到省内外领导、专家、同仁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作为国家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学校师生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艺术大赛中20多次获得一等奖。
课程改革硕果累累。作为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校,学校积极投身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出台《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设立课改中心,建立学生档案室,编印学生选科指导手册,自主开发学生选课系统。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建立了多个个社会实践基地。编印了39本校本教材,开设了58门选修课。接待全省各市和山东、新疆、河北等省内外
30多个教育行政部门和兄弟学校来校考察交流,新课程实施水平尤其是校本教研和校本课程开发,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学校被省教育厅表彰为“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
教育科研成果丰厚。围绕创建研究型学校的目标,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科学研究深入开展。学校主持了10多个省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五年来,教师主编、参编的教育教学论著10余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60多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并有100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一等奖。
学校管理不断优化。学校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精简职能机构,推行年级部负责制,强化了年级管理职能。党支部建在年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对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双向选择;对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现有的22位中层干部中有18位同志通过竞争走上管理岗位。按照“按需设岗、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逐步提高”原则,注重比实绩、比贡献,使收入分配向教学一线人员、业务骨干和有突出贡献者倾斜,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随着学校发展不断提高。食堂、保洁、门卫等方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国际交流深入开展。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派出52位教师赴英国、加拿大等国学习交流,组织四批学生赴日本等国修学旅行,接待了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团来校考察。
办学条件根本改善。学校以60年校庆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财政支持,通过多种手段自筹资金,大力改善校园校貌,更新设施设备,新增绿化千余平方米,楼台亭阁交相辉映,设施设备焕然一新,校容校貌发生巨大变化,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十一五”期间,学校着力打造“精致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彰显校园建设
的精品意识和文化品位。学校现有70余口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总量达到1600多台。建成并优化了校园计算机网络、校园监控等五个系统,高标准达到“校校通”第三层次要求。学校拥有省一级图书馆、省标准化实验室等一流硬件设施。先后获得“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校园”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郑中人的团结拼搏,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成为徐州人民心目中真正的品牌学校。“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所形成的基本经验是: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十一五”规划的引领下,学校树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六个坚持”的治校方略,即坚持依法治校、坚持以德润校、坚持人才强校、坚持质量立校、坚持特色兴校、坚持文化塑校,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学、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是大力发扬郑中精神。在“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郑中精神感染下,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是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学校秉承“固本、精进、至善”的办学理念,尽心尽力,积极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越的教育条件。
四是精心打造教师团队。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文化。
五是充分注重专家引领。通过和南师大、江苏师大、中国矿大等高校的合作,借助高校专家学者的智力资源,提升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
六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学校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以课改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发展学校特色,积极开设多样化的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
七是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围绕创建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型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努力建设底蕴丰厚、精神丰盈、内涵丰富、物质丰足的学校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和育人氛围。
八是全力提供物质保障。立足校园现代化,重视校园的软硬件建设,具备了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师生提供了优越的工作、学习条件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南。纲要要求通过改革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在中学阶段,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些新的要求和思路都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挑战。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开始执行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前五年,全国上下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将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制度,积极探索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新途径,力争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江苏教育未来发展新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在新起点上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到2015年,实现国家提出的教育基本现代化指标,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在最新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中,江苏省承担了试点工作,其中包括“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改革任务。这些高位目标和有利的政策条件是我校发展的外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学校在“十二五”期间还需根据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指标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造教育管理名家,实现物质、制度和理念的全面现代化,为全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贡献。
(三)徐州市基础教育发展新形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徐州市基础教育的迅猛发展是我校面临的有利环境,也是一种压力。“十一五”期间,徐州市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全市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矛盾还很突出并将持续存在,基础教育领域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课程改革及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在徐州教育的前列。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强化内涵建设,把握有利形势,继续在徐州基础教育的大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为徐州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是“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秉承“固本、精进、至善”的办学理念,遵循传承优良传统、彰显办学特色、追求精细管理、打造品牌学校的思路,确立公平、优质、个性、开放的教育价值观,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发展,努力培养 “奋发向上、人格健全、知书明礼、素质全面”的具有郑中特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总体目标
把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办成江苏一流、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型学校。
(三)具体目标
1.提升现代化水平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先进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理顺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确立合理的学校组织架构,制定民主、科学、有效的学校管理制度。
优化数字化校园。及时更新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
2.促进特色发展
促进个性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位学生的素质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拓展办学特色。根据新课程要求,进一步做优、做强信息技术、艺体和科技等方面的办学特色。
3.坚持优质发展
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形成“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质量。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比例和层次。
4.建设研究型学校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增强教师研究意识。强化学科教学的研究,以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在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发表等方面再上台阶。
四、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实践基地,优化德育资源,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法制观念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
重视公民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关心公共事务,热心公益事业。
强化法制教育。继续聘请法制校长,以校本法制课程、普法报告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2.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十二五”期间,争取20名以上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教育内容,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进步和社区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增强实践智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校本课程研发,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引用外部学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争取有10名以上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以上奖项。
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增进学生与同学、老师及社会各界的交往,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积极适应社会。
3.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优化运动条件。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体育运动的条件,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丰富活动形式。开好开足体育课,办好体育节,抓好运动队和艺术团建设,继续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跑操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重视心理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提升本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水平,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使每一位清中学生都成为心智健康、乐观进取的优秀青年。
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1-2项艺体类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加强个性化课程建设。进一步创造条件,探索课程体系改革,增加选修课分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课程资源。
促进特长生发展。加大投入,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特殊的学习、训练、探究的条件,开设微型课程,促进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展,培养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