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自诩中国亚马逊:得其形而忘其神

  从创立之日起,当当就以“中国亚马逊”自称,就目前格局与趋势来说,这只是一个难以落实的美好愿景。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45752.htm     现在的亚马逊可以说是集新、旧经济之大成,相比起来,无论在发挥新经济的潜力,还是在融合传统商业模式方面,当当网都有相当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与百度某种程度的创新不同,当当网还停留在对国外同行早期模式的初级模仿上,在发展战略上的差距更是咫尺天涯。      亚马逊在电子商务领域被誉为“神一样的企业”。贝索斯在1995年创办亚马逊,其后曾遭遇过“从天堂到地狱”般的质疑,1999年成为《时代》年度风云人物,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2001年《商业周刊》对其的评价则变成了“从英雄到零”。      但贝索斯没有在压力下丧失信心、改变初衷,他坚持认为“机会仍在多元化”――即便这是当时让亚马逊陷于严重亏损的根本原因。当时看好他的只有巴菲特――亚马逊最大的债权人,巴翁曾公开扬言:“我在网上还是只为三样东西付钱:《华尔街日报》电子版,网上桥牌和Amazon.com上的书籍,我确信,他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巴菲特没有看错。在持续烧了整整8年的钱之后,亚马逊终于开始盈利。2009年,亚马逊的营收为245亿美元,纯利润接近10亿美元,市值超过600亿美元,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仅次于Google。近几年来,亚马逊保持着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      亚马逊始终在创新,当人们习惯把它看成“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书店”时,它开始经营百货;当人们将其视为“网上沃尔玛”,是个B2C平台时,它引入了第三方商户,打通了B2C和C2C(这相当于在一家店内同时集成了沃尔玛、7-11和秀水街),引发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一场商业模式革命;当人们以为它将安于消费者市场时,它又面向企业用户推出了“弹性云”;当大家刚刚接受“云服务”的时候,它出人意料地推出了Kindle,为出版业和信息终端带来了颠覆式创新。      贝索斯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亚马逊是全球第一个注意到Web2.0、长尾经济和口碑营销的企业(长尾的概念出自贝索斯,《连线》的编辑将其发展成为一本书),它提出“云计算”概念并将其商业化,这比Google还要早。同样,它比苹果、微软这样的“终端之王”们更早注意到电子阅读器的未来,推出新的终端。      从企业发展逻辑来看,亚马逊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极为稳健,看似眼花缭乱、处处开花的创新,有着一条清晰的主线。亚马逊的定位――“我们是一家IT公司!”贝索斯很明白电子商务将是新旧经济复合体,因为“商务”本身并不是新东西,物流、配送、仓储、营销等都是传统产业模式,新经济要以传统经济为师,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只有学好了线下,才能真正做好线上。      从一开始,亚马逊就没把自己看成是一家“网上书店”,它一直想做的是真正的电子商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书这种商品,运输、存储方便,消费者易于接受,非常适合开展电子商务。正是通过卖书,亚马逊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供应链系统、一流的IT基础建设,这也是成立后8年一直烧钱的根本原因,因此也奠定了亚马逊日后飞速发展的基础。      后续的一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依托世界级的供应链系统和IT能力,亚马逊可以轻松地从书这种简单的商品扩展到更为复杂的百货领域。零售业务的最大特点是有淡旺季之分,而亚马逊的所有IT系统配置都是按照峰值去准备的,空闲时间怎么办?转租出去!“弹性云”就这样诞生了。有了“云”就要有“端”,Kindle于是顺势而生……      成立于1997年的当当,一开始,就以亚马逊为目标,有意识地进行了全面模仿,可惜亦步亦趋的被动学习,效果越来越衰减了。也许,当当并没能真正理解亚马逊,虽然两者早期都是在网上卖书。但是,图书只是一种初级商品,对亚马逊而言,借此构建的是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与整合平台,但是当当似乎一头扎进去了,努力的目标长期限于“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似乎除了卖更多的书之外,别无远大理想!      因此,当当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构建了收集和销售中国可供书数据库;而在这之外,这10多年来,几乎看不出当当做过任何其他创新――它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网络书店。在互联网业态加速变异的今天,当当的模式单一,已经不能算是成功互联网企业的典型,同时,因为没有上市,仍带有家族企业的色彩。亚马逊则在成立两年后(1997年5月)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早已转型为家喻户晓的公众公司。      这决不能简单归咎于中美商业环境的差异。是的,中国的IT、物流体系建设落后世界太多。但当当网始终固守第一代互联网企业“鼠标+水泥”的运作模式,把互联网仅仅当做一种新的销售渠道,没有深入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并由此来调整战略部署。亚马逊则天生带着互联网的基因,并深刻领悟、实践了传统商业,从而取长补短,整合了新经济和传统经济各自的优势。      可以预见,当当的未来之路并不轻松。自2008年起,当当在中国市场已被卓越亚马逊反超,而且差距越拉越大――这在中国互联网业界来说非常罕见(Google、eBay、Yahoo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如本土竞争对手)。目前当当被迫向百货转型,但在物流体系、仓储系统不发达的制约下,百货联营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且现在起步,也许已经晚了。      亚马逊深知内功的重要性,稳扎稳打,舍得大手笔地投入中国市场。卓越亚马逊的反超即是这方面的成功例证,而且中国业务模式仍在换挡提速。作为一家更在意成本的本土公司,当当可以说是被大势逼着走向百货联营之路,要扩张就必须进行大量投入,但当当的盈利能力不足,越往后越不堪重负。      所以,当当不得不考虑融资和加快上市步伐。“现在当当的估值最低是10亿美元,低于这个价一切免谈。当当目前仍有很快的增长,未来3年之内,我基本不会考虑卖当当。”虽然联合总裁李国庆的公开言论仍掷地有声,但一切还有待事实来验证。      必须强调的是,当当仍是这10年来中国新创企业中比较成功的一家。当当VS亚马逊这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显示出即便是在新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的产业环境与创新层次的现实差距。对于中国的新经济创业者来说,重要启示在于:模仿千万不能“得其形而忘其神”,创业的最初阶段可以模仿,但到一定阶段后必须摸索出一套本土化的、适合自己并带有创新色彩的思路和技术,或者商业模式,否则企业没有做大做强的希望。         (来源:作者:王勇)

  从创立之日起,当当就以“中国亚马逊”自称,就目前格局与趋势来说,这只是一个难以落实的美好愿景。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8/view-45752.htm     现在的亚马逊可以说是集新、旧经济之大成,相比起来,无论在发挥新经济的潜力,还是在融合传统商业模式方面,当当网都有相当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与百度某种程度的创新不同,当当网还停留在对国外同行早期模式的初级模仿上,在发展战略上的差距更是咫尺天涯。      亚马逊在电子商务领域被誉为“神一样的企业”。贝索斯在1995年创办亚马逊,其后曾遭遇过“从天堂到地狱”般的质疑,1999年成为《时代》年度风云人物,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2001年《商业周刊》对其的评价则变成了“从英雄到零”。      但贝索斯没有在压力下丧失信心、改变初衷,他坚持认为“机会仍在多元化”――即便这是当时让亚马逊陷于严重亏损的根本原因。当时看好他的只有巴菲特――亚马逊最大的债权人,巴翁曾公开扬言:“我在网上还是只为三样东西付钱:《华尔街日报》电子版,网上桥牌和Amazon.com上的书籍,我确信,他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巴菲特没有看错。在持续烧了整整8年的钱之后,亚马逊终于开始盈利。2009年,亚马逊的营收为245亿美元,纯利润接近10亿美元,市值超过600亿美元,在全球互联网公司中仅次于Google。近几年来,亚马逊保持着每年30%以上的增长率。      亚马逊始终在创新,当人们习惯把它看成“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书店”时,它开始经营百货;当人们将其视为“网上沃尔玛”,是个B2C平台时,它引入了第三方商户,打通了B2C和C2C(这相当于在一家店内同时集成了沃尔玛、7-11和秀水街),引发了电子商务领域的一场商业模式革命;当人们以为它将安于消费者市场时,它又面向企业用户推出了“弹性云”;当大家刚刚接受“云服务”的时候,它出人意料地推出了Kindle,为出版业和信息终端带来了颠覆式创新。      贝索斯始终走在时代的前面。亚马逊是全球第一个注意到Web2.0、长尾经济和口碑营销的企业(长尾的概念出自贝索斯,《连线》的编辑将其发展成为一本书),它提出“云计算”概念并将其商业化,这比Google还要早。同样,它比苹果、微软这样的“终端之王”们更早注意到电子阅读器的未来,推出新的终端。      从企业发展逻辑来看,亚马逊却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极为稳健,看似眼花缭乱、处处开花的创新,有着一条清晰的主线。亚马逊的定位――“我们是一家IT公司!”贝索斯很明白电子商务将是新旧经济复合体,因为“商务”本身并不是新东西,物流、配送、仓储、营销等都是传统产业模式,新经济要以传统经济为师,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只有学好了线下,才能真正做好线上。      从一开始,亚马逊就没把自己看成是一家“网上书店”,它一直想做的是真正的电子商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书这种商品,运输、存储方便,消费者易于接受,非常适合开展电子商务。正是通过卖书,亚马逊建立了世界一流的供应链系统、一流的IT基础建设,这也是成立后8年一直烧钱的根本原因,因此也奠定了亚马逊日后飞速发展的基础。      后续的一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依托世界级的供应链系统和IT能力,亚马逊可以轻松地从书这种简单的商品扩展到更为复杂的百货领域。零售业务的最大特点是有淡旺季之分,而亚马逊的所有IT系统配置都是按照峰值去准备的,空闲时间怎么办?转租出去!“弹性云”就这样诞生了。有了“云”就要有“端”,Kindle于是顺势而生……      成立于1997年的当当,一开始,就以亚马逊为目标,有意识地进行了全面模仿,可惜亦步亦趋的被动学习,效果越来越衰减了。也许,当当并没能真正理解亚马逊,虽然两者早期都是在网上卖书。但是,图书只是一种初级商品,对亚马逊而言,借此构建的是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与整合平台,但是当当似乎一头扎进去了,努力的目标长期限于“全球最大的中文网上书店”,似乎除了卖更多的书之外,别无远大理想!      因此,当当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构建了收集和销售中国可供书数据库;而在这之外,这10多年来,几乎看不出当当做过任何其他创新――它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网络书店。在互联网业态加速变异的今天,当当的模式单一,已经不能算是成功互联网企业的典型,同时,因为没有上市,仍带有家族企业的色彩。亚马逊则在成立两年后(1997年5月)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早已转型为家喻户晓的公众公司。      这决不能简单归咎于中美商业环境的差异。是的,中国的IT、物流体系建设落后世界太多。但当当网始终固守第一代互联网企业“鼠标+水泥”的运作模式,把互联网仅仅当做一种新的销售渠道,没有深入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并由此来调整战略部署。亚马逊则天生带着互联网的基因,并深刻领悟、实践了传统商业,从而取长补短,整合了新经济和传统经济各自的优势。      可以预见,当当的未来之路并不轻松。自2008年起,当当在中国市场已被卓越亚马逊反超,而且差距越拉越大――这在中国互联网业界来说非常罕见(Google、eBay、Yahoo等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都不如本土竞争对手)。目前当当被迫向百货转型,但在物流体系、仓储系统不发达的制约下,百货联营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且现在起步,也许已经晚了。      亚马逊深知内功的重要性,稳扎稳打,舍得大手笔地投入中国市场。卓越亚马逊的反超即是这方面的成功例证,而且中国业务模式仍在换挡提速。作为一家更在意成本的本土公司,当当可以说是被大势逼着走向百货联营之路,要扩张就必须进行大量投入,但当当的盈利能力不足,越往后越不堪重负。      所以,当当不得不考虑融资和加快上市步伐。“现在当当的估值最低是10亿美元,低于这个价一切免谈。当当目前仍有很快的增长,未来3年之内,我基本不会考虑卖当当。”虽然联合总裁李国庆的公开言论仍掷地有声,但一切还有待事实来验证。      必须强调的是,当当仍是这10年来中国新创企业中比较成功的一家。当当VS亚马逊这组案例,在某种程度上,更能显示出即便是在新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的产业环境与创新层次的现实差距。对于中国的新经济创业者来说,重要启示在于:模仿千万不能“得其形而忘其神”,创业的最初阶段可以模仿,但到一定阶段后必须摸索出一套本土化的、适合自己并带有创新色彩的思路和技术,或者商业模式,否则企业没有做大做强的希望。         (来源:作者:王勇)


相关文章

  • 亚马逊与当当网的比较
  • 1. 完成教材第一章的网上购物实验,并回答实验后面的"4.实验思考". (1)通过此次的购物体验,我对于电子商务有一个很深的认识,也体验到了电子商务带给我们的便捷以及当下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通过此次在当当网的购物,我了解 ...查看


  • 电子商务课程报告
  • 电子商务结课报告 院(系): 计算机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姓 名:班级学号: 19113201 学 号: [1**********] 指导教师: 王 菁 亚马逊电子书城分析 1.背景简介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 ...查看


  • 亚马逊与当当的比较
  • 亚马逊.当当网电商体验对比:不仅仅是买本书 发布时间: 2012-5-31 16:18:00 来源: 好运Money+ 作者: 王丹丹 相关行业: 电子商务 不仅仅是买本书-- 为什么我在亚马逊订购一本书花了70分钟,在当当网订购同一本书却 ...查看


  • 电子商务乱战 战略点评
  • 来源:中外管理   原作者:李 靖    2011-8-13 15:45:09 电子商务渠道之间的商战,已经进一步激起了新老渠道,乃至和传统生产企业的矛盾.这是以往罕见的"盛况".但是,有的竞争是值得付出的,有的战场则根 ...查看


  • 当当网vs亚马逊
  • 当当网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 当当是通过对亚马逊的模仿才取得今天的巨大成功的,当当网最大限度的借鉴了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和支撑业务发展的图书数目等后台要素,同时又结合中国国内的特有的消费.支付.政策法律.信息化.物流配送等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虽然当当 ...查看


  • 电子商务物流
  • 一.当当的货到付款物流简图 当当靠在每个城市建立这样与快递公司的联系来建立自己的全国物流网,实现货到付款! 二.电子商务的具体实施有多种物流模式可以选择,主要有: 1.与传统商务共用一套物流系统 2.企业自营物流模式 3.外包物流模式 4. ...查看


  • 三大电商企业营销策略对比
  • 京东商城的营销策略 一.广告策略 说道广告,其实京东商城原先起源于互联网广告,如在一些专业的商品论坛上投放广告,这是一个十分好的办法.因为这些论坛是某些特定商品的消费者之间交流的地方,可以说,这里就聚集了大量的潜在客户,事实证明京东的做法是 ...查看


  • 孔夫子旧书网与其它在线图书交易平台差异分析
  • 苏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 电子商务软件应用分析实践报告 题目 孔夫子旧书网与其他在线图书交易平台差异分析 专科学校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 电子商务 班级 09电子商务 考生姓名 王健 准考证号 [1*** ...查看


  • 18互联网行业
  • 第1章互联网行业 行业基本情况 互联网简介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由彼此连接在一起的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栈(TCP/IP)进行通讯的计算机网络组成1,其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为人们提供及分享信息的一个世界性网络. 图18.1.1 互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