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灾设备管理制度
1、为了更好的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由社区、辖区企业、公安派出所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2、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可根据辖区避难场所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减灾设备和设施,并设置标识牌。
3、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对减灾设备进行检查,有损坏、过期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4、检查设备时要做好检查记录和更换记录,以便为设备配备提供有效的数据。
4、辖区内的新建、扩建楼宇场馆,要及时跟踪配备、更换减灾设备。
6、对广大居民要配备相应的逃生设备,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居民能够正确使用。
7、对社区内商服楼、五小行业要及时配备各种防灾减灾设备。
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职责
1、为了加强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由社区同辖区单位共同成立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防灾减灾各项管理制度;审核防灾减灾工作年度计划、措施和总结,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3、围绕水灾、地震、火灾、防毒以及环境污染等灾害的发生,制定出自救、自逃的安全措施。
4、根据社区特点,建立社区安全避难场所,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居民可进入安全避难场所。
5、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广告、广场,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广大居民提高安全意识。
6、应对突发事件,制定急救措施,组织工作人员疏散、抢救受灾居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定期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利用座谈会、知识讲座、文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进行减灾宣传。
8、做好弱势群体人员的帮扶和管理工作,建立各种管理体系和安全措施。
定期演练制度
1、每年至少进行2次综合性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常规性演练。
2、演练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演练的步骤过程,熟悉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3、工作人员在演练开始前要检查相关的设备、设施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确保演练安全正常进行。
4、演练要选择空旷宽阔的地带,不可在人员集中和靠近危险的场所进行。
5、演练要以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本领为出发点,切不可走过场。
6、每次演练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并完善应急预案,为下一次演练打好基础。
7、要有计划的组织社区居民、企业职工、中小学学生进行防火、防震等演练。
8、通过演练,使受演练人员学会在灾难来临时,掌握自救、自逃和救助他人等常识。
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工作制度
1、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组织建立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减灾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位。
2、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各项检查制度、实施方案、应急预案,一旦有突发事件,要有领导、有组织的进行引导和疏散。
3、对辖区内的工业用电、商业用电、民用电进行安全检查;对液化气站、各种易燃易爆物品每月检查一次,做好防范工作,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事故。
4、充分发挥社区巡逻队伍作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消除。
5、检查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检查记录,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的损失,追究当事人责任。
灾害告知制度
1、发生灾害事故时,事故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紧急情况要报警,有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人员抢救。
2、发生较大灾害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起因、造成后果、已采取措施等情况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3、一般灾害事故发生后十天内,事故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将发生灾害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原因、教训及防范措施、责任分析及处理等情况,报告给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4、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有关新闻,必须经上级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核实后,按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报道。
5、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将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向广大居民通报。
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通俗实用、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安全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2、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不断更新宣传内容,进行避灾自救的宣传,使社区防灾减灾宣传面达到95%以上。
3、每年度组织居民开展三次以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活动。
4、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火急救知识,普遍提高广大居民抵御灾害,防灾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5、充分利用5.12减灾宣传日和3.20安全防火日,到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防火、防震、防水、防毒等方面的知识宣传。
6、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到社区弱势群体家中进行安全用电、用气、用水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
减灾设备管理制度
1、为了更好的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由社区、辖区企业、公安派出所领导和相关人员组成防灾减灾领导小组。
2、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可根据辖区避难场所的具体情况,配备相应的减灾设备和设施,并设置标识牌。
3、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成员要定期对减灾设备进行检查,有损坏、过期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4、检查设备时要做好检查记录和更换记录,以便为设备配备提供有效的数据。
4、辖区内的新建、扩建楼宇场馆,要及时跟踪配备、更换减灾设备。
6、对广大居民要配备相应的逃生设备,并对其进行培训,使居民能够正确使用。
7、对社区内商服楼、五小行业要及时配备各种防灾减灾设备。
防灾减灾领导小组职责
1、为了加强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由社区同辖区单位共同成立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2、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防灾减灾各项管理制度;审核防灾减灾工作年度计划、措施和总结,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3、围绕水灾、地震、火灾、防毒以及环境污染等灾害的发生,制定出自救、自逃的安全措施。
4、根据社区特点,建立社区安全避难场所,设置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居民可进入安全避难场所。
5、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广告、广场,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教育广大居民提高安全意识。
6、应对突发事件,制定急救措施,组织工作人员疏散、抢救受灾居民,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定期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利用座谈会、知识讲座、文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居民进行减灾宣传。
8、做好弱势群体人员的帮扶和管理工作,建立各种管理体系和安全措施。
定期演练制度
1、每年至少进行2次综合性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常规性演练。
2、演练前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了解演练的步骤过程,熟悉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
3、工作人员在演练开始前要检查相关的设备、设施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确保演练安全正常进行。
4、演练要选择空旷宽阔的地带,不可在人员集中和靠近危险的场所进行。
5、演练要以提高居民防灾减灾本领为出发点,切不可走过场。
6、每次演练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并完善应急预案,为下一次演练打好基础。
7、要有计划的组织社区居民、企业职工、中小学学生进行防火、防震等演练。
8、通过演练,使受演练人员学会在灾难来临时,掌握自救、自逃和救助他人等常识。
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工作制度
1、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组织建立三级安全管理体系;做到减灾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到位。
2、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制定各项检查制度、实施方案、应急预案,一旦有突发事件,要有领导、有组织的进行引导和疏散。
3、对辖区内的工业用电、商业用电、民用电进行安全检查;对液化气站、各种易燃易爆物品每月检查一次,做好防范工作,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事故。
4、充分发挥社区巡逻队伍作用,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消除。
5、检查人员要认真负责,做好检查记录,由于工作疏忽造成的损失,追究当事人责任。
灾害告知制度
1、发生灾害事故时,事故当事人或者发现人应当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紧急情况要报警,有伤亡、火灾、爆炸时,应当保护现场并迅速组织人员抢救。
2、发生较大灾害事故,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事故发生后一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起因、造成后果、已采取措施等情况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
3、一般灾害事故发生后十天内,事故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将发生灾害事故的时间、地点、经过、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原因、教训及防范措施、责任分析及处理等情况,报告给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4、重、特大灾害事故的有关新闻,必须经上级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核实后,按有关文件规定进行报道。
5、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将发生事故的原因和后果,向广大居民通报。
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通俗实用、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安全自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2、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不断更新宣传内容,进行避灾自救的宣传,使社区防灾减灾宣传面达到95%以上。
3、每年度组织居民开展三次以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演练活动。
4、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火急救知识,普遍提高广大居民抵御灾害,防灾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5、充分利用5.12减灾宣传日和3.20安全防火日,到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防火、防震、防水、防毒等方面的知识宣传。
6、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到社区弱势群体家中进行安全用电、用气、用水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