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论文

.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摘 要:通过阐述供应链管理风险和特点、供应链风险的来源、供应链风险的分类、供应链管理防范措施,结合案例来系统地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遇到的风险,并提出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措施,为实际生活中的供应链管理者介绍切实可行的规避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风险 防范措施

一、供应链管理风险和特点 供应链风险是指对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或破坏供应链运行使其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导致供应链失败的不确定因素或意外事件。供应链的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1)必然性与客观性

(2)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3)多样性与复杂性

(4)传递性与放大性

(5)此消彼长性

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人对供应链环境下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风险的类别、起因及特征等。归纳起来,可以将供应链上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分为内生风险(Indigenous Risk)和外生风险(Exogenous Risk)两大类。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总是联系在一起。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比如说,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合作方有较强的“败德”意识,将会导致在供应链运行中较大的风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道德风险。再如,委托代理之间形成的合同是否恰当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合作双方相互讨价还价、协商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供应商的交货状况会有不确定性、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也产生不确定性。

案例:2000年惠普公司面临了一次供应链危机。由于迅猛发展的移动电话制造商们大量使用闪存,原本使用于打印机里面的数量就明显不够,惠普公司无法获得充足供应来满足利润颇丰的打印机生产需求。公司无法按计划生产出大约250,000台打印机,这意味着高达几千万美元收入损失,为了确保闪存的供应量,惠普公司被迫和供应商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固定供应数量和恒定价格。闪存市场可是一个高度动荡的市场,价格差异变化很大。

由此可见正视供应链的各种特点非常重要。

二、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风险来源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个因素,在风险面前,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供应链将会呈现异常的脆弱性。 案例,1999年,台湾地震造成DRAM芯片短缺,致使苹果公司丢失大量订单;2000年,爱立信的半导体供应商厂房失火,造成爱立信公司巨大损失。

如输入价格的波动性、劳工问题或是外汇的波动性发生有那么一点规律可循,对公司影响也有限。这些事件很少突如其来,而且大多数管理团队都有经验处理此类事务。它们对公司财务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调整产品销售价格或者现金储备的水平来弱化。

三、供应链风险的分类 1.供应链外部风险。是指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可能性,通常是由短期内企业不能控制的因素造成。包括三大类:①政治风险,来源于肉牛养殖政局稳定情况、贸易限制情形、税制影响及变动程度、汇率波动程度。②自然风险,由于自然灾害发生及偶发意外性事故。③市场风险,因市场偏好预测错误导致损失产生。

2.供应链内部风险。是指来源于供应链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的风险,包括:①道德风险:指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败坏行为造成损失的风险。②技术风险:指供应链企业由于没有引进先进技术,或者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得性与预期的方案发生重大变化。③信息传递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四、供应链管理防范措施 (1)加强节点企业的风险管理。 供应链从采购、生产到销售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 (2)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供应链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的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与应急系统。

(3)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信息沟通效率。 供应链企业之间应该通过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增加供应链透明度,加大信息共享程度来消除信息扭曲,比如共享有关预期需求、订单、生产计划等信息,从而降低不确定性、降低风险。一般来说,企业上下游间的信息有先进的通讯方式,及时的反馈机制,规范化的处理流程,供应链风险就小,反之就大。

(4)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 要防止败德行为的出现,就应该尽可能消除对信息不对称性,积极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机制,使合作伙伴能得到比败德行为获取更大的利益,来消除对方的败德风险。

五、供应链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对企业或供应链面临的潜在各种风险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加以认识和辨别。

(2)风险衡量:运用定量分析法对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范围及程度进行估计与度量。

(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恰当风险管理工具,优化组合,规避、转移、降低风险。

(4)风险管理实施与评价:协调配合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反馈、检查、调整、修正,使之更接近目标。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在风险和绩效管理领域运用“风险承担能力”这一概念是一种创新。它可以衡量一家公司的韧性和灵活性—既能评估它抓住新机遇的能力,又能在公司运营效率没有严重衰退的情况下,评估它所能承受的经济动荡的范围和类型。

风险承担能力至少包含5个要素:财力、管理能力、动态竞争、操作灵活性以及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的风险承担能力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在战略和运营规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帮助他们优化资本配置,找到可以用来抓住机遇的额外资源,量身打造出更准确、更强有力的绩效标准。

风险承担能力还拓展了风险管理的传统观念,使之不再仅局限于对财务资源的管理,而是在一个更广阔的场景去关注公司的运营、管理流程、系统、文化以及领导力等,从而提高企业应对挫折的韧性,提升其抓住新机遇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它能帮助公司同时应对风险的消极面和积极面—既有防守也有进攻。 案例:沃尔玛公司在自然灾害面前维持业务正常有序的能力已经广为人知。这家零售业巨头在经过一次次飓风和其他严重事件之后,历史性地赢得了它的市场份额,因为它具备从瞬间爆发的动荡中重建,然后迅速恢复供应链并重新开业的能力。正是由于这种能力,在一切停止运转的风暴区域里,沃尔玛成为第一家或者就是惟一一家还能营运的商家,它所面临的商机不言而喻。

以整合的方式减轻负面事件的影响,加速公司的复苏,从而处置好他们的财务、运营和管理资源。在经济和市场混乱之中,它们能处在更好的位置,发现并掌握先机。

六、结语

供应链风险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可以说没有几家公司能够留足资金防范像丧失主要生产设施、自然灾害,或是主要供货商出现问题这些不常发生的事件。通常,它们能做的只是通过灾后复苏计划、保险计划和业务连续计划来减轻影响。对风险的事先监控效用远远高于事后总结。而突破性的商业模式———高效、安全的供应链管理和创新的营销手段完美结合,可使得企业成就辉煌。企业管理者在供应链管理上,应充分结合市场和自身特点,形成有竞争力的整体供应链,并有效地运用风险预防与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渠道监控、流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等成功管理方法,优化供应链和降低风险,打造一条既精益又安全的制造供应链。

参考文献:

[1]冯耕中 ,刘伟华.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杨长春. 第三方物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新浪网,科技时代

[4]新浪博客

.

供应链管理面临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摘 要:通过阐述供应链管理风险和特点、供应链风险的来源、供应链风险的分类、供应链管理防范措施,结合案例来系统地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遇到的风险,并提出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措施,为实际生活中的供应链管理者介绍切实可行的规避风险的方法。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 风险 防范措施

一、供应链管理风险和特点 供应链风险是指对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或破坏供应链运行使其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导致供应链失败的不确定因素或意外事件。供应链的多参与主体、跨地域、多环节的特征,使供应链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环境和链上各实体内部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供应链风险。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1)必然性与客观性

(2)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3)多样性与复杂性

(4)传递性与放大性

(5)此消彼长性

国内外学者已有不少人对供应链环境下的风险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风险的类别、起因及特征等。归纳起来,可以将供应链上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分为内生风险(Indigenous Risk)和外生风险(Exogenous Risk)两大类。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不确定性和风险总是联系在一起。所谓不确定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当引入时间因素后,事物的特征和状态不可充分地、准确地加以观察、测定和预见。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具有不确定性的,比如说,如果合作伙伴选择不当,合作方有较强的“败德”意识,将会导致在供应链运行中较大的风险,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道德风险。再如,委托代理之间形成的合同是否恰当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合作双方相互讨价还价、协商的结果也具有不确定性;供应商的交货状况会有不确定性、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也产生不确定性。

案例:2000年惠普公司面临了一次供应链危机。由于迅猛发展的移动电话制造商们大量使用闪存,原本使用于打印机里面的数量就明显不够,惠普公司无法获得充足供应来满足利润颇丰的打印机生产需求。公司无法按计划生产出大约250,000台打印机,这意味着高达几千万美元收入损失,为了确保闪存的供应量,惠普公司被迫和供应商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固定供应数量和恒定价格。闪存市场可是一个高度动荡的市场,价格差异变化很大。

由此可见正视供应链的各种特点非常重要。

二、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供应链风险来源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个因素,在风险面前,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供应链将会呈现异常的脆弱性。 案例,1999年,台湾地震造成DRAM芯片短缺,致使苹果公司丢失大量订单;2000年,爱立信的半导体供应商厂房失火,造成爱立信公司巨大损失。

如输入价格的波动性、劳工问题或是外汇的波动性发生有那么一点规律可循,对公司影响也有限。这些事件很少突如其来,而且大多数管理团队都有经验处理此类事务。它们对公司财务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调整产品销售价格或者现金储备的水平来弱化。

三、供应链风险的分类 1.供应链外部风险。是指外部客观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风险的可能性,通常是由短期内企业不能控制的因素造成。包括三大类:①政治风险,来源于肉牛养殖政局稳定情况、贸易限制情形、税制影响及变动程度、汇率波动程度。②自然风险,由于自然灾害发生及偶发意外性事故。③市场风险,因市场偏好预测错误导致损失产生。

2.供应链内部风险。是指来源于供应链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的风险,包括:①道德风险:指供应链企业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败坏行为造成损失的风险。②技术风险:指供应链企业由于没有引进先进技术,或者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和可得性与预期的方案发生重大变化。③信息传递风险。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供应链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企业联盟,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复时,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四、供应链管理防范措施 (1)加强节点企业的风险管理。 供应链从采购、生产到销售过程是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而形成的串行或并行的混合网络结构。 (2)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供应链是多环节,多通道的一种复杂的系统,很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与应急系统。

(3)加强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信息沟通效率。 供应链企业之间应该通过建立多种信息传递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增加供应链透明度,加大信息共享程度来消除信息扭曲,比如共享有关预期需求、订单、生产计划等信息,从而降低不确定性、降低风险。一般来说,企业上下游间的信息有先进的通讯方式,及时的反馈机制,规范化的处理流程,供应链风险就小,反之就大。

(4)加强对供应链企业的激励。 要防止败德行为的出现,就应该尽可能消除对信息不对称性,积极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机制,使合作伙伴能得到比败德行为获取更大的利益,来消除对方的败德风险。

五、供应链风险管理

(1)风险识别:对企业或供应链面临的潜在各种风险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加以认识和辨别。

(2)风险衡量:运用定量分析法对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范围及程度进行估计与度量。

(3)风险控制:根据风险管理目标,选择恰当风险管理工具,优化组合,规避、转移、降低风险。

(4)风险管理实施与评价:协调配合使用各种风险管理工具,不断反馈、检查、调整、修正,使之更接近目标。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在风险和绩效管理领域运用“风险承担能力”这一概念是一种创新。它可以衡量一家公司的韧性和灵活性—既能评估它抓住新机遇的能力,又能在公司运营效率没有严重衰退的情况下,评估它所能承受的经济动荡的范围和类型。

风险承担能力至少包含5个要素:财力、管理能力、动态竞争、操作灵活性以及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的风险承担能力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在战略和运营规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帮助他们优化资本配置,找到可以用来抓住机遇的额外资源,量身打造出更准确、更强有力的绩效标准。

风险承担能力还拓展了风险管理的传统观念,使之不再仅局限于对财务资源的管理,而是在一个更广阔的场景去关注公司的运营、管理流程、系统、文化以及领导力等,从而提高企业应对挫折的韧性,提升其抓住新机遇的灵活性。也就是说,它能帮助公司同时应对风险的消极面和积极面—既有防守也有进攻。 案例:沃尔玛公司在自然灾害面前维持业务正常有序的能力已经广为人知。这家零售业巨头在经过一次次飓风和其他严重事件之后,历史性地赢得了它的市场份额,因为它具备从瞬间爆发的动荡中重建,然后迅速恢复供应链并重新开业的能力。正是由于这种能力,在一切停止运转的风暴区域里,沃尔玛成为第一家或者就是惟一一家还能营运的商家,它所面临的商机不言而喻。

以整合的方式减轻负面事件的影响,加速公司的复苏,从而处置好他们的财务、运营和管理资源。在经济和市场混乱之中,它们能处在更好的位置,发现并掌握先机。

六、结语

供应链风险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可以说没有几家公司能够留足资金防范像丧失主要生产设施、自然灾害,或是主要供货商出现问题这些不常发生的事件。通常,它们能做的只是通过灾后复苏计划、保险计划和业务连续计划来减轻影响。对风险的事先监控效用远远高于事后总结。而突破性的商业模式———高效、安全的供应链管理和创新的营销手段完美结合,可使得企业成就辉煌。企业管理者在供应链管理上,应充分结合市场和自身特点,形成有竞争力的整体供应链,并有效地运用风险预防与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渠道监控、流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等成功管理方法,优化供应链和降低风险,打造一条既精益又安全的制造供应链。

参考文献:

[1]冯耕中 ,刘伟华.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杨长春. 第三方物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3]新浪网,科技时代

[4]新浪博客


相关文章

  • 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卷第3期 200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Systems V01.11No.3Mar.2005 5年3月 文章编号:1006-5911(2005)03--0301-07 供应链 ...查看


  • 物流服务供应商的选择决策问题
  • 第5卷第1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V01.5No.1 2005年3月 Mar.200 ...查看


  •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题目
  •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 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6. 基于供应链管 ...查看


  • 物流学论文
  • 现代物流学课题组论文 浅谈我国蔬菜物流现状 作者:小组成员 院系:军需科技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2009级 日期:2011年6月22日 注: 小组成员:王侃 王丹 肖昌雄 王文杰 孙捷 王曼竹 吕家骏 黄才旺 浅谈我国蔬菜物流现状 摘 ...查看


  • 物流管理论文选题
  • 物流管理论文选题 1.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零售商-供应商合作关系研究 2.基于B2C电子商务模式下供应链管理结构模型的分析与研究 3.(国美电器.苏宁电器.XX连锁大型超市-..)供应链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 4.XX公司销售物流合理化的途径分析 ...查看


  • 第四方物流发展趋向-毕业论文
  • 第四方物流发展趋向--以思诺物流为例的分析 摘要:鉴于第四方物流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我国发展的较落后问题,本文以文献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对思诺物流为例的我国第四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供应链整合为切入点,明确供应链整合对第四方物流企业 ...查看


  • 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 经营战略 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 .于淼王金斗王泉泉 (武汉经济学院公共采购与物流系湖北武汉430035)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物 流业已成为国际间商业贸易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和,必要手段,我国作为世界进出口 ...查看


  • 物流管理专业学年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 物流管理专业学年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一.指导思想 我们办专业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形势,改革创新,发挥优势,保证质量".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构建适合物流人才市场及相关领域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查看


  • 国内外连锁超市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 2009年7月大众商务No.7,2009(总第103期)Pop,darBusiness(Cumulatively,NO.103) 国内外连锁超市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欧琳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上个 ...查看


  • 中国物流学会的工作与中国物流学术研究
  • 第三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与中国物流学会一届二次理事会结合在一起召开,目的在于精简会议,提高效率.下面,我代表中国物流学会理事会向大会报告"中国物流学会更名以来的工作与中国物流学术研究情况",请予审议. 一.中国物流学会更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