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唐欢 吴静 田梅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克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 ,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经X2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云克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关节滑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关节进行性破坏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与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相比,多表现为不可逆转的关节破坏[2]。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本病致残率较高,未经系统治疗的患者,2年致残率约为50% ,3年致残率约为70%[3]。对于难治性类风湿,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在系统应用控制病情药物6个月,病情仍不能得到控制为难治性类风湿。目前,对于难治性类风湿国内外均无特殊疗法。及早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进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4]。为探讨和分析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病患者,采用云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年。近3个月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或抗风湿药物治疗,无严重心、肝、肾、肺、胃肠道、血液系统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年。50例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关节肿胀、压痛以及关节功能分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克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以下标准评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均在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均在30%-7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均在3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 ,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治疗效果经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起病急,发展快,一般需要长期用药

[5]。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于这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大多数疗效不甚理想,毒副作用大,长期用药常会引发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活质量[5]。很多患者因为副作用而不能坚持治疗。

云克注射液是一种由微量元素锝和亚甲基二磷酸相结合的新型低毒核素类抗风湿制剂,是采用微量元素锝和亚甲基二磷酸盐螯合而产生的协同抗风湿效果,云克主要由微量元素锝和亚甲基二膦酸盐两种成分组成,其中,亚甲基二膦酸盐具有非甾体抗炎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抑制组胺释放等,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亚甲基二膦酸盐还具有类四环类药作用,通过螯合金属离子可,阻止分解关节软骨的作用。微量元素锝能够不断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防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抑制,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6]。因此将两种成分合用具有协同作用,通过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反应过程及较好的骨病灶靶向性,达到消炎、镇痛、修复破损骨,防止骨质疏松及骨滑膜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中宜,董霞,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8(3):41-42。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

作者:唐欢 吴静 田梅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克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 ,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经X2检验,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云克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关节滑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关节进行性破坏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与其他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相比,多表现为不可逆转的关节破坏[2]。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本病致残率较高,未经系统治疗的患者,2年致残率约为50% ,3年致残率约为70%[3]。对于难治性类风湿,目前国内尚无统一定义,多数学者认为,在系统应用控制病情药物6个月,病情仍不能得到控制为难治性类风湿。目前,对于难治性类风湿国内外均无特殊疗法。及早应用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进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4]。为探讨和分析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风湿病患者,采用云克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年。近3个月内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或抗风湿药物治疗,无严重心、肝、肾、肺、胃肠道、血液系统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50例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5-66岁,平均年龄4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年。50例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6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关节肿胀、压痛以及关节功能分级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云克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按以下标准评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均在75%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均在30%-75%。无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指标改善程度均在30%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 ,有效2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治疗效果经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患者起病急,发展快,一般需要长期用药

[5]。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由于这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大多数疗效不甚理想,毒副作用大,长期用药常会引发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生活质量[5]。很多患者因为副作用而不能坚持治疗。

云克注射液是一种由微量元素锝和亚甲基二磷酸相结合的新型低毒核素类抗风湿制剂,是采用微量元素锝和亚甲基二磷酸盐螯合而产生的协同抗风湿效果,云克主要由微量元素锝和亚甲基二膦酸盐两种成分组成,其中,亚甲基二膦酸盐具有非甾体抗炎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抑制组胺释放等,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亚甲基二膦酸盐还具有类四环类药作用,通过螯合金属离子可,阻止分解关节软骨的作用。微量元素锝能够不断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防止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抑制,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6]。因此将两种成分合用具有协同作用,通过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反应过程及较好的骨病灶靶向性,达到消炎、镇痛、修复破损骨,防止骨质疏松及骨滑膜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小,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彭中宜,董霞, 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5,8(3):41-42。


相关文章

  • 静脉输云克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 静脉输云克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徐金华(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73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通过静脉给云克(人工微量元素锝(99Tc )与亚甲基二膦酸( MDP )的螫合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不良 ...查看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
  • 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展 11七骨 宁应锋 311020102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又称为类风湿病.好发于手.腕.膝.踝.和足部等小关节,症状反复发作,呈对称性分 ...查看


  • 日本抗类风湿药物临床评价指导原则介绍_鲁爽
  • 634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第26卷 第8期 2010年8月(总第130期) 日本抗类风湿药物临床评价指导原则介绍 药物评价 与管理 DrugEvaluationandAdministration Introductionofguidanc ...查看


  • 雷公藤药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120例
  • 陕西中医2005年第26卷第8期 该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汗出当风,房劳过度,导致机体营卫气血失调,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住经络.关节,气血津液运行不畅,闭阻不通.病久伤及肝肾,筋骨失养,导致关节变形.屈伸不利等.临床上 ...查看


  • 说明书2011-11
  • 核准日期:核准日期:2006年08月10日 修改日期:修改日期:2007年03月28日 2007年09月05日 2008 2008年04月11日 200 20082008年10月13日 200 20082008年12月09日 2009 20 ...查看


  • 风湿科中医临床路径
  • 风 湿 科 中医临床路 径 目 录 大偻(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路径„„„„„„„„„„„231 骨痹(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236 痛风中医临床路径„„„„„„„„„„„„„„„„„„„242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 ...查看


  • 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100例临床观察
  •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易致关节强直,关节功能丧失和脏器损害,生活质量会严重的降低[1-2].笔者运用中药穿山龙三藤汤为主治疗本病100例,强化中医护理干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来源:病例均来自井陉县中医 ...查看


  • 心肌酶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活动性RA患者(活动组).37例非活动性RA患者(非活动组).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 ...查看


  •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 光明中医2009年2月第24卷第2期 CJGMCM February2009.Vol24.2・369. 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中医治疗进展 高佩芳综述蔡辉审校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医的辨证施治.外治及针灸方面论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