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春节民俗变迁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赴春节民俗变迁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计科系11级计本(3)专业

姓名:章记红

学号:1104011030

摘要:

春节到了,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这也使得民间基于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在岁月中逐渐消淡了本身的含义,演变成为了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辟邪之技幻化成对新一年的庆贺和美好希冀。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大范围的农村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春节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无声地变迁,一部分无法适应新时期而悄然消逝,一部分在找到了新的方向后焕发生机。处在中国不同地方的民俗习惯在早有其特色的同时面对相同的挑战,本文综合不同地区的春节民俗习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找寻在 21 世纪的今天, 春节民俗习惯新模样。

关键词:

年前准备 大年二十九 拜年

正文

一、调查时间:2012年1月20日-2012年2月6日

二、调查地点:周边地区

三、调查人:章记红

四、调查方式:通过上网搜索资料、走访调查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研当今社会与过去的春节习俗的差异。并且对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挖掘经济发展对春节风俗的影响。

五、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各地不同人群传统春节习俗的变化。

2.通过深入各家走访调查,调研不同时期的春节习俗变化。

3.通过自身的生活体会,感悟时势变迁对传统春节的习俗的影响,分析研究春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对春节的介绍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

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 春节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从古至今都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 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大多得以继承与发展,但原本的面貌都发生不小的变化。历经千百年的积淀, 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重新受 到了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文化的崭新发展,伴随着许多春节。

七、安庆地方的春节习俗

首先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沟暗渠。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请组

腊月二十四,安庆人称为“小年”。过小年的傍晚,屋内灯火通明,包括牛栏、猪圈、厕所等地方都打开灯。然后,桌上摆好菜,饭,斟几杯酒,再在户外烧几刀草纸,燃几炷香,放一挂鞭炮,磕几个头。有祠堂的家族,祠堂内供有祖先牌位、遗像。族中年长者带着家小到祠堂内燃上一对蜡烛,再敬香、烧纸、放鞭、磕头。请祖完毕,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开始。

3、贴春联

春联蕴含日子永远红红火火之意,除此之外,它还渲染节日的喜气。腊月三十那天,太阳下山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一些乡村人家不仅在门上贴,还会在仓房、猪圈、牛栏、厕所和窗子上贴。

4、开大门

除夕之夜“守岁”至零点之后,选择一个吉时,由家主开门放鞭炮,是为“开大门”。开大门的寓意是:开门纳财财盈门,抬头见喜喜满面。

5、出行

正月第一次出门,叫“出行”。大多数人是出门拜望年长者,如外公外婆、舅舅、岳父岳母等。

6、送祖

既然有请祖,就有送祖,“送祖”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

八、现代人春节怎么过

1、八成被访者选择在家休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好不容易能放个年假,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既能调节疲劳的神经,又有了难得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

2、九成被访者选择在家自己做饭。虽然大大小小的饭店早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饭的订餐活动, 甚至增添了各种优惠、特色服务和娱乐活动来吸引顾客。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被访者中有 85%的 人还是选择在家做年夜饭,而只有 15%的被访者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在交谈中了解到, 人们选择在家做饭主要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共同完成这意义不同的“团圆饭”。

3、 三成多被访者选择短信拜年。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 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 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本次调查发现,人们在拜年方式选择中, 短信拜年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 35%。现代通讯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力在过春节中也可见一斑,越来越简洁的拜年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4、近一半被访者过春节不会祭祀。按照习俗,过年都要祭灶。调查表明,32%的被访者表示过春节会祭祀, 22%的被访者说无所谓,而 46%的被访者却表示过春节不会祭祀。一些古老的春节习俗还是随着时代变迁在淡去。

九、春节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人们不仅鼓了腰包, 同时也解放了思想, 文化的发展更提高了人们的口味。人们也是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解放的人们也逐渐打破一些旧俗,为春节活动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对吃喝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意,所以人们对于制作年饭的方式、途径有所改变。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稳定,文化上的繁荣,都对春节活动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过年方式多元化其实也就是国家稳定发展的表现,也只有国家的稳定发展才有现在以及将来丰富多彩的过年方式。受现代生活冲击,如今春节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是春节习俗在坚守中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十、总结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迅速 发展,各国各民族文化有着更多的交流,春节习俗也在其他文化的影响下发生变 化,期中一些不科学的习俗正在消失,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健康。 但是也要看到春节中一些习俗的消失、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老人发 现现在过年时年味越来越淡了。这些都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加上现代各种 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拜年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更多的选择快捷、 方便的拜年

方式,这样自然少了人与人直接沟通的亲切,让人自然感觉少了“年 味”。 过年回家、团圆、喜庆热闹等依然是这个春节所坚守的文化价值,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认可的文化观念。希望在兼顾留住春节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

赴春节民俗变迁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计科系11级计本(3)专业

姓名:章记红

学号:1104011030

摘要:

春节到了,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这也使得民间基于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在岁月中逐渐消淡了本身的含义,演变成为了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辟邪之技幻化成对新一年的庆贺和美好希冀。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大范围的农村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春节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无声地变迁,一部分无法适应新时期而悄然消逝,一部分在找到了新的方向后焕发生机。处在中国不同地方的民俗习惯在早有其特色的同时面对相同的挑战,本文综合不同地区的春节民俗习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找寻在 21 世纪的今天, 春节民俗习惯新模样。

关键词:

年前准备 大年二十九 拜年

正文

一、调查时间:2012年1月20日-2012年2月6日

二、调查地点:周边地区

三、调查人:章记红

四、调查方式:通过上网搜索资料、走访调查以及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调研当今社会与过去的春节习俗的差异。并且对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深入挖掘经济发展对春节风俗的影响。

五、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各地不同人群传统春节习俗的变化。

2.通过深入各家走访调查,调研不同时期的春节习俗变化。

3.通过自身的生活体会,感悟时势变迁对传统春节的习俗的影响,分析研究春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对春节的介绍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

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 春节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从古至今都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 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大多得以继承与发展,但原本的面貌都发生不小的变化。历经千百年的积淀, 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重新受 到了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文化的崭新发展,伴随着许多春节。

七、安庆地方的春节习俗

首先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沟暗渠。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请组

腊月二十四,安庆人称为“小年”。过小年的傍晚,屋内灯火通明,包括牛栏、猪圈、厕所等地方都打开灯。然后,桌上摆好菜,饭,斟几杯酒,再在户外烧几刀草纸,燃几炷香,放一挂鞭炮,磕几个头。有祠堂的家族,祠堂内供有祖先牌位、遗像。族中年长者带着家小到祠堂内燃上一对蜡烛,再敬香、烧纸、放鞭、磕头。请祖完毕,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开始。

3、贴春联

春联蕴含日子永远红红火火之意,除此之外,它还渲染节日的喜气。腊月三十那天,太阳下山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一些乡村人家不仅在门上贴,还会在仓房、猪圈、牛栏、厕所和窗子上贴。

4、开大门

除夕之夜“守岁”至零点之后,选择一个吉时,由家主开门放鞭炮,是为“开大门”。开大门的寓意是:开门纳财财盈门,抬头见喜喜满面。

5、出行

正月第一次出门,叫“出行”。大多数人是出门拜望年长者,如外公外婆、舅舅、岳父岳母等。

6、送祖

既然有请祖,就有送祖,“送祖”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

八、现代人春节怎么过

1、八成被访者选择在家休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好不容易能放个年假,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既能调节疲劳的神经,又有了难得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

2、九成被访者选择在家自己做饭。虽然大大小小的饭店早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饭的订餐活动, 甚至增添了各种优惠、特色服务和娱乐活动来吸引顾客。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被访者中有 85%的 人还是选择在家做年夜饭,而只有 15%的被访者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在交谈中了解到, 人们选择在家做饭主要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共同完成这意义不同的“团圆饭”。

3、 三成多被访者选择短信拜年。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 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 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本次调查发现,人们在拜年方式选择中, 短信拜年所占比例最高, 达到 35%。现代通讯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力在过春节中也可见一斑,越来越简洁的拜年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4、近一半被访者过春节不会祭祀。按照习俗,过年都要祭灶。调查表明,32%的被访者表示过春节会祭祀, 22%的被访者说无所谓,而 46%的被访者却表示过春节不会祭祀。一些古老的春节习俗还是随着时代变迁在淡去。

九、春节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人们不仅鼓了腰包, 同时也解放了思想, 文化的发展更提高了人们的口味。人们也是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解放的人们也逐渐打破一些旧俗,为春节活动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对吃喝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意,所以人们对于制作年饭的方式、途径有所改变。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稳定,文化上的繁荣,都对春节活动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过年方式多元化其实也就是国家稳定发展的表现,也只有国家的稳定发展才有现在以及将来丰富多彩的过年方式。受现代生活冲击,如今春节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是春节习俗在坚守中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十、总结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迅速 发展,各国各民族文化有着更多的交流,春节习俗也在其他文化的影响下发生变 化,期中一些不科学的习俗正在消失,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健康。 但是也要看到春节中一些习俗的消失、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老人发 现现在过年时年味越来越淡了。这些都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加上现代各种 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拜年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更多的选择快捷、 方便的拜年

方式,这样自然少了人与人直接沟通的亲切,让人自然感觉少了“年 味”。 过年回家、团圆、喜庆热闹等依然是这个春节所坚守的文化价值,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认可的文化观念。希望在兼顾留住春节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


相关文章

  • 那些消失的民俗
  • 那些消失的民俗 "小时候,过年是穿新衣.放鞭炮,是那一桌外婆准备了好久的年夜饭:长大后,过年是各种人情往来压力山大,就连年夜饭都改到饭店去吃了,方便了,但那种味道没了." 近半网友称"年味淡了" &q ...查看


  • 论当代民俗生活的变迁
  • 2002年5月第4卷第3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urna l of S outhe a s t Unive rs ity (Philosophy a nd S oc ia l S c ie nce ) M ay . 200 ...查看


  • 传统习俗变化背后的时代变迁
  • 传统习俗变化背后的时代变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和习俗也发生着巨大变迁.从近些年情人节.圣诞节的盛行,到最近几年"双十一"."双十二"等中国特色创造性"节日"的出现,人们对 ...查看


  • 从春节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 假期社会调查报告 从春节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春节是全国人民都会欢度的节日,无论是远游求学的孩子,还是背井离乡辛勤工作的游子,都会在春节来临之际赶回家与亲人团聚.中国地大物博,春节民俗也各不相同.作为一个深圳人,在深圳度过了十几个春节,发现 ...查看


  • 民俗学论文
  • 分类号 编号 烟 台 大 学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中文题目(二号黑体) 英文题目(四号黑体) 申请学位: 学士 院 系: 人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刘秀云 学 号: [1**********]3 二○ 一三 年 五 月 ...查看


  • 蒙古族"那达慕"节日变迁原因分析
  • 蒙古族"那达慕"节日变迁的原因分析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新疆蒙古族聚居的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将"那达慕"进 行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这项古老而又奇特的传 ...查看


  • 清明节的民俗变迁及其社会功能
  • QUNWENTIANDI 清明节的民俗变迁及其社会功能 ■宋立 摘要: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相融合的节日,清明节节俗丰富多样,文章考察了清明节由单一的祭有着独祀到祭祀与娱乐相结合的节俗变迁.清明节历史悠久,特的社会功能,即使 ...查看


  • 成长是与自我的搏斗
  • 成长是与自我的搏斗 用软件合成"我的小学生证件照",在朋友圈晒出"自制高考准考证",穿校服戴红领巾过"六一"„„不要认为这都仅仅是"怀旧".社会调查显示,&qu ...查看


  • 萧放: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
  • 萧放: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02-09 演讲人:萧放演讲地点:江苏泰州百姓大讲堂 萧放,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文字典籍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