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概念集锦1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集锦1

一、天文类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3. 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有人认为是大行星粉碎后的残骸,也有人认为是太阳系的半成品。

4. 彗星:太阳系中呈云雾状的小天体。它在狭长的椭圆轨道上绕日运动,当接近太阳时增温升华形成云雾状的彗头和彗尾,瓦解后形成流星体,是地球上流星雨的源泉。

5. 极光:地球两极地区的地磁极上空的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它是太阳高能粒子流使高空大气的原子、分子激发或电离而发出的光线。

6. 闰年:凡公元年数被4整除者,公元年数后两位为0时被400整除者为闰年,在2月加上一天,有2月29日。

7.. 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 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9.. 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二、地质

1.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圈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2. .矿物、矿产与矿床

.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基农业利用要求时才为矿产。有矿产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3. 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岩在成分上与岩浆的区别在于:岩浆富含挥发性成分而岩浆岩没有。

4. 沉积岩:曾称“水成岩”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先成的岩石的风化剥蚀产物,生物作用的产物和火山喷发的碎屑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其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层理,并含有生物化石,在地表分布面积达75%以上。

5. 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地面的震动的现象。主要有断裂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人类活动引起。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板块边缘和接缝地带是最活动的地带,是发生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主要场所。板块可以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板块在大洋中脊生长,在深海沟俯冲消亡。

6.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7. 断裂与断层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8. 印度详板块与印度板块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9. 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风化作用:处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风化。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b 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为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10. 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剥蚀产物在搬运途中因搬运力的减弱或物理化学作用下沉堆积的现象。分流水、风力、冰川沉积。

三、地貌

1. 洪(冲)积扇: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间隙性(经常性)洪流于山麓沟口形成的扇形堆积体,规模一般较大,顶部与沟口相连,形成一扇形的倾斜面,逐渐过度到山前平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很广,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2. 河谷:河流流经的狭长的槽形凹地。平原地区一般宽浅,山区则窄深。

3. 河口三角洲:河口地区由沙洲,沙咀等发展而成的冲积平原。河流到海或湖盆的入口时,因流速降低、水流扩散原因,其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起来形成的。

一般顶指着陆地,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是重要的农业区。

4. 峡谷:V 形谷的一种,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壳抬升的山区,河流强烈下切而成。

5. 分水岭:高出邻近地面的河流或水系的分水地带,其降水沿着两侧斜坡注入不同的河流或水系。

6. 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的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分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中国的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贵州的省区。

7. 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世界最深的峡湾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海岸,还有挪威的西海岸。

8. 雅丹:是由平行相间排列的吹蚀沟槽与垄岗组成的崎岖破碎的地面。通常发育在干旱的湖积平原上由泥质岩层经定向风沿裂隙不断吹蚀形成。以新疆罗布泊雅丹附近最为典型。故名。

9. 半岛:深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10. 大陆岛:原来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与大陆分离了,可能是陆地下沉,海水入侵,也可能是由于断裂,海水淹没了断裂凹地。大陆岛的地质构造,生物界都与原来分离的大陆相似。如格陵兰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11. 火山岛:由火山自海底喷发而形成的岛屿。一般面积小,高度较高。如:夏威夷群岛、亚速尔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斐济岛等。

12. 冲积岛:又称“堆积岛”“沙岛”一般位于大河流的出口、平原海岸以外由河流的泥沙或海中的泥沙堆积而成。如“崇明岛”

13. 珊瑚岛:热带或亚热带浅海中,珊瑚虫死亡后石灰质骨骼积累下来,常年累月堆积在水下形成珊瑚礁,地壳上升露出海面即成为珊瑚岛。

14. 构造山:地壳构造变动所形成的山体。分褶皱山很断块山。

15. 丘陵:山坡平缓,山顶浑圆,高低起伏的低矮山丘。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是由山地和高原经外力作用长期侵蚀而成。

16.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面起伏很小,面积较大,边缘较陡的高地。

17. 山区:泛指山地、丘陵以及崎岖的高原地区。

18. 盆地:四周被高原山岭环绕,中间为平原、丘陵的盆状地形。按成因可以分:构造盆地(断陷盆地、向斜盆地)和侵蚀盆地。

19.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广大而平坦的地形。按成因可以分: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堆积平原。

四、气象气候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2. 日照:太阳的照射以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来表示,用日照计来测定。日照因纬度而不同,同一纬度又随季节而变化,同一时间内,同纬度各地的日照又因天气、

地形等条件的差异而不同。

3. 太阳辐射总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它的大小取决于:天文辐射量(太阳高度角、日地距离、日照时间)、云量、大气的透明状况(海拔、污染等)。

4. 气象要素:表明某地点在某一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气象变量和现象,如:气温、湿度、气压、风、云、雾、降水、雷电等。

5. 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 ):在密度较大的大气下层,长波太阳辐射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到达地表的主要是短波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光,一部分被地表反射,一部分被地表吸收。地表因吸收短波辐射而被加热提高温度,再以长波向外辐射。地表的长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吸收。同样,大气吸收辐射能后被加热,也以长波向地表和天空辐射。于是,很大一部分辐射能又返回地表。大部分长波辐射能被阻留在地表和大气下层,从而使其温度增高。这种现象同温室中的相似,故称为温室效应。

6. .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气温日较差:一日内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高纬大于低纬,中纬夏季大于冬季,海洋小于陆地,阴天小于晴天。山顶小于谷地。(年较差类似)

7. 逆温:对流层内,下层气温低于上层气温称为逆温现象。它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降温,空气平流运动如(冷锋),山地空气下沉等原因形成。在城市中逆温的出现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8. 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之后到初霜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在我国由南向北,沿海向内陆逐渐缩短,它与生长期(作物生长的时期)的长短呈正相关。

积温:日平均气温高出某一特定的温度期间的温度的累积总和。

9. 高压脊:大气中气压比同高度上两侧气压高的狭长区域。等压线朝低处突出,高压脊区域是气流向外流动的辐散区,天气晴朗。

10. 低压槽:与高压脊相反。

11.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来向为风向,运动速率为风速。风向风速用“风玫瑰图”表示。风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

12. 湿度:表示空气中含水汽多少的量。有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单位为克/立方米)相对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3. 蒸发:当温度低于沸点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它与蒸发面的温度、性质、形状、空气的湿度以及风速、气压等因素有关。

14. 凝结:由水汽转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并有凝结核存在即发生凝结过程。水汽凝结的种类有露、霜、雾凇、雾、云、雨凇等

15. 盛行西风带:纬度35-65的纬向地带,从地面到高空终年盛行偏西风,北半球冬季南移,夏季减弱北移动,南半球25-60纬度之间的海面稳定、强劲,被称为“咆哮西风”。

16. 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温低于秋温,年日较差小,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大陆性气候相反。

17. 降水变率:表明降水平均变化情况的量。以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越大表示降水量不稳定,旱涝频率越高。

18.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19.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现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五、陆地水与海洋水

1.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2.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3.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4.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告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5.水系:在一定的集水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地表水流系统。如果有湖泊与河流相通也应包括在水系之内。

6. 流域:一条河流的集水区域。相邻河流以分水岭相隔。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的流域称外流域,分布于封闭的内陆盆地最终不能流入海洋的流域称内流域。

7. 上中下游:上游:河谷窄,比降大,流速大,水位变幅大;中游:河槽逐渐变宽,比降较小,一般无急流瀑布,流量增大,出现浅滩和沙洲;下游:河谷宽阔,比降流速较小,流量大,河道弯曲,多汊流。

8. 河口:指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入口处。

9. 水位:河流水面的高程。流量:单位时间流经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10. 洪峰流量:一次洪水通过某一断水面是流量的变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过程,洪水的最大的流量就称为洪峰流量。

11. 含沙量、总输沙量:单位浑水体积内所含泥沙的重量称含沙量;一定时间内通过

河流过水断面的悬沙的总量称总输沙量。

12. 地上河:河底高于两侧地面的河流。我国黄河在河南和山东境内的下游河段。

13. 淡水湖、咸水湖:前者一般有河流流入并流出。后者一般有流入不流出。

14. 径流的调节作用:在河流上兴建水库后,将丰水期的部分径流蓄积起来,在枯水期逐渐排放出去,从而改变天然径流的分配过程。

15. 沼泽:地表经常过湿或具有停滞的水分,上面生长着沼泽植物,并有泥炭形成和积累的地区。

16. 冰川:在高纬度及寒冷的山区,由固态降水积累经过积压和重新结晶的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地表运动的天然冰体。

17. 雪线:年平均固态降水量恰好等于融化和蒸发量,永久积雪冰川的下限。

18. 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及格铃兰。特点是分布面积大,巨厚分布不受下覆地形的限制,呈盾形中间厚四周薄。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高山区,规模远小于大陆冰川,运动受地形的控制。

19. 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面的绝对标高为潜水位。潜水面至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的埋藏深度。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可直接补给潜水,故潜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0.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及中亚一些地区的山前的倾斜洪积平原地带,是干旱地区开采潜水的一种特殊的水平巷道式集水工程。

21. 承压水:充满上下隔水层之间的无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静水压的地下水。当承压水位高于地面高程时形成自流水。

22. 自流盆地:由承压含水层参与构成的向斜和构造盆地。在自流盆地的补给区,含水层出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潜水的补给,在承压水位高于地面时承压水自行流出地表形成上升泉。

23. 洋流: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又称海流。洋流既可以出现在海洋表层,也可以出现在海洋深层;既有水平方向的洋流,又有铅直方向的洋流,后者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按照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24. 盐度:单位质量海水所含的溶解盐类的质量比例,通常用千分数来表示。

25领海:邻接一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

26. 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邻接其领海的海域所设立的一种专属管辖区。在此区域内沿海国为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的目的,拥有主权权利。此外,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还有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辖权。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六、 其他

1.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的聚合体。其中的各种生物由于彼此间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并与其生存环境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二者关系可简单表示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十生存环境。

2. 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热的赤道地区,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

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乔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旱季落叶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与雨林相比,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

3. 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4.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的材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5. .草原、草地与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6.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转换后得到的另尸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二沼气;煤与煤气、天然气与液化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7.大农业与小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

8.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 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及映出某地农业生产 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9.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

工业分布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义之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10.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11.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12.领土、国土与国土资源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也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贷源。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集锦1

一、天文类

1.天体与天体系统

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2.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3. 小行星: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有人认为是大行星粉碎后的残骸,也有人认为是太阳系的半成品。

4. 彗星:太阳系中呈云雾状的小天体。它在狭长的椭圆轨道上绕日运动,当接近太阳时增温升华形成云雾状的彗头和彗尾,瓦解后形成流星体,是地球上流星雨的源泉。

5. 极光:地球两极地区的地磁极上空的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它是太阳高能粒子流使高空大气的原子、分子激发或电离而发出的光线。

6. 闰年:凡公元年数被4整除者,公元年数后两位为0时被400整除者为闰年,在2月加上一天,有2月29日。

7.. 昼夜之分、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 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9.. 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二、地质

1.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圈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2. .矿物、矿产与矿床

.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基农业利用要求时才为矿产。有矿产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3. 岩浆岩:由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岩浆岩在成分上与岩浆的区别在于:岩浆富含挥发性成分而岩浆岩没有。

4. 沉积岩:曾称“水成岩”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先成的岩石的风化剥蚀产物,生物作用的产物和火山喷发的碎屑经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其显著的特征是具有层理,并含有生物化石,在地表分布面积达75%以上。

5. 地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地面的震动的现象。主要有断裂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人类活动引起。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板块边缘和接缝地带是最活动的地带,是发生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主要场所。板块可以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板块在大洋中脊生长,在深海沟俯冲消亡。

6.地质作用、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地质作用是指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仅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地壳中的各种地质构造基本上都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7. 断裂与断层

断层是岩石在断裂变形阶段产生的,只有当岩石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移动时,才能称断层。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产生断裂,未必一定形成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8. 印度详板块与印度板块

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9. 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

风化作用:处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风化。风化和侵蚀都是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但风化作用相对侵蚀作用来说b 是在静态下比较缓慢地进行的,短时间内不易被人们觉察,而侵蚀是在较为明显的动力作用下进行的,易于察觉。

10. 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剥蚀产物在搬运途中因搬运力的减弱或物理化学作用下沉堆积的现象。分流水、风力、冰川沉积。

三、地貌

1. 洪(冲)积扇:在沟谷发育过程中,间隙性(经常性)洪流于山麓沟口形成的扇形堆积体,规模一般较大,顶部与沟口相连,形成一扇形的倾斜面,逐渐过度到山前平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很广,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2. 河谷:河流流经的狭长的槽形凹地。平原地区一般宽浅,山区则窄深。

3. 河口三角洲:河口地区由沙洲,沙咀等发展而成的冲积平原。河流到海或湖盆的入口时,因流速降低、水流扩散原因,其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起来形成的。

一般顶指着陆地,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河网密集是重要的农业区。

4. 峡谷:V 形谷的一种,是狭而深的河谷,多发育于地壳抬升的山区,河流强烈下切而成。

5. 分水岭:高出邻近地面的河流或水系的分水地带,其降水沿着两侧斜坡注入不同的河流或水系。

6. 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的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分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中国的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贵州的省区。

7. 峡湾:冰川槽谷被海水淹没形成的狭窄的海湾。特点是狭长、曲折、岸壁陡峭,世界最深的峡湾在南美的巴塔哥尼亚海岸,还有挪威的西海岸。

8. 雅丹:是由平行相间排列的吹蚀沟槽与垄岗组成的崎岖破碎的地面。通常发育在干旱的湖积平原上由泥质岩层经定向风沿裂隙不断吹蚀形成。以新疆罗布泊雅丹附近最为典型。故名。

9. 半岛:深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环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10. 大陆岛:原来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与大陆分离了,可能是陆地下沉,海水入侵,也可能是由于断裂,海水淹没了断裂凹地。大陆岛的地质构造,生物界都与原来分离的大陆相似。如格陵兰岛,台湾岛,海南岛等。

11. 火山岛:由火山自海底喷发而形成的岛屿。一般面积小,高度较高。如:夏威夷群岛、亚速尔群岛,冰岛,阿留申群岛,斐济岛等。

12. 冲积岛:又称“堆积岛”“沙岛”一般位于大河流的出口、平原海岸以外由河流的泥沙或海中的泥沙堆积而成。如“崇明岛”

13. 珊瑚岛:热带或亚热带浅海中,珊瑚虫死亡后石灰质骨骼积累下来,常年累月堆积在水下形成珊瑚礁,地壳上升露出海面即成为珊瑚岛。

14. 构造山:地壳构造变动所形成的山体。分褶皱山很断块山。

15. 丘陵:山坡平缓,山顶浑圆,高低起伏的低矮山丘。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是由山地和高原经外力作用长期侵蚀而成。

16.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面起伏很小,面积较大,边缘较陡的高地。

17. 山区:泛指山地、丘陵以及崎岖的高原地区。

18. 盆地:四周被高原山岭环绕,中间为平原、丘陵的盆状地形。按成因可以分:构造盆地(断陷盆地、向斜盆地)和侵蚀盆地。

19.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广大而平坦的地形。按成因可以分: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堆积平原。

四、气象气候

1.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2. 日照:太阳的照射以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来表示,用日照计来测定。日照因纬度而不同,同一纬度又随季节而变化,同一时间内,同纬度各地的日照又因天气、

地形等条件的差异而不同。

3. 太阳辐射总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总量。它的大小取决于:天文辐射量(太阳高度角、日地距离、日照时间)、云量、大气的透明状况(海拔、污染等)。

4. 气象要素:表明某地点在某一时间内的天气状况的气象变量和现象,如:气温、湿度、气压、风、云、雾、降水、雷电等。

5. 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 ):在密度较大的大气下层,长波太阳辐射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到达地表的主要是短波太阳辐射。穿过大气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光,一部分被地表反射,一部分被地表吸收。地表因吸收短波辐射而被加热提高温度,再以长波向外辐射。地表的长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臭氧等吸收。同样,大气吸收辐射能后被加热,也以长波向地表和天空辐射。于是,很大一部分辐射能又返回地表。大部分长波辐射能被阻留在地表和大气下层,从而使其温度增高。这种现象同温室中的相似,故称为温室效应。

6. .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气温日较差:一日内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天气状况有关。高纬大于低纬,中纬夏季大于冬季,海洋小于陆地,阴天小于晴天。山顶小于谷地。(年较差类似)

7. 逆温:对流层内,下层气温低于上层气温称为逆温现象。它是由于地面强烈辐射降温,空气平流运动如(冷锋),山地空气下沉等原因形成。在城市中逆温的出现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8. 无霜期:指一年中终霜之后到初霜之前的一段时间。一般在我国由南向北,沿海向内陆逐渐缩短,它与生长期(作物生长的时期)的长短呈正相关。

积温:日平均气温高出某一特定的温度期间的温度的累积总和。

9. 高压脊:大气中气压比同高度上两侧气压高的狭长区域。等压线朝低处突出,高压脊区域是气流向外流动的辐散区,天气晴朗。

10. 低压槽:与高压脊相反。

11.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来向为风向,运动速率为风速。风向风速用“风玫瑰图”表示。风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种可供开发的自然资源。

12. 湿度:表示空气中含水汽多少的量。有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单位为克/立方米)相对湿度(空气中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13. 蒸发:当温度低于沸点是由液态水变成气态水。它与蒸发面的温度、性质、形状、空气的湿度以及风速、气压等因素有关。

14. 凝结:由水汽转变为液态水的过程。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并有凝结核存在即发生凝结过程。水汽凝结的种类有露、霜、雾凇、雾、云、雨凇等

15. 盛行西风带:纬度35-65的纬向地带,从地面到高空终年盛行偏西风,北半球冬季南移,夏季减弱北移动,南半球25-60纬度之间的海面稳定、强劲,被称为“咆哮西风”。

16. 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温低于秋温,年日较差小,相对湿度大,云雾多,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大陆性气候相反。

17. 降水变率:表明降水平均变化情况的量。以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降水变率越大表示降水量不稳定,旱涝频率越高。

18.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19.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现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五、陆地水与海洋水

1.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2.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3.汛期与洪水期

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雨或冰雪融水引起定时水位上涨的现象。洪水期则指江河湖泊中水位超过正常水位达到洪峰水位及其以上的时期。

4.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告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5.水系:在一定的集水区域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地表水流系统。如果有湖泊与河流相通也应包括在水系之内。

6. 流域:一条河流的集水区域。相邻河流以分水岭相隔。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的流域称外流域,分布于封闭的内陆盆地最终不能流入海洋的流域称内流域。

7. 上中下游:上游:河谷窄,比降大,流速大,水位变幅大;中游:河槽逐渐变宽,比降较小,一般无急流瀑布,流量增大,出现浅滩和沙洲;下游:河谷宽阔,比降流速较小,流量大,河道弯曲,多汊流。

8. 河口:指河流注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的入口处。

9. 水位:河流水面的高程。流量:单位时间流经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水量。

10. 洪峰流量:一次洪水通过某一断水面是流量的变化经历了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过程,洪水的最大的流量就称为洪峰流量。

11. 含沙量、总输沙量:单位浑水体积内所含泥沙的重量称含沙量;一定时间内通过

河流过水断面的悬沙的总量称总输沙量。

12. 地上河:河底高于两侧地面的河流。我国黄河在河南和山东境内的下游河段。

13. 淡水湖、咸水湖:前者一般有河流流入并流出。后者一般有流入不流出。

14. 径流的调节作用:在河流上兴建水库后,将丰水期的部分径流蓄积起来,在枯水期逐渐排放出去,从而改变天然径流的分配过程。

15. 沼泽:地表经常过湿或具有停滞的水分,上面生长着沼泽植物,并有泥炭形成和积累的地区。

16. 冰川:在高纬度及寒冷的山区,由固态降水积累经过积压和重新结晶的冰川冰在压力和重力作用下沿地表运动的天然冰体。

17. 雪线:年平均固态降水量恰好等于融化和蒸发量,永久积雪冰川的下限。

18. 大陆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及格铃兰。特点是分布面积大,巨厚分布不受下覆地形的限制,呈盾形中间厚四周薄。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高山区,规模远小于大陆冰川,运动受地形的控制。

19. 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面的绝对标高为潜水位。潜水面至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的埋藏深度。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可直接补给潜水,故潜水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0.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及中亚一些地区的山前的倾斜洪积平原地带,是干旱地区开采潜水的一种特殊的水平巷道式集水工程。

21. 承压水:充满上下隔水层之间的无自由水面并承受一定静水压的地下水。当承压水位高于地面高程时形成自流水。

22. 自流盆地:由承压含水层参与构成的向斜和构造盆地。在自流盆地的补给区,含水层出露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潜水的补给,在承压水位高于地面时承压水自行流出地表形成上升泉。

23. 洋流: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又称海流。洋流既可以出现在海洋表层,也可以出现在海洋深层;既有水平方向的洋流,又有铅直方向的洋流,后者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按照成因分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24. 盐度:单位质量海水所含的溶解盐类的质量比例,通常用千分数来表示。

25领海:邻接一国陆地领土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主权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

26. 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邻接其领海的海域所设立的一种专属管辖区。在此区域内沿海国为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海床和底土及其上覆水域的自然资源的目的,拥有主权权利。此外,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还有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辖权。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六、 其他

1.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前者是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的聚合体。其中的各种生物由于彼此间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并与其生存环境进行着连续的能量和物质交换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二者关系可简单表示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十生存环境。

2. 热带雨林与热带季雨林

热带雨林分布在终年湿热的赤道地区,由高大茂密、常绿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落。

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干湿季乔交替的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由旱季落叶的乔木为主组成的植物群。季雨林与雨林相比,外貌有明显的季相变化,群落组成种类和结构比较简单。

3. 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

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物的疏松表层。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因此。土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而土地资源是对人类利用而言的,指人类在目前和预见到的将来能开发利用的各种类型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属性,又具有土地的社会属性。

4.森林覆盖率与林木蓄积量

前者是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的占有情况。后者则指森林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的材积总量,是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总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5. .草原、草地与草场

草原指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植被。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场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统称。草地属于土地资源,而草原、草场属于生物资源。

6.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为没有经过加工的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经过人为加工转换后得到的另尸种形式的能源,不属于自然资源如沼气与人二沼气;煤与煤气、天然气与液化气、核能与核电等都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关系。

7.大农业与小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通过人工培养和养殖,来获得农产品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其中大农业是指广义的农业概念,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而小农业是指狭义的农业概念,专指种植业。

8.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

耕作制度是指农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 及与之相配套的农技措施的总称。复种指数是一农业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而垦殖指数则是一国或地区已开垦种植的耕地面积与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别及映出某地农业生产 力水平、耕地重复利用和开发的程度。

9.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

工业分布是已形成的工业生产的地区分布。工业布局除含有“分布”的含义之外,还有把工业生产合理地安排在某地的意思。

10.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

前者是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和度假等。后者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在地区之间作永久或半永久的居住地的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变动居住地。

11.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量

前者是对污染物而言,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而后者是对人口而言,指一定区域内的自然资源所能养活的人数。

12.领土、国土与国土资源

领土和国土都是从国家主权的角度指一国主权管辖的也域空间。但领土是国家享有完全排他性主权的部分。国土除领土外,还包括国家享有管理和使用权利但不具有绝对占有权的海洋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部分,国土资源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资源的总和。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国家的全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贷源。


相关文章

  • 赵宗生老师之高中学生学期评语集锦_
  • 赵宗生老师之高中学生学期评语集锦_百度文库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百度文库首页 | 手机文库 | 注册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全部 DOC PDF PPT XLS TXT 百度文库 &g ...查看


  • 原创]高中各模块常见问题集锦--生物
  • <分子与细胞>常见问题析疑 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在过去两年的课改实践中,实验区的教师们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鲜活生动的经验,使生物学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学生参与程度高,乐于探究,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喜人气象.但是教师 ...查看


  •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 历史研究性课题集锦 [ 2006-3-1 9:29:00 | By: fttp0000 ] 一.引言 长江河畔,波涛汹涌.名山脚下,校园如画.研究性学习,如火如荼.历史老人踏着沉重却是矫健的步伐向你走来,为你采撷美丽可人的小花朵.愿这朵小花 ...查看


  • 高中地理答题思路集锦
  • 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天气状况. 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1.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如为什么青 ...查看


  • 学好初中地理的方法-集锦
  • 如何学好地理 一.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①我们在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有许多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与经线垂直相交的线是纬线. ②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并相互平行:纬线圈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 ...查看


  • 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学
  • 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概念的教学 [摘要]地理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也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或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认识,经过思维.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而认识其本质 ...查看


  • 经典高中地理学习方法
  •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法上有着与其他学科许多共同点.如: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时还有它独特的学法.其实我们版块一直强调的就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思维方法. 一.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 ...查看


  •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作者:卢启贵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5年第02期 [摘 要]教学设计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 ...查看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 高一年级学法指导 高中阶段和初中阶段相比,无论在教育还是教学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此时,作为新入学的学生要调整好心态并完成两个转变,即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和从"学会"到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