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依恋类型与成人后的恋爱关系分析 作者:陈小荣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依恋是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成人的恋爱关系也很类似于婴儿的依恋关系。本文介绍了依恋的发展过程,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做出了全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早期依恋对成人恋爱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婴儿依恋类型 成人恋爱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53-02
一、依恋概念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 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 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我们平时所说的恋爱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在本质上都植于依恋。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贝提出的依恋理论将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无分化阶段(出生至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的特点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第二,低分化阶段(3-6个月)。婴儿继续探索环境,开始识别熟悉的人与不熟悉的人,对熟悉的人表现为更敏感。但此时的儿童虽然能从人群中找出母亲,仍旧不会介意和父母分开。第三,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左右至2岁半)。从这个时候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尤其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在一起就很高兴,而当母亲离开时则非常不安,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同时,陌生人出现孩子会显得谨慎、恐惧。第四,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左
右)。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幼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他们已经理解父母离去的原因,这样的分离焦虑会降低了。亲子之间的合作性加强,而不是跟在父母后面或拉住他们。
三、婴儿依恋类型
A型为焦虑-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的态度。
B型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恼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会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C型为焦虑-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D型混乱型。这种类型的婴儿往往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感。他们在与父母重逢时,会有一系列混乱、矛盾的行为,有的在父母抱起她时,她还看着别的地方;有的是对父母的出现毫无表情或者很沮丧;还有一些在平静后突然又哭起来或表情非常古怪,动作冷冰冰的。
四、婴儿依恋在跨文化研究中的进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为依恋研究的一个热点,它从不同文化特点的角度充实和丰富了依恋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如表1显示:在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的不同教育环境中,A 、B 和C 的类型分布各不相同:并且在依恋行为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婴儿也有明显不同的行为。在西方文化中,儿童1岁时,母亲就开始强调独立和自主,她们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依恋情感,也鼓励自主探索,因而美国和德国的依恋类型和行为差异不像别的文化那么大。
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中的婴幼儿在四种依恋类型的分布比例上是不同的,这可能反映了育儿方式的文化差异。例如,德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回避型依恋,因为德国父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不喜欢过多的身体接触,很少让陌生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大量的日本孩子表现出抗拒性依恋,日本母亲更强调社会规范,不像美国父母那样更鼓励孩子的探索。而在以色列,儿童是被放在一个统一的养育院进行照顾的,父母参与照顾的程度是非常低的,使得不同类型的依恋分布相差不大。在中国,由于存在独生子女的政策,在抚养儿童方面也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有研究表明,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是不同的。中国的父母并不鼓励儿童过分与父母亲近,不鼓励儿童的情绪表达。
五、早期依恋对成人恋爱关系的影响
(一)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简称SS )
婴儿依恋类型与成人后的恋爱关系分析 作者:陈小荣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9期
[摘要]依恋是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成人的恋爱关系也很类似于婴儿的依恋关系。本文介绍了依恋的发展过程,对婴儿的依恋类型做出了全面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早期依恋对成人恋爱关系的影响。
[关键词]婴儿依恋类型 成人恋爱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9-0053-02
一、依恋概念界定
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贝J.Bowlby 于1969年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 之间形成的强烈情感联结。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我们平时所说的恋爱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在本质上都植于依恋。
二、婴儿依恋的发展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贝提出的依恋理论将依恋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无分化阶段(出生至3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的特点是不加区分,没有差别,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同时,所有的人对婴儿的影响也是一样的。第二,低分化阶段(3-6个月)。婴儿继续探索环境,开始识别熟悉的人与不熟悉的人,对熟悉的人表现为更敏感。但此时的儿童虽然能从人群中找出母亲,仍旧不会介意和父母分开。第三,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左右至2岁半)。从这个时候起,婴儿对母亲的存在尤其关注,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与母亲在一起就很高兴,而当母亲离开时则非常不安,表现出一种分离焦虑。同时,陌生人出现孩子会显得谨慎、恐惧。第四,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左
右)。随着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待问题。幼儿能认识并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知道她爱自己,不会抛弃自己,他们已经理解父母离去的原因,这样的分离焦虑会降低了。亲子之间的合作性加强,而不是跟在父母后面或拉住他们。
三、婴儿依恋类型
A型为焦虑-回避型。这个类型的婴儿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的态度。
B型为安全型。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婴儿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恼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去探索,试图找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返回时,他们会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C型为焦虑-反抗型。这个类型的婴儿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由于同母亲分离,他们感到强烈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D型混乱型。这种类型的婴儿往往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不安全感。他们在与父母重逢时,会有一系列混乱、矛盾的行为,有的在父母抱起她时,她还看着别的地方;有的是对父母的出现毫无表情或者很沮丧;还有一些在平静后突然又哭起来或表情非常古怪,动作冷冰冰的。
四、婴儿依恋在跨文化研究中的进展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依恋的跨文化研究成为依恋研究的一个热点,它从不同文化特点的角度充实和丰富了依恋研究的内容和结果。
如表1显示:在美国、日本、德国和以色列的不同教育环境中,A 、B 和C 的类型分布各不相同:并且在依恋行为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婴儿也有明显不同的行为。在西方文化中,儿童1岁时,母亲就开始强调独立和自主,她们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依恋情感,也鼓励自主探索,因而美国和德国的依恋类型和行为差异不像别的文化那么大。
跨文化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中的婴幼儿在四种依恋类型的分布比例上是不同的,这可能反映了育儿方式的文化差异。例如,德国的孩子比美国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回避型依恋,因为德国父母鼓励孩子的独立性,不喜欢过多的身体接触,很少让陌生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大量的日本孩子表现出抗拒性依恋,日本母亲更强调社会规范,不像美国父母那样更鼓励孩子的探索。而在以色列,儿童是被放在一个统一的养育院进行照顾的,父母参与照顾的程度是非常低的,使得不同类型的依恋分布相差不大。在中国,由于存在独生子女的政策,在抚养儿童方面也具有与其他文化不同的特点。有研究表明,中国婴儿的依恋行为和西方是不同的。中国的父母并不鼓励儿童过分与父母亲近,不鼓励儿童的情绪表达。
五、早期依恋对成人恋爱关系的影响
(一)陌生情境测验(Strange Situation,简称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