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题活动:《交通安全我知道》
一、主题选择缘由
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之所以,交通安全常识势必从小抓起,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抓起,增强和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遵守交通规则成为幼儿在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行为和习惯,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能辐射到家长群体中,让幼儿、家长共同关注交通安全,为我们的社会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安全环境,希望平安伴随我们每个孩子、每个人,每个家庭。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教育活动《交通安全我知道》,希望小朋友能够建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主题目标
1、认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 常识。
2、使小朋友明白要创建平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交通法规教育,共同创设良好的交通环境。结合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充分认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对危险环境和产生危险现象的 预见性,提高排除困难、保护自己的能力, 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同时,不仅自己学会了还能提醒父母遵守交通规则,成为每个家庭和全社会交通安全的小使者、小宣传员、文明小乘客、小监督员,让孩子从安全自护意识提升为做好交通安全小卫士。
三、主题网络图
四、环境创设
(一)、活动区
1、美工区:
提供橡皮泥、白纸,供幼儿设计交通标志。
2、阅读区:
提供有关交通标志的书本,供幼儿阅读了解。
3、表演区:
提供交警小交警衣服,供幼儿扮演交警,尝试体验指挥交通。
(二)、墙饰
1、主题墙:张贴有关交通知识,行人、车辆过马路图片,已经交警执勤的一些手势动作等。
2、作品栏:展示幼儿设计的交通标志、交通工具等。
五、主题实施
活动一:大班健康《红绿灯斑马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红绿灯的用处,能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让小朋友懂得过马路时应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马线。
3、培养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红绿灯、斑马线教具,电源。
2、录像、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路口有三个不同颜色的灯,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幼:红绿灯。
师:你们知道红绿灯是干什么的吗?
师:红绿灯它又叫交通信号灯,它总是会在路口出现,因为有它的存在大家才能更好的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不会出现危险。可是大灰狼却不知道红绿灯的作用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一下!
二、播放安全故事视频,引导幼儿回答不遵守红绿灯的危险。
师:大灰狼怎么了?
幼:不按红绿灯走被车撞了。
师:小朋友说大灰狼这样做危险吧?为什么呀?
师:小朋友们过马路的时候怎样做啊?
幼: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师:我们还要走斑马线。
三、游戏:过马路。
师:(播放音乐)小朋友们都懂的交通规则,让我们拉着小火车一起去玩吧! 师:(大家来到画有斑马线的教室里) 小朋友们看前面路口有什么呀?(对面墙上张贴红绿灯教具,请配班老师用手电筒分别照红绿黄灯,引导幼儿说说做做) 幼:红绿灯。
师:什么灯亮了?
师:我们该怎样做?
师:小朋友继续往前走要等到哪个灯亮?
四、认识标志,学习儿歌。
①出示红绿灯标志图片,请幼儿共同讨论各种颜色的灯代表的意思。 ②出示斑马线标志,共同讨论斑马线的用处。
③幼儿学习安全儿歌,帮助理解红绿灯和斑马线的用处。
五、加深练习,表演游戏。
①依次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判断图中行为的对错,并说出理由。
②出示红绿灯、斑马线教具,布置模拟场景。激发幼儿实践练习的欲望。 ③游戏:请幼儿分组比赛,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可获得安全宝宝奖,小组中遵守交通规则多者为胜。
活动延伸:
马路上有许多交通标志,他们都有自己的用处,请小朋友们多注意观察,回来后告诉大家,看谁认识的交通标志最多。小朋友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回家。小朋友不但要自己会安全行走,还应该做一名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为了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附:安全儿歌
红绿灯
大马路, 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
斑马线
人行道上, 画着斑马线。一条又一条,首尾把路连。
绿灯亮闪闪,我把马路穿。斑马线内走,轻松又安全。
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充分挖掘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则通过增加问题的难度,有意识的来进行挖掘。如: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马路?在遇到堵车或者特殊情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安全过马路?孩子们在交流、讨论中,大胆地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而且通过总结讲解,使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互动、加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活动最后,我们设置了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把所知道的安全过马路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并通过发徽章来促使他们督促身边的人要遵守规则,真正履行文明小使者的职责。
当然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显得过于兴奋,以至于最后游戏时,有人不听从指挥到处乱窜。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考虑的还不够周全,因为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的角色定位就是一名主持人,担负着引导话题、调度情绪、协调气氛的重任,这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说,要想熟练地驾驭课堂,还需要继续努力。
活动二:大班综合《乘车小常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3、在绘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音乐《叭叭叭、汽车开来了》、A4白纸若干、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课题。
——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游戏场地。
——“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活动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看到的摩托车、三轮车有哪些不一样? ——“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①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②出示图“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师问:这
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③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呢?请个别小朋友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除了做到正确乘车,还有,出门时最好不要坐三轮车和无照驾驶的私人车。这些车都会小朋友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你们知道了吗?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教师鼓励、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绘画,同时细心的添画细节部分,丰富内容。
五、让孩子从安全自护意识提升为做好安全小卫士。具体内容为:
(1)认识三无车辆:无牌照、无质量检测合格证、无保险标识。
(2)提醒家长和在驾车时和乘客须系安全带,孩子们不能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应该坐在后排的儿童安全座椅里。启动前检查刹车,车窗、等车内设施。有无易燃易爆物品,。
(3)会认车上的核载人数,并将乘车人数与之比较,懂得什么叫超载。见到严重超载车辆主动拨打112报警电话,并会表述超载车的车牌号码和地点。
(4)严防酒后驾车:提醒家人酒后不能开车,发现酒后驾车拒绝上车。家人吃饭,提醒如果要开车就不能喝酒。
(5)在车里配备一个小口哨,一条湿毛巾、一把小锤子,学习使用方法,遇到紧急情况吹响口哨求救,发信号。
(6)提醒司机不开快车,学会识别计速器的标示。
活动延伸:
1、展示幼儿作品,讲述作品内容。
2、在交通安全模拟城,组织幼儿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拟游戏。
附:安全儿歌
交通安全歌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准备好。天桥地道人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头手不出车窗外,不在路上玩游戏。交通规则很重要,我们把它记得牢。 文明乘车歌
小朋友,要记牢。准备零钱去买票,上车下车队排好,故意拥挤会摔包。 车厢里,别乱叫,手头别往窗外翘,果皮垃圾扔进桶。
带棒的食物不能嚼。老人孩子照顾到。文明乘车真正好!
反思:
首先,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都坐过哪路车?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车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坐的„„,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
活动小结时,我请幼儿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注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积极回答,有的幼儿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让座。”
在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有些幼儿的画较空洞,没有画出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引导。
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活动三:大班社会《我是小交警》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警日常的工作,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加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能够随音乐协调有力地表演律动。
活动准备:
交警图片一张、红绿灯、《过马路要看看灯》和《玩具进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叔叔吗?对,这是一位交警叔叔,那你们知道交警叔叔都做什么工作吗?
二、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游戏,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
①提问: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了解交警叔叔的工作的?
②老师总结交警工作的辛苦,提问幼儿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③游戏《过马路要看看灯》:游戏中老师来扮演交警,请小朋友扮演行人和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跟随《过马路要看看灯》这首歌来游戏,音乐一开始请小朋友在原地踏步或开车,当说到“红灯亮停一停”时,请小朋友立正站好,当说到“绿灯亮快快穿过横道线”时,请小朋友排好队,依次穿过横道线,然后回到原位站好。
④老师小结,教育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教给幼儿简单的交通指挥动作(停止、直行、左拐、右拐等)。
①第一个动作“停止”:请小朋友把右臂经体前平举,手掌向前,指尖向上。 ②第二个动作“直行”:请小朋友把右臂侧平举,左臂屈肘于胸前,掌心向里,好放下,咱们再做一个方向相反的直行动作,把左臂侧平举,右臂屈肘于胸前,掌心向里。
③学习“左拐”动作:把右臂平举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右臂在身体右下方向左40度角,前摆两次。
④“右拐”动作:与左拐动作相反,把右臂平举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左臂在身体左下方向右40度角,前摆两次。
⑤老师总结,然后复习“停止、直行、左拐、右拐”的动作。
四、和幼儿一起创编律动《我是小交警》
①请幼儿欣赏音乐《玩具进行曲》。
②提问:听了刚才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③老师小结:这是一首坚定有力的进行曲,它的节奏整齐、有力,让人听了非常振奋,下面我们就用这首乐曲做伴奏,把我们刚才学习指挥交通的动作串联起来,做一个小交警指挥交通好吗?
④幼儿随音乐跟老师创编动作。
五、结束活动:
老师小结,然后带幼儿排好队到外面去做“过马路”的游戏。
活动延伸:
回家后教给爸妈指挥交通的手势,进一步理解、掌握它的含义及作用,让爸妈在平时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或上幼儿园途中,注意环境变化,并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一次途中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或贴上标示,告诉给他人。 附:儿歌
民警叔叔本领大,来往车辆听他话,
天天站在路中央,风吹雨打都不怕。
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皮亚杰说过:“在游戏中,儿童自我主宰世界”,可见,游戏是小朋友最自由最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支性的活动。比如他们在商量哪个小交警站哪个位置,哪个队伍的“汽车”先开走,都由他们自己决定的。我只是在旁边偶尔提醒一下,或对哪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进行表扬,刺激每个小组都按规则去做好,形成了一种小小的竞争,并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积极地评价,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体现出了合作、快乐的情景。
其实我们在参与儿童的活动中要时时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亮点,并快速反映出来。比如在“开车”的过程中,有个男孩就一直跃跃欲试要当小司机,但他没说出来,我发现了,忙叫他出来,和蔼地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他当司机会更好,我就争取他们小组成员的意见,在得到同意后,他果然非常认真地去当小司机,还得到了大伙的认可,看见他脸上快乐的笑容,一种童心的快乐感让我油然而生,由此我从中受到启发,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中的原来是一个组一个小司机的方案,变成让他们小组里面轮流来当司机,这样每个小朋友都有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还使他们的语言交流多了起来,在交往中更好地发展了语言,也使本次活动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小朋友们不仅认识到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还基本上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所以在上下学时能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行走的安全。
不足的地方是在活动中未能照顾到全面,活动设计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比如小交警是固定的几个,做的动作也不是很多,容易产生厌烦感,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让小朋友们也轮流来当小交警。
大班主题活动:《交通安全我知道》
一、主题选择缘由
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是最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之所以,交通安全常识势必从小抓起,也就是从幼儿园开始抓起,增强和提高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养遵守交通规则成为幼儿在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行为和习惯,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是我们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能辐射到家长群体中,让幼儿、家长共同关注交通安全,为我们的社会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安全环境,希望平安伴随我们每个孩子、每个人,每个家庭。所以我选择了这个教育活动《交通安全我知道》,希望小朋友能够建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主题目标
1、认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 常识。
2、使小朋友明白要创建平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交通法规教育,共同创设良好的交通环境。结合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充分认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守交通规则所带来的危害性,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培养他们对危险环境和产生危险现象的 预见性,提高排除困难、保护自己的能力, 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同时,不仅自己学会了还能提醒父母遵守交通规则,成为每个家庭和全社会交通安全的小使者、小宣传员、文明小乘客、小监督员,让孩子从安全自护意识提升为做好交通安全小卫士。
三、主题网络图
四、环境创设
(一)、活动区
1、美工区:
提供橡皮泥、白纸,供幼儿设计交通标志。
2、阅读区:
提供有关交通标志的书本,供幼儿阅读了解。
3、表演区:
提供交警小交警衣服,供幼儿扮演交警,尝试体验指挥交通。
(二)、墙饰
1、主题墙:张贴有关交通知识,行人、车辆过马路图片,已经交警执勤的一些手势动作等。
2、作品栏:展示幼儿设计的交通标志、交通工具等。
五、主题实施
活动一:大班健康《红绿灯斑马线》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红绿灯的用处,能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2、让小朋友懂得过马路时应注意安全,一定要走斑马线。
3、培养幼儿对交通标志的兴趣,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红绿灯、斑马线教具,电源。
2、录像、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路口有三个不同颜色的灯,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
幼:红绿灯。
师:你们知道红绿灯是干什么的吗?
师:红绿灯它又叫交通信号灯,它总是会在路口出现,因为有它的存在大家才能更好的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不会出现危险。可是大灰狼却不知道红绿灯的作用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来看一下!
二、播放安全故事视频,引导幼儿回答不遵守红绿灯的危险。
师:大灰狼怎么了?
幼:不按红绿灯走被车撞了。
师:小朋友说大灰狼这样做危险吧?为什么呀?
师:小朋友们过马路的时候怎样做啊?
幼: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师:我们还要走斑马线。
三、游戏:过马路。
师:(播放音乐)小朋友们都懂的交通规则,让我们拉着小火车一起去玩吧! 师:(大家来到画有斑马线的教室里) 小朋友们看前面路口有什么呀?(对面墙上张贴红绿灯教具,请配班老师用手电筒分别照红绿黄灯,引导幼儿说说做做) 幼:红绿灯。
师:什么灯亮了?
师:我们该怎样做?
师:小朋友继续往前走要等到哪个灯亮?
四、认识标志,学习儿歌。
①出示红绿灯标志图片,请幼儿共同讨论各种颜色的灯代表的意思。 ②出示斑马线标志,共同讨论斑马线的用处。
③幼儿学习安全儿歌,帮助理解红绿灯和斑马线的用处。
五、加深练习,表演游戏。
①依次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判断图中行为的对错,并说出理由。
②出示红绿灯、斑马线教具,布置模拟场景。激发幼儿实践练习的欲望。 ③游戏:请幼儿分组比赛,遵守交通规则的幼儿可获得安全宝宝奖,小组中遵守交通规则多者为胜。
活动延伸:
马路上有许多交通标志,他们都有自己的用处,请小朋友们多注意观察,回来后告诉大家,看谁认识的交通标志最多。小朋友在马路上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回家。小朋友不但要自己会安全行走,还应该做一名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为了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 附:安全儿歌
红绿灯
大马路, 宽又宽,警察叔叔站中间。
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
斑马线
人行道上, 画着斑马线。一条又一条,首尾把路连。
绿灯亮闪闪,我把马路穿。斑马线内走,轻松又安全。
反思:
在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充分挖掘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我们则通过增加问题的难度,有意识的来进行挖掘。如:怎样通过没有红绿灯、斑马线的马路?在遇到堵车或者特殊情况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安全过马路?孩子们在交流、讨论中,大胆地把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讲出来与大家分享,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而且通过总结讲解,使幼儿的生活经验与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互动、加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记忆。活动最后,我们设置了游戏,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把所知道的安全过马路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并通过发徽章来促使他们督促身边的人要遵守规则,真正履行文明小使者的职责。
当然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孩子显得过于兴奋,以至于最后游戏时,有人不听从指挥到处乱窜。活动前的准备不够充分,考虑的还不够周全,因为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的角色定位就是一名主持人,担负着引导话题、调度情绪、协调气氛的重任,这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说,要想熟练地驾驭课堂,还需要继续努力。
活动二:大班综合《乘车小常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3、在绘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音乐《叭叭叭、汽车开来了》、A4白纸若干、油画棒每人一盒 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课题。
——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游戏场地。
——“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活动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看到的摩托车、三轮车有哪些不一样? ——“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①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②出示图“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 师问:这
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③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 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呢?请个别小朋友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除了做到正确乘车,还有,出门时最好不要坐三轮车和无照驾驶的私人车。这些车都会小朋友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你们知道了吗?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教师鼓励、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绘画,同时细心的添画细节部分,丰富内容。
五、让孩子从安全自护意识提升为做好安全小卫士。具体内容为:
(1)认识三无车辆:无牌照、无质量检测合格证、无保险标识。
(2)提醒家长和在驾车时和乘客须系安全带,孩子们不能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应该坐在后排的儿童安全座椅里。启动前检查刹车,车窗、等车内设施。有无易燃易爆物品,。
(3)会认车上的核载人数,并将乘车人数与之比较,懂得什么叫超载。见到严重超载车辆主动拨打112报警电话,并会表述超载车的车牌号码和地点。
(4)严防酒后驾车:提醒家人酒后不能开车,发现酒后驾车拒绝上车。家人吃饭,提醒如果要开车就不能喝酒。
(5)在车里配备一个小口哨,一条湿毛巾、一把小锤子,学习使用方法,遇到紧急情况吹响口哨求救,发信号。
(6)提醒司机不开快车,学会识别计速器的标示。
活动延伸:
1、展示幼儿作品,讲述作品内容。
2、在交通安全模拟城,组织幼儿玩“文明小乘客”的模拟游戏。
附:安全儿歌
交通安全歌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准备好。天桥地道人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头手不出车窗外,不在路上玩游戏。交通规则很重要,我们把它记得牢。 文明乘车歌
小朋友,要记牢。准备零钱去买票,上车下车队排好,故意拥挤会摔包。 车厢里,别乱叫,手头别往窗外翘,果皮垃圾扔进桶。
带棒的食物不能嚼。老人孩子照顾到。文明乘车真正好!
反思:
首先,我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都坐过哪路车?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车里的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坐的„„,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
活动小结时,我请幼儿说说自己乘坐公交车有没有注意礼貌,遵守交通安全守则,大部分小朋友都能积极回答,有的幼儿还说:“以后我要主动为老爷爷、老奶奶、还有行走不方便的人让座。”
在绘画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但有些幼儿的画较空洞,没有画出具体的内容,还需要更多的启发、引导。
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活动三:大班社会《我是小交警》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交警日常的工作,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加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能够随音乐协调有力地表演律动。
活动准备:
交警图片一张、红绿灯、《过马路要看看灯》和《玩具进行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叔叔吗?对,这是一位交警叔叔,那你们知道交警叔叔都做什么工作吗?
二、老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角色游戏,感受交警工作的辛苦。
①提问: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了解交警叔叔的工作的?
②老师总结交警工作的辛苦,提问幼儿怎样遵守交通规则?
③游戏《过马路要看看灯》:游戏中老师来扮演交警,请小朋友扮演行人和马路上行驶的车辆,跟随《过马路要看看灯》这首歌来游戏,音乐一开始请小朋友在原地踏步或开车,当说到“红灯亮停一停”时,请小朋友立正站好,当说到“绿灯亮快快穿过横道线”时,请小朋友排好队,依次穿过横道线,然后回到原位站好。
④老师小结,教育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教给幼儿简单的交通指挥动作(停止、直行、左拐、右拐等)。
①第一个动作“停止”:请小朋友把右臂经体前平举,手掌向前,指尖向上。 ②第二个动作“直行”:请小朋友把右臂侧平举,左臂屈肘于胸前,掌心向里,好放下,咱们再做一个方向相反的直行动作,把左臂侧平举,右臂屈肘于胸前,掌心向里。
③学习“左拐”动作:把右臂平举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右臂在身体右下方向左40度角,前摆两次。
④“右拐”动作:与左拐动作相反,把右臂平举胸前,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左臂在身体左下方向右40度角,前摆两次。
⑤老师总结,然后复习“停止、直行、左拐、右拐”的动作。
四、和幼儿一起创编律动《我是小交警》
①请幼儿欣赏音乐《玩具进行曲》。
②提问:听了刚才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③老师小结:这是一首坚定有力的进行曲,它的节奏整齐、有力,让人听了非常振奋,下面我们就用这首乐曲做伴奏,把我们刚才学习指挥交通的动作串联起来,做一个小交警指挥交通好吗?
④幼儿随音乐跟老师创编动作。
五、结束活动:
老师小结,然后带幼儿排好队到外面去做“过马路”的游戏。
活动延伸:
回家后教给爸妈指挥交通的手势,进一步理解、掌握它的含义及作用,让爸妈在平时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或上幼儿园途中,注意环境变化,并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一次途中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或贴上标示,告诉给他人。 附:儿歌
民警叔叔本领大,来往车辆听他话,
天天站在路中央,风吹雨打都不怕。
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皮亚杰说过:“在游戏中,儿童自我主宰世界”,可见,游戏是小朋友最自由最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支性的活动。比如他们在商量哪个小交警站哪个位置,哪个队伍的“汽车”先开走,都由他们自己决定的。我只是在旁边偶尔提醒一下,或对哪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进行表扬,刺激每个小组都按规则去做好,形成了一种小小的竞争,并给予每个小组适当的、积极地评价,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体现出了合作、快乐的情景。
其实我们在参与儿童的活动中要时时做个有心人,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亮点,并快速反映出来。比如在“开车”的过程中,有个男孩就一直跃跃欲试要当小司机,但他没说出来,我发现了,忙叫他出来,和蔼地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他当司机会更好,我就争取他们小组成员的意见,在得到同意后,他果然非常认真地去当小司机,还得到了大伙的认可,看见他脸上快乐的笑容,一种童心的快乐感让我油然而生,由此我从中受到启发,及时调整活动设计中的原来是一个组一个小司机的方案,变成让他们小组里面轮流来当司机,这样每个小朋友都有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还使他们的语言交流多了起来,在交往中更好地发展了语言,也使本次活动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小朋友们不仅认识到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还基本上知道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所以在上下学时能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行走的安全。
不足的地方是在活动中未能照顾到全面,活动设计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比如小交警是固定的几个,做的动作也不是很多,容易产生厌烦感,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让小朋友们也轮流来当小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