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阅读答案

《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阅读答案

姚文辉

①“最美司机”生命中最后1分16秒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时,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

②2012年以来“正能量”这个词很流行,民间热捧,官方也在倡导。“最美司机”吴斌身上爆发出的这种“超乎想象的能量”,就是一种发挥到极致的“正能量”。

⑦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一两年以“正能量”感动国人的多是些小人物,除“最美司机”吴斌之外,还有拒收盲人车费的天津的哥马志刚、带着母亲去上班的浙江教师陈斌强【A】……这些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④吴斌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能够释放出“正能量”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完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斌表现的很勇敢,但吴斌的姐姐事后回忆说,她一直认为弟弟是个弱小的人,很多事情都要她这个姐姐来操办,她没想到关键时刻弟弟表现的像个“真正的男人”。

⑤就人性而言,没有人天生就勇敢,在任何时候、碰到任何事情都能挺身而出,大多数人都是既懦弱又勇敢,有时懦弱,有时勇敢。换言之,每个人身上既有“负能量”,又有“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输送“正能量”,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美好,反之则会显得灰暗。吴斌从姐姐眼中“弱小的人”变成“真正的男人”,这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期待,说明人性中向善的一面是可以被激发的。昊斌的故事中,激发“正能量”的东西叫“敬业”——在危急时刻,吴斌的想法很简单:我是一名司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乘客的安全,这是我的职责。

⑥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大力提倡“正能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潜规则盛行、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贪腐严重等,并且这种“负能量”传播速度很快,以至于许多人面对现实有一种无力感,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大环境,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在人性方面有所提升。殊不知人人都是“大环境”中的一部分,如果“大环境”总体为“负”,其中很可能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⑦很多人也许会想,世道如此“险恶”,我的“正能量”对改变社会、改变自身境遇能起多大作用?事实证明,小人物“正能量”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一点儿都不比“大人物”小。天津的哥马志刚拒收盲人车费,并表示“我并不伟大,我挣钱比你容易”,这一幕被下一位乘客看见了,该乘客下车时坚持多付费给他:“我也并不伟大,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儿,就希望您继续做好事吧!”——的哥的“正能量”是实现了无缝对接;浙江教师陈斌强言传身教,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孝顺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⑧当然,强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并不是要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提倡“正能量”不能代替制度性反思——人性当然有其求善和向上的一面,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同时人性也有往下坠落的极大可能。这就提醒我们,在道德建设上,我们要通过褒扬道德模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但在制度构建上,永远要立足于防范人性中的“负能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好的制度所能产生的正面效应,要远远超过依靠个人道德自觉所激发的“正能量”。

(摘自《春城晚报》,有改动)

23.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23.小人物也能传递“正能量”。

或者“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评分说明:(2分)概括准确得2分。

24.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给【A】处补写一个事例。 (2分)

【A】处事例:

24.示例:【A】:危急时刻单手托举女童10多分钟的广州“托举哥”周冲

评分说明:(2分)句式相同1分,例子典型1分。

25.第⑦⑧两段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25.不能调换,因为文章的论述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第7段侧重从“道德激发”方 面论述的,第8段是从“制度构建”方面论述的,这样文章论述更全面、更周密、 更严谨。

评分说明:(2分)答出“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得1分,概括出⑦⑧两段论述的内容得1分。

26.我们都是小人物,也在时刻传递着“正能量”,请说说你在生活中的做法。 (2分)

26.示例:给陌生人让座;给同学讲解习题;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主动捡拾垃圾等。 评分说明:(2分)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小人物身上的“正能量”》阅读答案

姚文辉

①“最美司机”生命中最后1分16秒钟的视频在网上热传,一位网民评论:只有当敬业成了习惯,深入骨髓时,才有可能在生命的最后瞬间爆发出超乎想象的能量。

②2012年以来“正能量”这个词很流行,民间热捧,官方也在倡导。“最美司机”吴斌身上爆发出的这种“超乎想象的能量”,就是一种发挥到极致的“正能量”。

⑦稍加留意不难发现,近一两年以“正能量”感动国人的多是些小人物,除“最美司机”吴斌之外,还有拒收盲人车费的天津的哥马志刚、带着母亲去上班的浙江教师陈斌强【A】……这些感人的事例告诉我们,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④吴斌的故事还告诉我们,能够释放出“正能量”的人并不一定都是完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吴斌表现的很勇敢,但吴斌的姐姐事后回忆说,她一直认为弟弟是个弱小的人,很多事情都要她这个姐姐来操办,她没想到关键时刻弟弟表现的像个“真正的男人”。

⑤就人性而言,没有人天生就勇敢,在任何时候、碰到任何事情都能挺身而出,大多数人都是既懦弱又勇敢,有时懦弱,有时勇敢。换言之,每个人身上既有“负能量”,又有“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输送“正能量”,这个社会就会变得美好,反之则会显得灰暗。吴斌从姐姐眼中“弱小的人”变成“真正的男人”,这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期待,说明人性中向善的一面是可以被激发的。昊斌的故事中,激发“正能量”的东西叫“敬业”——在危急时刻,吴斌的想法很简单:我是一名司机,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必须尽最大努力保护乘客的安全,这是我的职责。

⑥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大力提倡“正能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潜规则盛行、道德滑坡、诚信缺失、贪腐严重等,并且这种“负能量”传播速度很快,以至于许多人面对现实有一种无力感,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归咎于大环境,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愿意在人性方面有所提升。殊不知人人都是“大环境”中的一部分,如果“大环境”总体为“负”,其中很可能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⑦很多人也许会想,世道如此“险恶”,我的“正能量”对改变社会、改变自身境遇能起多大作用?事实证明,小人物“正能量”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一点儿都不比“大人物”小。天津的哥马志刚拒收盲人车费,并表示“我并不伟大,我挣钱比你容易”,这一幕被下一位乘客看见了,该乘客下车时坚持多付费给他:“我也并不伟大,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儿,就希望您继续做好事吧!”——的哥的“正能量”是实现了无缝对接;浙江教师陈斌强言传身教,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孝顺的种子——这些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⑧当然,强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并不是要对社会问题视而不见,选择性忽略阴暗面。提倡“正能量”不能代替制度性反思——人性当然有其求善和向上的一面,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同时人性也有往下坠落的极大可能。这就提醒我们,在道德建设上,我们要通过褒扬道德模范激发人性中的“正能量”,但在制度构建上,永远要立足于防范人性中的“负能量”,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个好的制度所能产生的正面效应,要远远超过依靠个人道德自觉所激发的“正能量”。

(摘自《春城晚报》,有改动)

23.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23.小人物也能传递“正能量”。

或者“释放„正能量‟没有门槛,与职业、身份、地位、财富无关。”

评分说明:(2分)概括准确得2分。

24.请仿照第③段画线句给【A】处补写一个事例。 (2分)

【A】处事例:

24.示例:【A】:危急时刻单手托举女童10多分钟的广州“托举哥”周冲

评分说明:(2分)句式相同1分,例子典型1分。

25.第⑦⑧两段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25.不能调换,因为文章的论述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的;第7段侧重从“道德激发”方 面论述的,第8段是从“制度构建”方面论述的,这样文章论述更全面、更周密、 更严谨。

评分说明:(2分)答出“逐层深入、环环相扣”得1分,概括出⑦⑧两段论述的内容得1分。

26.我们都是小人物,也在时刻传递着“正能量”,请说说你在生活中的做法。 (2分)

26.示例:给陌生人让座;给同学讲解习题;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主动捡拾垃圾等。 评分说明:(2分)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


相关文章

  • 2013海 淀 区 九 年 级 语文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
  •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 语 文 2013.5 A. 城市园林绿化要 (尊.遵)循植物生长的规律,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做到科学配置,因地制宜. "尊"有"敬重"的意思 ...查看


  • 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13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l20分,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全部在答题卷上.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卷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是否与本人相符 合,再 ...查看


  • 北京海淀2013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1]
  • 2013年海淀区九年级第一次语文中考模拟题 2013.5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查看


  • 2010-2011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3
  • 东城区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初三语文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 ...查看


  • 议论文阅读训练
  • 阅读下面选文, 回答小题.(14分)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高闰清 (1) 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 ...查看


  • 阴影和阳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25分) 阴影和阳光 徐慧芬 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 ...查看


  • 917议论文阅读
  • 激发"到此一游"的文明耻感 李浩燃 ①埃及卢克索神庙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上,刻划着汉字"丁××到此一游".近日,有人在微博上贴出这样一幅刺目的照片,发布者"无地自容"的心情, ...查看


  • 说明文阅读题
  • 皮影戏 ①几年前,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风靡一时,剧中人物胖墩的父亲是一位靠耍"手艺"度日的民间艺人,他耍的就是皮影戏.皮影戏诞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甚至有人认为皮影戏就是 ...查看


  • 课时11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 第11课时 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 责任 答案: 1. 应当做 ○2.不应该做 ○3.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4.对他人的承诺 ○5.职业的要○ 6.法律规定 ○7.角色 ○8.孝敬父母 ○9.忠诚.互助.互谅 ○10.维护正义.热爱求 ○ 1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