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县自明本志令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一.解释加粗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好作政教2.使世士明知之3.始除残去秽4.平心选举5违午诸常侍6.顾视同岁中7.待天下清

8.欲以泥水自蔽9.多兵意盛10..衣被皆为天子之制11.露布天下12.但计投死为国13.穷且解沮14.乍前乍却15.臣若获戾

二翻译下列短文。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三.材料题。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1.“顾我万年之后”的顾有人认为是看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回头,你怎么理解?

2.本文中有许多判断句式,请找出一处详细说明。

3.举出文中曹操引古证今的例子。

四.标点并翻译下文。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参考答案

一.

1.兴,振兴2.明白的知道3.清除邪恶势力4.不抱成见,用心公平5.违背,触犯6.回首看7.清平8.耕种田地9.意气旺盛10.衣着,服用11.宣布,布告12.效死13.穷困败亡,瓦解崩溃

14.忽然15.得罪

二.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三.

1.这里应该是看的意思。顾在这里指等待的意思。是曹操说等自己死后要让妃妾改嫁,相当于展望自己的人生,向前看。回头是向后看,不符作者本意。

2.“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者...也属于判断句。这句话意思是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

3.文中以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个人物模拟自己。齐桓公,晋文公自己兵势强大,拥有天下大部分势力,但仍然侍奉周天子。借以引古论今,说明他曹操也会效法前贤。侍奉汉室政权,同样会“以大事小”,古以有之,今天又何必怀疑呢?

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让县自明本志令

一.解释加粗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1.好作政教2.使世士明知之3.始除残去秽4.平心选举5违午诸常侍6.顾视同岁中7.待天下清

8.欲以泥水自蔽9.多兵意盛10..衣被皆为天子之制11.露布天下12.但计投死为国13.穷且解沮14.乍前乍却15.臣若获戾

二翻译下列短文。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三.材料题。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

孤非徒对诸君说此也,常以语妻妾,皆令深知此意。孤谓之言:“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当出嫁,欲令传道我心,使他人皆知之。”孤此言皆肝鬲之要也。所以勤勤恳恳叙心腹者,见周公有《金縢》之书以自明,恐人不信之故。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以还执事,归就武平侯国,实不可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前朝恩封三子为侯,固辞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复以为荣,欲以为外援,为万安计。

1.“顾我万年之后”的顾有人认为是看的意思,有人认为是回头,你怎么理解?

2.本文中有许多判断句式,请找出一处详细说明。

3.举出文中曹操引古证今的例子。

四.标点并翻译下文。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参考答案

一.

1.兴,振兴2.明白的知道3.清除邪恶势力4.不抱成见,用心公平5.违背,触犯6.回首看7.清平8.耕种田地9.意气旺盛10.衣着,服用11.宣布,布告12.效死13.穷困败亡,瓦解崩溃

14.忽然15.得罪

二.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回头看看与我同年被荐举的人当中,有的年纪已五十多岁了,还没有被人称作年老。自己内心盘算,从现在起,往后再过二十年,等到天下安定太平了,我才跟同岁中那些刚被举为孝廉的人相等罢了。所以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想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

三.

1.这里应该是看的意思。顾在这里指等待的意思。是曹操说等自己死后要让妃妾改嫁,相当于展望自己的人生,向前看。回头是向后看,不符作者本意。

2.“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者...也属于判断句。这句话意思是齐桓公、晋文公所以名声被传颂至今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兵势强大,仍能够尊重周朝天子啊。

3.文中以齐桓公和晋文公两个人物模拟自己。齐桓公,晋文公自己兵势强大,拥有天下大部分势力,但仍然侍奉周天子。借以引古论今,说明他曹操也会效法前贤。侍奉汉室政权,同样会“以大事小”,古以有之,今天又何必怀疑呢?

四.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相关文章

  • 古代君王为何自称"孤""寡"?
  • 在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称为"孤"."寡人"."寡人"更为常见. 孤人"是东周以前王的自称,孤,古代诸侯.君王的自称谦词.春秋时,诸侯平常自称寡人,有凶事则称孤, ...查看


  • [书籍]两晋散文
  • [三国两晋散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国两晋散文]陶渊明:桃花源记 [三国两晋散文]陶渊明:与子俨等疏 [三国两晋散文]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三国两晋散文]陶渊明:闲情赋并序 [两晋散文]陶渊明·归去来辞并序 [三国两晋散文 ...查看


  • 历代散文名篇鉴赏辞典
  • 历代散文名篇鉴赏辞典目录 郑伯克段于鄢 石碏谏宠州吁 齐桓公伐楚 子产不毁乡校 曹刿论战 宫之奇谏假道 子鱼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 勾践灭吴 邵工谏厉王弭谤 赵宣子论比与党 吴子使札来聘 虞师晋师灭夏阳 晋献文子室成 苛政猛于虎 苏秦以连横说秦 ...查看


  • 曹雪芹乃"魏武之子孙"?红学家:他曾为曹操翻案
  • 2010年01月05日 15:44 来源:金陵晚报 诗中说他是"魏武之子孙" 曹雪芹的友人.八旗诗人敦诚在<寄怀曹雪芹霑>诗中有句云:"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 ...查看


  • 三曹的诗歌
  • 三曹",即历史上的汉魏之交的曹操及其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曹氏父子三个因诗文上的成就,开当时一代之风气,故有"建安三曹"之说(另有"建安七子").明人张溥将"三曹"的诗文辑 ...查看


  • 好心未必有好报论述
  • 我再次重申我方的观点是:好心未必有好报.对方辩友刚才一直混淆了一个概念,好心不等于好事,更不等于好人.好心只是一个主观动机,主观的动机不等于客观的事实."总是"是一个必然的判断,凡是无绝对,绝对的判断只会导致绝对的偏激. ...查看


  • 广东的荔枝品种分类
  • 广东的荔枝品种分类 huahua发表于 2006-8-5 17:42:41 本省栽培荔枝,地区广阔,品种繁多,但过去缺乏系统全面整理,因此,同名异物和同名物异名者不少,造成生产和科研上的混乱.从1960年开始,着手进行普查.鉴定.事理工作, ...查看


  • 中国古代文学史样题之二
  • 中国古代文学史样题之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语出自<诗经·氓>一诗 之中. 2.<诗经>中, 3."长袖善舞,多钱善贾"现自于<之中. 4>一文中首先 ...查看


  • 文言文一课一练21[与朱元思书]
  • 21.与朱元思书 一.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②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③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2.根据拼音准确写出下列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