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

3.2.2 起跳能力的比较分析

助跑速度只是为创造高水平成绩提供了可能性,但不是决定跳远成绩的唯一因素。为了能跳越更远的水平 距离,还必须将助跑和起跳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起跳时既要保持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又要重视发挥垂直 速度,以获得较大的腾起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这就需要具有与高速助跑相适应的起跳能力。由统计可知,第 6 届世锦赛男女跳远选手的起跳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平均值分别为3.41m/s、3.11m/s和21 °、21.33°。其中 男子跳远第一名获得者佩德罗索,女子第二、 第三名获得者赞瑟欧及梅等人,在保持较高助跑水平速度的前提 下,起跳阶段也获得了相当高的垂直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23°左右),分别为3. 86m/s、3.48m/s、3.32m /s和24°、24°、23°, 表现出极强的起跳能力。而对照第8 届全运会男女跳远决赛选手垂直速度和腾起角 平均值仅分别为3.10m/s、2.86m/s和18.94°、19.55°,其差值男子为0. 31m/s、2.06°,女子为0.25m/ s、1.78°。可见, 我国选手与世界选手在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除绝对速度和起 跳技术相对较差外,主要与起跳能力较弱有一定关系。由于我国选手的快速起跳能力还没有与助跑速度利用率 的提高同步,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腾起角太小,不能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男子在腾起水 平速度大于世界选手0.06m/s时,因腾起垂直速度的差异致使跳远成绩相差0.36m。据前苏联跳远教练员费·勃 ·波波夫研究发现,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每增加0.2m/s或增大腾起角度1°时运动员的起跳力量需要增加2 %。因此,针对我国选手绝对速度能力的现状, 要在重点提高腾起水平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腾起垂直速度。 而要提高腾起垂直速度就必须提高我国选手的快速起跳能力。因此,加强与跳远运动员起跳能力有关的专项力 量训练,使起跳能力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相适应,是今后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关键。

3.2.3 踏板准确性和落地动作比较分析

尽管助跑速度及起跳能力等技术环节对跳远成绩和比赛胜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时它们之间并非成 正比关系。随着跳远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世界大赛跳远选手水平已相当接近,许多有实力的选 手往往会因助跑准确性不高或落地动作不佳造成距离损失,只相差几厘米,便与奖牌失之交臂或失去较好的名 次。由统计显示,第6 届世锦赛男女跳远决赛选手有效距离(起跳脚的脚趾至落地脚的最近点的水平距离)平 均值分别为8.43m和7.02m,而正式成绩平均值仅分别为 8.12m和6.81m, 因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而总损 失距离(包括着地损失的距离、跳跃中的偏移和趾一板距离的总和)男子平均达0.31m,女子平均为0.21m。特 别是第8名获得者迪尔沃思,总损失距离竟高达 0.80m。这表明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是当今世界不少优秀 跳远选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而我国选手在这方面也同样存在着问题,从而影响跳远成绩水平发挥。从第 8届全运会跳远决赛有关距离参数看, 男女跳远有效距离平均值分别为7.94m和 6.68m,正式成绩平均值分别为 7.76m和6.53m,总损失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18m和0.15m, 分别比世界男女选手平均少损失0.13m和0.06m。说明 我国选手在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上优于世界选手。这是我国教练员近年来注重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的 正确性等一些技术细节训练的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跳远选手的助跑速度与世界选手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提高绝对速度能力是提高我国跳远选手助 跑速度及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途径。

4.2 我国跳远选手在起跳能力上明显低于世界选手。 表现在我国选手的起跳能力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 高不相适应,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腾起角太小,不能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作用,这是制约我国跳远选手跨 进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问题。因此,提高快速起跳能力是今后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关键。

4.3 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是当今世界不少优秀跳远选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选手在这方 面优于世界选手,这是近年来我国教练员注重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等技术细节训练的结果。

3.2.2 起跳能力的比较分析

助跑速度只是为创造高水平成绩提供了可能性,但不是决定跳远成绩的唯一因素。为了能跳越更远的水平 距离,还必须将助跑和起跳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起跳时既要保持助跑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又要重视发挥垂直 速度,以获得较大的腾起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这就需要具有与高速助跑相适应的起跳能力。由统计可知,第 6 届世锦赛男女跳远选手的起跳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平均值分别为3.41m/s、3.11m/s和21 °、21.33°。其中 男子跳远第一名获得者佩德罗索,女子第二、 第三名获得者赞瑟欧及梅等人,在保持较高助跑水平速度的前提 下,起跳阶段也获得了相当高的垂直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23°左右),分别为3. 86m/s、3.48m/s、3.32m /s和24°、24°、23°, 表现出极强的起跳能力。而对照第8 届全运会男女跳远决赛选手垂直速度和腾起角 平均值仅分别为3.10m/s、2.86m/s和18.94°、19.55°,其差值男子为0. 31m/s、2.06°,女子为0.25m/ s、1.78°。可见, 我国选手与世界选手在腾起垂直速度和腾起角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除绝对速度和起 跳技术相对较差外,主要与起跳能力较弱有一定关系。由于我国选手的快速起跳能力还没有与助跑速度利用率 的提高同步,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腾起角太小,不能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男子在腾起水 平速度大于世界选手0.06m/s时,因腾起垂直速度的差异致使跳远成绩相差0.36m。据前苏联跳远教练员费·勃 ·波波夫研究发现,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每增加0.2m/s或增大腾起角度1°时运动员的起跳力量需要增加2 %。因此,针对我国选手绝对速度能力的现状, 要在重点提高腾起水平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腾起垂直速度。 而要提高腾起垂直速度就必须提高我国选手的快速起跳能力。因此,加强与跳远运动员起跳能力有关的专项力 量训练,使起跳能力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相适应,是今后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关键。

3.2.3 踏板准确性和落地动作比较分析

尽管助跑速度及起跳能力等技术环节对跳远成绩和比赛胜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有时它们之间并非成 正比关系。随着跳远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世界大赛跳远选手水平已相当接近,许多有实力的选 手往往会因助跑准确性不高或落地动作不佳造成距离损失,只相差几厘米,便与奖牌失之交臂或失去较好的名 次。由统计显示,第6 届世锦赛男女跳远决赛选手有效距离(起跳脚的脚趾至落地脚的最近点的水平距离)平 均值分别为8.43m和7.02m,而正式成绩平均值仅分别为 8.12m和6.81m, 因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而总损 失距离(包括着地损失的距离、跳跃中的偏移和趾一板距离的总和)男子平均达0.31m,女子平均为0.21m。特 别是第8名获得者迪尔沃思,总损失距离竟高达 0.80m。这表明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是当今世界不少优秀 跳远选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而我国选手在这方面也同样存在着问题,从而影响跳远成绩水平发挥。从第 8届全运会跳远决赛有关距离参数看, 男女跳远有效距离平均值分别为7.94m和 6.68m,正式成绩平均值分别为 7.76m和6.53m,总损失距离平均值分别为0.18m和0.15m, 分别比世界男女选手平均少损失0.13m和0.06m。说明 我国选手在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上优于世界选手。这是我国教练员近年来注重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的 正确性等一些技术细节训练的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国跳远选手的助跑速度与世界选手相比存在着一定差距,提高绝对速度能力是提高我国跳远选手助 跑速度及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途径。

4.2 我国跳远选手在起跳能力上明显低于世界选手。 表现在我国选手的起跳能力与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 高不相适应,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腾起角太小,不能充分发挥水平速度的作用,这是制约我国跳远选手跨 进世界先进行列的主要问题。因此,提高快速起跳能力是今后提高我国跳远成绩的关键。

4.3 踏板不准确和落地动作不佳是当今世界不少优秀跳远选手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我国选手在这方 面优于世界选手,这是近年来我国教练员注重助跑的准确性和落地动作等技术细节训练的结果。


相关文章

  • 跳远起跳力量测力器在跳远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随着跳远技术的日益完善,跳远要想有新的突破就要寻求新的方法,新的路径.当前跳远训练中十分重视助跑速度的训练,这样有利于提升起跳的初速度,但是很多教练却忽视了起跳力量的训练,以至于起跑力量不足,不能很好的作出腾空动作,影响跳远成绩.本文 ...查看


  • 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
  • 文章编号!"##$%&'$()$##"*"#%##+(%# , 2 *前言 网球发球技术一直是当今优秀运动员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之一A在竞技网球运动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高速[准确的发球是得分取胜A在气势 ...查看


  • 科技动态短跑起跑姿势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 科技动态短跑起跑姿势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 http://www.sports.cn/2005-09-0911:10:00 前言 短跑被分成两个主要阶段,每个主阶段又包含着相应的子阶段,如图1所示:图1:100m跑时相划分(Mendoza&am ...查看


  • 改进跳远助跑踏板技术的训练方法研究
  • 改进跳远助跑踏板技术的训练方法研究 [内容提要]跳远助跑踏板技术是跳远技术的关键,通过对我国一二级跳远运 动员最佳跳远成绩的助跑踏板动作的拍摄,获取其助跑距离.步频和步幅指 标,按照这三项指标通过多媒体音频模拟信号(助跑节奏声)的方法.以提 ...查看


  • 浅谈三级跳远技术与训练方法
  •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 三级跳远技术结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技术环节存在不可颠覆性.就三跳而言,三次起跳技术相互关联并决定最后的远度,因此,对三级跳远技术的 ...查看


  • 男子三级跳远速度技术的训练方法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男子三级跳远速度技术的训练方法 作者:陈俊 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4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8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 ...查看


  • [体育统计学]习题
  • <体育统计学>习题 第一章 1. 试问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简述学习体育统计的要求? 3. 简述学习体育统计的方法 4. 体育统计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 第一.二节 1. 为了考察一枚骰子出现点数的规律,掷骰子若干次, ...查看


  • 美国中学生田径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摘要:对美国中学生田径运动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学生田径运动发展具有训练竞赛与教育体制相融合,优秀青少年运动员从"百万大军"中脱颖而出,运动员在长期全面多样的训练竞赛中逐渐突出专项以及通过广泛开展训练竞赛来培养优秀 ...查看


  • 走步式跳远技术动作分析
  • 走步式跳远技术动作分析 一 走步式跳远技术概况 走步式跳远是急性跳远的一种腾空技术,在走步式中,起跳后两腿在两臂的配合下,在腾空时采用2步半和3步半两种动作技术.要求在空中做大幅度的前后绕环摆动迈步换腿动作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并与两臂协调配合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