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心理的失衡

第一节 心理的失衡

人的深层基础和动力,就是生命冲动。

人的基本的心理能或力比多,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中,并且,总是通过“快乐原则”表现出来。

这种“快乐原则”,就是要减轻或者消除心理过程的某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避免不愉快而产生愉快。

其实质,即要求回到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初始状态。

尽管生命冲动的唯一目标,即在于求乐,然而,生命冲动渲泄心理能量,求得快乐满足的愿望,并非总能够如愿以偿。

在环境不允许,以及未找到减少紧张状态的适当客体的情况下,心理的个体为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避免自身因行动不正而卷入更新的紧张状态造成悔恨而遗憾,经常不得不节制生命冲动以适应现实的要求,按照“现实原则”行事。

生命冲动一旦受到复杂理性的抑制,被理性典范严密地加以控制,即转化为焦虑。

即使处在焦虑的状态下,生命冲动也从未停止过为求得完全满足而进行的斗争。

这种斗争给心理的个体所带来的影响,正如十九世纪苏格兰大数学家哈密顿对四元数的运算怀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疯狂的热情相仿:成年累月,他,一直处在这种不可遏止的状态下,而不能自拔,直到十五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感到问题解决了为止。

如果心理的个体始终不能适当地应付焦虑,将焦虑的根源转移出去,那么,这种焦虑就会变成一种创伤。

这种创伤,给心理的个体所造成的痛苦,正如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1910?1996)在创作《日出》时所言:“在情绪的爆发当中,我曾经摔碎了许多可纪念的东西,我绝望地嘶嘎着,那时,我愿意一切都毁灭了吧,我如一只负伤的兽,扑在地下,啮着咸丝丝的涩口的土壤。”

这种创伤一旦极度发展,就会导致个体要求回到其心理结构的某种初始状态的机能由于个体再也无力继续适应某种环境刺激,而产生失调和破坏,从而,使得个体内部心理结构因此而产生突变,也就是由一种协调的、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过渡到一种不可遏制的、非正常的紊乱状态。

这种状态,就是心理的失衡。

所谓坠入爱河,对自己的所爱心迷神荡,终日想念难以自拔的“相思病”,即是心理失衡的一种突出表现;

那种修炼气功偏离正常所发生的“走火入魔”,说到底,其实也是心理失衡的一种;

让人长期置于令人害怕的环境中,其内部心理格局就会发生改变,战争年代,许多士兵因为接连看到恐怖场面,以致精神崩溃,无疑亦为心理失衡的一种典型。

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种种规范妨碍了本能欲望的充分满足,心理失衡的发生率业已呈现上升趋势。

第二节 精神病症

心理的个体之所以发生心理的失衡,究其根源,乃是由于生命冲动求得完全满足的努力遭受精神力量的过度遏制而引起。

心理的个体企图采用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的理性典范的遏制力,严密控制强有力的生命冲动的活力,但由于生命冲动的活力并不能被复杂理性完全控制住,因而,这种过度遏制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致使个体的正常的心理结构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从而,导致非正常的混沌意识开始形成、滋长并迅速蔓延开来,进而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

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生命冲动成为混沌意识,并不意味着消失,反而反作用力更大,渗透力更强。

混沌意识,总是在生命冲动的“快乐原则”,特别是“强迫重复原则”的作用下活动,逃避诸多禁制,急切地寻找出路,强烈地施加影响于个体的精神和行为,从而,导致精神病症的发生。

例如,一个人在坐电车时总认为大家都在注意自己,对面有人谈论什么,也认为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即使别人咳嗽一下,也认为是在讽刺自己,即是精神病症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人经常想入非非,不是怀疑爱人移情,就是疑心妻子不贞,看到报上的桃色新闻,小说电影中的风流故事都以为是在影射自己,凡事好争辩,喜欢牵强附会瞎猜疑,则是精神病症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一个人经常离群索居,孤独自守,不知世事之变化,不知时间之流逝,枯坐终日,不知当时是何年何月何日,时而无故傻笑,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愁眉苦脸,时而比手画脚划,无疑是精神病症的又一个例子。

还有,那种以金鸡独立的姿势,单脚着地,象蜡像一样,持续不动站上几个小时的举动,同样亦为精神病症的一个极端表现。

根据近年来心理学家的研究,有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精神病症与遗传基因有关。

精神病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它,是那些正常的精神力量在受到复杂理性过度遏制的反常条件下,走投无路,突变为混沌意识而引发的结果。

精神病症,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衡,以至个体思想混乱、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毫无逻辑联系、产生妄想和幻觉、出现各种强迫性的冲动、身体抽搐、独自发笑、大小便失禁、经常不由自主进行手淫、彻夜不眠等。

所有精神病症的症候,无非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生命冲动的满足。

心理的个体,想用症候来达到满足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目的。

所以,症候实际上是个体不能获得的满足的替代物。

这种满足,也就是混沌意识的满足。

由此可见,我们每遇一个症候,便可断定,心理失衡的

个体内心必有某种混沌意识的活动包含着症候的意义。

反过来说,这种意义必先为混沌意识的,然后,症候才有可能发生。

症候,总是产生于混沌意识的历程,而非产生于意识的历程。

只要混沌意识的历程一旦通过生命冲动能量的耗散,转变成为意识的历程,症候必将随之消失。

第三节 错乱心理

与精神病症密切相关的行为心理机制,就是错乱心理。

由于引起心理失衡的根由不同,错乱心理的形式,总是千差万别。

例如,一个人在面对镜子时,不能辨识镜中人是别人还是自己;明明周围没有任何东西出现,却无中生有,说自己“看到了”跟前的某个人物,某样东西,“听到了”某人在身边对自己讲话;本来讲述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自己却声调凄凉,甚至哭诉,或在讲述一件特别悲痛的遭遇时,自己却笑容满面,愉快非常;始终坚信别人在有计划地对自己横加迫害,因而,整日提心吊胆,吃饭怕别人下毒,走路怕遭遇黑枪,外形打扮夸张做作,经常一个人毫无目的地乱跑、躲避;不断诉说自己是魔的化身,不杀死自己,天下就不太平,因而,三番屡次自残、自伤,不惜一切以死消业(按:宗教术语,指在不断的轮回转世中,决定来世命运的所作所为,或曰“因果报应”);等等。

尽管错乱心理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也有轻微与严重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心理根源和机制却是相同的,都是个体心理失衡的结果,也是它的缓解。

作为心理失衡的表现,错乱心理与正常心理,确实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这,主要是因为混沌意识在发生作用。

心理的个体当时确实不太明白,自己“按理”本该确实应该完全明白的东西。

因而,经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种迷狂、瓦解和崩溃的状况来。

在这里,有必要提及的、一个值得思索的且富有挑战意味的现象是,心理失衡的发生,不仅不会构成对心理的个体的创作力的阻碍,幻觉和妄想,反而会使之充满灵气。

事实上,天才与癫狂只有一纸之隔,许多极具天份的艺术家在心理失衡时,往往觉得自身特别敏锐、冲动、热情和富有创造力。

例如,荷兰著名现代派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ugh,1853?1890),他的创作高峰期,就是在心理病症发作得最厉害的时候,其时,他,贫困潦倒,孤独、苦恼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又跟高更闹翻,在逛窑子的时候付不起钱,妓女好玩地拧扭他的右耳,戏谑地对他说:“你肯把耳朵割下来给我吗?我好放在梳妆台上,每天晚上玩上一玩”,之后,梵高真的把自己的右耳割了下来,送给那妓女,他,有一幅著名的自画像,就是在他失去耳朵后画的;

又如,美国著名

自白派诗人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她8岁时父亲去世,使她产生一种被遗弃的难以忍受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难以平息的内疚感,她在父亲死后再也没有真正开心过,恋父情绪和精神郁抑使她的内心世界早已笼罩了轻生的乌云,她的诗即是她内心的独白,事实上,她的诗最大的成就便是把艺术和疯狂揉合在一起,将诗歌和死亡变得不可分离,“我又自杀/每十年一次/我没法控制——/一种生活的奇迹……”、“我又是个笑盈盈的女人/年仅三十岁/却有九次想要像猫一样死去……”、“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她的艺术不朽正是生命的分裂;

再如,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1810?1856),精神恍惚时在墙上涂鸦,有好事者将其抄下来,这,就是著名乐曲《梦幻女神》了。

许多饱受心理失衡困挠的艺术家,却拒绝接受治疗,理由即是惟恐随着症状的消失,他们的创造力也会同时宣告了结。

http://szxsqx.blog.tianya.cn

第一节 心理的失衡

人的深层基础和动力,就是生命冲动。

人的基本的心理能或力比多,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中,并且,总是通过“快乐原则”表现出来。

这种“快乐原则”,就是要减轻或者消除心理过程的某种不愉快的紧张状态,避免不愉快而产生愉快。

其实质,即要求回到个体心理结构的某种初始状态。

尽管生命冲动的唯一目标,即在于求乐,然而,生命冲动渲泄心理能量,求得快乐满足的愿望,并非总能够如愿以偿。

在环境不允许,以及未找到减少紧张状态的适当客体的情况下,心理的个体为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避免自身因行动不正而卷入更新的紧张状态造成悔恨而遗憾,经常不得不节制生命冲动以适应现实的要求,按照“现实原则”行事。

生命冲动一旦受到复杂理性的抑制,被理性典范严密地加以控制,即转化为焦虑。

即使处在焦虑的状态下,生命冲动也从未停止过为求得完全满足而进行的斗争。

这种斗争给心理的个体所带来的影响,正如十九世纪苏格兰大数学家哈密顿对四元数的运算怀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疯狂的热情相仿:成年累月,他,一直处在这种不可遏止的状态下,而不能自拔,直到十五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感到问题解决了为止。

如果心理的个体始终不能适当地应付焦虑,将焦虑的根源转移出去,那么,这种焦虑就会变成一种创伤。

这种创伤,给心理的个体所造成的痛苦,正如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1910?1996)在创作《日出》时所言:“在情绪的爆发当中,我曾经摔碎了许多可纪念的东西,我绝望地嘶嘎着,那时,我愿意一切都毁灭了吧,我如一只负伤的兽,扑在地下,啮着咸丝丝的涩口的土壤。”

这种创伤一旦极度发展,就会导致个体要求回到其心理结构的某种初始状态的机能由于个体再也无力继续适应某种环境刺激,而产生失调和破坏,从而,使得个体内部心理结构因此而产生突变,也就是由一种协调的、正常的相对平衡状态过渡到一种不可遏制的、非正常的紊乱状态。

这种状态,就是心理的失衡。

所谓坠入爱河,对自己的所爱心迷神荡,终日想念难以自拔的“相思病”,即是心理失衡的一种突出表现;

那种修炼气功偏离正常所发生的“走火入魔”,说到底,其实也是心理失衡的一种;

让人长期置于令人害怕的环境中,其内部心理格局就会发生改变,战争年代,许多士兵因为接连看到恐怖场面,以致精神崩溃,无疑亦为心理失衡的一种典型。

现代社会由于竞争日益加剧,生活压力与日俱增,种种规范妨碍了本能欲望的充分满足,心理失衡的发生率业已呈现上升趋势。

第二节 精神病症

心理的个体之所以发生心理的失衡,究其根源,乃是由于生命冲动求得完全满足的努力遭受精神力量的过度遏制而引起。

心理的个体企图采用带有强迫特点的专制命令形式的理性典范的遏制力,严密控制强有力的生命冲动的活力,但由于生命冲动的活力并不能被复杂理性完全控制住,因而,这种过度遏制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致使个体的正常的心理结构的格局被彻底打破,从而,导致非正常的混沌意识开始形成、滋长并迅速蔓延开来,进而在个体的心理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

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生命冲动成为混沌意识,并不意味着消失,反而反作用力更大,渗透力更强。

混沌意识,总是在生命冲动的“快乐原则”,特别是“强迫重复原则”的作用下活动,逃避诸多禁制,急切地寻找出路,强烈地施加影响于个体的精神和行为,从而,导致精神病症的发生。

例如,一个人在坐电车时总认为大家都在注意自己,对面有人谈论什么,也认为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即使别人咳嗽一下,也认为是在讽刺自己,即是精神病症的一个例子;

又如,一个人经常想入非非,不是怀疑爱人移情,就是疑心妻子不贞,看到报上的桃色新闻,小说电影中的风流故事都以为是在影射自己,凡事好争辩,喜欢牵强附会瞎猜疑,则是精神病症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一个人经常离群索居,孤独自守,不知世事之变化,不知时间之流逝,枯坐终日,不知当时是何年何月何日,时而无故傻笑,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愁眉苦脸,时而比手画脚划,无疑是精神病症的又一个例子。

还有,那种以金鸡独立的姿势,单脚着地,象蜡像一样,持续不动站上几个小时的举动,同样亦为精神病症的一个极端表现。

根据近年来心理学家的研究,有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精神病症与遗传基因有关。

精神病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它,是那些正常的精神力量在受到复杂理性过度遏制的反常条件下,走投无路,突变为混沌意识而引发的结果。

精神病症,意味着个体心理的失衡,以至个体思想混乱、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毫无逻辑联系、产生妄想和幻觉、出现各种强迫性的冲动、身体抽搐、独自发笑、大小便失禁、经常不由自主进行手淫、彻夜不眠等。

所有精神病症的症候,无非是为了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个目的,就是生命冲动的满足。

心理的个体,想用症候来达到满足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目的。

所以,症候实际上是个体不能获得的满足的替代物。

这种满足,也就是混沌意识的满足。

由此可见,我们每遇一个症候,便可断定,心理失衡的

个体内心必有某种混沌意识的活动包含着症候的意义。

反过来说,这种意义必先为混沌意识的,然后,症候才有可能发生。

症候,总是产生于混沌意识的历程,而非产生于意识的历程。

只要混沌意识的历程一旦通过生命冲动能量的耗散,转变成为意识的历程,症候必将随之消失。

第三节 错乱心理

与精神病症密切相关的行为心理机制,就是错乱心理。

由于引起心理失衡的根由不同,错乱心理的形式,总是千差万别。

例如,一个人在面对镜子时,不能辨识镜中人是别人还是自己;明明周围没有任何东西出现,却无中生有,说自己“看到了”跟前的某个人物,某样东西,“听到了”某人在身边对自己讲话;本来讲述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自己却声调凄凉,甚至哭诉,或在讲述一件特别悲痛的遭遇时,自己却笑容满面,愉快非常;始终坚信别人在有计划地对自己横加迫害,因而,整日提心吊胆,吃饭怕别人下毒,走路怕遭遇黑枪,外形打扮夸张做作,经常一个人毫无目的地乱跑、躲避;不断诉说自己是魔的化身,不杀死自己,天下就不太平,因而,三番屡次自残、自伤,不惜一切以死消业(按:宗教术语,指在不断的轮回转世中,决定来世命运的所作所为,或曰“因果报应”);等等。

尽管错乱心理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也有轻微与严重的不同,但是,它们的心理根源和机制却是相同的,都是个体心理失衡的结果,也是它的缓解。

作为心理失衡的表现,错乱心理与正常心理,确实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这,主要是因为混沌意识在发生作用。

心理的个体当时确实不太明白,自己“按理”本该确实应该完全明白的东西。

因而,经常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一种迷狂、瓦解和崩溃的状况来。

在这里,有必要提及的、一个值得思索的且富有挑战意味的现象是,心理失衡的发生,不仅不会构成对心理的个体的创作力的阻碍,幻觉和妄想,反而会使之充满灵气。

事实上,天才与癫狂只有一纸之隔,许多极具天份的艺术家在心理失衡时,往往觉得自身特别敏锐、冲动、热情和富有创造力。

例如,荷兰著名现代派画家梵高(Vincent Van Gough,1853?1890),他的创作高峰期,就是在心理病症发作得最厉害的时候,其时,他,贫困潦倒,孤独、苦恼压得他透不过气来,又跟高更闹翻,在逛窑子的时候付不起钱,妓女好玩地拧扭他的右耳,戏谑地对他说:“你肯把耳朵割下来给我吗?我好放在梳妆台上,每天晚上玩上一玩”,之后,梵高真的把自己的右耳割了下来,送给那妓女,他,有一幅著名的自画像,就是在他失去耳朵后画的;

又如,美国著名

自白派诗人普拉斯(Sylvia Plath,1932?1963),她8岁时父亲去世,使她产生一种被遗弃的难以忍受的感觉,同时也有一种难以平息的内疚感,她在父亲死后再也没有真正开心过,恋父情绪和精神郁抑使她的内心世界早已笼罩了轻生的乌云,她的诗即是她内心的独白,事实上,她的诗最大的成就便是把艺术和疯狂揉合在一起,将诗歌和死亡变得不可分离,“我又自杀/每十年一次/我没法控制——/一种生活的奇迹……”、“我又是个笑盈盈的女人/年仅三十岁/却有九次想要像猫一样死去……”、“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她的艺术不朽正是生命的分裂;

再如,德国著名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1810?1856),精神恍惚时在墙上涂鸦,有好事者将其抄下来,这,就是著名乐曲《梦幻女神》了。

许多饱受心理失衡困挠的艺术家,却拒绝接受治疗,理由即是惟恐随着症状的消失,他们的创造力也会同时宣告了结。

http://szxsqx.blog.tianya.cn


相关文章

  • 性别比失衡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 2009年3月 河北学刊 Mar . , 2009第29卷第2期 Hebei Acade m ic Journal Vol . 29 No . 2 法学经纬 性别比失衡引发违法犯罪问题研究 王顺安, 孙江辉 1 2 (11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 ...查看


  • 复原力视角下民营企业家英年早逝现象探析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班级题 姓目名学号职称指导教师二О一三年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微观主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所在.但时至今日,有不少民营企业家在追逐个人价值和创造财 ...查看


  • 论人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 作者:唐雄山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佛山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年06期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1].这是孔子关于人性问题极为珍贵的论断.但是,他既没有说明性为什么相近,也没有说明为什么性经&q ...查看


  • 人生的三大平衡
  • [导读]三大平衡中,心理平衡是最重要的,只要金字塔的这一角不塌,即使其它两个角都发生沉降,人生的倾斜也能得到扶正.所以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是心理平衡能力. 大厦倾斜失去平衡将会倒塌:飞机折翼失去平衡将会坠落:人生的金字塔失去平衡同样会崩溃. ...查看


  • 跨过这道坎
  • 跨过这道坎 [摘 要]广大报人是党和政府传播先进文化的先行者.然而,在报业的改革和发展中,不少人对许多事情感到心理不平衡,并由此引起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与时俱进地做好报人心理失衡群的思想政治工作,促使他们心理平衡,对于推进报业的改革发展,确 ...查看


  •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
  •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 大学新生普遍面临如何适应新环境.怎样规划未来学习生活等困惑 入学教育: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 近日,大学新生陆续报到,记者走访了几所高校,欣喜地发现高校重视入学教育,推出新举措,使入学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适应 ...查看


  • 论东西方爱情观差异
  • 受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影响,中国式的爱情婚姻极少数是完美理想化的,一度走向迷失,走向茫然.本人试图从中西方文化与宗教信仰差异,来探讨中西方的爱情观差异. 由古希腊柏拉图式的爱情演变到近代的骑士爱情,独立.个性解放成为现代西方爱情婚姻的追求 ...查看


  • 社会心态与社会稳定
  •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心态对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社会心态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稳定,进而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社会心态的内涵及其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清醒认识目前社会 ...查看


  • 当官就不要与商人比发财
  • 当官就不要与商人比发财 王石川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4月10日 02 版) 2013年以来,四川省各级学校中已有98人因腐败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其中包括多名高校领导干部.四川理工学院原院长.党委副书记曾黄麟,落马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