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于�(198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在读研究生,学校:辽宁大学文学院,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摘 要:生活在清朝中期的厉鹗,性情孤峭,命途多舛,仕途不顺,不流于俗。他满怀雄心壮志,却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将自己的满腹诗才倾泻于山水之中,几乎可以说是“十诗九山水”。厉鹗出众的文学才能和追摩前代作家的可贵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借鉴。
关键词:厉鹗;山水诗;艺术风格
一、自幼贫苦惨淡一生
厉鹗,字太泓,又字雄飞,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厉鹗出身寒门,举家皆为布衣之士。厉鹗幼年时差点被兄长“寄之僧寮”[1](P13),这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厉鹗继而发奋读书,“声隽一时”[2](P9)。但是,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在他29岁考中举人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进步了。“情类疲牛踏陈迹,身如社燕寄修棹”,这正是对厉鹗一生贫穷困苦的写照。
纵观厉鹗的一生,四处漂泊,几乎都是以“坐馆”为生的。厉鹗在坐馆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与友人们结伴而游,吟诗唱和,共同撰写了《南宋院画录》8卷、《秋林雅琴》4卷、《东城杂记》2卷等,这对后世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科举不成、功名未就的辛酸与悲愤,姬妾离走、不孝无子的惆怅与尴尬,在精神与身体上打击着厉鹗,本就体弱多病的他变得更孱弱,只能靠着朋友的接济度日。因为疾病,他不能再纵情山水,只能拘泥于偏方土地;不能再肆意饮酒,连“举杯消愁”的机会都被无情的剥夺;不能再捕捉到诗意,形同枯槁。就这样,厉鹗在伤痛与疾病中走完了一生,最后化为一�黄土。
二、江南山水诉说幽情
自古至今,吟咏山水都是文人墨客们所热衷的事。他们将自然山水内化成附着有思想感情的精神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表现李白的豪迈奔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显示杜甫的政治抱负。由于个性孤僻和仕途坎坷,靠坐馆为生的厉鹗只能转向自然山水,从中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解脱。
1.“西湖”精致,美不胜收
厉鹗的诗歌“十诗九山水”,他直接写西湖的诗歌大致有数百首,描写西湖周边景色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如“亭亭酒舫着三潭,杨柳飞花水染蓝”的飘飞的柳絮;“浓拖高柳三升墨,乱打新荷万斛珠”的雨中荷花。厉鹗观察细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西湖美景。如《春湖夜泛歌》:
晴湖不如游雨湖,雨湖不如游月湖。同时看月兼听雨,二事难得鱼熊俱。沙外登舟棹徐拨,天融山暖云初活。水月楼边水月昏,烟水矶头烟水阔。尊前绿暗万垂柳,同痕似酒浮鹅黄。一片蛙声遥鼓吹,四周山影争低昂。此时坐上各无语,流云走月相吞吐。欲润冥冥堤上花,故作疏疏蓬背雨。合成芳夜销金锅,繁华千古随波逝。谁把长桥短桥月,谱入吴娘《暮雨歌》。雨止依然不见月,空里湖光白如霰。归向龙宫枕手眠,粥鱼初唤流莺啭。
诗人这次游湖,可谓是享受到鱼与熊掌兼得的美景。夜幕降临,整个西湖都笼罩在朦胧的月光下,好似带着面纱的娇柔姑娘;鹅黄色的月牙在流云中穿梭,湖光忽暗忽明;远处传来阵阵青蛙的鸣叫声,映照在西湖中的山影时高时低,让人恍惚茫然;忽然,天空中飘洒下淅沥的春雨,让西湖更加的朦胧;雨停后,月亮躲进云彩里,只剩下洁白如霰的湖光,清澈空明。西湖精致变幻无穷,让诗人联想到了南宋都城的荣辱盛衰,发出“繁华千古随波逝”的感叹,实际上,则写出人生世事虚幻无穷。
2.“山川”巍峨,烦忧消弭
厉鹗的诗作有很多描写了江南的山景。他写山,往往不是从宏观上的角度上描绘山的宏伟气势,而是从微观的角度上抓住某一特别的景致,以独特的眼光审视景物,以独特的语言营造氛围。如:在夜宿龙门山时,“虎啸不惊定,钟声凝在空”,让诗人愁虑尽消;在白天游览孤山时,“小艇净分山影去,生衣凉约树声来”,让诗人看淡世事浮华。厉鹗描写“山川”的诗作中,最著名的要数五古《晓登韬光绝项》:
入山已三日,登顶遂真赏。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穿漏深竹林,冷翠引孤往。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诗人清晨向韬光绝顶攀登,在韬光山中,一处处小景,随着步履移动展现在我们面前:冷霜铺满道路,晨曦轻拂山崖,一束束光穿透竹林,泉水欢快地流动……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这幽寂清静的山景,与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登上顶峰,内心畅快无比。俯看江湖,苍莽一片。这使诗人想到数百年前的白居易。尾句为本诗的点睛之笔,极言自己想要摆脱这令人烦忧的尘世束缚。
3.“寺院”空寂,满腹禅心
厉鹗自幼贫寒,差点被“寄之僧寮”的经历,埋下了避世隐逸的种子。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在科举的道路上举步不前,加上其个性孤僻又率性而为,这就注定厉鹗只能寄身江南山水,体味佛禅。在其诗中,有很多都与佛禅有关,有诗为证:“不待诸天呵放逸,心清坐听晓钟传”,诗人进入一种禅定的修行状态,顿悟人生;“趺对妙香裹,梦寐杂咏赏”,诗人在充斥着清寒之气的永兴寺,体味到了对尘世的超脱。下面,以《晓过福清竹寺》分析: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有如列仙儒,初日�藓发。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护此无尽灯,常依妙香窟。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诗人清晨探寻幽境,经过福清竹寺时,在生机盎然、寂静空幽的山林中,体会到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趣味,创造出动静相宜的诗歌意境。整首诗所应造成的是一种寂静、空灵的意境,“静院钟未歇”正体现这一点,为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静”凸显了清晨寺院的安静,又用“钟未歇”打破这种寂静。诗人用反衬的手法,用钟声来反衬寺院的寂静,与平常人们眼中那死气沉沉的寺院有所不同,增添一丝活力。在尾句中,“清越”之声是自然中生命气息的流转,是诗人对于生命绵绵不息的阐释。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心如止水的生活状态,在动静相宜的环境中,探寻人生真谛。
三、不流于俗清幽孤僻
身为清朝中期浙派的灵魂人物之一,厉鹗的诗歌“清微孤峭”[3](P482),与整个康乾盛世的雍容华丽的诗歌创作氛围大相径庭,因此,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盛世之下的不协和音”[4](P1739)。厉鹗自幼孤贫,性格不流于俗;仕途坎坷,终身未获得一官半职;靠坐馆为生,晚年时身体孱弱多病;妻妾死的死,走的走,甚至连一男半女都不曾留下。满心忧愁、看淡世事的厉鹗才会寄情于江南山水,写下了众多的江南山水诗,因此,他的诗歌体现出不流于俗、清幽孤僻的风格特征,也是可以理解的。
清幽孤僻,体现的不仅是他善于描写孤峭的江南山水景色,更是他所追求的一种“清雅”的人生境界。厉鹗的“清”是,“能耽清景须知足,若逐浮名愧不才”的清境。厉鹗的“幽”,是“过桥溪水斜风急,带雪僧房落日幽”的幽意浓浓。厉鹗的“孤”,是“朱阑今已朽,何况倚阑人?”的满怀孤情。厉鹗的“僻”,体现在他对于宋代典故的娴熟运用上,沈德潜称之为:“学问淹治,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5](P969)其表现如下:“试为楼家参转语,八分烟水二分人”中,化用了南宋诗人楼攻愧的名句“二分烟水八分人”,更凸显了自然景色的无比秀丽。
厉鹗将全部的生命热情投注到诗歌创作中,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完善自我、追求真知,他那孤独而美丽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永恒不灭。(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全祖望.墓志铭[A].厉鹗.樊榭山房集[Z].上海:商务印刷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
[2] 杭州府志・文苑传[A].厉鹗.樊榭山房集[Z]上海:商务印刷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
[3] �为仁.莲坡诗话[M]//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 何春环.风尘耻作吏,山水事幽讨―论厉鹗的人格特征及其诗词风格论的影响[J].江淮论坛,2005
[5]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于�(198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在读研究生,学校:辽宁大学文学院,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摘 要:生活在清朝中期的厉鹗,性情孤峭,命途多舛,仕途不顺,不流于俗。他满怀雄心壮志,却不能有所作为,只能将自己的满腹诗才倾泻于山水之中,几乎可以说是“十诗九山水”。厉鹗出众的文学才能和追摩前代作家的可贵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借鉴。
关键词:厉鹗;山水诗;艺术风格
一、自幼贫苦惨淡一生
厉鹗,字太泓,又字雄飞,号樊榭,浙江钱塘人。厉鹗出身寒门,举家皆为布衣之士。厉鹗幼年时差点被兄长“寄之僧寮”[1](P13),这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厉鹗继而发奋读书,“声隽一时”[2](P9)。但是,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在他29岁考中举人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进步了。“情类疲牛踏陈迹,身如社燕寄修棹”,这正是对厉鹗一生贫穷困苦的写照。
纵观厉鹗的一生,四处漂泊,几乎都是以“坐馆”为生的。厉鹗在坐馆期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与友人们结伴而游,吟诗唱和,共同撰写了《南宋院画录》8卷、《秋林雅琴》4卷、《东城杂记》2卷等,这对后世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科举不成、功名未就的辛酸与悲愤,姬妾离走、不孝无子的惆怅与尴尬,在精神与身体上打击着厉鹗,本就体弱多病的他变得更孱弱,只能靠着朋友的接济度日。因为疾病,他不能再纵情山水,只能拘泥于偏方土地;不能再肆意饮酒,连“举杯消愁”的机会都被无情的剥夺;不能再捕捉到诗意,形同枯槁。就这样,厉鹗在伤痛与疾病中走完了一生,最后化为一�黄土。
二、江南山水诉说幽情
自古至今,吟咏山水都是文人墨客们所热衷的事。他们将自然山水内化成附着有思想感情的精神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表现李白的豪迈奔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显示杜甫的政治抱负。由于个性孤僻和仕途坎坷,靠坐馆为生的厉鹗只能转向自然山水,从中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解脱。
1.“西湖”精致,美不胜收
厉鹗的诗歌“十诗九山水”,他直接写西湖的诗歌大致有数百首,描写西湖周边景色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如“亭亭酒舫着三潭,杨柳飞花水染蓝”的飘飞的柳絮;“浓拖高柳三升墨,乱打新荷万斛珠”的雨中荷花。厉鹗观察细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西湖美景。如《春湖夜泛歌》:
晴湖不如游雨湖,雨湖不如游月湖。同时看月兼听雨,二事难得鱼熊俱。沙外登舟棹徐拨,天融山暖云初活。水月楼边水月昏,烟水矶头烟水阔。尊前绿暗万垂柳,同痕似酒浮鹅黄。一片蛙声遥鼓吹,四周山影争低昂。此时坐上各无语,流云走月相吞吐。欲润冥冥堤上花,故作疏疏蓬背雨。合成芳夜销金锅,繁华千古随波逝。谁把长桥短桥月,谱入吴娘《暮雨歌》。雨止依然不见月,空里湖光白如霰。归向龙宫枕手眠,粥鱼初唤流莺啭。
诗人这次游湖,可谓是享受到鱼与熊掌兼得的美景。夜幕降临,整个西湖都笼罩在朦胧的月光下,好似带着面纱的娇柔姑娘;鹅黄色的月牙在流云中穿梭,湖光忽暗忽明;远处传来阵阵青蛙的鸣叫声,映照在西湖中的山影时高时低,让人恍惚茫然;忽然,天空中飘洒下淅沥的春雨,让西湖更加的朦胧;雨停后,月亮躲进云彩里,只剩下洁白如霰的湖光,清澈空明。西湖精致变幻无穷,让诗人联想到了南宋都城的荣辱盛衰,发出“繁华千古随波逝”的感叹,实际上,则写出人生世事虚幻无穷。
2.“山川”巍峨,烦忧消弭
厉鹗的诗作有很多描写了江南的山景。他写山,往往不是从宏观上的角度上描绘山的宏伟气势,而是从微观的角度上抓住某一特别的景致,以独特的眼光审视景物,以独特的语言营造氛围。如:在夜宿龙门山时,“虎啸不惊定,钟声凝在空”,让诗人愁虑尽消;在白天游览孤山时,“小艇净分山影去,生衣凉约树声来”,让诗人看淡世事浮华。厉鹗描写“山川”的诗作中,最著名的要数五古《晓登韬光绝项》:
入山已三日,登顶遂真赏。霜磴滑难践,阳崖曦乍晃。穿漏深竹林,冷翠引孤往。冥搜灭众闻,百泉同一响。蔽谷境尽幽,跻颠瞩始爽。小阁俯江湖,目极但莽苍。坐深香出院,青霭落池上。永怀白侍郎,愿言脱尘鞅。
诗人清晨向韬光绝顶攀登,在韬光山中,一处处小景,随着步履移动展现在我们面前:冷霜铺满道路,晨曦轻拂山崖,一束束光穿透竹林,泉水欢快地流动……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着这幽寂清静的山景,与现实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登上顶峰,内心畅快无比。俯看江湖,苍莽一片。这使诗人想到数百年前的白居易。尾句为本诗的点睛之笔,极言自己想要摆脱这令人烦忧的尘世束缚。
3.“寺院”空寂,满腹禅心
厉鹗自幼贫寒,差点被“寄之僧寮”的经历,埋下了避世隐逸的种子。渴望建功立业却又在科举的道路上举步不前,加上其个性孤僻又率性而为,这就注定厉鹗只能寄身江南山水,体味佛禅。在其诗中,有很多都与佛禅有关,有诗为证:“不待诸天呵放逸,心清坐听晓钟传”,诗人进入一种禅定的修行状态,顿悟人生;“趺对妙香裹,梦寐杂咏赏”,诗人在充斥着清寒之气的永兴寺,体味到了对尘世的超脱。下面,以《晓过福清竹寺》分析:
探幽勇晨兴,静院钟未歇。晴烟映竹澄,残月转花没。地僻养灵姿,氛润蒙玉骨。有如列仙儒,初日�藓发。深山留古春,凡艳想易竭。老僧空色相,折取供白佛。护此无尽灯,常依妙香窟。坐听篱落间,绵羽啭清越。
诗人清晨探寻幽境,经过福清竹寺时,在生机盎然、寂静空幽的山林中,体会到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趣味,创造出动静相宜的诗歌意境。整首诗所应造成的是一种寂静、空灵的意境,“静院钟未歇”正体现这一点,为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静”凸显了清晨寺院的安静,又用“钟未歇”打破这种寂静。诗人用反衬的手法,用钟声来反衬寺院的寂静,与平常人们眼中那死气沉沉的寺院有所不同,增添一丝活力。在尾句中,“清越”之声是自然中生命气息的流转,是诗人对于生命绵绵不息的阐释。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心如止水的生活状态,在动静相宜的环境中,探寻人生真谛。
三、不流于俗清幽孤僻
身为清朝中期浙派的灵魂人物之一,厉鹗的诗歌“清微孤峭”[3](P482),与整个康乾盛世的雍容华丽的诗歌创作氛围大相径庭,因此,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盛世之下的不协和音”[4](P1739)。厉鹗自幼孤贫,性格不流于俗;仕途坎坷,终身未获得一官半职;靠坐馆为生,晚年时身体孱弱多病;妻妾死的死,走的走,甚至连一男半女都不曾留下。满心忧愁、看淡世事的厉鹗才会寄情于江南山水,写下了众多的江南山水诗,因此,他的诗歌体现出不流于俗、清幽孤僻的风格特征,也是可以理解的。
清幽孤僻,体现的不仅是他善于描写孤峭的江南山水景色,更是他所追求的一种“清雅”的人生境界。厉鹗的“清”是,“能耽清景须知足,若逐浮名愧不才”的清境。厉鹗的“幽”,是“过桥溪水斜风急,带雪僧房落日幽”的幽意浓浓。厉鹗的“孤”,是“朱阑今已朽,何况倚阑人?”的满怀孤情。厉鹗的“僻”,体现在他对于宋代典故的娴熟运用上,沈德潜称之为:“学问淹治,尤熟精两宋典实,人无敢难者”[5](P969)其表现如下:“试为楼家参转语,八分烟水二分人”中,化用了南宋诗人楼攻愧的名句“二分烟水八分人”,更凸显了自然景色的无比秀丽。
厉鹗将全部的生命热情投注到诗歌创作中,他在自己的诗歌中完善自我、追求真知,他那孤独而美丽的灵魂在他的诗歌中永恒不灭。(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全祖望.墓志铭[A].厉鹗.樊榭山房集[Z].上海:商务印刷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
[2] 杭州府志・文苑传[A].厉鹗.樊榭山房集[Z]上海:商务印刷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
[3] �为仁.莲坡诗话[M]//丁福保,辑.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 何春环.风尘耻作吏,山水事幽讨―论厉鹗的人格特征及其诗词风格论的影响[J].江淮论坛,2005
[5]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