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济增长
(1)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高增长及原因 A 唐宋时期
B 1920-1930黄金十年 C 1950年代的增长 D 改革开放至今
(2)增长率与产业选择有关系吗?世界上富有国家的高增长发生在工业革命后 (3)增长率与投资率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是事实嘛?
(4)假设有一组经济体包括了富国与穷国。观察发现,一些穷国有较快的增长率并趋向于赶上开始较富的国家,而另一些穷国则仍然是贫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迥异的结果?如果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进行观察,比如早期美国的东西部、意大利的南北方,甚至中国的东中西部,会出现上述哪种结果?为什么?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经济增长是用产出衡量的经济长期的变化趋势与过程。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经济增长源泉
人均GDP的增长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是生产率(Productivity)即工人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制约生产率的因素有: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一种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决定了工人用是工具进行生产。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工人通过教育、训练和积累所获得的一种技能。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知识技术(technological knowledge):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并通过人力资本将这种理解进行传导。
3. 经济增长的核算
1 经济增长率的核算式
(1)设生产函数为 Y=Z F(K,N)
产出增量: YzF(K,N)MPNNMPKK
(2)增长率: Y/Yz(K,N)/YMPNN/YMPKK/Y
zNNNKKKzYNYK
=
zNK
sNsk zNK
ss
N
K
1
2关于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 索洛残值 或者 全要素生产率
是指;除了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以外的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NYNYYNzysK(KN) zy(Y
z
z
s
N
N
N
s
k
KN
KN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1.前提条件
新古典增长模型又称为索洛增长模型。
其基本条件有:技术水平不变,即将技术因素看做外生变量; 规模报酬不变,封闭经济,不考虑对外经济关系; 劳动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且为常数; 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人均收入函数符合“稻田”条件。
稻田条件是指:设有函数yf(x),如果有
f(0)0, f(x)0,f(x)0
limx0,f(x)
limx,f(x)0 那么稻田条件成立
2.稳态条件与增长率
索洛稳态增长条件
当经济均衡时,有CSYCI,即SI
KIdK(ISsY)sYdK
K/Nsydk---(1)
又k/kK/KN/NK/Kn
K(k/k)KnK,两端除以N,
K/Nknk---(2) 联立(1)(2)得
ksy(nd)k,当k0时,有sy(nd)k
上式为索洛模型稳态增长条件。k为人均资本增量,又叫资本深化,
sy为人均储蓄,(nd)k叫做资本扩张或者资本广化。如果人均储蓄刚好用
于资本广化,那么人均资本增量必然为0,没有资本深化,这时宏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且稳态增长。k收敛于由于k0。k
0,那么人均资本必然处于扩张状态并最终
0,表明人均资本处于收缩状态并最终收敛于
k0。所以,只有当k0时才有稳态的存在。如果人均收入1000,储
蓄率30%,初始人均资本存量为1500,折旧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0。计算在经济均衡时的资本深化水平。
2.索洛稳态增长图形
设YzF(K,N),所以YzF(K,N),人均产出函数为yf(k),人均储
N
NN
蓄Ssysf(k),当经济均衡且有稳态增长时,sy(nd)k,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为k,稳态均衡收入为y,资本广化线与人均储蓄线的交点为稳态点。经济稳态时的图形如下:
3.稳态增长率
当经济成稳态时,经济总量仍然在增长。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率
y
YKN
n YKN
技术进步、储蓄率变化、计划生育对增长的影响 (1)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单位人均资本的生产率提高。不仅如此,由于人均产出增加,人均储蓄随之增加,在经济均衡条件下,人均资本增加,进一步推动人均产出增加。所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速度为n,由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率为 yn
yy2
1
1
储蓄率上升,在稳态条件下将会使人均资本增加,短期人均产出将会增加。由于
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所以储蓄率的上升没有长期增长效应。
4 黄金率(Golden rule)
(1)黄金率是指使人均消费最大的稳态储蓄率。
(2)黄金率人均资本量(golden rule quantity of capital per worker):稳态下使人均消费最大的人均资本水平。 条件:MPKnd
(3)黄金率储蓄率(golden rule saving rate):稳态下使消费最大的储蓄率。
5. 增长中的趋同(收敛)问题
1加入两个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增长率、储蓄率方面相同。最初,富有国家的人均资本水平高于穷国。最终,穷国将趋同与富国并有相同的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由于最初的穷国人均资本存量低,通过增加投资将会提高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使产出增加。但是,对于富国来看,进一步增加投资提高人均资本以增加人均收入是困难的。因为在较高的人均资本存量下,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低于穷国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所以,技术进步是增长的最佳选择。
2 一些穷国并不与富国趋同。其原因可能是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不同。更过的因素是因为存在阻碍技术进步的制度方面的问题。比如垄断问题,贸易保护问题。
【第三节】 内生增长模型
1. 索洛模型的缺陷
索洛模型依赖外生的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增长,但对全要素生产率本身没
有进行说明。内生增长模型是将技术水平内生化从而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
由于企业的开发、教育、职业培训,增进了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的
作用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进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技能与教育存量。工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产出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是否选择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成本与收益。
在索洛模型中,MPK是递减的,由于Lucas、Romer、Beker等人认为
知识与技能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所以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
2. 家庭决策
若不考虑闲暇或者家庭闲暇不变,则家庭时间在工作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之间选择。
设C为消费,w为实际工资,u为工作时间占比,1u为积累人力资本
时间占比,H为家庭的人力资本,HS为未来人力资本存量,b为积累人力资本
S
的效率。那么就会有:
家庭预算: CwuHS 未来人力资本:Hsb(1u)HS
3. 企业决策
设企业z为家庭有效劳动的边际产量,那么生产函数:Yzu企业利润 YwuHd 或企业利润zuHdwuHd(zw)uHd
在有效劳动量uHd为正下,企业将会在zw下形成对劳动的需求,家庭的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W的函数,所以将会有下图:
H
d
4.均衡增长率
在竞争均衡下有
zw,uH
s
d
uH,所以有:HsHdH,
CwuH
, Hb(1u)H
人力资本增长率为:
CwuHH
消费增长率为:111b(1u)1
CwuHH注意:由于没有考虑投资,所以消费CwuHY,消费增长率就是经济增长率。
上式所表达的含义十分明了:经济不会因为外生因素而增长。在给定的u下,由于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产出与人力资本成完全相同的速度增长。
5.内生增长理论的政策主张
(1)政府可以影响积累人力资本的效率b,比如使教育体系更加有效率。 (2)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补贴可以使u下降,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政府降低u与提高b的影响究竟会对家庭的福利产生什么影响?短期看,可能使得消费降低,但长期消费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北欧国家的增长现象。
(3)市场化与自由贸易
(4)激励技术进步,加大研发投入。
第二章 经济增长
(1)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高增长及原因 A 唐宋时期
B 1920-1930黄金十年 C 1950年代的增长 D 改革开放至今
(2)增长率与产业选择有关系吗?世界上富有国家的高增长发生在工业革命后 (3)增长率与投资率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是事实嘛?
(4)假设有一组经济体包括了富国与穷国。观察发现,一些穷国有较快的增长率并趋向于赶上开始较富的国家,而另一些穷国则仍然是贫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迥异的结果?如果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进行观察,比如早期美国的东西部、意大利的南北方,甚至中国的东中西部,会出现上述哪种结果?为什么?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经济增长是用产出衡量的经济长期的变化趋势与过程。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经济增长源泉
人均GDP的增长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是生产率(Productivity)即工人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制约生产率的因素有: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一种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决定了工人用是工具进行生产。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工人通过教育、训练和积累所获得的一种技能。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知识技术(technological knowledge):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并通过人力资本将这种理解进行传导。
3. 经济增长的核算
1 经济增长率的核算式
(1)设生产函数为 Y=Z F(K,N)
产出增量: YzF(K,N)MPNNMPKK
(2)增长率: Y/Yz(K,N)/YMPNN/YMPKK/Y
zNNNKKKzYNYK
=
zNK
sNsk zNK
ss
N
K
1
2关于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 索洛残值 或者 全要素生产率
是指;除了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以外的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NYNYYNzysK(KN) zy(Y
z
z
s
N
N
N
s
k
KN
KN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1.前提条件
新古典增长模型又称为索洛增长模型。
其基本条件有:技术水平不变,即将技术因素看做外生变量; 规模报酬不变,封闭经济,不考虑对外经济关系; 劳动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且为常数; 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人均收入函数符合“稻田”条件。
稻田条件是指:设有函数yf(x),如果有
f(0)0, f(x)0,f(x)0
limx0,f(x)
limx,f(x)0 那么稻田条件成立
2.稳态条件与增长率
索洛稳态增长条件
当经济均衡时,有CSYCI,即SI
KIdK(ISsY)sYdK
K/Nsydk---(1)
又k/kK/KN/NK/Kn
K(k/k)KnK,两端除以N,
K/Nknk---(2) 联立(1)(2)得
ksy(nd)k,当k0时,有sy(nd)k
上式为索洛模型稳态增长条件。k为人均资本增量,又叫资本深化,
sy为人均储蓄,(nd)k叫做资本扩张或者资本广化。如果人均储蓄刚好用
于资本广化,那么人均资本增量必然为0,没有资本深化,这时宏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且稳态增长。k收敛于由于k0。k
0,那么人均资本必然处于扩张状态并最终
0,表明人均资本处于收缩状态并最终收敛于
k0。所以,只有当k0时才有稳态的存在。如果人均收入1000,储
蓄率30%,初始人均资本存量为1500,折旧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0。计算在经济均衡时的资本深化水平。
2.索洛稳态增长图形
设YzF(K,N),所以YzF(K,N),人均产出函数为yf(k),人均储
N
NN
蓄Ssysf(k),当经济均衡且有稳态增长时,sy(nd)k,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为k,稳态均衡收入为y,资本广化线与人均储蓄线的交点为稳态点。经济稳态时的图形如下:
3.稳态增长率
当经济成稳态时,经济总量仍然在增长。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率
y
YKN
n YKN
技术进步、储蓄率变化、计划生育对增长的影响 (1)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单位人均资本的生产率提高。不仅如此,由于人均产出增加,人均储蓄随之增加,在经济均衡条件下,人均资本增加,进一步推动人均产出增加。所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速度为n,由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率为 yn
yy2
1
1
储蓄率上升,在稳态条件下将会使人均资本增加,短期人均产出将会增加。由于
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所以储蓄率的上升没有长期增长效应。
4 黄金率(Golden rule)
(1)黄金率是指使人均消费最大的稳态储蓄率。
(2)黄金率人均资本量(golden rule quantity of capital per worker):稳态下使人均消费最大的人均资本水平。 条件:MPKnd
(3)黄金率储蓄率(golden rule saving rate):稳态下使消费最大的储蓄率。
5. 增长中的趋同(收敛)问题
1加入两个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增长率、储蓄率方面相同。最初,富有国家的人均资本水平高于穷国。最终,穷国将趋同与富国并有相同的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由于最初的穷国人均资本存量低,通过增加投资将会提高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使产出增加。但是,对于富国来看,进一步增加投资提高人均资本以增加人均收入是困难的。因为在较高的人均资本存量下,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低于穷国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所以,技术进步是增长的最佳选择。
2 一些穷国并不与富国趋同。其原因可能是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不同。更过的因素是因为存在阻碍技术进步的制度方面的问题。比如垄断问题,贸易保护问题。
【第三节】 内生增长模型
1. 索洛模型的缺陷
索洛模型依赖外生的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增长,但对全要素生产率本身没
有进行说明。内生增长模型是将技术水平内生化从而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
由于企业的开发、教育、职业培训,增进了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的
作用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进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技能与教育存量。工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产出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是否选择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成本与收益。
在索洛模型中,MPK是递减的,由于Lucas、Romer、Beker等人认为
知识与技能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所以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
2. 家庭决策
若不考虑闲暇或者家庭闲暇不变,则家庭时间在工作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之间选择。
设C为消费,w为实际工资,u为工作时间占比,1u为积累人力资本
时间占比,H为家庭的人力资本,HS为未来人力资本存量,b为积累人力资本
S
的效率。那么就会有:
家庭预算: CwuHS 未来人力资本:Hsb(1u)HS
3. 企业决策
设企业z为家庭有效劳动的边际产量,那么生产函数:Yzu企业利润 YwuHd 或企业利润zuHdwuHd(zw)uHd
在有效劳动量uHd为正下,企业将会在zw下形成对劳动的需求,家庭的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W的函数,所以将会有下图:
H
d
4.均衡增长率
在竞争均衡下有
zw,uH
s
d
uH,所以有:HsHdH,
CwuH
, Hb(1u)H
人力资本增长率为:
CwuHH
消费增长率为:111b(1u)1
CwuHH注意:由于没有考虑投资,所以消费CwuHY,消费增长率就是经济增长率。
上式所表达的含义十分明了:经济不会因为外生因素而增长。在给定的u下,由于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产出与人力资本成完全相同的速度增长。
5.内生增长理论的政策主张
(1)政府可以影响积累人力资本的效率b,比如使教育体系更加有效率。 (2)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补贴可以使u下降,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政府降低u与提高b的影响究竟会对家庭的福利产生什么影响?短期看,可能使得消费降低,但长期消费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北欧国家的增长现象。
(3)市场化与自由贸易
(4)激励技术进步,加大研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