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增长理论2

第二章 经济增长

(1)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高增长及原因 A 唐宋时期

B 1920-1930黄金十年 C 1950年代的增长 D 改革开放至今

(2)增长率与产业选择有关系吗?世界上富有国家的高增长发生在工业革命后 (3)增长率与投资率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是事实嘛?

(4)假设有一组经济体包括了富国与穷国。观察发现,一些穷国有较快的增长率并趋向于赶上开始较富的国家,而另一些穷国则仍然是贫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迥异的结果?如果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进行观察,比如早期美国的东西部、意大利的南北方,甚至中国的东中西部,会出现上述哪种结果?为什么?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经济增长是用产出衡量的经济长期的变化趋势与过程。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经济增长源泉

人均GDP的增长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是生产率(Productivity)即工人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制约生产率的因素有: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一种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决定了工人用是工具进行生产。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工人通过教育、训练和积累所获得的一种技能。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知识技术(technological knowledge):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并通过人力资本将这种理解进行传导。

3. 经济增长的核算

1 经济增长率的核算式

(1)设生产函数为 Y=Z F(K,N)

产出增量: YzF(K,N)MPNNMPKK

(2)增长率: Y/Yz(K,N)/YMPNN/YMPKK/Y

zNNNKKKzYNYK

=

zNK

sNsk zNK

ss

N

K

1

2关于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 索洛残值 或者 全要素生产率

是指;除了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以外的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NYNYYNzysK(KN) zy(Y

z

z

s

N

N

N

s

k

KN

KN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1.前提条件

新古典增长模型又称为索洛增长模型。

其基本条件有:技术水平不变,即将技术因素看做外生变量; 规模报酬不变,封闭经济,不考虑对外经济关系; 劳动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且为常数; 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人均收入函数符合“稻田”条件。

稻田条件是指:设有函数yf(x),如果有

f(0)0, f(x)0,f(x)0

limx0,f(x)

limx,f(x)0 那么稻田条件成立

2.稳态条件与增长率

索洛稳态增长条件

当经济均衡时,有CSYCI,即SI

KIdK(ISsY)sYdK

K/Nsydk---(1)

又k/kK/KN/NK/Kn

K(k/k)KnK,两端除以N,

K/Nknk---(2) 联立(1)(2)得

ksy(nd)k,当k0时,有sy(nd)k

上式为索洛模型稳态增长条件。k为人均资本增量,又叫资本深化,

sy为人均储蓄,(nd)k叫做资本扩张或者资本广化。如果人均储蓄刚好用

于资本广化,那么人均资本增量必然为0,没有资本深化,这时宏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且稳态增长。k收敛于由于k0。k

0,那么人均资本必然处于扩张状态并最终

0,表明人均资本处于收缩状态并最终收敛于

k0。所以,只有当k0时才有稳态的存在。如果人均收入1000,储

蓄率30%,初始人均资本存量为1500,折旧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0。计算在经济均衡时的资本深化水平。

2.索洛稳态增长图形

设YzF(K,N),所以YzF(K,N),人均产出函数为yf(k),人均储

N

NN

蓄Ssysf(k),当经济均衡且有稳态增长时,sy(nd)k,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为k,稳态均衡收入为y,资本广化线与人均储蓄线的交点为稳态点。经济稳态时的图形如下:

3.稳态增长率

当经济成稳态时,经济总量仍然在增长。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率

y

YKN

n YKN

技术进步、储蓄率变化、计划生育对增长的影响 (1)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单位人均资本的生产率提高。不仅如此,由于人均产出增加,人均储蓄随之增加,在经济均衡条件下,人均资本增加,进一步推动人均产出增加。所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速度为n,由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率为 yn

yy2

1

1

储蓄率上升,在稳态条件下将会使人均资本增加,短期人均产出将会增加。由于

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所以储蓄率的上升没有长期增长效应。

4 黄金率(Golden rule)

(1)黄金率是指使人均消费最大的稳态储蓄率。

(2)黄金率人均资本量(golden rule quantity of capital per worker):稳态下使人均消费最大的人均资本水平。 条件:MPKnd

(3)黄金率储蓄率(golden rule saving rate):稳态下使消费最大的储蓄率。

5. 增长中的趋同(收敛)问题

1加入两个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增长率、储蓄率方面相同。最初,富有国家的人均资本水平高于穷国。最终,穷国将趋同与富国并有相同的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由于最初的穷国人均资本存量低,通过增加投资将会提高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使产出增加。但是,对于富国来看,进一步增加投资提高人均资本以增加人均收入是困难的。因为在较高的人均资本存量下,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低于穷国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所以,技术进步是增长的最佳选择。

2 一些穷国并不与富国趋同。其原因可能是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不同。更过的因素是因为存在阻碍技术进步的制度方面的问题。比如垄断问题,贸易保护问题。

【第三节】 内生增长模型

1. 索洛模型的缺陷

索洛模型依赖外生的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增长,但对全要素生产率本身没

有进行说明。内生增长模型是将技术水平内生化从而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

由于企业的开发、教育、职业培训,增进了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的

作用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进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技能与教育存量。工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产出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是否选择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成本与收益。

在索洛模型中,MPK是递减的,由于Lucas、Romer、Beker等人认为

知识与技能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所以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

2. 家庭决策

若不考虑闲暇或者家庭闲暇不变,则家庭时间在工作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之间选择。

设C为消费,w为实际工资,u为工作时间占比,1u为积累人力资本

时间占比,H为家庭的人力资本,HS为未来人力资本存量,b为积累人力资本

S

的效率。那么就会有:

家庭预算: CwuHS 未来人力资本:Hsb(1u)HS

3. 企业决策

设企业z为家庭有效劳动的边际产量,那么生产函数:Yzu企业利润 YwuHd 或企业利润zuHdwuHd(zw)uHd

在有效劳动量uHd为正下,企业将会在zw下形成对劳动的需求,家庭的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W的函数,所以将会有下图:

H

d

4.均衡增长率

在竞争均衡下有

zw,uH

s

d

uH,所以有:HsHdH,

CwuH

, Hb(1u)H

人力资本增长率为:

CwuHH

消费增长率为:111b(1u)1

CwuHH注意:由于没有考虑投资,所以消费CwuHY,消费增长率就是经济增长率。

上式所表达的含义十分明了:经济不会因为外生因素而增长。在给定的u下,由于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产出与人力资本成完全相同的速度增长。

5.内生增长理论的政策主张

(1)政府可以影响积累人力资本的效率b,比如使教育体系更加有效率。 (2)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补贴可以使u下降,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政府降低u与提高b的影响究竟会对家庭的福利产生什么影响?短期看,可能使得消费降低,但长期消费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北欧国家的增长现象。

(3)市场化与自由贸易

(4)激励技术进步,加大研发投入。

第二章 经济增长

(1)关于中国历史上的高增长及原因 A 唐宋时期

B 1920-1930黄金十年 C 1950年代的增长 D 改革开放至今

(2)增长率与产业选择有关系吗?世界上富有国家的高增长发生在工业革命后 (3)增长率与投资率正相关,与人口增长率负相关是事实嘛?

(4)假设有一组经济体包括了富国与穷国。观察发现,一些穷国有较快的增长率并趋向于赶上开始较富的国家,而另一些穷国则仍然是贫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迥异的结果?如果从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进行观察,比如早期美国的东西部、意大利的南北方,甚至中国的东中西部,会出现上述哪种结果?为什么?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源泉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 经济增长是用产出衡量的经济长期的变化趋势与过程。 2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表示成人均产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度量。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概念。

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就是一个“质”的概念。

2.经济增长源泉

人均GDP的增长率存在巨大的差异。决定这种差异的是生产率(Productivity)即工人在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与服务的数量。

制约生产率的因素有: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一种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决定了工人用是工具进行生产。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工人通过教育、训练和积累所获得的一种技能。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

知识技术(technological knowledge):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并通过人力资本将这种理解进行传导。

3. 经济增长的核算

1 经济增长率的核算式

(1)设生产函数为 Y=Z F(K,N)

产出增量: YzF(K,N)MPNNMPKK

(2)增长率: Y/Yz(K,N)/YMPNN/YMPKK/Y

zNNNKKKzYNYK

=

zNK

sNsk zNK

ss

N

K

1

2关于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 索洛残值 或者 全要素生产率

是指;除了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以外的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NYNYYNzysK(KN) zy(Y

z

z

s

N

N

N

s

k

KN

KN

【第二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1.前提条件

新古典增长模型又称为索洛增长模型。

其基本条件有:技术水平不变,即将技术因素看做外生变量; 规模报酬不变,封闭经济,不考虑对外经济关系; 劳动增长率等于人口增长率且为常数; 储蓄是收入的函数;

人均收入函数符合“稻田”条件。

稻田条件是指:设有函数yf(x),如果有

f(0)0, f(x)0,f(x)0

limx0,f(x)

limx,f(x)0 那么稻田条件成立

2.稳态条件与增长率

索洛稳态增长条件

当经济均衡时,有CSYCI,即SI

KIdK(ISsY)sYdK

K/Nsydk---(1)

又k/kK/KN/NK/Kn

K(k/k)KnK,两端除以N,

K/Nknk---(2) 联立(1)(2)得

ksy(nd)k,当k0时,有sy(nd)k

上式为索洛模型稳态增长条件。k为人均资本增量,又叫资本深化,

sy为人均储蓄,(nd)k叫做资本扩张或者资本广化。如果人均储蓄刚好用

于资本广化,那么人均资本增量必然为0,没有资本深化,这时宏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且稳态增长。k收敛于由于k0。k

0,那么人均资本必然处于扩张状态并最终

0,表明人均资本处于收缩状态并最终收敛于

k0。所以,只有当k0时才有稳态的存在。如果人均收入1000,储

蓄率30%,初始人均资本存量为1500,折旧率为10%,人口增长率为0。计算在经济均衡时的资本深化水平。

2.索洛稳态增长图形

设YzF(K,N),所以YzF(K,N),人均产出函数为yf(k),人均储

N

NN

蓄Ssysf(k),当经济均衡且有稳态增长时,sy(nd)k,稳态人均资本存量为k,稳态均衡收入为y,资本广化线与人均储蓄线的交点为稳态点。经济稳态时的图形如下:

3.稳态增长率

当经济成稳态时,经济总量仍然在增长。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率

y

YKN

n YKN

技术进步、储蓄率变化、计划生育对增长的影响 (1)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使单位人均资本的生产率提高。不仅如此,由于人均产出增加,人均储蓄随之增加,在经济均衡条件下,人均资本增加,进一步推动人均产出增加。所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速度为n,由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率为 yn

yy2

1

1

储蓄率上升,在稳态条件下将会使人均资本增加,短期人均产出将会增加。由于

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所以储蓄率的上升没有长期增长效应。

4 黄金率(Golden rule)

(1)黄金率是指使人均消费最大的稳态储蓄率。

(2)黄金率人均资本量(golden rule quantity of capital per worker):稳态下使人均消费最大的人均资本水平。 条件:MPKnd

(3)黄金率储蓄率(golden rule saving rate):稳态下使消费最大的储蓄率。

5. 增长中的趋同(收敛)问题

1加入两个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增长率、储蓄率方面相同。最初,富有国家的人均资本水平高于穷国。最终,穷国将趋同与富国并有相同的人均资本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由于最初的穷国人均资本存量低,通过增加投资将会提高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使产出增加。但是,对于富国来看,进一步增加投资提高人均资本以增加人均收入是困难的。因为在较高的人均资本存量下,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低于穷国增加投资的边际产量。所以,技术进步是增长的最佳选择。

2 一些穷国并不与富国趋同。其原因可能是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不同。更过的因素是因为存在阻碍技术进步的制度方面的问题。比如垄断问题,贸易保护问题。

【第三节】 内生增长模型

1. 索洛模型的缺陷

索洛模型依赖外生的全要素生产率解释增长,但对全要素生产率本身没

有进行说明。内生增长模型是将技术水平内生化从而解释经济增长的模型。

由于企业的开发、教育、职业培训,增进了人力资本,通过人力资本的

作用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推进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是指个人在某一时点所积累的技能与教育存量。工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产出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是否选择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成本与收益。

在索洛模型中,MPK是递减的,由于Lucas、Romer、Beker等人认为

知识与技能具有非竞争性的特点,所以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是不变的。

2. 家庭决策

若不考虑闲暇或者家庭闲暇不变,则家庭时间在工作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之间选择。

设C为消费,w为实际工资,u为工作时间占比,1u为积累人力资本

时间占比,H为家庭的人力资本,HS为未来人力资本存量,b为积累人力资本

S

的效率。那么就会有:

家庭预算: CwuHS 未来人力资本:Hsb(1u)HS

3. 企业决策

设企业z为家庭有效劳动的边际产量,那么生产函数:Yzu企业利润 YwuHd 或企业利润zuHdwuHd(zw)uHd

在有效劳动量uHd为正下,企业将会在zw下形成对劳动的需求,家庭的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W的函数,所以将会有下图:

H

d

4.均衡增长率

在竞争均衡下有

zw,uH

s

d

uH,所以有:HsHdH,

CwuH

, Hb(1u)H

人力资本增长率为:

CwuHH

消费增长率为:111b(1u)1

CwuHH注意:由于没有考虑投资,所以消费CwuHY,消费增长率就是经济增长率。

上式所表达的含义十分明了:经济不会因为外生因素而增长。在给定的u下,由于人力资本的边际报酬不变,产出与人力资本成完全相同的速度增长。

5.内生增长理论的政策主张

(1)政府可以影响积累人力资本的效率b,比如使教育体系更加有效率。 (2)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补贴可以使u下降,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政府降低u与提高b的影响究竟会对家庭的福利产生什么影响?短期看,可能使得消费降低,但长期消费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北欧国家的增长现象。

(3)市场化与自由贸易

(4)激励技术进步,加大研发投入。


相关文章

  •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就是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的过程,是一般社会再生产动态过程的共性实质.它代表的是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中衡量 ...查看


  •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
  • 学术争鸣 NORTHERNECONOMY 浅析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内生化历程 孙芳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一条由外生经济增长到内生经济增长的演进道路.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 ...查看


  •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 作者:陈峥嵘 江海学刊 1997年01期 引言 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把凯恩斯以前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引进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代表人物有索洛.丹尼森.斯旺等人.由此,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 ...查看


  • 地域差异问题 论文
  • 地域差异问题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区域比另一些区域有更快的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更强的经济实力,致使空间上呈现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并存的格局.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查看


  • 非均衡增长模式理论
  •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与均衡增长理论类似,非均衡增长理论也承认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但这两种理论的区别在于,平衡增长理论特别强调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并把它作为逻辑基础和理论前提:而不平衡增长理论则把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看作是理 ...查看


  • 1.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 1.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答:(1)新古典增长理论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模型的假设前提大致是: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②储蓄函数为S=sY,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且0 索洛推导出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sf( ...查看


  • 关于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探讨_金海年
  • ●理论研讨<财政研究>年第期 关于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探讨 金海年 内容提要:经济增长的基础是需求,但需求是客观存在,而供给却是满足需求.推动经济增长实现的主动因素和决定性因素.由于需求在单类商品存在上限,供给的增长必须同时考 ...查看


  •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比较
  •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比较 内容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经济增长的视角.内涵和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再生产一个环节进行抽象研究,西方经济学从应用范式角度进行 ...查看


  • 北外宏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精品文档)
  • 1.评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出自第七单元) (1)新古典增长理论放弃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关于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的假设.模型假设的前提大致是: ①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②储蓄函数为S=sY(s是作为参数的储蓄,且0 ③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 ...查看


  •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现代经济学学习笔记之八十一 为考察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经济学家们做了不懈的努力.同时也使经济增长理论成为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方面,哈罗德.多马.索洛以及库兹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