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历史全国II卷(有答案)

2016年全国卷II

24. 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

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

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30.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2.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33.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35.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46.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

——据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

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张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民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 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站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

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解释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医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俩是背景。(7分)

40.(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

41.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45.(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9分)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

46.(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6分)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分)

(2)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7分)

47.(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5分)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10分)

48.(15分)

(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8分)

(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7分)

2016年全国卷II

24. 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 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 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 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 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

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

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 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 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 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 .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 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30.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视图缓解名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 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2.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33.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 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 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35.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美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她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 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 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练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46. 【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

——据洪仁玕《资政新篇》

(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

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张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民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 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站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

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解释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医术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俩是背景。(7分)

40.(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

41.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

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45.(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9分)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

46.(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6分)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分)

(2)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7分)

47.(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5分)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10分)

48.(15分)

(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8分)

(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7分)


相关文章

  • 初一历史选修三测试题
  • 初一历史题1.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罢工斗争是(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答案:C 初一历史题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 ...查看


  •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及答案
  • 语文材料作文已一统天下 数学题海战术不再适用 新课标1全国卷语文 文数 英语 文综 理综 北京卷语文 文数 理数 理综 广东A卷语文 英语 2013年各地高考作文题:芙蓉姐姐点评 王旭明称作文题忧郁极了 海岩称同学关系选题很尖锐 明星送祝福 ...查看


  •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肖先成)
  •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答规律探索(一) 〇肖先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历史体验以 及对历史的探究.考试大纲在"论证和探讨问题"中也 加深了对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 ...查看


  • 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真题2010年
  • 2010年法律硕士联考综合课真题 (二)法学专业 综 合 课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范围为标准,可以将法划分为( ). A.国内法和国际法 B.根本法 ...查看


  • 2015初二历史试卷
  • 历史题1.1930年1月,毛泽东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文章是(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中国革 ...查看


  • [历史学科高考答题技巧]
  • <历史学科高考答题技巧> 一.<课程标准>.新<考试大纲>与历史学科高考题型的设置 (一)<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定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 ...查看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背景 (1)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 (2)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制.分封制破坏,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 (3)战国时期,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对本国 ...查看


  • 初三历史与社会试题4及答案
  • 初三历史与社会试题4及答案 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考场.试室号和座位号用规定的笔写在试卷指定的 位置上. 2.全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页.考试时间60 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试卷上 ...查看


  •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教学设计 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使学生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情况,新中国的诞生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在 ...查看


  •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 2013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 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