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1、历史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 容、方法和手段:1、内容: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貌、沙漠、生物、自然灾害等等) 、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宗教、风俗、人口等) 、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2、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 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历史地理学在历史学科 中有重要地位;丰富和完善了地理科学体系,有用于世,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温暖期的特点: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四个寒冷期与四个温暖期的趋势大致相反。寒冷期愈来愈长,强度也愈来愈 大。综合分析:温暖期产生文明和盛世、寒冷期则自然灾害频繁、战争频繁,致使人口迁移、改朝换代、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 第二章中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与沙漠的变迁。第一节 、森林植被的变迁。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时空变迁:新石器、先秦、秦汉时期的 森林植被茂盛,分布十分广阔。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十分丰富。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变化。唐 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森林开始被大量利用,长江、珠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森林仍保存较好。明清时期,重大工程用材形成大规模 的皇木采办。近代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1936 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剩下 8.19%。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大 炼钢铁后的 20 年间, 我国森林覆盖率跌倒了历史时期的最低点。 东北地区的森林 : 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林和大兴安岭南段、 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的温带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历史时期,这里长期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森林面积十分广阔。东北 其他地区森林的变迁,大约经历了由南向北、从平原到山地的演变过程。华北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 :战国以前,除平原地区的农业 已具有相当规模外,其余广大地区都还被森林和丛划所覆盖,植被情况十分良好。遭到最早的破坏是在战国以后,平原地区的森林大体 上已被砍伐殆尽,很少有成片的林木存在。这个破坏过程,大致可分四个阶段:西周到战国:黄河中游地区林木维持良好。秦汉到北朝: 平原地区的森林基本被砍伐殆尽,已无成片的林木存在。唐宋时代:由采伐范围的不断扩大,山地的森林已受到严重破坏。明清以来: 这一时期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时期。这种破坏从明代中叶开始,是大规模垦荒的结果。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森 林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比较晚,历史上在很长时期内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无论是山地,丘陵,还是平原地区的 森林,覆盖情况十分良好。这一地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是在明清时期,主要原因是人口猛增、荒土日辟,森林面积迅速缩小。历史时 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大势:4000 多年中,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 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原因:自然因素:温度、水分、日照光照、有害物种的入侵。人为因素:大兴土木、军 事行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各历史时期变迁的主要原因亦有所不同。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影响:人们对森林的木材 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 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破坏森林的后果 :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 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一、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一)变迁概况: 1、新石器时代:森林茂盛,植被完好,有大量森林存在。在新石器文化遗 址中有经碳 14 测定的木头、木炭等遗址;还有树种,甚至 当时的实物。原始人利用这些森林来维持生计和维持生产。 2、先秦时期:中游地区森林茂密,下游地区(河南、山东)在商代草 木茂盛禽兽逼人。3、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比较丰富。4、两晋南北朝时期: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北方战乱不已,经济破坏严重,许多垦殖区变为牧区,农牧分界线南移;且气候转寒,森林植被难以恢复到战国中后期的状况。5、唐 北宋时期:森林的采伐规模在增加,黄河中上游的森林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原始平原遭到严重的的破坏绝大地区无森林可言,但在山地 有一些森林。黄河流域仍为中国文明的中心,但经济开发强加大,许多林地变为农田,森林过度砍伐。6、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 中心东移南迁,但黄河流域的经济开发强度很大,森林和草原植被受到损失,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更低了。明代于长城以外地区,每 年进行烧荒,植被几乎破坏殆尽,以至沙地不断扩大。 (二)黄河流域森林资源丧失的原因:1、气候日趋干寒。森林的生存、保护和 再植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越来越单一,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2、人类活动的影响。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耕地需求也增大;传统中国社会里,缺乏产业选择与资源的最佳配置的意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处于完全无节制 的状态。 (三)森林变迁与黄河流域文明推移发展的关系:传统农业文明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黄河流域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灿烂 的黄河文化,但黄河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反过来森林资源的破坏又会影响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的速度,因此可以说 森林的变迁与黄河文明的兴衰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四、近现代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的损耗: (一)近 150 年以来至 1949 年前森林资源损 耗的原因:1、人口的大量增长,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向山要粮成为普遍现象。近现 代人口膨胀的原因探析:清朝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影响,使清朝的人口快速繁殖,也使人口的隐瞒现象减少。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养活 了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人口增长与森林资源减少的对比分析。总的趋势是中国人口与 森林资源成负相关关系。中国人口在近现代时期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损耗压力加大。中国人口城乡比例差距大,农业人口对森林资 源依赖性大。2、人口膨胀造成燃料、器用之才的采伐量剧增。3、清政府将东北森林开禁,原始森林受到极大破坏。4、帝国主义列强 第 页 共 11 页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的大肆掠夺。如日本在我国东北,海南,台湾等地大量砍伐森林,然后运至其国内。5、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 源急剧减少。鸦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6、工矿业的飞速发展,耗损了大量木材。发达的陶瓷业、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 木材,使远方森林资源受到摧残。江西陶瓷业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森林资源:20 世纪 50 年 代至 80 年代初,森林覆盖率最低.:1. 现代生态意识不强 2. 经济发展水平低致使换代过程缓慢 3. 50 年代的大炼钢铁。目前,我 国的森林资源:上世纪 80 年代起,随着国力的发展,现代生态意识的强化,森林资源有所恢复。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西南和东南 山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属亚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西南横断山地区、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三北防护林: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2、合 理利用天然林区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7、 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变迁一、.陆上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 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以运销丝绸闻名于世。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 ,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经中亚而达 地中海东岸。全长 7000 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 4000 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多。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 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今地中海沿岸) 。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与条件:1.国家的强盛与 文化的发达 2. 张骞出使西域为中西交通沟通起了决定性作用 3. 统治者的重视与保护。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1、从陆上沟通了了中西 交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2、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二.、陆上丝绸之路 的演变:1.汉代丝路的南北道 2.隋、唐时期的三道天山北道:长安经敦煌- 伊吾(今哈密市西)-车师交河城(今吐鲁番西)-且弥 (今乌鲁木齐)-惠远古城(伊宁)-乌孙(今巴尔喀什湖以南)—大宛、大月氏、康居-中亚。天山南道北路:长安经敦煌-玉门关 (今小方盘城)-尉犁(今库尔勒)-焉耆(今焉耆) -轮台到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中亚。天山 南道南路:长安经阳关(今敦煌古董滩)-鄯善(今若羌县米兰古城)-且末(今且末)-精绝(今民丰北尼雅废址)-捍弥(今于田 北喀拉墩遗址)-于阗(今和田)-莎车(今莎车)到疏勒。3.元代丝绸之路的西段:唐宋之后,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经济地位下降,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枢作用日渐消失。十三世纪初,蒙古汗国从东方崛起,建立从中亚到西亚的四大汗国。于是东起蒙古 高原西至黑海沿岸的横贯欧、亚草原之路均置于其控制下,中西陆路交通又极盛一时。4、十五、六世纪后丝路衰落:西北丝绸之路的衰 落以绿洲农业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强为特征。三.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自然因素影响:气候变迁导致沙漠化推移人为因素影响:对 绿洲的超强度开发和绿洲农业脆弱性 中原王朝的盛衰和少数民族入侵统治者的政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它因素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 勃兴 世界贸易通道的拓展。四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启示:干旱生态系统中脆弱的平衡要求适应其自然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重视对 沙漠变迁与荒漠化问题一、荒漠和沙漠的概念;: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 自然界的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关注和研究,建立对应的保护机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振西部。当今世界,强国需拥有对外交流的主 动权。第三节 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地球上以风成沙物质和沙丘覆 盖地表的特定区域,即只分布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的荒漠领域。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其最终结果大多变成沙漠,因此,也叫 “沙漠化”。草原沙漠化指、 过渡放牧、开荒种田、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不能正常生长、更新、繁殖,引起土 地沙化,形成戈壁,最后形成沙漠,叫草原荒漠化。历史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沙漠化,主要是移民屯垦造成的。 二、我国沙漠的变迁及 荒漠化(一)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表现: 它们各具演变特点,但大致上可分为两类情况:1.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因植被减少、过度 开垦、气候等原因而逐渐沙漠化。如:毛乌素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2.原来的沙漠地区不断扩大而导致周边地区也沙漠化。 如: 塔克拉玛干沙漠。 历史变迁例证: 在历史时期, 因塔里木河等河流不断改道的沙漠侵袭, 使得原来沿河东西走向的交通大道为流沙所淹, 终至沙漠连片,黄沙千里。楼兰古国的灭亡就是一个明证。 历史变迁例证: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降雨量低,蒸发量高 、印度 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 、太平洋的水蒸气无法到达 。特点:1.沙丘高大2.形态复杂3.流动沙丘为主 历史变迁例证:毛乌素沙 漠。(二) 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原因。沙漠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沙漠形成的自然因素之一:气候。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 干燥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从整个地球来看,干燥气候区域(干旱区)的形成,主要与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世界上多数 大沙漠都分布在南北纬 15~35°之间,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因此,有“回归沙漠带” 之称。思考:中国沙漠为什么不在“回归沙漠带”上?沙漠形成的自然因素之一:沙源。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内陆高原上,特别是 巨大的内陆盆地里, 分布有深厚疏松的、 沙质的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沉积物, 有十分丰富的沙漠沙的物质来源, 在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 容易被风吹扬, 给沙漠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而形成了中国浩瀚无垠的沙漠。 人为因素沙漠形成的人为因素: 不合理利用资源: (1) 滥 垦。滥垦是指在不具备垦殖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进行的农业种植活动。2) 滥牧。滥牧是指超 过天然草地承载能力的放牧活动。(3) 滥樵。沙漠化地区燃料缺乏,由于生活贫困、交通不便,煤炭难以购进,农牧民主要以天然植物 和畜粪为燃料。(4) 滥采。滥采是指农牧民为了增加副业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掏挖药材、发菜等资源植物。(5) 滥用水资源。沙漠 第 页 共 11 页 2中国历史地理学 化地区滥用水资源的表现是,地表用水缺少上、中、下游统筹安排;过度开采地下水;用水浪费。(6) 滥开矿。由于不重视生态环境保 护,工矿开发及道路、城镇等基本建设常常导致沙漠化的发生。 (三)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的趋势和影响) :趋势:移动方 向向南和向东推移,受影响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东南农业文明构成威胁。沙尘暴甚至已影响到江南地区。影响:自然和社会两方面 原因导致的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使西北绿洲文明衰退,另一方面,沙漠化推进,使农耕区退缩,农 牧业分界线随之南北推移,生态环境愈加脆弱。目前,我国沙漠化危害严重,据估算,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 亿元,而间接经 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 2~8 倍,甚至达到 10 倍以上。沙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生存, 甚至使许多人沦为“生态难民”。(2)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3) 破坏交通、 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约经济腾飞。(4) 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5) 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度降低, 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6) 沙漠化灾害肆虐,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沙尘暴的预防:一是以保护、恢复和重建植被为主的 生态体系。二是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培植和发展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三是以健全管理、监测、监督和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的保 障体系。 (四)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治理: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寸土地;调配好水资源的利用。适度放牧,控制载畜量,建设人工牧场 等。从生态学角度,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加强“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并营建新的、更多的人 工林,以增加植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从根本上扼制沙化的可能。采取技术措施。“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环 境意识。第三章 黄河与长江的变迁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二、黄河下游的改道。黄河,原名河水, 是我国第二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黄河大改道黄河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 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宋代以后最为频繁。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 见于 20 世纪 50 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 1500 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最大的改道有 6 次,史称黄河六大徙。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 河,南达淮河,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黄河六大徙:春秋及战国中叶黄河故道,于今天津及以南 入渤海——禹河。A、第一次改道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 ,于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于今沧州南入渤海 ——西汉大河。B、第二次改道发生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 11 年) ,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西南)疏浚,于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 入海——东汉大河。C、第三次改道发生在北宋中期庆历八年(1048 年) ,一支于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大决口,河水经山东北部 入卫河由今天津入海;另一支 1060 年于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西)决口,循今马颊河入海——宋二股河。D、第四次改道发生 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 年) ,于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后分二支,北支入北清河(今黄河)至利津入海(河水仅十之二三) ;南支 入南清河(今泗水)经淮河入海(河水十之七八)——金明昌二派河。E、第五次改道发生在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 年) ,于开封等地 决口,分出汴、泗、涡、颖等多支均入淮河入海,后经治河,由汴入淮入海——明万历黄河。F、第六次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 年) ,于兰阳铜瓦厢决口分多支漫游 20 多年后归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今黄河。改道原因 为的原因 自然原因:流域地貌条件、气候因素、水文条件等 治理脉络上的两大派:独流派、分流派 黄河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 治理措施上的两大派: 目标:安全 社会原因:上游植被变化、战争的破坏和人为决口、科学技术落后防洪标准低、政治中心的转移等。三、黄河现况及其治理: (一)治理历史:治理河段上的两大派:全河派、下游派 大禹派、鲧派 性、舒适性、可持续发展 。治理对象上的两大派:治水派、治沙派。 (二)现代黄河治理:“悬河”形势加剧:近几十年来,黄河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急剧降低,“悬河”形势加剧,防洪水 二是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失衡。三是土地沙化面位逐年抬高。黄河的断流:近十多年来,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气候变化 2. 植被 破坏 3.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五大威胁: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积呈加剧之势 四是草原退化严重 。 五是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三 江 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江河,历来为世人所熟知。它们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难再找 出三条同样的大河,它们的源头竟是如此之近,血脉相连。恐怕这就是三江源头的神奇魅力。治理黄河新理念——黄河治理终极目标是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增水、减沙、调水调沙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根本途径。 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的症结,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在大力构建的“三条黄河”治河体系的同时,还要认真研 究包括从外流域调水在内的九方面的问题:一、积极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 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 游河道的反馈影响 四、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 二、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增 六、确保使下游 八、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 五、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水质不超标的水量补偿要求九、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神秘的罗布泊:罗布泊堪称新疆又一“火洲”,罕见的蒸发量和几乎为零的降水量,使这里成为真正的“死亡之海”,著名旅行家人称当代徐霞客的余纯顺、著名科学家彭家木都魂断罗布泊。然而,岁月如烟云 散去,万古沧桑却留遗痕,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绝域罗布泊,依然充满荒凉恐怖、凶险神秘。罗布泊干涸的原因:1.全球气候旱化是大 背景 :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 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 2000 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黄土堆积,湖沼消亡, 海退发生等几个方面。2.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 7 到 8 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 第 页 共 11 页 3中国历史地理学 隆升。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 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3.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 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 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 10 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第二节 长江的历史变迁 长江—— 举世闻名的黄金水道一、长江概况:长江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 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 10,000 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 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 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 180 多万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支流 700 多条。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 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 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 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增加,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 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 平,防洪任务艰巨.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 、安康、丹江口(汉江)二滩(雅砻江) 、龚嘴(岷江支流大渡 河) ,隔河岩(清江) 、五强溪(沅江) 、乌江渡(乌江) 、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名称: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近代不少国家把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长江各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 30 种。一般常用的分段名称有: 从江源至当曲口 (藏语“曲”即“河”) 长 358 公里, , 称沱沱河, 为长江正源 (最新测量数据 6211 公里) ; 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 813 公里,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长 2308 公里,称金沙江;岷江口至长江 入海口,长 2884 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 80 公里,为 2800 余公里) ,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市,因长江大部分 流经四川省境内,俗称川江,长 1030 公里。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矾,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 江苏省扬州、镇 江附近及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2、长江流域的范围: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 流域面积。 (一)湖沼的消涨:云梦及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 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 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有 3900 平方千米,其南有湘江、 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 空阔,因“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 而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战国时代,伟大 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鄱 阳湖:鄱阳湖南北长 173 公里,东西最宽处达 74 公里,平均宽 16.9 公里,湖岸线长 1200 公里,湖体面积 3283 平方公里(湖口水位 21.71 米) ,平均水深 8.4 米,最深处 25.1 米左右,容积约 276 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 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 型的湖泊。太湖: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 水湖。太湖,古称: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湖 泊面积缩小的影响: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荆江地上悬河的形成: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 床逐渐抬高,两岸河堤逐渐加高,形成悬河。长江水患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地形地貌因素影响:落差大,上游巨大的洪水来量和 中游过洪能力小(九曲回肠)的矛盾突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气候因素影响: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 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汛期以长江流域雨带的分布为转移。人为原因:上中游地区大面积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 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二)长江水患的治理:洪水成灾程度 减小与洪灾损失加大的趋势共存、洪水的地区组成复杂,需要采用综合措施来抵御洪水、蓄滞洪区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蓄洪 不能避免、人类活动是影响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要处理好防洪要求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防洪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具体措施: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b.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d.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第四章中国历史时期的 疆域变迁第一节 与疆域有关的几个概念。一、疆域:指一个国家或政权实体境界所达到的范围。二、领土:指以明确的主权为根据所 确定的范围,是指在一国主权之下的区域, 其所涉及的是一个立体空间, 包括陆地、 地表水的底床、 底土和上空, 界线明确。第二节 历 代疆域变迁概述。 (六)秦朝疆域:秦的版图东到海滨及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北边据河为塞,南到象郡北向户。四、隋唐五代时期 : 隋结束了长达 200 多年的大混乱局面。其版图比汉朝有所收缩。但唐之后的领土重新达到阴山,在西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管辖到今伊 朗)和北庭都护府,在朝鲜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在越南设置了安南都护府。唐朝强盛时的直辖版图小于汉代,如以羁縻府州范围而言, 第 页 共 11 页 4中国历史地理学 则大大超过汉代。不过唐朝四边的最大疆域并不在同一年。十三)隋朝疆域(十四)唐朝疆域(初期)唐中期疆域(十五)五代十国形 势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大混乱时期。五、宋辽金夏时期:公元十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下半叶,中国又一次出现了分裂政权。在中原的有 宋辽金夏,在边疆的有大理、土蕃、西州回鹘、哈喇汗国、西辽,漠北的蒙古悄然崛起。中国历史上第五次大混乱时期开始。 六、元 明清时期 :元王朝广义上(包括各汗国)的疆土面积北达俄罗斯北部、东至高丽、西起阿拉伯半岛、南抵爪哇。疆域之大,整个亚洲, 除一些岛国外,基本全是辖区。第三节 近代中国国土的沦丧 。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即从乾隆中叶到道光初是清朝疆域的 极盛时期。道光以后,外国势力不断侵入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 150 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沙俄。1842 年英国强 占香港。1887 年葡萄牙强迫中国将澳门永租给葡萄牙。1895 年日本强占台湾和澎湖。 中国疆域形成的一些规律性认识:1、今天中国 疆域是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它是历史中国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2、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 统一疆域的形成,是中国疆域形成的物质基础。3、中国疆域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朝代更替和历代边疆政策的治理形式(中央集权的强化、 “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边疆的管理与开发、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利用宗教 )等多种因素而演进的。 4、中国疆域是由中原和边疆 构成的,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 代的贡献。要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 5、历代统治者特别是一些杰出历史人物采取有效措施,顺应历史潮 流,巩固了中国的疆域。6、近代前期中国的落后腐败和列强不断侵略,导致了我国大片领土沦丧。政治稳定和国力强盛是维护疆域的 重要因素。7、“大一统”观念对中国疆域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继承中华文化宝贵遗产,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第五章 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第一节 中国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概述一、分封制与郡县制: (一)“九州”、“畿服制 ” 传 说中的“九州”、“畿服制 ”九州:“州”的本义是指水中之“高地”或“小岛”根据顾颉刚的解释,所谓的“州”为一般广大的区 域。 “九州”是古代传说中设置的九个州, 后代称中国。 畿服制 「畿」 是指王都周围的地方。 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 , 侯”,其封地为“国”,“国”就是诸侯列国的都城。诸侯再将封地分给卿“大夫”,称“采邑”。大者为都,小者为邑。卿大夫又将 土地分给子孙和家臣,其身份为“士”,封地为“食田”(鄙) 。由此而形成了国——邑——鄙三级管理方式。 (二)郡县制的确立和行 政区划的形成:西周之前的分封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制度。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 制度。始于春秋,确立与战国,盛行于秦汉。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授予对象及传承制度不同、职责范围 不同、封地或治地的方位不同、作用不同。秦全面推行郡县制,秦在郡下设县。秦朝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的意义:奠定了我国 2000 多年行政制度的基础。县制建立及历久不衰,为今天行政制 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二.州郡时代——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 一)汉朝郡国并行,州、郡、县三级制:(二)三国两晋南 北 朝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 州 郡 县 制 西晋州制、分封制:州以下为郡、县,即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并行分封制,东晋侨置州、郡、县:东晋沿袭 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南北朝州制的没落: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州制陷于混乱,走向衰落。侨置州郡:东晋、南朝时在其管 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的郡县。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不 分侨旧,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土断制度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加快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三.道路时代——隋唐五 代两宋时期:隋唐两朝州郡不断增多,因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就必须设立新的机构,对地方行监察权。隋朝有刺史和司隶的名称。道 的名称原是南北朝时行军的编制,之后成为地方区划的名称,与汉代州的地位相类似。 (一)隋唐州制的末落及道、府制确立:隋朝州 制没落及唐代地方制度:道——州——县的建立。唐朝的道制、府制、节度使制、羁縻制度 1、隋朝州制末落:隋文帝 : 开皇三年“罢 天下诸郡”,存州、县复地方行政制为二级制。隋炀帝复废州改郡,以郡统县,并在郡上十五州部官员,恢复汗武帝时的虚三级制。全 国设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2、唐朝的道制:唐朝州郡之名更动不断,但是无论如何变动,名异而实同。唐朝的道制是仿效 汉代的刺史部发展而来的, 当时唐朝有 300 多个州, 为加强中央集权, 对地方行使监察权。 贞观设十道, 神龙二年 (706) 开始设置“十 , 道巡察使”、以后改称为“按察使”、“存抚使”、“采访处置使”、“观察使”等等。玄宗年间改 10 道为 15 道,每道设“采访处置 使”,并作为定制,长设不撤,有了固定的治所。唐玄宗时,分十道为十五道。山南道分为山南东西两道;江南道分为江南东、西和黔 中三道;两京附近增设京畿和都畿二道。作用:便于管理;加强东西京的地位;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管理。十五道既有定员又有驻地,标志 着唐代地方制度由虚三级制变成实三级制:道——州——县。3、唐朝的府制:唐朝的府制分三种: 京师和行所在府、都督府、都护府。 京师和行所在府: 目的是要提高京都地位,以区别于普通之州。唐太宗即位后,当时雍州是京师所在地,太宗下令凡是京师所在的州 一律称为府,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东都所在地,改为河南府,并州是李渊起兵之地改为太原府,总共设十府。都督府:起自魏朝。 多设于经济发达地区及缘边战略要地。唐朝在国内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武德七年(624)都督兼治军民,统辖数州,都督所在的州称 为都督府,其他州称之郡。贞观十三年(639)全国 42 个都督府,景云二年(711)为 24 个羁縻都督府。都护府: 都护府是一种特殊 的政区制度,始于汉代之西域都护府,多设在沿边地区,贞观十四年(640)唐灭高昌国,始设安西都护府,至中宗时置六大都护府。 都护府的长官为都护,都护府下辖都督府、州。4、唐朝的节度使制:唐朝的都督分为三种:使持节、持节、假节。表示权力的大小, 等级的不同。永徽年间,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凡是边境诸州,皆授予都督带使持节,以增加其权力,景云年间,节度使成为一种定制。 第 页 共 11 页 5中国历史地理学 此后,凡都督带使持节皆称为节度使。节度使制(十节度使) :河西节度使 卢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 剑南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北庭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平 岭南节度使。该制始行于边疆,后遍于内地。节度使势力大,总览财、政、军及监察大权,其发展导致了唐中央集权制度的衰亡及五代十国政治纷争局面的形成。5、唐朝的羁縻制度:羁縻制是一种在不破坏国家统一 的前提下,保留或基本保留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和政治制度的政策措施。唐在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制 度,任命其首领为长官,保留其社会政治形态,承认其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但是军队必须由中央统一调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相当于 现在的自治区或自制州。 (二)宋朝路、州、县三级制。两宋时期实行路的建制。宋代的路和唐代的道在意义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 在实质上却有很大不同。唐朝的道先后设有按察、采访黜陟、观察等使,只是负责监察的责任,不能干预地方行政,更不过问金谷财货 的事务。 宋时路则具有实际权力。 1、“道”制的演变——“路”制 2、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道”制的演变——“路” 18 23(1085 年) 16(南 制:宋初仍行“道”制,分全国为十三道。至太宗淳化五年(994 年)废“道” 为“路”。真宗时,为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在一路中 设三司制度: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使。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一级行政区划:路:15 宋)二级行政区划:州(府、 军、 监)三级行政区划:县( 军、监)四.行省时代——元明清时期。元朝行省制与以往不同。它既 不是一个监察性质的区划,也不是纯粹地方行政的区划,而是中央政府的一个缩影,是中央王朝的派出机构,不仅用这种方法集权于中 央,行省的职权几乎完全代替了一地地方政府。 一)元朝的行政区划:时间----成吉思汗(公元 1206 建蒙古汗国)---忽必烈(公元 1271 改国号为元)共 260 多年的历史。 范围----东至海;西到东欧;南至今的越南,泰国的北部;北至北冰洋。 管辖方式---分为天子和四大汗国 两部分来管.省制的起源 1、三国时,魏曾设置有淮南行台省.2、金章宗时,有行省或行尚书省。元朝省制的划分(1.11 制)中央——1 个中书省 中书省又称“都省”,亦名“腹里”,管辖今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诸省(区)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治大都(今北京) 。 地方——11 个行中书省:岭北行省 行省 辽阳行省 陕西行省 甘肃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江西行省 湖广行省 四川行省 云南 征东行省。元朝省,路,州(府),县四级制。行省的职责--兼管军,政大事.路--比宋金时稍小,數目却多.分为上下两等:十万户以上的称为上路,以下的称为下路,战略地的除外.路一级的称总管府.府、州-- 地位比宋时高,直隶行省,与路的地位相同,称直隶府,州;隶于路者称为散府,散州;府之下领州,县,州下有属县. 县--有隶属州者,也有直隶于府和路者,还有州,路,府皆辖县者. (二)明朝的行政区划:三司的确立:都司、行都司、九边。省 制演变 :明初实行行省制。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成为明、清以后我国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 区。明朝划分为两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 。承宣布政使司:掌管一省的行政权 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 的刑名按劾之事都指挥使司:掌管一省的军事。 (三)清朝的行政区划:清朝“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清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即是将其“土司”制度,改设州县,由中央派遣非世袭的“流官”管治。一方面,可将“化外”之民尽量纳入 土司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社会制度,加强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 发展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 (四)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 1911——1949 第二节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看书) 三、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地方政区的主要职能是经济上职能,替中央或上级行政单位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生产;完成国家在 本行政区内赋税征收任务。历代封建统治者划分政区都多以经济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政区设置的空间变化态势 例如:唐宋以前北方地区政区数目多,幅员小,而南方地区政区数目小,幅员大。这主要是与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在黄河流域, 人口密度大相关。唐宋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响应政区逐渐增多,这样在历史上,中 国南方地区的地方行政区比北方地区变速要大。四、政区演变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依民俗制州界原则,行政区与文化区契合。文化 心理状态对政区变迁的影响,文化的认同感的形成。行政区划建置和崇尚数字的关系。五、政区演变与中国历史地名的关系:关内、关 外 关内关外地理上的界定:一指函谷关 二指山海关.岭南: 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 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 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 、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湖广”“湖广”一词多出现在和清朝有关的历史中。作为地 名,主要指湖北、湖南二地。湖广一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朝。元朝设湖广行中书省,简称“湖广”、“湖广省”, ”、“湖广行省”, 辖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雷州半岛。小结:1、历代地方行政区域的演变分三个阶段:从秦灭六国 到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 583 年,秦汉魏晋南 北朝时期,约 800 年。称郡县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道路时代,即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 583 一 1276 年,约 700 年。第三个阶段是 元明清民国时期,从公元 1276 年至 1949 年,近 700 年,是行省时代。 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有如下规律: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 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趋势、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与朝代之间,也发生在 一个朝代之内、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一级最频繁,最低一级最稳定、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制,在地方行政区划体系中,往往处 在最低一级、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秦朝至清朝,分三个时期、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六章 中 国历史时期经济与人口的变迁第一节 历史时期经济区域的变迁。一、原始农业起源与早期农业发达区: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经济区 域的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和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 第 页 共 11 页 6中国历史地理学 因素决定的,它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夏商周时期“三河”成为最早开发的农 耕区。四大经济区域: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江南。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 点: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1.人口 的不断增加: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 2000 万至清末增加到 4 亿。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 120 斤,明 清中上地亩产 150-200 斤。人口增加与粮 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势。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东 汉末年北方连年战乱使人口与劳动力锐减, 虽然隋唐统一后黄河流域经济逐渐复兴, 但“安史之乱”与“靖康之难”再度导致人口流失、 经济衰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汉代长江流域经济仍很落后,北方的历次战乱为长 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供了契机,至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供给地。在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进程 中,开发顺序为:1.上游成都平原。2.下游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 3.中游江汉平原。唐宋时期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全国主要的粮食输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明清时期江汉平原为全国主要粮食输出地,民谚改有“湖广熟,天下足”。荆 江是长江的一段,近洞庭湖,河道弯曲,容易泛滥。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大堤的修成有力的防止了当时的洪灾。南北朝时期,江南 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山区的农业开发:中国山地面积占 2/3 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区开发进 程较慢。在山区开发中经历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2.隋唐两宋时期:东南丘陵人口 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区相继得到 大规模开发。(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1、初步开发: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 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进一步开发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完整的作 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出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建康) ,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 ,扬州成为全国经济 中心。3、重心转移完成 :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 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二)经济重心变迁的表现:关中、中原地区——》江南:①江南土地大量开垦;②耕作技术进步(曲辕犁、 稻麦复种制、筒车);③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④农作物品种增多; ⑤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较 晚,宋代这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稍有改善,明清时期进入全面开发。山区的农业开发: 中国山地面积占 2/3 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 区开发进程较慢。在山区开发中经历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2.隋唐两宋时期:东 南丘陵人口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 区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发。 (三)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原因: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是造成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天地生(天 文、地球、生物)背景来看,东亚大陆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化,中国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两者的碰撞造成区位适宜性互动,这便使 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呈现为一种不可逆转性。一是由于北方成为文明中心后,过度垦植和频繁战火破坏了良好的植被,造成水土流 失和黄河肆虐,人民流离失所。二是由于气候的变迁,从距今三千年起,中国大陆的气候逐渐变冷变干旱,使北方草木萧杀,灾害增加, 而南方则更适于人类活动。三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侵扰,迫使北方王朝经常南迁,偏安一隅,从建都南京的六朝一直到南宋 偏安,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才逐渐使长江流域高度开发,超过了北方。四是由于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大致产生于战国时代,有了铁器 和牛耕,才能高效地在长江流域的红土层上耕作。 气候变迁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四)经济重心南移影响:1、城市的繁荣。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贸易往 来频繁。2、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3、经济重心和政治军事重心分离,由此促使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的发展 (漕运)三、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种类的变迁:种植制度1 .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夏商周三代实行。2 .土地连作制的 确立:春秋战国开始。3 .黄河流域两年三熟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华北局部地方,以冬小麦为核心与粟、豆、麻等作物进行 轮作。4. 长江流域一年两熟制的出现:北宋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一年两熟,主要为稻、麦轮作。水稻一年两熟即双季稻出现在清朝,双 季稻出现前有再生稻与间作稻,均为一年一熟作物。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1. 史前时期的主要农作物:粟、黍、稻。2. 春秋战国时期 的主要农作物:禾、黍、稻、麻、菽、麦、大麦。3. 秦汉时期主要农作物新出现农作物品种:水稻出现粳、籼、糯等种类。芝麻传入 中国。4.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新出现农作物品种:北朝:高梁、荞麦。宋朝:占城稻。魏晋:苎麻。元代:棉。5. 明清时期新出现 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四、近现代中国经济区域的演变:(一)近代中国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太湖平原地 区、江汉平原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淮黄海平原等地区 (二)现代中国经济的时空演变:国土整治与经济区划。十 一个“五年计划”的历程 国土整治的重点区域1.经济发达带(区):每个国土基本整治区内部都存在经济发达带(区), 对经济发达带进行 整治既可加快发展速度,又能避免环境破坏和污染。 2.环境失调或利用不当或开发潜力大的农业区: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因 此这类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且目前大多处于环境破坏和恶化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其整治也可分三个阶段进行。3.重点流域开发 区:针对流域内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水利资源进行全面评价、结合防洪、灌溉等方面制定阶段性和梯级性开发规划方案。依据流域 内的农业和矿产资源、经济开发现状,拟订该流域的工农业、交通和居民点的发展规划方案。4.矿产资源开发区:中国综合经济区划的 几种方案中国在1949年以后实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划分了6大经济协作区——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 第 页 共 11 页 7中国历史地理学 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 第二节 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一、中国人口空间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 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对气候依赖性极强的 体现。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 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 :一、 北宋以前——北多南少 二、 北宋至明朝—— 北少南多三、 清期—— 南 北均匀 :中国人口迁移阶段及其特点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可分四段时期:(一)先秦:迁移范围小而速度慢(二)秦到元:北方 游牧民族南下黄河流 域和北方汉族南下长江流域(三)明到太平天国:向山区和边缘 大移动不多见(四)之后:填补空白迁移 东 北台湾大移民、海外移民高潮 。人口迁移类型:(一)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汉族自发性) (二)政府强制内聚型移民(三)东西向 渗透型移民(四)由内地向边疆开发型迁移(五)东南沿海向海外移民(六)北方少数民族南迁、西迁(七)南方非汉族退却型迁移三 次人口南迁高潮。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靖康之 乱)中原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出现的原因: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是北方陷入长期的混战之中,民不聊生。 中原人 口的三次南迁:从公元316年到439年的120多年中,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16个国家,史称十六国。中原人口南迁 的第三次高潮. 中原地区人口外流原因: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繁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 大量人口南迁给江南带来的改变: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第七章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 1、 历史城市地理 的概念:研究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变化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时间上,城市有其过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的发展在空间上,城市内涵有三大部分: 自然环境、 人口与功能。第二节 中国城市史地沿革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1、 第一阶段(战 国至南北朝时期) (1)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制约(2)城市兴起和发展的途径:早期的侯国都邑发展而来、由各级行政区治 所发展而来、由水陆交通枢纽或河川渡口、江河湖海交汇点的城邑发展而来、由关隘要塞或边防重地所筑城邑发展而来。2、第二阶段 (隋唐至清末):城市的发展多呈不平衡状态,其趋势是南方逐渐代替北方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出现了中原、吴越江浙、珠江三角洲 和川西平原为中心的几个城市密集区。以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不断兴起,逐渐改变原有城市多在行政中心地区的状况,开始了 城市因综合因素普遍发展、繁荣的时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隋唐至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第四节 都城的历史变迁: 都城建设中的礼制规章和平面格局的特点:都城的建筑位置、城区面积、城门数目、城墙高度、城内建筑物类型、市场位置、道路宽窄 等都有严格规定,不得违背。都城平面格局的特点 1、整齐划一,多是由南北、东西向道路组成方直平整的棋盘方格式的道路、居住系 统,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2、中轴线纵贯全城,形成对称为二的格局。城市整体上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三个相对封闭式的独立系统。 3、宫殿为城市主体,一般居中、居高,占据城市要害部分。4、宫殿建筑高台化,既为防潮,也为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建筑风格上, 宫府官衙都是雕龙画风的砖木斗拱式结构的殿堂楼室。一.疆域: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境界所达到的范围,而领土则是指在一国主权之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 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1.领土是以明确的主权为根据的,但疆域所指的境界就不一定有非常 第 页 共 11 页 8中国历史地理学 完全的主权归属。2..疆域一般只指表层的陆地和水面,不像领土这样延伸到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 3、领土一般有明确的界线, 即使是一些未定的和有争议的地区,争议双方总有各自的界线。而疆域的界线却往往很不明确。4、领土的拥有者一般都有明确的领土 意识,疆域的拥有者却未必有这样一种主权意识,而往往根据各自的标准来决定哪里属于自己的疆域。二.疆域的主要类型(1)正式 行政区(2)特殊行政区(3)军事驻防、屯垦区(4)民族或地方自治地区(5)实际统治区三.·(1)先秦及秦时期的政区:从分封制 到郡县制1 九州制与畿服制(先秦时期)2 分封制的特征(1)严格的等级特征(2)逐层分封(3)体现了严格的宗法制度3 郡县制的 产生与发展--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县高于郡。战国时期:以郡统县。郡县制特点: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不 再世袭,不食封邑,发给俸禄,奉行统一的政令。·(2)汉魏六朝时期的政区:由郡国并行制到州制的创立及其演变1 西汉时期分封、 郡县并存,州制的创立(1)分封制的再现(2)汉代郡县制的发展(3)州制的创立·(3)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政区:道、路的相继出 现及其演变1 隋代政区体制的改革2 唐代新政区体制的建立(1)州县制(2)新的监察区——道(3)都督府(4)新的政区的形成—— 道(方镇)3 两宋时期路、府、县三级制(4)辽的地方行政制度:道州县制(5)元明清民国时期的政区:行省制1 元朝行省制的确立 与省、路、州、县政区体系。行省制的确立。纷繁复杂的政区体系2 明代行省制的改革与政区体系的调整。明代行省制的改革。明代政 区体系的调整3 清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发展: 省制的变化。 府县政区的发展。 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与区划4 中华民国时期政区体制的变革。 政区体系的改革。省级政区的调整。市的产生与发展。自治区四.·五、政区演变的规律1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历了由分土而治到分民 而治的过程。2近2000年的时期内, 行政区划出现了郡县时代 (秦至魏晋南北朝的郡县二级制) 道路时代 、 (唐宋时期的道州县三级制)、 行省时代(元明清以来的省府县三级制)三个阶段。3行政区划的层级变化呈现为由高降低的规律。高层政区幅员渐减,数目次第增多, 级别逐渐下降,最后归于灭亡。4行政机构由虚入实。5县的数目相对稳定,从秦到清,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展,县级政区数量增加了50%。 五.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关系1.山川形便、犬牙交错。大的政区划分与山川,秦汉重合,魏晋背离,隋唐重合,宋元背离,明清 渐趋重合。县基本与自然区重合。因为县级行政区设立的目的就是理民征赋。遵循山川形便原则划分政区疆界,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抵抗 自然灾害,客观上顺应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内部交通、经济 交流的形成一级文化上的认同也有好处。但是,一个以加强 中央集权为首要任务的政权,往往考虑犬牙交错,刻意使行政区域自然区不重合,地方割据势力较少出现。 七. ·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规律及趋势 1 规律: (1) 寒冷期越来越长、越来越冷,而温暖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冷。 (2)以隋唐为 界,前期温暖湿润,后期寒冷干燥。 八.(二)历史时期的植被变迁(森林植被)1 黄河中游和华北地区森林变迁:黄河中游地区森林的破坏分为四个时期:西周至战国、 · 秦汉至北朝、唐宋时代、明清至解放前夕。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受到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丧失原因: 五千年来人 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九. ·一、历史时期黄河水系的变迁 1.黄河发源于卡日曲,内蒙古托克托上为上游,河南孟津(也有认为是河南桃花峪)下为下游。2. 探源黄河经过(1)若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 ,在 3 条源流中以卡日曲最长(190.1 千米) ,它比玛曲(171.5 千米)长 18.6 千米,因此 也有主张以卡日曲作为黄河正源。中国水利部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仍以玛曲为黄河正源。 (2) 《山海经》《尔雅》的认识河出昆仑。 、 (3) 晋代张华《博物志》 :源出星宿。 (4)1315 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 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5)明代《望河源》 。 ,河源为卡日曲。 (6)1978 年,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 陵湖在下。 · (二)中下游河道变迁 1. 战国时期大规模修筑堤防,河道相对稳定。2. 周定王五年黄河发生第一次大改道。3. 王莽始建国三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改道。4.北宋庆历八年,黄河第三次改道。5.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第四次改道。6.明弘治中至咸丰河道(第五次 改道)7.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第六次改道)8.余论:改道原因及其影响。自然方面的原因: (1)地形、地貌原因:华北平原落差较 缓(2)黄河流域降水集中(3)黄土高原泥沙多。社会方面的原因: (1)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2)历代统治者治黄失策(3)对堤防人 为破坏。影响: (1)严重水灾; (2)沙灾; (3)破坏黄河淮海平原上原有水系面貌;9 对黄河的治理(1)治理河段:全河派、下游派(2) 治理措施:疏导、堵塞(3)治理脉络:独流、分流(4)治理对象:治水、治沙 十.·二、影响历史时期沙漠化的因素: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沙漠化关系十分密切。丝绸之路越兴盛,沙漠化越严 重,丝绸之路越衰落,沙漠化越轻。总的来看,汉唐西北丝绸之路分成天山北道和天山南道。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历史气候 变化而来的沙漠化推移关系最密切。 十一.〃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迁徙 1.特点:以秦淮为界,估计三国时期南北的实际人口比例已经大体相等。西晋末年,出 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打规模人口迁徙。 明清时期人口迁徙大致表现为四种形式:一是向海外移民。二是向山区进发。三是向边区迁 第 页 共 11 页 9中国历史地理学 徙。四是向城市迁徙。2.总结:1 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六个阶段 2 各阶段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增加的幅度则越来越大。3 从人口的 地理分布来看,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前,秦淮以北的人口比重超过南方。 十二.〃 中国历史上经济区域的发展演变一、先秦时期的农耕地区 1、原始时期:黄河流域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也 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业区。长江流域也是我国原始农业的一个主要分布区。2、夏代:夏代垦耕的土地只限于都邑附近,呈斑状分布。3、 商代:商代的主要农业区依然在黄河下游地区,向东、向北、向南扩展。4、西周:西周主要农业区还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商代的 基础上向西扩展到关中的泾渭流域。5、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以原有的农业区为基础,通过不断开拓耕地,农区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形 成了四个主要农业区:关中农业区;关东农业区;江淮农业区;成都平原农业区。二、秦汉时期的经济区域及发展农业区:1 秦汉时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继续向前发展,这样就更增大了它和其他地区的差别。2 成都平原是战国以来的老农业区,在秦汉时期有所发展 扩大和加强。 江淮农业区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秦汉政府还发展边区、 3 4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农业经济, 是西北的黄土高原、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辽河下游平原成为新的农业区。手工业区:秦汉时期,纺织业 最兴盛的当首推黄河下游的齐鲁地区。商业区:就经济都会的分布来看,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黄河下游平原所处的关东地区要占绝 大多数,而且号称“天下之中”的经济中心陶业位于关东地区。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的破坏与江南经济的发展。三个富庶 地区:太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经济都市:建康、江陵、成都等。五、唐中叶以后经济中心的南移 1 黄河流域富庶经 济区经过唐朝后期和五代的相机摧残后,到北宋曾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复,但未回到隋唐前期那样的富庶。农田荒芜、人口减少、水利设 施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2 经济中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纺织业、制茶业、制瓷业、盐、铁) 、商业 十三.〃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一、秦汉时期的交通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按照“车同轨”的要求,大规模的修整道路,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出去,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标准化的、完整的交通体系。秦王朝交通网的布局是十分严密的,它奠定了我国陆路 交通的基础。 ·二、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1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始于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 2 世纪,为了联络移居阿 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共击匈奴,汉武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而正式开通了东西了之间的道路,由于这条道路以运销中国内地的丝绸 而闻名于世,故称“丝绸之路” 。它促进了东西方政治文化交流。路线:长安西行—河西走廊—(南)—昆仑山北麓西行(北)—天山 南路,到达西域。 十四. ·一、大运河的开凿及发展:北宋的通漕四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汴渠。二.历史时期海上交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 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 年)到宣德八年 (1433 年),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横渡印度洋,航行到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次远航 都是从刘家港起航,一直航行到爪哇的新村港,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斯里兰卡和印度。郑和七次下夕阳标志着我图的航海事业发 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十五.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与分布: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郡治、县治十六. ·二、古代城市 的选址原则:1 优越的地理环境 2 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 3 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 4 便利的交通条件 5 悠久的历史文化.第页 共 11 页10中国历史地理学 前 3000——前 1000 第一个温 暖期 年左右, 相当于半坡 ——夏商时期 时长:2000 年在我国北起黑龙江、 南至 长江流域以南, 西至天山 南北、 云贵高原和西藏高 原的广大范围内, 都处在 较今温暖湿润的气候环 境中。1 半坡亚热带动物骨骼 2 河南之“豫” 3 竹类在黄河流域很普遍 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 C, 月份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1 3-5 C 长江流域年均温高 2-3 C 1 汉江两次结冰( 《竹书纪年》 ) 2 彬地比现在冷( 《诗经》 )。 。 。第一个寒 冷期前 1000 年左右—— 前 850 年左右, 西周 时期 时长:200 年气候比现在冷第二个温 暖期前 770-公元初,春 秋、战国、秦、西汉 末年 时长:800 年气候比现在温暖得 多 象群退居淮南1 黄河流域冬天结冰期短( 《春秋》记载鲁国无冰) 2 梅树与竹类分布广泛《左传》诗经》 ( 《 多次提到梅,史记· 《 货 殖列传》记载“渭川千亩竹” ) 3 汉武帝时上林苑种活荔枝。《三辅黄图》 ( )第二个寒 冷期公元初-600 年,东 汉、魏晋南北朝 时长:600 年气候比现在冷 淮河封冻1 洛阳晚春有下霜降雪的记载 2 淮河第一次结冰( 《三国志》 ) 3 南京有冰房(南京的冬天比现在冷 2 C 左右) 4 杏花盛开和枣树发芽比现在晚 15-20 天( 《齐民要术》 )。第三个温 暖期公 元 600 年 -1000 年, 隋代开始至北宋 初年 时长:400 年唐代长安比现在西 安地区温暖多 象群退居江南1 长安连续多年冬天无雪、无冰 2 长安有梅树和柑橘的种植第三个寒 冷期公元 1000-1200 年左 右,两宋时代 时长:200 年 太湖封冻1 北方无梅花,王安石:北认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2 12 世纪太湖结冰,冰层坚厚,可以行车(1111 年) 3 太湖西山的柑橘全部冻死 4 杭州冬天降雪频仍 5 12 世纪福州荔枝损失惨重(1110 年、1178 年)第四个温 暖期1200-1300,南宋中 叶到元初 时长:100 年温暖程度不如前几 次那么明显1 北京的物候大致与现在相同 2 十三世纪初,杭州有四年的冬天无雪 3 元初,黄河流域的竹子生长恢复到唐代规模 1 太湖结冰 16 次,鄱阳湖结冰 6 次,洞庭湖结冰 9 次,汉水第四个寒 冷期1400 年-1900 年, 明 清时期 时长:500 年 长江封冻结冰 19 次,淮河结冰 14 次,近海热带地区降雪落霜 47 次 2 十七世纪中叶,天津一带的运河冰封期一年有 107 天,现 在 56 天第页 共 11 页11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属性:1、历史地理学 :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国区域内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二、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 容、方法和手段:1、内容:历史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地貌、沙漠、生物、自然灾害等等) 、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 化、宗教、风俗、人口等) 、历史地理理论和文献研究 。2、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 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历史地理学在历史学科 中有重要地位;丰富和完善了地理科学体系,有用于世,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温暖期的特点: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四个寒冷期与四个温暖期的趋势大致相反。寒冷期愈来愈长,强度也愈来愈 大。综合分析:温暖期产生文明和盛世、寒冷期则自然灾害频繁、战争频繁,致使人口迁移、改朝换代、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 第二章中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与沙漠的变迁。第一节 、森林植被的变迁。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时空变迁:新石器、先秦、秦汉时期的 森林植被茂盛,分布十分广阔。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十分丰富。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森林分布格局有一定的变化。唐 宋时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森林开始被大量利用,长江、珠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的森林仍保存较好。明清时期,重大工程用材形成大规模 的皇木采办。近代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已经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1936 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剩下 8.19%。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大 炼钢铁后的 20 年间, 我国森林覆盖率跌倒了历史时期的最低点。 东北地区的森林 : 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北段的寒温带林和大兴安岭南段、 小兴安岭与长白山的温带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历史时期,这里长期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森林面积十分广阔。东北 其他地区森林的变迁,大约经历了由南向北、从平原到山地的演变过程。华北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 :战国以前,除平原地区的农业 已具有相当规模外,其余广大地区都还被森林和丛划所覆盖,植被情况十分良好。遭到最早的破坏是在战国以后,平原地区的森林大体 上已被砍伐殆尽,很少有成片的林木存在。这个破坏过程,大致可分四个阶段:西周到战国:黄河中游地区林木维持良好。秦汉到北朝: 平原地区的森林基本被砍伐殆尽,已无成片的林木存在。唐宋时代:由采伐范围的不断扩大,山地的森林已受到严重破坏。明清以来: 这一时期是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的时期。这种破坏从明代中叶开始,是大规模垦荒的结果。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森 林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经济开发比较晚,历史上在很长时期内人口稀少,经济发展缓慢,无论是山地,丘陵,还是平原地区的 森林,覆盖情况十分良好。这一地区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是在明清时期,主要原因是人口猛增、荒土日辟,森林面积迅速缩小。历史时 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大势:4000 多年中,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 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原因:自然因素:温度、水分、日照光照、有害物种的入侵。人为因素:大兴土木、军 事行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各历史时期变迁的主要原因亦有所不同。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的影响:人们对森林的木材 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 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破坏森林的后果 :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 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 一、黄河流域文明的推移发展与森林分布的变迁:(一)变迁概况: 1、新石器时代:森林茂盛,植被完好,有大量森林存在。在新石器文化遗 址中有经碳 14 测定的木头、木炭等遗址;还有树种,甚至 当时的实物。原始人利用这些森林来维持生计和维持生产。 2、先秦时期:中游地区森林茂密,下游地区(河南、山东)在商代草 木茂盛禽兽逼人。3、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仍比较丰富。4、两晋南北朝时期: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 北方战乱不已,经济破坏严重,许多垦殖区变为牧区,农牧分界线南移;且气候转寒,森林植被难以恢复到战国中后期的状况。5、唐 北宋时期:森林的采伐规模在增加,黄河中上游的森林逐渐减少,华北地区原始平原遭到严重的的破坏绝大地区无森林可言,但在山地 有一些森林。黄河流域仍为中国文明的中心,但经济开发强加大,许多林地变为农田,森林过度砍伐。6、明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 中心东移南迁,但黄河流域的经济开发强度很大,森林和草原植被受到损失,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更低了。明代于长城以外地区,每 年进行烧荒,植被几乎破坏殆尽,以至沙地不断扩大。 (二)黄河流域森林资源丧失的原因:1、气候日趋干寒。森林的生存、保护和 再植越来越困难,森林植被类型越来越单一,森林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2、人类活动的影响。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耕地需求也增大;传统中国社会里,缺乏产业选择与资源的最佳配置的意识。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处于完全无节制 的状态。 (三)森林变迁与黄河流域文明推移发展的关系:传统农业文明对森林资源依赖程度大,黄河流域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灿烂 的黄河文化,但黄河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反过来森林资源的破坏又会影响黄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的速度,因此可以说 森林的变迁与黄河文明的兴衰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四、近现代人口膨胀对森林资源的损耗: (一)近 150 年以来至 1949 年前森林资源损 耗的原因:1、人口的大量增长,使人地矛盾突出,耕地不足,毁林开荒,对森林资源造成极大的损害,向山要粮成为普遍现象。近现 代人口膨胀的原因探析:清朝摊丁入亩等政策的影响,使清朝的人口快速繁殖,也使人口的隐瞒现象减少。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养活 了更多的人口成为现实。传统的风俗习惯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人口增长与森林资源减少的对比分析。总的趋势是中国人口与 森林资源成负相关关系。中国人口在近现代时期迅速发展,对森林资源的损耗压力加大。中国人口城乡比例差距大,农业人口对森林资 源依赖性大。2、人口膨胀造成燃料、器用之才的采伐量剧增。3、清政府将东北森林开禁,原始森林受到极大破坏。4、帝国主义列强 第 页 共 11 页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的大肆掠夺。如日本在我国东北,海南,台湾等地大量砍伐森林,然后运至其国内。5、战争期间,林政不修,乱砍滥伐严重,森林资 源急剧减少。鸦片战争后,全国森林覆盖率大大降低。6、工矿业的飞速发展,耗损了大量木材。发达的陶瓷业、盐井熬盐更是消耗大量 木材,使远方森林资源受到摧残。江西陶瓷业达,以致民间有”一里窑,五里焦“之称。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森林资源:20 世纪 50 年 代至 80 年代初,森林覆盖率最低.:1. 现代生态意识不强 2. 经济发展水平低致使换代过程缓慢 3. 50 年代的大炼钢铁。目前,我 国的森林资源:上世纪 80 年代起,随着国力的发展,现代生态意识的强化,森林资源有所恢复。我国的三大林区是指东北、西南和东南 山区 :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属亚寒带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带。西南横断山地区、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东南江西、福建、台湾等省的山区为亚 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三北防护林: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 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 2、合 理利用天然林区 3、分期分地区提高森林覆盖率 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 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 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 7、 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陆上丝绸之路变迁一、.陆上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 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以运销丝绸闻名于世。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 ,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葱岭经中亚而达 地中海东岸。全长 7000 多公里,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长 4000 多公里,约为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多。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 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今地中海沿岸) 。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与条件:1.国家的强盛与 文化的发达 2. 张骞出使西域为中西交通沟通起了决定性作用 3. 统治者的重视与保护。陆上丝绸之路的影响:1、从陆上沟通了了中西 交通,是划时代的重大事件。2、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二.、陆上丝绸之路 的演变:1.汉代丝路的南北道 2.隋、唐时期的三道天山北道:长安经敦煌- 伊吾(今哈密市西)-车师交河城(今吐鲁番西)-且弥 (今乌鲁木齐)-惠远古城(伊宁)-乌孙(今巴尔喀什湖以南)—大宛、大月氏、康居-中亚。天山南道北路:长安经敦煌-玉门关 (今小方盘城)-尉犁(今库尔勒)-焉耆(今焉耆) -轮台到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中亚。天山 南道南路:长安经阳关(今敦煌古董滩)-鄯善(今若羌县米兰古城)-且末(今且末)-精绝(今民丰北尼雅废址)-捍弥(今于田 北喀拉墩遗址)-于阗(今和田)-莎车(今莎车)到疏勒。3.元代丝绸之路的西段:唐宋之后,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经济地位下降,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枢作用日渐消失。十三世纪初,蒙古汗国从东方崛起,建立从中亚到西亚的四大汗国。于是东起蒙古 高原西至黑海沿岸的横贯欧、亚草原之路均置于其控制下,中西陆路交通又极盛一时。4、十五、六世纪后丝路衰落:西北丝绸之路的衰 落以绿洲农业的衰退和沙漠化加强为特征。三.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自然因素影响:气候变迁导致沙漠化推移人为因素影响:对 绿洲的超强度开发和绿洲农业脆弱性 中原王朝的盛衰和少数民族入侵统治者的政策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其它因素影响:海上丝绸之路的 勃兴 世界贸易通道的拓展。四 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启示:干旱生态系统中脆弱的平衡要求适应其自然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重视对 沙漠变迁与荒漠化问题一、荒漠和沙漠的概念;:荒漠是指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或是一种 自然界的变化和突发事件的关注和研究,建立对应的保护机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振西部。当今世界,强国需拥有对外交流的主 动权。第三节 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良好土壤发育的土地。其气候变化剧烈,风力作用强烈。沙漠是沙质荒漠的简称,是地球上以风成沙物质和沙丘覆 盖地表的特定区域,即只分布于干旱和极干旱地区的荒漠领域。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指土地退化,其最终结果大多变成沙漠,因此,也叫 “沙漠化”。草原沙漠化指、 过渡放牧、开荒种田、气候变化等原因,使得草原植被遭受破坏,不能正常生长、更新、繁殖,引起土 地沙化,形成戈壁,最后形成沙漠,叫草原荒漠化。历史时期中国北方草原沙漠化,主要是移民屯垦造成的。 二、我国沙漠的变迁及 荒漠化(一)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表现: 它们各具演变特点,但大致上可分为两类情况:1.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因植被减少、过度 开垦、气候等原因而逐渐沙漠化。如:毛乌素沙漠,呼伦贝尔大草原。2.原来的沙漠地区不断扩大而导致周边地区也沙漠化。 如: 塔克拉玛干沙漠。 历史变迁例证: 在历史时期, 因塔里木河等河流不断改道的沙漠侵袭, 使得原来沿河东西走向的交通大道为流沙所淹, 终至沙漠连片,黄沙千里。楼兰古国的灭亡就是一个明证。 历史变迁例证:塔克拉玛干沙漠(死亡之海)降雨量低,蒸发量高 、印度 洋的暖湿气流无法到达 、太平洋的水蒸气无法到达 。特点:1.沙丘高大2.形态复杂3.流动沙丘为主 历史变迁例证:毛乌素沙 漠。(二) 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原因。沙漠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自然因素:沙漠形成的自然因素之一:气候。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 干燥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从整个地球来看,干燥气候区域(干旱区)的形成,主要与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世界上多数 大沙漠都分布在南北纬 15~35°之间,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因此,有“回归沙漠带” 之称。思考:中国沙漠为什么不在“回归沙漠带”上?沙漠形成的自然因素之一:沙源。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地区的内陆高原上,特别是 巨大的内陆盆地里, 分布有深厚疏松的、 沙质的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沉积物, 有十分丰富的沙漠沙的物质来源, 在干旱多风的气候条件下, 容易被风吹扬, 给沙漠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而形成了中国浩瀚无垠的沙漠。 人为因素沙漠形成的人为因素: 不合理利用资源: (1) 滥 垦。滥垦是指在不具备垦殖条件又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进行的农业种植活动。2) 滥牧。滥牧是指超 过天然草地承载能力的放牧活动。(3) 滥樵。沙漠化地区燃料缺乏,由于生活贫困、交通不便,煤炭难以购进,农牧民主要以天然植物 和畜粪为燃料。(4) 滥采。滥采是指农牧民为了增加副业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掏挖药材、发菜等资源植物。(5) 滥用水资源。沙漠 第 页 共 11 页 2中国历史地理学 化地区滥用水资源的表现是,地表用水缺少上、中、下游统筹安排;过度开采地下水;用水浪费。(6) 滥开矿。由于不重视生态环境保 护,工矿开发及道路、城镇等基本建设常常导致沙漠化的发生。 (三)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的趋势和影响) :趋势:移动方 向向南和向东推移,受影响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广,对东南农业文明构成威胁。沙尘暴甚至已影响到江南地区。影响:自然和社会两方面 原因导致的沙漠化对中国农业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使西北绿洲文明衰退,另一方面,沙漠化推进,使农耕区退缩,农 牧业分界线随之南北推移,生态环境愈加脆弱。目前,我国沙漠化危害严重,据估算,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540 亿元,而间接经 济损失是直接经济损失的 2~8 倍,甚至达到 10 倍以上。沙漠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生存, 甚至使许多人沦为“生态难民”。(2)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3) 破坏交通、 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约经济腾飞。(4) 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5) 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度降低, 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6) 沙漠化灾害肆虐,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沙尘暴的预防:一是以保护、恢复和重建植被为主的 生态体系。二是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培植和发展龙头产业为主的产业体系。三是以健全管理、监测、监督和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的保 障体系。 (四)沙漠变迁及荒漠化的治理: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寸土地;调配好水资源的利用。适度放牧,控制载畜量,建设人工牧场 等。从生态学角度,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加强“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并营建新的、更多的人 工林,以增加植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从根本上扼制沙化的可能。采取技术措施。“解铃还需系铃人”,大力宣传,提高人们的环 境意识。第三章 黄河与长江的变迁第一节 黄河的历史变迁 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二、黄河下游的改道。黄河,原名河水, 是我国第二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黄河大改道黄河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 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宋代以后最为频繁。 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 见于 20 世纪 50 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 1500 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最大的改道有 6 次,史称黄河六大徙。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 河,南达淮河,纵横 25 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黄河六大徙:春秋及战国中叶黄河故道,于今天津及以南 入渤海——禹河。A、第一次改道发生在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 年) ,于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西南)决口,于今沧州南入渤海 ——西汉大河。B、第二次改道发生在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 11 年) ,于长寿津(今河南濮阳西南)疏浚,于千乘(今山东高青东北) 入海——东汉大河。C、第三次改道发生在北宋中期庆历八年(1048 年) ,一支于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大决口,河水经山东北部 入卫河由今天津入海;另一支 1060 年于大名府魏县第六埽(今河南南乐西)决口,循今马颊河入海——宋二股河。D、第四次改道发生 在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 年) ,于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口后分二支,北支入北清河(今黄河)至利津入海(河水仅十之二三) ;南支 入南清河(今泗水)经淮河入海(河水十之七八)——金明昌二派河。E、第五次改道发生在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 年) ,于开封等地 决口,分出汴、泗、涡、颖等多支均入淮河入海,后经治河,由汴入淮入海——明万历黄河。F、第六次改道发生在清咸丰五年(1855 年) ,于兰阳铜瓦厢决口分多支漫游 20 多年后归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今黄河。改道原因 为的原因 自然原因:流域地貌条件、气候因素、水文条件等 治理脉络上的两大派:独流派、分流派 黄河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 治理措施上的两大派: 目标:安全 社会原因:上游植被变化、战争的破坏和人为决口、科学技术落后防洪标准低、政治中心的转移等。三、黄河现况及其治理: (一)治理历史:治理河段上的两大派:全河派、下游派 大禹派、鲧派 性、舒适性、可持续发展 。治理对象上的两大派:治水派、治沙派。 (二)现代黄河治理:“悬河”形势加剧:近几十年来,黄河河床淤积严重,行洪能力急剧降低,“悬河”形势加剧,防洪水 二是重点地区生态环境失衡。三是土地沙化面位逐年抬高。黄河的断流:近十多年来,黄河经常出现断流现象。断流的原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气候变化 2. 植被 破坏 3. 灌溉方式落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五大威胁:一是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积呈加剧之势 四是草原退化严重 。 五是水源涵养功能下降。三 江 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江河,历来为世人所熟知。它们的源头在同一个“摇篮”,世界上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地方,汇聚了如此众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难再找 出三条同样的大河,它们的源头竟是如此之近,血脉相连。恐怕这就是三江源头的神奇魅力。治理黄河新理念——黄河治理终极目标是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增水、减沙、调水调沙是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根本途径。 针对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的症结,要实现黄河健康生命的终极目标,在大力构建的“三条黄河”治河体系的同时,还要认真研 究包括从外流域调水在内的九方面的问题:一、积极推进减少入黄泥沙的措施建设 加黄河水资源量的外流域调水方案研究 游河道的反馈影响 四、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 二、流域及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有效管理三、增 六、确保使下游 八、治理黄河河口,以尽量减少其对下 五、制定黄河下游河道科学合理的治理方略河道主河槽不致萎缩的水量及其过程塑造七、满足降低污径比,使水质不超标的水量补偿要求九、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神秘的罗布泊:罗布泊堪称新疆又一“火洲”,罕见的蒸发量和几乎为零的降水量,使这里成为真正的“死亡之海”,著名旅行家人称当代徐霞客的余纯顺、著名科学家彭家木都魂断罗布泊。然而,岁月如烟云 散去,万古沧桑却留遗痕,人们的共同感受是:绝域罗布泊,依然充满荒凉恐怖、凶险神秘。罗布泊干涸的原因:1.全球气候旱化是大 背景 :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这时恰值高温期,罗布泊湖面广阔,环境适宜。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 水土环境变差,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 2000 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黄土堆积,湖沼消亡, 海退发生等几个方面。2.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在距今 7 到 8 万年前,青藏高原快速 第 页 共 11 页 3中国历史地理学 隆升。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每年,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 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3.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在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水源和树木是 荒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洲,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当年楼 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 10 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用。 第二节 长江的历史变迁 长江—— 举世闻名的黄金水道一、长江概况:长江全长 6300 千米,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在世界大河中仅 次与尼罗河、亚马孙河,居于世界第三位;年径流量近 10,000 亿立方米,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 37%,在世界上仅次与亚马孙河和刚 果河,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 180 多万平方千米,拥有大小支流 700 多条。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 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 11 个省市注入东海(太平洋)。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 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增加,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 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 平,防洪任务艰巨.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 、安康、丹江口(汉江)二滩(雅砻江) 、龚嘴(岷江支流大渡 河) ,隔河岩(清江) 、五强溪(沅江) 、乌江渡(乌江) 、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名称: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近代不少国家把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长江各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 30 种。一般常用的分段名称有: 从江源至当曲口 (藏语“曲”即“河”) 长 358 公里, , 称沱沱河, 为长江正源 (最新测量数据 6211 公里) ; 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 813 公里,称通天河;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长 2308 公里,称金沙江;岷江口至长江 入海口,长 2884 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 80 公里,为 2800 余公里) ,通称长江。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市,因长江大部分 流经四川省境内,俗称川江,长 1030 公里。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矾,因长江流经古荆州地区,俗称荆江; 江苏省扬州、镇 江附近及以下江段,因古有扬子津渡口,得名扬子江。2、长江流域的范围:长江流域指长江干支流的集水范围,亦即集水面积,通称 流域面积。 (一)湖沼的消涨:云梦及云梦泽“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 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 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有 3900 平方千米,其南有湘江、 资水、沅水、澧水四水汇入,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与长江相通,湖水最后在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碧水共天,沧溟 空阔,因“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 而著称于世。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无尽其数。战国时代,伟大 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如《哀郢》中“上洞庭而下江”。洞庭湖不仅风光佳绝,而且素称鱼米之乡。鄱 阳湖:鄱阳湖南北长 173 公里,东西最宽处达 74 公里,平均宽 16.9 公里,湖岸线长 1200 公里,湖体面积 3283 平方公里(湖口水位 21.71 米) ,平均水深 8.4 米,最深处 25.1 米左右,容积约 276 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 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 型的湖泊。太湖: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她是我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国的第三大淡 水湖。太湖,古称:围湖造田;泥沙沉积,湖床抬高;工农业用水量增多,使湖水减少等。湖 泊面积缩小的影响:调蓄洪峰能力下降,加剧长江洪灾。荆江地上悬河的形成: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导致泥沙大量沉积,使河 床逐渐抬高,两岸河堤逐渐加高,形成悬河。长江水患的主要原因:自然原因:地形地貌因素影响:落差大,上游巨大的洪水来量和 中游过洪能力小(九曲回肠)的矛盾突出,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气候因素影响: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洪水 使平原湖区积水而无法排入长江,汛期以长江流域雨带的分布为转移。人为原因:上中游地区大面积过度砍伐森林,陡坡开荒,地表植 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恶化。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节洪峰的功能消弱。二)长江水患的治理:洪水成灾程度 减小与洪灾损失加大的趋势共存、洪水的地区组成复杂,需要采用综合措施来抵御洪水、蓄滞洪区是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蓄洪 不能避免、人类活动是影响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要处理好防洪要求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防洪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具体措施:a.严禁沿湖围垦,退耕还湖,疏浚湖泊,增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蓄容量;b.搞好分洪工程.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c.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d.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枢纽的拦洪治沙功能。第四章中国历史时期的 疆域变迁第一节 与疆域有关的几个概念。一、疆域:指一个国家或政权实体境界所达到的范围。二、领土:指以明确的主权为根据所 确定的范围,是指在一国主权之下的区域, 其所涉及的是一个立体空间, 包括陆地、 地表水的底床、 底土和上空, 界线明确。第二节 历 代疆域变迁概述。 (六)秦朝疆域:秦的版图东到海滨及朝鲜,西到临洮、羌中,北边据河为塞,南到象郡北向户。四、隋唐五代时期 : 隋结束了长达 200 多年的大混乱局面。其版图比汉朝有所收缩。但唐之后的领土重新达到阴山,在西北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管辖到今伊 朗)和北庭都护府,在朝鲜设置了安东都护府,在越南设置了安南都护府。唐朝强盛时的直辖版图小于汉代,如以羁縻府州范围而言, 第 页 共 11 页 4中国历史地理学 则大大超过汉代。不过唐朝四边的最大疆域并不在同一年。十三)隋朝疆域(十四)唐朝疆域(初期)唐中期疆域(十五)五代十国形 势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大混乱时期。五、宋辽金夏时期:公元十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下半叶,中国又一次出现了分裂政权。在中原的有 宋辽金夏,在边疆的有大理、土蕃、西州回鹘、哈喇汗国、西辽,漠北的蒙古悄然崛起。中国历史上第五次大混乱时期开始。 六、元 明清时期 :元王朝广义上(包括各汗国)的疆土面积北达俄罗斯北部、东至高丽、西起阿拉伯半岛、南抵爪哇。疆域之大,整个亚洲, 除一些岛国外,基本全是辖区。第三节 近代中国国土的沦丧 。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即从乾隆中叶到道光初是清朝疆域的 极盛时期。道光以后,外国势力不断侵入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中国 150 余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沙俄。1842 年英国强 占香港。1887 年葡萄牙强迫中国将澳门永租给葡萄牙。1895 年日本强占台湾和澎湖。 中国疆域形成的一些规律性认识:1、今天中国 疆域是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它是历史中国疆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2、不同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 统一疆域的形成,是中国疆域形成的物质基础。3、中国疆域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朝代更替和历代边疆政策的治理形式(中央集权的强化、 “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边疆的管理与开发、笼络少数民族上层、利用宗教 )等多种因素而演进的。 4、中国疆域是由中原和边疆 构成的,它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其形成过程中,汉族作出了主要的贡献,而少数民族为统一疆域的形成也作出了不可替 代的贡献。要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 5、历代统治者特别是一些杰出历史人物采取有效措施,顺应历史潮 流,巩固了中国的疆域。6、近代前期中国的落后腐败和列强不断侵略,导致了我国大片领土沦丧。政治稳定和国力强盛是维护疆域的 重要因素。7、“大一统”观念对中国疆域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要增强民族凝聚力,继承中华文化宝贵遗产,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第五章 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变迁第一节 中国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概述一、分封制与郡县制: (一)“九州”、“畿服制 ” 传 说中的“九州”、“畿服制 ”九州:“州”的本义是指水中之“高地”或“小岛”根据顾颉刚的解释,所谓的“州”为一般广大的区 域。 “九州”是古代传说中设置的九个州, 后代称中国。 畿服制 「畿」 是指王都周围的地方。 西周的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 , 侯”,其封地为“国”,“国”就是诸侯列国的都城。诸侯再将封地分给卿“大夫”,称“采邑”。大者为都,小者为邑。卿大夫又将 土地分给子孙和家臣,其身份为“士”,封地为“食田”(鄙) 。由此而形成了国——邑——鄙三级管理方式。 (二)郡县制的确立和行 政区划的形成:西周之前的分封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行政制度。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 制度。始于春秋,确立与战国,盛行于秦汉。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划。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授予对象及传承制度不同、职责范围 不同、封地或治地的方位不同、作用不同。秦全面推行郡县制,秦在郡下设县。秦朝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的意义:奠定了我国 2000 多年行政制度的基础。县制建立及历久不衰,为今天行政制 度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二.州郡时代——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 一)汉朝郡国并行,州、郡、县三级制:(二)三国两晋南 北 朝 地 方 行 政 制 度 : 州 郡 县 制 西晋州制、分封制:州以下为郡、县,即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并行分封制,东晋侨置州、郡、县:东晋沿袭 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南北朝州制的没落: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州制陷于混乱,走向衰落。侨置州郡:东晋、南朝时在其管 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的郡县。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不 分侨旧,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土断制度使政府增加了收入和兵源,加快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三.道路时代——隋唐五 代两宋时期:隋唐两朝州郡不断增多,因此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就必须设立新的机构,对地方行监察权。隋朝有刺史和司隶的名称。道 的名称原是南北朝时行军的编制,之后成为地方区划的名称,与汉代州的地位相类似。 (一)隋唐州制的末落及道、府制确立:隋朝州 制没落及唐代地方制度:道——州——县的建立。唐朝的道制、府制、节度使制、羁縻制度 1、隋朝州制末落:隋文帝 : 开皇三年“罢 天下诸郡”,存州、县复地方行政制为二级制。隋炀帝复废州改郡,以郡统县,并在郡上十五州部官员,恢复汗武帝时的虚三级制。全 国设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2、唐朝的道制:唐朝州郡之名更动不断,但是无论如何变动,名异而实同。唐朝的道制是仿效 汉代的刺史部发展而来的, 当时唐朝有 300 多个州, 为加强中央集权, 对地方行使监察权。 贞观设十道, 神龙二年 (706) 开始设置“十 , 道巡察使”、以后改称为“按察使”、“存抚使”、“采访处置使”、“观察使”等等。玄宗年间改 10 道为 15 道,每道设“采访处置 使”,并作为定制,长设不撤,有了固定的治所。唐玄宗时,分十道为十五道。山南道分为山南东西两道;江南道分为江南东、西和黔 中三道;两京附近增设京畿和都畿二道。作用:便于管理;加强东西京的地位;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管理。十五道既有定员又有驻地,标志 着唐代地方制度由虚三级制变成实三级制:道——州——县。3、唐朝的府制:唐朝的府制分三种: 京师和行所在府、都督府、都护府。 京师和行所在府: 目的是要提高京都地位,以区别于普通之州。唐太宗即位后,当时雍州是京师所在地,太宗下令凡是京师所在的州 一律称为府,改雍州为京兆府,洛州为东都所在地,改为河南府,并州是李渊起兵之地改为太原府,总共设十府。都督府:起自魏朝。 多设于经济发达地区及缘边战略要地。唐朝在国内重要地区设置都督府。武德七年(624)都督兼治军民,统辖数州,都督所在的州称 为都督府,其他州称之郡。贞观十三年(639)全国 42 个都督府,景云二年(711)为 24 个羁縻都督府。都护府: 都护府是一种特殊 的政区制度,始于汉代之西域都护府,多设在沿边地区,贞观十四年(640)唐灭高昌国,始设安西都护府,至中宗时置六大都护府。 都护府的长官为都护,都护府下辖都督府、州。4、唐朝的节度使制:唐朝的都督分为三种:使持节、持节、假节。表示权力的大小, 等级的不同。永徽年间,为了加强边防力量,凡是边境诸州,皆授予都督带使持节,以增加其权力,景云年间,节度使成为一种定制。 第 页 共 11 页 5中国历史地理学 此后,凡都督带使持节皆称为节度使。节度使制(十节度使) :河西节度使 卢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 朔方节度使 剑南节度使 陇右节度使 北庭节度使 安西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 平 岭南节度使。该制始行于边疆,后遍于内地。节度使势力大,总览财、政、军及监察大权,其发展导致了唐中央集权制度的衰亡及五代十国政治纷争局面的形成。5、唐朝的羁縻制度:羁縻制是一种在不破坏国家统一 的前提下,保留或基本保留少数民族地区政权和政治制度的政策措施。唐在周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羁縻府、州、县的地方行政制 度,任命其首领为长官,保留其社会政治形态,承认其独立或半独立的地位,但是军队必须由中央统一调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相当于 现在的自治区或自制州。 (二)宋朝路、州、县三级制。两宋时期实行路的建制。宋代的路和唐代的道在意义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 在实质上却有很大不同。唐朝的道先后设有按察、采访黜陟、观察等使,只是负责监察的责任,不能干预地方行政,更不过问金谷财货 的事务。 宋时路则具有实际权力。 1、“道”制的演变——“路”制 2、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道”制的演变——“路” 18 23(1085 年) 16(南 制:宋初仍行“道”制,分全国为十三道。至太宗淳化五年(994 年)废“道” 为“路”。真宗时,为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在一路中 设三司制度:转运使、安抚使、提点刑狱使。路、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一级行政区划:路:15 宋)二级行政区划:州(府、 军、 监)三级行政区划:县( 军、监)四.行省时代——元明清时期。元朝行省制与以往不同。它既 不是一个监察性质的区划,也不是纯粹地方行政的区划,而是中央政府的一个缩影,是中央王朝的派出机构,不仅用这种方法集权于中 央,行省的职权几乎完全代替了一地地方政府。 一)元朝的行政区划:时间----成吉思汗(公元 1206 建蒙古汗国)---忽必烈(公元 1271 改国号为元)共 260 多年的历史。 范围----东至海;西到东欧;南至今的越南,泰国的北部;北至北冰洋。 管辖方式---分为天子和四大汗国 两部分来管.省制的起源 1、三国时,魏曾设置有淮南行台省.2、金章宗时,有行省或行尚书省。元朝省制的划分(1.11 制)中央——1 个中书省 中书省又称“都省”,亦名“腹里”,管辖今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诸省(区)及河南省黄河以北。治大都(今北京) 。 地方——11 个行中书省:岭北行省 行省 辽阳行省 陕西行省 甘肃行省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 江西行省 湖广行省 四川行省 云南 征东行省。元朝省,路,州(府),县四级制。行省的职责--兼管军,政大事.路--比宋金时稍小,數目却多.分为上下两等:十万户以上的称为上路,以下的称为下路,战略地的除外.路一级的称总管府.府、州-- 地位比宋时高,直隶行省,与路的地位相同,称直隶府,州;隶于路者称为散府,散州;府之下领州,县,州下有属县. 县--有隶属州者,也有直隶于府和路者,还有州,路,府皆辖县者. (二)明朝的行政区划:三司的确立:都司、行都司、九边。省 制演变 :明初实行行省制。洪武九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成为明、清以后我国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 区。明朝划分为两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 。承宣布政使司:掌管一省的行政权 提刑按察使司:掌管一省 的刑名按劾之事都指挥使司:掌管一省的军事。 (三)清朝的行政区划:清朝“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清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实行的一种特殊政策,即是将其“土司”制度,改设州县,由中央派遣非世袭的“流官”管治。一方面,可将“化外”之民尽量纳入 土司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社会制度,加强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 发展及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团结。 (四)民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 1911——1949 第二节 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看书) 三、政区演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地方政区的主要职能是经济上职能,替中央或上级行政单位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生产;完成国家在 本行政区内赋税征收任务。历代封建统治者划分政区都多以经济指标来划分。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影响政区设置的空间变化态势 例如:唐宋以前北方地区政区数目多,幅员小,而南方地区政区数目小,幅员大。这主要是与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仍在黄河流域, 人口密度大相关。唐宋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南方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响应政区逐渐增多,这样在历史上,中 国南方地区的地方行政区比北方地区变速要大。四、政区演变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依民俗制州界原则,行政区与文化区契合。文化 心理状态对政区变迁的影响,文化的认同感的形成。行政区划建置和崇尚数字的关系。五、政区演变与中国历史地名的关系:关内、关 外 关内关外地理上的界定:一指函谷关 二指山海关.岭南: 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全境,以及湖 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秦末汉初,它是南越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是指五岭之南,五岭由 越城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 、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湖广”“湖广”一词多出现在和清朝有关的历史中。作为地 名,主要指湖北、湖南二地。湖广一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元朝。元朝设湖广行中书省,简称“湖广”、“湖广省”, ”、“湖广行省”, 辖长江以南、湖北、湖南大部、广西、海南全省、贵州大部、雷州半岛。小结:1、历代地方行政区域的演变分三个阶段:从秦灭六国 到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上可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公元前 221 年至公元 583 年,秦汉魏晋南 北朝时期,约 800 年。称郡县时代。第二个阶段是道路时代,即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 583 一 1276 年,约 700 年。第三个阶段是 元明清民国时期,从公元 1276 年至 1949 年,近 700 年,是行省时代。 2、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有如下规律:历代行政区划的建设, 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同一个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出由少逐渐变多的趋势、行政区划的变化,既发生在朝代与朝代之间,也发生在 一个朝代之内、行政区划的变化,以最高一级最频繁,最低一级最稳定、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行政制,在地方行政区划体系中,往往处 在最低一级、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从秦朝至清朝,分三个时期、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六章 中 国历史时期经济与人口的变迁第一节 历史时期经济区域的变迁。一、原始农业起源与早期农业发达区: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经济区 域的形成是由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土壤、气候和资源等)和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等)两大 第 页 共 11 页 6中国历史地理学 因素决定的,它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夏商周时期“三河”成为最早开发的农 耕区。四大经济区域: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江南。从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已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 点: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1.人口 的不断增加: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 2000 万至清末增加到 4 亿。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 120 斤,明 清中上地亩产 150-200 斤。人口增加与粮 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势。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东 汉末年北方连年战乱使人口与劳动力锐减, 虽然隋唐统一后黄河流域经济逐渐复兴, 但“安史之乱”与“靖康之难”再度导致人口流失、 经济衰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汉代长江流域经济仍很落后,北方的历次战乱为长 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供了契机,至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供给地。在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进程 中,开发顺序为:1.上游成都平原。2.下游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 3.中游江汉平原。唐宋时期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全国主要的粮食输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明清时期江汉平原为全国主要粮食输出地,民谚改有“湖广熟,天下足”。荆 江是长江的一段,近洞庭湖,河道弯曲,容易泛滥。荆江大堤,始建于东晋。大堤的修成有力的防止了当时的洪灾。南北朝时期,江南 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山区的农业开发:中国山地面积占 2/3 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区开发进 程较慢。在山区开发中经历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2.隋唐两宋时期:东南丘陵人口 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区相继得到 大规模开发。(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1、初步开发: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 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进一步开发 :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完整的作 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出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建康) ,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 ,扬州成为全国经济 中心。3、重心转移完成 :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 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二)经济重心变迁的表现:关中、中原地区——》江南:①江南土地大量开垦;②耕作技术进步(曲辕犁、 稻麦复种制、筒车);③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④农作物品种增多; ⑤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较 晚,宋代这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稍有改善,明清时期进入全面开发。山区的农业开发: 中国山地面积占 2/3 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 区开发进程较慢。在山区开发中经历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2.隋唐两宋时期:东 南丘陵人口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 区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发。 (三)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原因: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是造成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天地生(天 文、地球、生物)背景来看,东亚大陆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化,中国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两者的碰撞造成区位适宜性互动,这便使 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呈现为一种不可逆转性。一是由于北方成为文明中心后,过度垦植和频繁战火破坏了良好的植被,造成水土流 失和黄河肆虐,人民流离失所。二是由于气候的变迁,从距今三千年起,中国大陆的气候逐渐变冷变干旱,使北方草木萧杀,灾害增加, 而南方则更适于人类活动。三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侵扰,迫使北方王朝经常南迁,偏安一隅,从建都南京的六朝一直到南宋 偏安,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才逐渐使长江流域高度开发,超过了北方。四是由于铁器时代的到来,铁器大致产生于战国时代,有了铁器 和牛耕,才能高效地在长江流域的红土层上耕作。 气候变迁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四)经济重心南移影响:1、城市的繁荣。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贸易往 来频繁。2、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3、经济重心和政治军事重心分离,由此促使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的发展 (漕运)三、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种类的变迁:种植制度1 .短期和定期的轮荒耕作制:夏商周三代实行。2 .土地连作制的 确立:春秋战国开始。3 .黄河流域两年三熟制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在华北局部地方,以冬小麦为核心与粟、豆、麻等作物进行 轮作。4. 长江流域一年两熟制的出现:北宋时期长江流域出现一年两熟,主要为稻、麦轮作。水稻一年两熟即双季稻出现在清朝,双 季稻出现前有再生稻与间作稻,均为一年一熟作物。中国古代农作物种类:1. 史前时期的主要农作物:粟、黍、稻。2. 春秋战国时期 的主要农作物:禾、黍、稻、麻、菽、麦、大麦。3. 秦汉时期主要农作物新出现农作物品种:水稻出现粳、籼、糯等种类。芝麻传入 中国。4. 魏晋南北朝至宋元时期新出现农作物品种:北朝:高梁、荞麦。宋朝:占城稻。魏晋:苎麻。元代:棉。5. 明清时期新出现 农作物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四、近现代中国经济区域的演变:(一)近代中国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太湖平原地 区、江汉平原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淮黄海平原等地区 (二)现代中国经济的时空演变:国土整治与经济区划。十 一个“五年计划”的历程 国土整治的重点区域1.经济发达带(区):每个国土基本整治区内部都存在经济发达带(区), 对经济发达带进行 整治既可加快发展速度,又能避免环境破坏和污染。 2.环境失调或利用不当或开发潜力大的农业区: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显著,因 此这类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且目前大多处于环境破坏和恶化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其整治也可分三个阶段进行。3.重点流域开发 区:针对流域内的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水利资源进行全面评价、结合防洪、灌溉等方面制定阶段性和梯级性开发规划方案。依据流域 内的农业和矿产资源、经济开发现状,拟订该流域的工农业、交通和居民点的发展规划方案。4.矿产资源开发区:中国综合经济区划的 几种方案中国在1949年以后实行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划分了6大经济协作区——东北区、华北区、西北区、 第 页 共 11 页 7中国历史地理学 华东区、中南区、西南区。 第二节 历史时期人口与移民一、中国人口空间发展与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 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对气候依赖性极强的 体现。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 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 :一、 北宋以前——北多南少 二、 北宋至明朝—— 北少南多三、 清期—— 南 北均匀 :中国人口迁移阶段及其特点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可分四段时期:(一)先秦:迁移范围小而速度慢(二)秦到元:北方 游牧民族南下黄河流 域和北方汉族南下长江流域(三)明到太平天国:向山区和边缘 大移动不多见(四)之后:填补空白迁移 东 北台湾大移民、海外移民高潮 。人口迁移类型:(一)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汉族自发性) (二)政府强制内聚型移民(三)东西向 渗透型移民(四)由内地向边疆开发型迁移(五)东南沿海向海外移民(六)北方少数民族南迁、西迁(七)南方非汉族退却型迁移三 次人口南迁高潮。两晋之际的第一次高潮(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唐朝中期的第二次高潮(安史之乱)两宋之际的第三次高潮(靖康之 乱)中原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出现的原因:西晋的八王之乱及各族统治者的相互争杀,是北方陷入长期的混战之中,民不聊生。 中原人 口的三次南迁:从公元316年到439年的120多年中,内迁的少数民族和汉族先后在黄河流域建立了16个国家,史称十六国。中原人口南迁 的第三次高潮. 中原地区人口外流原因: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 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繁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 大量人口南迁给江南带来的改变:1、为江南开发增加了大量的劳动人力,江南经济实力大为提高。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技术,改变了南方落后的面貌。3、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4、促进了江南的民族融合。第七章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 1、 历史城市地理 的概念:研究历史时期城市的产生、形成、发展及其变化与地理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时间上,城市有其过去的历史、现在与未来 的发展在空间上,城市内涵有三大部分: 自然环境、 人口与功能。第二节 中国城市史地沿革二、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1、 第一阶段(战 国至南北朝时期) (1)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制约(2)城市兴起和发展的途径:早期的侯国都邑发展而来、由各级行政区治 所发展而来、由水陆交通枢纽或河川渡口、江河湖海交汇点的城邑发展而来、由关隘要塞或边防重地所筑城邑发展而来。2、第二阶段 (隋唐至清末):城市的发展多呈不平衡状态,其趋势是南方逐渐代替北方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出现了中原、吴越江浙、珠江三角洲 和川西平原为中心的几个城市密集区。以手工业和商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不断兴起,逐渐改变原有城市多在行政中心地区的状况,开始了 城市因综合因素普遍发展、繁荣的时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隋唐至五代时期、辽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第四节 都城的历史变迁: 都城建设中的礼制规章和平面格局的特点:都城的建筑位置、城区面积、城门数目、城墙高度、城内建筑物类型、市场位置、道路宽窄 等都有严格规定,不得违背。都城平面格局的特点 1、整齐划一,多是由南北、东西向道路组成方直平整的棋盘方格式的道路、居住系 统,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2、中轴线纵贯全城,形成对称为二的格局。城市整体上分为皇城、内城、外城三个相对封闭式的独立系统。 3、宫殿为城市主体,一般居中、居高,占据城市要害部分。4、宫殿建筑高台化,既为防潮,也为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在建筑风格上, 宫府官衙都是雕龙画风的砖木斗拱式结构的殿堂楼室。一.疆域:一个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境界所达到的范围,而领土则是指在一国主权之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 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1.领土是以明确的主权为根据的,但疆域所指的境界就不一定有非常 第 页 共 11 页 8中国历史地理学 完全的主权归属。2..疆域一般只指表层的陆地和水面,不像领土这样延伸到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 3、领土一般有明确的界线, 即使是一些未定的和有争议的地区,争议双方总有各自的界线。而疆域的界线却往往很不明确。4、领土的拥有者一般都有明确的领土 意识,疆域的拥有者却未必有这样一种主权意识,而往往根据各自的标准来决定哪里属于自己的疆域。二.疆域的主要类型(1)正式 行政区(2)特殊行政区(3)军事驻防、屯垦区(4)民族或地方自治地区(5)实际统治区三.·(1)先秦及秦时期的政区:从分封制 到郡县制1 九州制与畿服制(先秦时期)2 分封制的特征(1)严格的等级特征(2)逐层分封(3)体现了严格的宗法制度3 郡县制的 产生与发展--春秋时期。晋国(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县高于郡。战国时期:以郡统县。郡县制特点: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不 再世袭,不食封邑,发给俸禄,奉行统一的政令。·(2)汉魏六朝时期的政区:由郡国并行制到州制的创立及其演变1 西汉时期分封、 郡县并存,州制的创立(1)分封制的再现(2)汉代郡县制的发展(3)州制的创立·(3)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政区:道、路的相继出 现及其演变1 隋代政区体制的改革2 唐代新政区体制的建立(1)州县制(2)新的监察区——道(3)都督府(4)新的政区的形成—— 道(方镇)3 两宋时期路、府、县三级制(4)辽的地方行政制度:道州县制(5)元明清民国时期的政区:行省制1 元朝行省制的确立 与省、路、州、县政区体系。行省制的确立。纷繁复杂的政区体系2 明代行省制的改革与政区体系的调整。明代行省制的改革。明代政 区体系的调整3 清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发展: 省制的变化。 府县政区的发展。 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与区划4 中华民国时期政区体制的变革。 政区体系的改革。省级政区的调整。市的产生与发展。自治区四.·五、政区演变的规律1古代的行政区划,经历了由分土而治到分民 而治的过程。2近2000年的时期内, 行政区划出现了郡县时代 (秦至魏晋南北朝的郡县二级制) 道路时代 、 (唐宋时期的道州县三级制)、 行省时代(元明清以来的省府县三级制)三个阶段。3行政区划的层级变化呈现为由高降低的规律。高层政区幅员渐减,数目次第增多, 级别逐渐下降,最后归于灭亡。4行政机构由虚入实。5县的数目相对稳定,从秦到清,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展,县级政区数量增加了50%。 五.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关系1.山川形便、犬牙交错。大的政区划分与山川,秦汉重合,魏晋背离,隋唐重合,宋元背离,明清 渐趋重合。县基本与自然区重合。因为县级行政区设立的目的就是理民征赋。遵循山川形便原则划分政区疆界,有利于农业生产和抵抗 自然灾害,客观上顺应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内部交通、经济 交流的形成一级文化上的认同也有好处。但是,一个以加强 中央集权为首要任务的政权,往往考虑犬牙交错,刻意使行政区域自然区不重合,地方割据势力较少出现。 七. ·二、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规律及趋势 1 规律: (1) 寒冷期越来越长、越来越冷,而温暖期越来越短、越来越冷。 (2)以隋唐为 界,前期温暖湿润,后期寒冷干燥。 八.(二)历史时期的植被变迁(森林植被)1 黄河中游和华北地区森林变迁:黄河中游地区森林的破坏分为四个时期:西周至战国、 · 秦汉至北朝、唐宋时代、明清至解放前夕。黄河中下游地区森林受到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黄河流域森林资源的丧失原因: 五千年来人 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九. ·一、历史时期黄河水系的变迁 1.黄河发源于卡日曲,内蒙古托克托上为上游,河南孟津(也有认为是河南桃花峪)下为下游。2. 探源黄河经过(1)若依据“河源唯远”的原则 ,在 3 条源流中以卡日曲最长(190.1 千米) ,它比玛曲(171.5 千米)长 18.6 千米,因此 也有主张以卡日曲作为黄河正源。中国水利部及黄河水利委员会仍以玛曲为黄河正源。 (2) 《山海经》《尔雅》的认识河出昆仑。 、 (3) 晋代张华《博物志》 :源出星宿。 (4)1315 年潘昂霄根据都实的调查写成《河源志》一书,明确指出黄河发源于星宿海西南百余里处, 该处有“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余”(5)明代《望河源》 。 ,河源为卡日曲。 (6)1978 年,确认卡日曲为黄河正源,扎陵湖在上,鄂 陵湖在下。 · (二)中下游河道变迁 1. 战国时期大规模修筑堤防,河道相对稳定。2. 周定王五年黄河发生第一次大改道。3. 王莽始建国三年, 黄河发生第二次大改道。4.北宋庆历八年,黄河第三次改道。5.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第四次改道。6.明弘治中至咸丰河道(第五次 改道)7.清咸丰五年以后河道(第六次改道)8.余论:改道原因及其影响。自然方面的原因: (1)地形、地貌原因:华北平原落差较 缓(2)黄河流域降水集中(3)黄土高原泥沙多。社会方面的原因: (1)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2)历代统治者治黄失策(3)对堤防人 为破坏。影响: (1)严重水灾; (2)沙灾; (3)破坏黄河淮海平原上原有水系面貌;9 对黄河的治理(1)治理河段:全河派、下游派(2) 治理措施:疏导、堵塞(3)治理脉络:独流、分流(4)治理对象:治水、治沙 十.·二、影响历史时期沙漠化的因素: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历史时期西北地区沙漠化关系十分密切。丝绸之路越兴盛,沙漠化越严 重,丝绸之路越衰落,沙漠化越轻。总的来看,汉唐西北丝绸之路分成天山北道和天山南道。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历史气候 变化而来的沙漠化推移关系最密切。 十一.〃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迁徙 1.特点:以秦淮为界,估计三国时期南北的实际人口比例已经大体相等。西晋末年,出 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打规模人口迁徙。 明清时期人口迁徙大致表现为四种形式:一是向海外移民。二是向山区进发。三是向边区迁 第 页 共 11 页 9中国历史地理学 徙。四是向城市迁徙。2.总结:1 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六个阶段 2 各阶段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增加的幅度则越来越大。3 从人口的 地理分布来看,在唐代安史之乱以前,秦淮以北的人口比重超过南方。 十二.〃 中国历史上经济区域的发展演变一、先秦时期的农耕地区 1、原始时期:黄河流域是我国原始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也 是当时最主要的农业区。长江流域也是我国原始农业的一个主要分布区。2、夏代:夏代垦耕的土地只限于都邑附近,呈斑状分布。3、 商代:商代的主要农业区依然在黄河下游地区,向东、向北、向南扩展。4、西周:西周主要农业区还是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商代的 基础上向西扩展到关中的泾渭流域。5、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以原有的农业区为基础,通过不断开拓耕地,农区面积不断扩大,从而形 成了四个主要农业区:关中农业区;关东农业区;江淮农业区;成都平原农业区。二、秦汉时期的经济区域及发展农业区:1 秦汉时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继续向前发展,这样就更增大了它和其他地区的差别。2 成都平原是战国以来的老农业区,在秦汉时期有所发展 扩大和加强。 江淮农业区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秦汉政府还发展边区、 3 4 尤其是西北地区的农业经济, 是西北的黄土高原、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河套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辽河下游平原成为新的农业区。手工业区:秦汉时期,纺织业 最兴盛的当首推黄河下游的齐鲁地区。商业区:就经济都会的分布来看,黄河中下游地区、尤其是黄河下游平原所处的关东地区要占绝 大多数,而且号称“天下之中”的经济中心陶业位于关东地区。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的破坏与江南经济的发展。三个富庶 地区:太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成都平原地区。经济都市:建康、江陵、成都等。五、唐中叶以后经济中心的南移 1 黄河流域富庶经 济区经过唐朝后期和五代的相机摧残后,到北宋曾得到一定程度的回复,但未回到隋唐前期那样的富庶。农田荒芜、人口减少、水利设 施破坏,生态环境恶化 2 经济中心南移:农业、手工业(纺织业、制茶业、制瓷业、盐、铁) 、商业 十三.〃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一、秦汉时期的交通网: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按照“车同轨”的要求,大规模的修整道路,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出去,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标准化的、完整的交通体系。秦王朝交通网的布局是十分严密的,它奠定了我国陆路 交通的基础。 ·二、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 1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始于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公元前 2 世纪,为了联络移居阿 姆河流域的大月氏共击匈奴,汉武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而正式开通了东西了之间的道路,由于这条道路以运销中国内地的丝绸 而闻名于世,故称“丝绸之路” 。它促进了东西方政治文化交流。路线:长安西行—河西走廊—(南)—昆仑山北麓西行(北)—天山 南路,到达西域。 十四. ·一、大运河的开凿及发展:北宋的通漕四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汴渠。二.历史时期海上交通的发展:郑和下西洋: 郑和从永乐三年(1405 年)到宣德八年 (1433 年),先后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横渡印度洋,航行到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七次远航 都是从刘家港起航,一直航行到爪哇的新村港,然后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斯里兰卡和印度。郑和七次下夕阳标志着我图的航海事业发 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十五.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与分布: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郡治、县治十六. ·二、古代城市 的选址原则:1 优越的地理环境 2 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 3 重要的军事、政治地位 4 便利的交通条件 5 悠久的历史文化.第页 共 11 页10中国历史地理学 前 3000——前 1000 第一个温 暖期 年左右, 相当于半坡 ——夏商时期 时长:2000 年在我国北起黑龙江、 南至 长江流域以南, 西至天山 南北、 云贵高原和西藏高 原的广大范围内, 都处在 较今温暖湿润的气候环 境中。1 半坡亚热带动物骨骼 2 河南之“豫” 3 竹类在黄河流域很普遍 黄河流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 C, 月份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1 3-5 C 长江流域年均温高 2-3 C 1 汉江两次结冰( 《竹书纪年》 ) 2 彬地比现在冷( 《诗经》 )。 。 。第一个寒 冷期前 1000 年左右—— 前 850 年左右, 西周 时期 时长:200 年气候比现在冷第二个温 暖期前 770-公元初,春 秋、战国、秦、西汉 末年 时长:800 年气候比现在温暖得 多 象群退居淮南1 黄河流域冬天结冰期短( 《春秋》记载鲁国无冰) 2 梅树与竹类分布广泛《左传》诗经》 ( 《 多次提到梅,史记· 《 货 殖列传》记载“渭川千亩竹” ) 3 汉武帝时上林苑种活荔枝。《三辅黄图》 ( )第二个寒 冷期公元初-600 年,东 汉、魏晋南北朝 时长:600 年气候比现在冷 淮河封冻1 洛阳晚春有下霜降雪的记载 2 淮河第一次结冰( 《三国志》 ) 3 南京有冰房(南京的冬天比现在冷 2 C 左右) 4 杏花盛开和枣树发芽比现在晚 15-20 天( 《齐民要术》 )。第三个温 暖期公 元 600 年 -1000 年, 隋代开始至北宋 初年 时长:400 年唐代长安比现在西 安地区温暖多 象群退居江南1 长安连续多年冬天无雪、无冰 2 长安有梅树和柑橘的种植第三个寒 冷期公元 1000-1200 年左 右,两宋时代 时长:200 年 太湖封冻1 北方无梅花,王安石:北认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2 12 世纪太湖结冰,冰层坚厚,可以行车(1111 年) 3 太湖西山的柑橘全部冻死 4 杭州冬天降雪频仍 5 12 世纪福州荔枝损失惨重(1110 年、1178 年)第四个温 暖期1200-1300,南宋中 叶到元初 时长:100 年温暖程度不如前几 次那么明显1 北京的物候大致与现在相同 2 十三世纪初,杭州有四年的冬天无雪 3 元初,黄河流域的竹子生长恢复到唐代规模 1 太湖结冰 16 次,鄱阳湖结冰 6 次,洞庭湖结冰 9 次,汉水第四个寒 冷期1400 年-1900 年, 明 清时期 时长:500 年 长江封冻结冰 19 次,淮河结冰 14 次,近海热带地区降雪落霜 47 次 2 十七世纪中叶,天津一带的运河冰封期一年有 107 天,现 在 56 天第页 共 11 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