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档案管理

(一)、提高电子医疗档案质量必须提高病历质量

电子医疗档案是由形成的病历材料转化而来的,而这些病历材料则是在诊疗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病历材料和主观病历材料。由此可见,病历是电子医疗档案工作的基础,电子医疗档案工作是诊疗工作的延续和发展。主客观病历资料直接影响电子医疗档案工作的质量,而电子医疗档案对将来医疗机构举证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明确提出书写病历要客观、及时、准确、完整、认真。

2、客观:是指禁止任何人涂改、伪造病历。

2、及时:是指要求医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内容的书写。

3、准确:是指首次病程记录时要询问清楚,科学分析,前后一致。按规定格式修改常规的医学术语错误和补充内容,保证病历资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4、认真:是指对病历的书写质量要严格管理,坚决解决“草书”问题。

(二)、提高电子医疗档案质量必须加强电子医疗档案管理

加强电子医疗档案管理包括以下诸多方面:例如电子医疗档案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管理制度的完善。

1、机构:为强化管理,防止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隐患,应指定主管领导、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病历的组卷y王档管理、保存、借阅等。

2、人员:医疗机构应当有专职人员进行病历档案管理。该人员除懂医学专业外,还要有档案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因为电子医疗档案管理工作者除要严把病历书写质量关外,还要具体操作电子医疗档案的组卷、归档、流程、跟踪、信息统计分析、保管和对医院内外服务。

3、制度:与文书档案不同,电子医疗档案形成周期短,病历材料的归档时间难以确定。因此,不宜采用一年一度的归档方法。

四、新时期医疗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

(一)、人才的培养

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不单纯限于对病历档案的收集、保管、编目、统计,而是医院的信息中心。要求病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例如医学基础知识、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等多种边缘学科,使之能够与高科技的信息融为一体, 因此发展病历档案管理教育已成为必行之势。

1、在院校设置病历档案管理专业,培养现代化、专业化的病历档案管理人才。

2、对在职病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在职培训、离职培训等。培训班应在国家教委、卫生部门、档案部门等领导下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培训内容重点应以医学、档案管理学、病历档案管理现代手段应用等为基础。

3、定期举办全国或省(市)的病历档案管理学术交流活动,开阔病历档案

管理人员的眼界,更新专业知识。

4、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应在提高病历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对在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应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5、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与中国的特点相结合,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病历档案管理的需要,

(二)、设定病历档案管理中的一些国家标准

1、建立详细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和中毒损伤外部原因标准。

2、建立主要检查和治疗项目的统一数据库。

3、全国使用统一的病历档案管理软件。

4、建立全国各医院计算机网络。

(三)、按工作职能不同合理分设各专业组

1、住院病历档案组:主要负责回收、整理、装订、补缺补漏、病历档案的各种登记、借阅、归档、保管、统计等。

2、编目组:主要负责出院病历档案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的分类、编目、编码工作,做好检索工作。

3、质量控制组:主要负责制订切实可行的病历档案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对医务人员开展病历档案质量教育,以病例质量为单元,做好病种质量的管理,以多种形式强化病历档案书写的要求和规定,认真检查病历档案书写质量。

4、随诊组:主要负责病人的随诊管理,如通讯随诊、反馈信件、医疗咨询、社区服务等。

5、计算机组:主要负责建立全院联网,组织全院会诊和病历档案的讨论,如条件允许,可实现全国联网和与国外联网,逐步向电子病历过渡。

(四)、建立严格的病历档案质量管理体系

1、在医院设立病历档案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并提出行之有效意见。

2、制定确实可行的病历档案质量管理标准的评价方法。

3、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开展病历档案质量的教育。

(五)、出版病历档案管理书籍

由卫生部组织病历档案管理界专家,把几十年来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国外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加以系统总结提高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并编辑出版一套有权威的病历档案管理书籍,这将对我国病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一个较好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建立电子病历档案,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

1、在做好医疗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同时,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利数据,避免资源浪费,达到信息共享。

2、建立电子病历档案的文本格式和数据格式采录过程中,必须采纳国际标准或国内统一标准。

3、基于电子病历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及完整性有待加强,可以选择有实力的和代表性

的医院及地区进行示范,进一步研究确定。

4、做好电子病历档案的技术处理工作:由于电子病历档案文件更改、复制非常容易,失去了原件和文件形式上的依据性,要鉴定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和制度的支持。

(七)、全国病历档案管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这将为广大医患提供方便。

1、全国电子医疗档案管理联网目前国内没有实现,但其具有可操作、便捷、传输迅速、利用广泛、网络化通讯等优势,能极大方便病人查阅以及达到更大范围的及至全球的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

2、现代化网络技术带来快捷和方便,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作用,做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给病人带来最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网络安全问题和法律问题。

(八)、彻底改变保管状态

医疗档案的价值作用,已不单局限于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医疗档案已从医院走向社会的多个行业,医疗档案被广泛利用,体现了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体现了公民法律意识不断的增强,也显示了医疗档案资料在当今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目前病历档案管理仍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要尽快改变现状,健全机制,促进利用,加强社会对医学档案住处的感知和摄取。

(一)、提高电子医疗档案质量必须提高病历质量

电子医疗档案是由形成的病历材料转化而来的,而这些病历材料则是在诊疗过程中形成的客观病历材料和主观病历材料。由此可见,病历是电子医疗档案工作的基础,电子医疗档案工作是诊疗工作的延续和发展。主客观病历资料直接影响电子医疗档案工作的质量,而电子医疗档案对将来医疗机构举证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明确提出书写病历要客观、及时、准确、完整、认真。

2、客观:是指禁止任何人涂改、伪造病历。

2、及时:是指要求医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病历内容的书写。

3、准确:是指首次病程记录时要询问清楚,科学分析,前后一致。按规定格式修改常规的医学术语错误和补充内容,保证病历资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4、认真:是指对病历的书写质量要严格管理,坚决解决“草书”问题。

(二)、提高电子医疗档案质量必须加强电子医疗档案管理

加强电子医疗档案管理包括以下诸多方面:例如电子医疗档案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管理制度的完善。

1、机构:为强化管理,防止推诿扯皮责任不清等隐患,应指定主管领导、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病历的组卷y王档管理、保存、借阅等。

2、人员:医疗机构应当有专职人员进行病历档案管理。该人员除懂医学专业外,还要有档案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因为电子医疗档案管理工作者除要严把病历书写质量关外,还要具体操作电子医疗档案的组卷、归档、流程、跟踪、信息统计分析、保管和对医院内外服务。

3、制度:与文书档案不同,电子医疗档案形成周期短,病历材料的归档时间难以确定。因此,不宜采用一年一度的归档方法。

四、新时期医疗病历档案管理的发展

(一)、人才的培养

病历档案管理工作不单纯限于对病历档案的收集、保管、编目、统计,而是医院的信息中心。要求病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例如医学基础知识、档案管理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等多种边缘学科,使之能够与高科技的信息融为一体, 因此发展病历档案管理教育已成为必行之势。

1、在院校设置病历档案管理专业,培养现代化、专业化的病历档案管理人才。

2、对在职病历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在职培训、离职培训等。培训班应在国家教委、卫生部门、档案部门等领导下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培训内容重点应以医学、档案管理学、病历档案管理现代手段应用等为基础。

3、定期举办全国或省(市)的病历档案管理学术交流活动,开阔病历档案

管理人员的眼界,更新专业知识。

4、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应在提高病历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注重对在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求从业人员应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5、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并与中国的特点相结合,培养出新一代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现代病历档案管理的需要,

(二)、设定病历档案管理中的一些国家标准

1、建立详细疾病名称、手术名称和中毒损伤外部原因标准。

2、建立主要检查和治疗项目的统一数据库。

3、全国使用统一的病历档案管理软件。

4、建立全国各医院计算机网络。

(三)、按工作职能不同合理分设各专业组

1、住院病历档案组:主要负责回收、整理、装订、补缺补漏、病历档案的各种登记、借阅、归档、保管、统计等。

2、编目组:主要负责出院病历档案的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名称的分类、编目、编码工作,做好检索工作。

3、质量控制组:主要负责制订切实可行的病历档案质量标准及其评价方法,对医务人员开展病历档案质量教育,以病例质量为单元,做好病种质量的管理,以多种形式强化病历档案书写的要求和规定,认真检查病历档案书写质量。

4、随诊组:主要负责病人的随诊管理,如通讯随诊、反馈信件、医疗咨询、社区服务等。

5、计算机组:主要负责建立全院联网,组织全院会诊和病历档案的讨论,如条件允许,可实现全国联网和与国外联网,逐步向电子病历过渡。

(四)、建立严格的病历档案质量管理体系

1、在医院设立病历档案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并提出行之有效意见。

2、制定确实可行的病历档案质量管理标准的评价方法。

3、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开展病历档案质量的教育。

(五)、出版病历档案管理书籍

由卫生部组织病历档案管理界专家,把几十年来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国外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加以系统总结提高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并编辑出版一套有权威的病历档案管理书籍,这将对我国病历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一个较好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建立电子病历档案,彻底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

1、在做好医疗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同时,为国家有关决策部门提供有利数据,避免资源浪费,达到信息共享。

2、建立电子病历档案的文本格式和数据格式采录过程中,必须采纳国际标准或国内统一标准。

3、基于电子病历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及完整性有待加强,可以选择有实力的和代表性

的医院及地区进行示范,进一步研究确定。

4、做好电子病历档案的技术处理工作:由于电子病历档案文件更改、复制非常容易,失去了原件和文件形式上的依据性,要鉴定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和制度的支持。

(七)、全国病历档案管理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这将为广大医患提供方便。

1、全国电子医疗档案管理联网目前国内没有实现,但其具有可操作、便捷、传输迅速、利用广泛、网络化通讯等优势,能极大方便病人查阅以及达到更大范围的及至全球的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时代的发展方向。

2、现代化网络技术带来快捷和方便,最大限度发挥信息资源作用,做到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给病人带来最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网络安全问题和法律问题。

(八)、彻底改变保管状态

医疗档案的价值作用,已不单局限于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医疗档案已从医院走向社会的多个行业,医疗档案被广泛利用,体现了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体现了公民法律意识不断的增强,也显示了医疗档案资料在当今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目前病历档案管理仍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要尽快改变现状,健全机制,促进利用,加强社会对医学档案住处的感知和摄取。


相关文章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1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7月26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主任:李斌 2016年9月25日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 ...查看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是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9月25日发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查看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 医疗器械采购管理制度 1.目的:加强医疗器械采购管理,保障购进的医疗器械满足规定要求. 2.制定制度依据: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医疗器械流通法律.行政规章. 3.适用范围:医疗器械采购控制与管理. 4.内容: 4.1 ...查看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50号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公布,自201 ...查看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7年5月修改)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2000年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6号公布 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根据2017年5月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 ...查看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试题库一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考试题库 1.请问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从什么时候开始施行? 答案: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从2014年6月1日起开始施行. 2.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 ...查看


  • 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 北京市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降低医疗器械临床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贯彻落实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 ...查看


  • [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www.moh.gov.cn 卫医管发[201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医疗器 ...查看


  • 制度(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 一. 目的:为明确本企业经营质量管理的总体质量方针和所追求的管理目标, 特制定本制度. 二. 依据: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医 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 ...查看


  • 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规定
  •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总局局令第8号) 2014年07月30日 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 8 号 <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4年6月27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