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工商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学员姓名 王芳 学号 S087010269

入学时间 2008 年 秋 季

指导老师 胡正琴 职称 讲师

试点学校 句容电大

浅析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影响

句容电大工商管理08秋 王芳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能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满足市场经济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优势。本文从当今社会状况与企业需求出发,结合工商管理理论,浅析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 工商管理人才 社会需求 素质 竞争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预示着我国的企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于工商管理者的素质水平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表面上企业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工商管理人才如何运用手中有限的资源,挖掘企业的潜力,创造出比对手更大财富的一场比拼。因此,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在一定成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中,研究其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社会状况与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管理的到来,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协调经济活动过程的手段—管理,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应用,特别是知识的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驱动作用,未来社会的经济是不断创新的经济。要与此相适应,那未来社会的管理也是不断创新的管理。面对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应加紧建设创新体系,而这种创新体系的建立,归根结底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

(二)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管理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过程,不能不带有本国和本民族的特点,管理在保留了民族优秀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进程加快,将逐渐突破历史的、民族的、狭隘性的限制,逐

步趋同于国际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三)对信息的占有、分析及决策能力

在信息社会,决策的科学性主要取决于判断的准确性,而判断的准确性则主要取决于所获取和掌握信息的质量。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整理分析信息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决策。因此,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和运用各种信息,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手段和工具将是工商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四)管理从规范化向艺术化的转变

在急剧变化的年代里,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先前建立的旧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先前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被动服从将逐步过度到主动适应与创造。管理过程主要在于个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发性,实现了人性化管理。

(五)跨文化管理

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管理活动与不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在跨文化的管理中,文化的相互融合是必然的选择,各国在保持本土优秀文化基础上,兼容其他外来文化并不断创新,建立既有自己特色有充分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模式。

总之,未来管理环境的变化,就必然要求管理人才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从人才素质的概念来说,主要表现在:品德、业务、胆略、学识、生理和心理等多个方面。

二、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一)想道德素质

在人的几种组成因素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1. 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

2. 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要求也就越高。2l 世纪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国际意识(包括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国际态度(关心地球、关心人类;适应变化、创造未来;公平竞争、互爱合作;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商业道德,是商业领域中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这不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关系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将要步入商业领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基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素质,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步和财富的高速增长,科学教育倍受青睐,人文教育则受到了冷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由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工商管理类人才首先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其次要学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导向。只有具备了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才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才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工商管理人才服务于社会的特殊本领。工商管理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持续一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

2. 具有信息能力。随着杜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马俱乐部成员E .拉兹洛在《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必须提高社会有机体对其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信息观念,具有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道德,从而使信息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3. 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企业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管理类人才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企业,经验欠缺。尽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各国的国情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创新尤为重要。一方面对根源于我国自身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对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本土化”,使之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于是,这也就需要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的活动领域、交往范围、生存空间日益增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普遍。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指出“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书面或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外语技巧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具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合作的能力。从而能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活动中有效地展开工作。

5. 经营管理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市场机会的能力,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的能力,进行经济核算的能力。

6. 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世界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都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管理者只有持肯定变化的态度,具有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预测的能力,才能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列,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系列稳定的心理要素的结合。心理素质可以分为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其中智力素质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构成。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中的心理素质则侧重于非智力素质。

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它具有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高压力的特点。而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心理发展具有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明显、感情强烈、情感不稳定的特征。这就使得工商管理类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

1. 较高的情商。情商,即情绪智力。此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伊尔提出。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情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能力。

2.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挫折容忍力。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时刻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危机感。人们在很多时候,都要面临挫折和失败。焦虑、忧虑情绪的蔓延、挫折感的产生、会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严重时会使人心理失衡。现代人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兴趣、更坚韧的意志、更乐观的人生态度。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力、调控力。从理智上正确对待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扰和挫折,加强自我调节,培养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积极、勇敢地迎接挑战、战胜挑战。

3. 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人格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气质和认知风格并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它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自我调控系统则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保证人格的完整,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产生正确的对待挫折的态度。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 增强国际竞争意识。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规模的日益扩大,世界经济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国际化、集团化,使得各专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培养既懂得企业管理又有全球意识,懂得国际管理人才已是世界一大趋势。

5. 具有国际环境意识。“全球问题,是指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战争、自然资源与能源缺乏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它不仅严重破坏当代人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可能对未来人类的生存产生极大威胁。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重化,全球教育被提出,人们应该跳出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要关心全球命运,关心地球上的生存条件。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具有全球合作精神,共同携手为解决全球同题而努力。

(五)身体素质

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充分显露跨世纪人才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三、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对企业的影响

(一)关系到企业发展水平

工商管理人才的素质水平高低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和企业的发展水平高低,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决策层的组成人员,其素质不但决定了企业管理者思维高度,也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发展道路中稳步前进。

(二)关系到企业执行力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强效的执行力。只有将方针政策、计划方案有效地落实,企业才能良好地发展。当代工商管理者应认识到企业的执行力好坏与其素质高低休戚相关。因此,企业管理不仅仅是做计划,做方案,更重要的是要能具体落实下去,体现强有力的执行力。

(三)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

工商管理人才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主导者,其能力喝素质均直接影响到管理活动,关系到经营成果及经营效益的好坏。

(四)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主要得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本身的战略布局影响,战略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将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是人才的培育,工商管理人才的素质关系着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换句话说,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战略和优秀人才队伍,它才能拥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束语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需要。只有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才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的管理与服务,给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国栋,《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与高等学科教育发展研究》,《发展研究》,2005年第11期

2.蒋少荣,《我国工商管理培训项目开发的几个发展趋势》,《继续教育》,2005年第8期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学文,《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及管理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3期

5.吴畏,《管理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工商管理(专科)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学员姓名 王芳 学号 S087010269

入学时间 2008 年 秋 季

指导老师 胡正琴 职称 讲师

试点学校 句容电大

浅析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影响

句容电大工商管理08秋 王芳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能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的文化修养,满足市场经济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体现出优势。本文从当今社会状况与企业需求出发,结合工商管理理论,浅析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 工商管理人才 社会需求 素质 竞争

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预示着我国的企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于工商管理者的素质水平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表面上企业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也是工商管理人才如何运用手中有限的资源,挖掘企业的潜力,创造出比对手更大财富的一场比拼。因此,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在一定成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管理领域中,研究其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今社会状况与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

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管理的到来,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协调经济活动过程的手段—管理,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调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应用,特别是知识的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种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驱动作用,未来社会的经济是不断创新的经济。要与此相适应,那未来社会的管理也是不断创新的管理。面对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应加紧建设创新体系,而这种创新体系的建立,归根结底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

(二)管理的国际化趋势

管理是对经济活动过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过程,不能不带有本国和本民族的特点,管理在保留了民族优秀传统习俗的基础上,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进程加快,将逐渐突破历史的、民族的、狭隘性的限制,逐

步趋同于国际化、标准化和现代化。

(三)对信息的占有、分析及决策能力

在信息社会,决策的科学性主要取决于判断的准确性,而判断的准确性则主要取决于所获取和掌握信息的质量。获取信息能力的高低,整理分析信息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决策。因此,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分析和运用各种信息,熟练掌握各种信息手段和工具将是工商管理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四)管理从规范化向艺术化的转变

在急剧变化的年代里,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先前建立的旧的管理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先前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被动服从将逐步过度到主动适应与创造。管理过程主要在于个人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发性,实现了人性化管理。

(五)跨文化管理

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管理活动与不同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在跨文化的管理中,文化的相互融合是必然的选择,各国在保持本土优秀文化基础上,兼容其他外来文化并不断创新,建立既有自己特色有充分吸收人类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模式。

总之,未来管理环境的变化,就必然要求管理人才具有与其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从人才素质的概念来说,主要表现在:品德、业务、胆略、学识、生理和心理等多个方面。

二、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一)想道德素质

在人的几种组成因素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

1. 要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和平。

2. 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人的道德品质修养的要求也就越高。2l 世纪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国际意识(包括国际理解意识、相互依存意识、和平发展意识、国际竞争意识)”,培养国际态度(关心地球、关心人类;适应变化、创造未来;公平竞争、互爱合作;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 商业道德,是商业领域中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基本道德。这不仅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关系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将要步入商业领域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基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素质,而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步和财富的高速增长,科学教育倍受青睐,人文教育则受到了冷落。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由于管理类学科的特点,工商管理类人才首先要学好自然科学知识。其次要学好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是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导向。只有具备了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才能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才能够将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三)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工商管理人才服务于社会的特殊本领。工商管理类人才的业务素质,应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持续一生的;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学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的报告中指出。“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备独立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能力。

2. 具有信息能力。随着杜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对人类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罗马俱乐部成员E .拉兹洛在《决定命运的选择》中指出“必须提高社会有机体对其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对于企业而言,信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信息观念,具有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保持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道德,从而使信息发挥出最大的优势。

3. 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足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是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企业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管理类人才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经营企业,经验欠缺。尽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但是各国的国情是有差异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创新尤为重要。一方面对根源于我国自身的管理经验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对引进的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进行“本土化”,使之适应我国企业的发展。于是,这也就需要我国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们的活动领域、交往范围、生存空间日益增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十分普遍。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中指出“学会生活,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是当今教育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工商管理类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书面或口头言语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外语技巧以及与人交往沟通的技巧。具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合作的能力。从而能在经营管理和社会活动中有效地展开工作。

5. 经营管理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的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能力,决策应变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市场机会的能力,协调企业内部关系的能力,进行经济核算的能力。

6. 适应社会变革的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未来世界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都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化。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变化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管理者只有持肯定变化的态度,具有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预测的能力,才能始终站在社会发展的最前列,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系列稳定的心理要素的结合。心理素质可以分为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其中智力素质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则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构成。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中的心理素质则侧重于非智力素质。

21世纪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它具有高节奏、高竞争、高风险、高压力的特点。而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心理发展具有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明显、感情强烈、情感不稳定的特征。这就使得工商管理类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

1. 较高的情商。情商,即情绪智力。此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伊尔提出。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感和情绪,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情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能力。

2.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挫折容忍力。当今社会是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社会。市场竞争的残酷无情时刻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危机感。人们在很多时候,都要面临挫折和失败。焦虑、忧虑情绪的蔓延、挫折感的产生、会影响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严重时会使人心理失衡。现代人应该具有更广泛的兴趣、更坚韧的意志、更乐观的人生态度。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力、调控力。从理智上正确对待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扰和挫折,加强自我调节,培养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积极、勇敢地迎接挑战、战胜挑战。

3. 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人格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气质和认知风格并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它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自我调控系统则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组成。”保证人格的完整,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正确认识自己,调节自己,产生正确的对待挫折的态度。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 增强国际竞争意识。随着世界范围内贸易往来、资金融通和技术转移规模的日益扩大,世界经济性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国际化、集团化,使得各专业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培养既懂得企业管理又有全球意识,懂得国际管理人才已是世界一大趋势。

5. 具有国际环境意识。“全球问题,是指人口爆炸、粮食短缺、战争、自然资源与能源缺乏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它不仅严重破坏当代人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可能对未来人类的生存产生极大威胁。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重化,全球教育被提出,人们应该跳出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要关心全球命运,关心地球上的生存条件。树立关心全球的责任感和伦理观,具有全球合作精神,共同携手为解决全球同题而努力。

(五)身体素质

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充分显露跨世纪人才应有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三、工商管理人才所具备的素质对企业的影响

(一)关系到企业发展水平

工商管理人才的素质水平高低关系到决策的正确与否和企业的发展水平高低,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决策层的组成人员,其素质不但决定了企业管理者思维高度,也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在发展道路中稳步前进。

(二)关系到企业执行力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强效的执行力。只有将方针政策、计划方案有效地落实,企业才能良好地发展。当代工商管理者应认识到企业的执行力好坏与其素质高低休戚相关。因此,企业管理不仅仅是做计划,做方案,更重要的是要能具体落实下去,体现强有力的执行力。

(三)关系到企业经营效益

工商管理人才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主导者,其能力喝素质均直接影响到管理活动,关系到经营成果及经营效益的好坏。

(四)关系到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主要得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本身的战略布局影响,战略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将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是人才的培育,工商管理人才的素质关系着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换句话说,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战略和优秀人才队伍,它才能拥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束语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必须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与企业发展需要。只有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才能给企业带来高效益的管理与服务,给企业创造巨大的利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国栋,《工商管理发展趋势与高等学科教育发展研究》,《发展研究》,2005年第11期

2.蒋少荣,《我国工商管理培训项目开发的几个发展趋势》,《继续教育》,2005年第8期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学文,《民营企业发展困境及管理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3期

5.吴畏,《管理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相关文章

  • 浅析物流人才现状及应具备素质能力
  • 浅析物流人才现状及应具备素质能力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处 李岫嵋 摘 要: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物流人才的缺乏与需求形成鲜明对比, 文章分析了物流人才现状,提出了物流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物流 素质 ...查看


  • 浅析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
  • 浅析我国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银行业的对外业务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面对外资银行及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我国的银行业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然而银行从业人员的能力是银行的第一发展力,要提高银行的竞争力须通过提 ...查看


  • 浅析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 [摘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目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 ...查看


  •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新时期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作者:孙龙桦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9期 摘 要: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教师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力量,对青年学生 ...查看


  • 浅析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 浅析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学 院 工商管理 专业班级 人力资源0910 学生姓名 赵飞飞 学 号 0802091033 摘 要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创业,或是为了赚取更多的财富,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创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 ...查看


  • 浅析职业意识的培养
  • 浅析职业意识的培养 摘要:开展职业指导时着重帮助学生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意识是技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八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意识. 关键词:培养 意识 培养 引言:近年来, 学校教育和企业需求脱节. ...查看


  • 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浅析(4)
  • 工作研究 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3期 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浅析 ○刘芳 [摘要]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农村贫困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话题.本文主要对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查看


  •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及其对策
  • 浅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容及其对策 作者:梁嫦娟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7期 摘要:企业管理创新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改革企业管理制度策略.完善企业工作制度等方面.如果一个企业 ...查看


  • 土建工程管理浅析
  • [摘 要]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建筑行业如果想要继续保持稳定并且长久的发展,则需要对土建工程管理不断进行强化工作.本文结合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