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城二中创建“温馨教室”评比细则
创和谐校园应当从基础做起,从建立一个个温馨教室,一个个快乐班级开始。“温馨教室”是指一种民主,温馨,和谐,高品位特点的育人环境,不仅仅是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主要的是温馨,和谐的软环境(师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目的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一、温馨教室评比标准
A、 环境卫生要求:
1、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污渍及其他杂物。
2、墙壁无球印、脚印、污渍;无蜘蛛网和悬尘。
3、门窗玻璃干净,窗台、窗门框、槽和电器设备无灰尘。
4、黑板槽内无积尘,课间值日生应及时檫干净黑板。
5、课桌椅、讲台摆放整齐;课桌面书籍、用品摆放整洁,不影响观瞻、教学;保持课桌屉内的整洁。
6、本班教室所属的外走廊地面无垃圾、无污渍。
7、不随意向窗外乱扔、乱倾倒。
8、卫生打扫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放进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垃圾不能过半桶,其他公共用品摆放安全、卫生、合理。
9、妥善保管好体育用品,不在教室内进行球类等体育活动。
10、教室室内窗明几净,布置美观。
11、黑板正上方挂国旗,在醒目位置张贴班训。
12、有体现班级特色的标语、图片。
13、教室后墙黑板报主题突出、内容详实、字体工整;学习园地内容新颖、定期更换,体现青春气息。
B 、教室布置要求:
1、教室布置主题鲜明(主题内容要求思想健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具有教育意义的。),也可以每月有不同的主题。
2、颜色搭配,整个班级要求有整体协调的风格。
3、主题系列化(根据各班特点,选择符合本班特色的版块内容,要求要有主题,构成系列,
体现出班级的特色。),比如青春格言、花季心路等。
4、学习园地(设计有新意,布局精巧。)
5、教室“墙文化”(设计醒目、美观,内容有针对性、实效性,有一定创造性。)
C 、师生关系要求:
1、任课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热情、真诚、公正,不偏袒,讲究实效。
2、师生之间能积极真诚相待,交流和谐。
3、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关爱、理解、宽容所有学生。
4、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尊重教师,见到老师主动问早、问好,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
5、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D 、教室安全文明要求:
1 、以有效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健康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2 、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制度,确保班级无重大伤害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
3 、如因管理疏漏而致重大安全事故,则取消评选资格。
E、班级人际氛围要求:
1 、 仪表仪容:穿着大方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不戴佩饰,青春阳光;不染头发、不蓄长发。 2 、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不讲粗话,文明交往,杜绝不健康行为。
3 、师生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和谐平等。
二、评比与申报:
1、评比:“温馨教室”每月评比一次,每个年级评出1-2名
2、申报:各班级对照《叶城二中创建“温馨教室”评比细则》进行自查,认为已经达到标准的,向政教处提出“校级温馨教室”申报。
3、评审: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对申报班级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实地检查、与任课教师谈话形式。
4、公示:凡对评审通过的班级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
5、命名:由学校授予“校级温馨教室”称号。
叶城县第二中学 2011年9月14日
叶城二中创建“温馨教室”评比细则
创和谐校园应当从基础做起,从建立一个个温馨教室,一个个快乐班级开始。“温馨教室”是指一种民主,温馨,和谐,高品位特点的育人环境,不仅仅是温馨,舒适的硬环境(班级布置)建设,更主要的是温馨,和谐的软环境(师生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目的是营造一个载体,为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成长,教师生涯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氛围,使教室、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一、温馨教室评比标准
A、 环境卫生要求:
1、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污渍及其他杂物。
2、墙壁无球印、脚印、污渍;无蜘蛛网和悬尘。
3、门窗玻璃干净,窗台、窗门框、槽和电器设备无灰尘。
4、黑板槽内无积尘,课间值日生应及时檫干净黑板。
5、课桌椅、讲台摆放整齐;课桌面书籍、用品摆放整洁,不影响观瞻、教学;保持课桌屉内的整洁。
6、本班教室所属的外走廊地面无垃圾、无污渍。
7、不随意向窗外乱扔、乱倾倒。
8、卫生打扫工具摆放整齐有序,垃圾放进垃圾桶内,并及时清理,垃圾不能过半桶,其他公共用品摆放安全、卫生、合理。
9、妥善保管好体育用品,不在教室内进行球类等体育活动。
10、教室室内窗明几净,布置美观。
11、黑板正上方挂国旗,在醒目位置张贴班训。
12、有体现班级特色的标语、图片。
13、教室后墙黑板报主题突出、内容详实、字体工整;学习园地内容新颖、定期更换,体现青春气息。
B 、教室布置要求:
1、教室布置主题鲜明(主题内容要求思想健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具有教育意义的。),也可以每月有不同的主题。
2、颜色搭配,整个班级要求有整体协调的风格。
3、主题系列化(根据各班特点,选择符合本班特色的版块内容,要求要有主题,构成系列,
体现出班级的特色。),比如青春格言、花季心路等。
4、学习园地(设计有新意,布局精巧。)
5、教室“墙文化”(设计醒目、美观,内容有针对性、实效性,有一定创造性。)
C 、师生关系要求:
1、任课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热情、真诚、公正,不偏袒,讲究实效。
2、师生之间能积极真诚相待,交流和谐。
3、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关爱、理解、宽容所有学生。
4、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尊重教师,见到老师主动问早、问好,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
5、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D 、教室安全文明要求:
1 、以有效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健康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2 、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制度,确保班级无重大伤害事故或其他安全事故。
3 、如因管理疏漏而致重大安全事故,则取消评选资格。
E、班级人际氛围要求:
1 、 仪表仪容:穿着大方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不戴佩饰,青春阳光;不染头发、不蓄长发。 2 、 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不讲粗话,文明交往,杜绝不健康行为。
3 、师生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和谐平等。
二、评比与申报:
1、评比:“温馨教室”每月评比一次,每个年级评出1-2名
2、申报:各班级对照《叶城二中创建“温馨教室”评比细则》进行自查,认为已经达到标准的,向政教处提出“校级温馨教室”申报。
3、评审: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对申报班级进行评审,评审采取实地检查、与任课教师谈话形式。
4、公示:凡对评审通过的班级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
5、命名:由学校授予“校级温馨教室”称号。
叶城县第二中学 2011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