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能联系第1、3自然段的内容,理解并说出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理解并说出句子间是怎么样连接起来的。
教学难点:
1.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具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师:从课题来看,这所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理解“民族”)
2.学生介绍知道的一些民族,教室随机出示四个词语 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不认识的字词用笔画出来。
2.读后反馈,指名分段朗读,引导学生说说哪些词语读得好。
3.出示两组词语:
摔跤 穿戴 粗壮 孔雀舞
平坝 蝴蝶 铜钟 凤尾竹
(1)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注意正音。
(2)观察上面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说说这所“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三、学习第1自然段,学习句子之间的联系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第1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每一句话分别写什么?
3.交流反馈
4.这四句话是怎么样连接起来的呢?如第2句开头的“大家”,与第1句中哪些词语有关?(用笔画出来)
如果把“大家”这个词去掉,句子还通吗?
5.第3句开头的“那”指的是什么?
6.指导学生读好这4句话,读出快乐的感觉。
7.读读第1句和第4句话说说你的发现?(从„„从„„从„„,向„„向„„向„„)
8.出示:
(1)同学们从( ),从( ),从( ),捡起了很多垃圾,学校很快变干净了。
(2)放学的路上,我向( ),向( )向( )。
9.齐读第1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坪 坝 戴 招
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说一说哪个字比较难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
2.交流。(第1自然段的内容以及4句话是怎样连成一段话的。)
3.齐读第1自然段。
二、研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的同学们走进了课堂。现在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这段话写了哪些内容?(这段话写了同学们上课读书和下课活动两个内容。)
2.根据回答,让学生思考:这段话写了几句话?其中哪些句子是写“上课读书的”,哪些句子是写“下课活动”的?
3.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们表现得怎么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说说1、2两句话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4.出示第3、4两句话,继续学习句子之间的连接。
(1)第3句中“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这句话主要写什么,与同学们读书有什么关系?
(2)第3、4两句话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5.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1)启发引导: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先跟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2)创设对话情境:小树你为什么不摇了?小鸟你为什么不叫了?美丽的小蝴蝶你为什么一直停在花朵上呀?可爱的小猴子,你不是最喜欢玩乐嘛?现在怎
么变得安静了呢?
(3)指导朗读,读好描写安静的词句。
6.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原来是下课,你们在民族小学的操场上看到了什么?
7.齐读第3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仿写两句话
1.读读第4自然段,这段话只有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第1句话开头的“这”指什么?
3.读第二句话,说说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4.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这所民族小学吗?
5.这一段话写得真好,让我们也用两句话写写我们自己学校的特点。 我们的学校是——。——。
6.学生自由写话。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蝶、雀、舞
2.学生自由书写。
五、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备注:要备单元计划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达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4.能联系第1、3自然段的内容,理解并说出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理解并说出句子间是怎么样连接起来的。
教学难点:
1.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具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师:从课题来看,这所小学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理解“民族”)
2.学生介绍知道的一些民族,教室随机出示四个词语 汉族 傣族 景颇族 阿昌族 德昂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全文,不认识的字词用笔画出来。
2.读后反馈,指名分段朗读,引导学生说说哪些词语读得好。
3.出示两组词语:
摔跤 穿戴 粗壮 孔雀舞
平坝 蝴蝶 铜钟 凤尾竹
(1)自由读,指名读,去拼音读,注意正音。
(2)观察上面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4.再读课文,说说这所“民族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三、学习第1自然段,学习句子之间的联系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2.第1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每一句话分别写什么?
3.交流反馈
4.这四句话是怎么样连接起来的呢?如第2句开头的“大家”,与第1句中哪些词语有关?(用笔画出来)
如果把“大家”这个词去掉,句子还通吗?
5.第3句开头的“那”指的是什么?
6.指导学生读好这4句话,读出快乐的感觉。
7.读读第1句和第4句话说说你的发现?(从„„从„„从„„,向„„向„„向„„)
8.出示:
(1)同学们从( ),从( ),从( ),捡起了很多垃圾,学校很快变干净了。
(2)放学的路上,我向( ),向( )向( )。
9.齐读第1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坪 坝 戴 招
仔细观察这4个生字,说一说哪个字比较难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让学生说说第1自然段讲了什么。
2.交流。(第1自然段的内容以及4句话是怎样连成一段话的。)
3.齐读第1自然段。
二、研读第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1.“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小学的同学们走进了课堂。现在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一下:这段话写了哪些内容?(这段话写了同学们上课读书和下课活动两个内容。)
2.根据回答,让学生思考:这段话写了几句话?其中哪些句子是写“上课读书的”,哪些句子是写“下课活动”的?
3.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们表现得怎么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
说说1、2两句话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4.出示第3、4两句话,继续学习句子之间的连接。
(1)第3句中“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这句话主要写什么,与同学们读书有什么关系?
(2)第3、4两句话之间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5.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
(1)启发引导: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先跟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2)创设对话情境:小树你为什么不摇了?小鸟你为什么不叫了?美丽的小蝴蝶你为什么一直停在花朵上呀?可爱的小猴子,你不是最喜欢玩乐嘛?现在怎
么变得安静了呢?
(3)指导朗读,读好描写安静的词句。
6.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原来是下课,你们在民族小学的操场上看到了什么?
7.齐读第3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仿写两句话
1.读读第4自然段,这段话只有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
2.第1句话开头的“这”指什么?
3.读第二句话,说说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4.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你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这所民族小学吗?
5.这一段话写得真好,让我们也用两句话写写我们自己学校的特点。 我们的学校是——。——。
6.学生自由写话。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蝶、雀、舞
2.学生自由书写。
五、作业
1.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备注:要备单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