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设计在艺术学领域蓬勃发展。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艺术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须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继承、发展而走向世界。艺术设计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衍变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轨迹。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0071-01
随着现代艺术设计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仍存在弊端。怎样认识和分析这些弊端的所在,看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并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解决它们,使之融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
(一)现代设计的理论缺陷。好的设计离不开好的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虽然表面很热闹,各地高校纷纷设立设计类专业,招生不断扩大,这种过热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局部的、地域性的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也潜伏着低层次的无序竞争的种种危机。当今的许多高等艺术类院校的教育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重视设计实践,轻视设计理论;重视设计发生的结果,但不重视其产生的原因。人们所熟悉的设计师,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很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成长经历和文化基础。
(二)国际主义刻板面貌不断重复。1980年左右,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之下,现代艺术设计开始引入我国,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中国不断成长起来。但是,从中国目前的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质的跳跃,但整体设计水平尤其是设计的创新思维,设计的人性化、市场化等诸多方面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局面。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产生,且对于国外某种流行“艺术语言”进行大量复制和抄袭。这种“重复”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三)数字时代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艺术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它自身还必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电脑作为一种表现的工具对艺术设计有着非凡的贡献,不仅为设计者带来了空前的快捷和便利,对于设计者的开发创作思路也有很多好处。不过,由于电脑的快捷和便利,带来了设计群体的广泛性和群众性,使一些设计者产生了掌握两三个电脑软件的操作技术就可以进行设计的错误观点。电脑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电脑的操作,更好更充分地体现创意及视觉艺术语言的传达。电脑技术仅是一种实施手段,视觉艺术语言才是永恒的灵魂。
二、把握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脉搏
剖析“设计”,是更深刻地理解“艺术设计”这一理论的前提。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故此,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把握现代艺术设计的脉搏显得尤为重要。
(一)坚持“推陈出新”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否则不能称之为设计。而“新”有着不同层次的意义,它可以是改良性或是创造性的。目前在众多的设计领域中,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模仿、忽视创新的现象,致使很多颇具功力的创新之作消逝的无影无踪。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创意才能够独具特色,崭露头角,从而在艺术设计上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二)坚持“适应市场”的设计理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现代艺术设计不可能独立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根本原因。现代艺术设计的依托是市场规律,也正是市场规律造就了现代艺术设计。为了适应工业时代的市场规律,现代主义风格的“功能主义”成为不变的设计准则,“形式追随功能”成为其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但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用”的要求。没有功能的形式设计是累赘的装饰品,没有形式的功能设计被人们视为丑陋的物什。毋庸置疑,坚持“适应市场”的设计理念,是对设计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设计成功的有力证明。
(三)坚持“宜人高效”的设计原理。归根结底,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需求。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很多的设计师都是秉持着设计为人们服务这一主题。设计要考虑功能、形式、技术、构造和经济等多种要素,且超乎其上,要关注使用者舒适宜人、赏心悦目等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主张和趋势,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明确和自觉。坚持“宜人高效”的设计原理,正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再现。
结束语:虽然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超过了以往的百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毕竟是一项年轻的产业,在2l世纪应该怎样走,如何抓住机遇在全世界掀起新一轮的中国潮,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发挥自己的能量,这是中国设计师必须要肩负的使命与义务。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
[2]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2003.
[3]艺术与设计,2003.
摘要:自20世纪以来,现代艺术设计在艺术学领域蓬勃发展。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也体现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艺术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必须积极探索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继承、发展而走向世界。艺术设计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衍变也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轨迹。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3(C)-0071-01
随着现代艺术设计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设计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逐渐从幼稚走向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仍存在弊端。怎样认识和分析这些弊端的所在,看清这些问题的本质,并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解决它们,使之融入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
(一)现代设计的理论缺陷。好的设计离不开好的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虽然表面很热闹,各地高校纷纷设立设计类专业,招生不断扩大,这种过热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满足局部的、地域性的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也潜伏着低层次的无序竞争的种种危机。当今的许多高等艺术类院校的教育都出现了这样的现象:重视设计实践,轻视设计理论;重视设计发生的结果,但不重视其产生的原因。人们所熟悉的设计师,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很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给他们提供了很多成长经历和文化基础。
(二)国际主义刻板面貌不断重复。1980年左右,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之下,现代艺术设计开始引入我国,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中国不断成长起来。但是,从中国目前的艺术设计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质的跳跃,但整体设计水平尤其是设计的创新思维,设计的人性化、市场化等诸多方面还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局面。市场的发展和商业形式的急功近利导致相当一部分平庸之作产生,且对于国外某种流行“艺术语言”进行大量复制和抄袭。这种“重复”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三)数字时代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艺术设计的发展不是孤立、片面的,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它自身还必须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电脑作为一种表现的工具对艺术设计有着非凡的贡献,不仅为设计者带来了空前的快捷和便利,对于设计者的开发创作思路也有很多好处。不过,由于电脑的快捷和便利,带来了设计群体的广泛性和群众性,使一些设计者产生了掌握两三个电脑软件的操作技术就可以进行设计的错误观点。电脑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电脑的操作,更好更充分地体现创意及视觉艺术语言的传达。电脑技术仅是一种实施手段,视觉艺术语言才是永恒的灵魂。
二、把握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脉搏
剖析“设计”,是更深刻地理解“艺术设计”这一理论的前提。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故此,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把握现代艺术设计的脉搏显得尤为重要。
(一)坚持“推陈出新”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新、求异、求变”,否则不能称之为设计。而“新”有着不同层次的意义,它可以是改良性或是创造性的。目前在众多的设计领域中,由于各种原因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模仿、忽视创新的现象,致使很多颇具功力的创新之作消逝的无影无踪。无论如何,只有新颖的创意才能够独具特色,崭露头角,从而在艺术设计上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二)坚持“适应市场”的设计理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现代艺术设计不可能独立存在,符合价值规律是设计存在的根本原因。现代艺术设计的依托是市场规律,也正是市场规律造就了现代艺术设计。为了适应工业时代的市场规律,现代主义风格的“功能主义”成为不变的设计准则,“形式追随功能”成为其最具影响力的口号。但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用”的要求。没有功能的形式设计是累赘的装饰品,没有形式的功能设计被人们视为丑陋的物什。毋庸置疑,坚持“适应市场”的设计理念,是对设计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设计成功的有力证明。
(三)坚持“宜人高效”的设计原理。归根结底,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需求。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很多的设计师都是秉持着设计为人们服务这一主题。设计要考虑功能、形式、技术、构造和经济等多种要素,且超乎其上,要关注使用者舒适宜人、赏心悦目等要求。这样的设计理念、主张和趋势,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得明确和自觉。坚持“宜人高效”的设计原理,正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再现。
结束语:虽然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超过了以往的百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毕竟是一项年轻的产业,在2l世纪应该怎样走,如何抓住机遇在全世界掀起新一轮的中国潮,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发展发挥自己的能量,这是中国设计师必须要肩负的使命与义务。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中国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2002.
[2]陈瑞林.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史,2003.
[3]艺术与设计,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