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 要: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等教育,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赏识;感恩;挫折;自我管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面向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如何胜任这样一份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值得每个小学班主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赏识教育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句话放在我们的小学教育阶段显得更为准确。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班主任尤其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小学阶段就学会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上课积极发言、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要善于表扬,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那些平时不怎么听话、捣乱的学困生,更不能动不动就恶语相向、报告家长、送教导处等,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实践证明,转化学困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效果不错。首先寻找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体育好、歌唱好等等,并从他们的闪光点入手与他们谈心,引导他们重拾自信,逐步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习惯和方法,并在班集体中对他们的每一个可喜的变化、进步和优点进行公开表扬,以达到良性循环。当然,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反复,或者学生进步不明显,班主任应该反复找其谈心,对其开导和鼓励,以保证学生的转化保持持久性。当然,赏识要做到有因、有时、有度。发自内心的钟爱学生,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把对学生的这种喜爱之情合理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最好的赏识教育结果。   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人立世之本。然而,我国的国情所致,学生在小学入学之前集体学习和生活的时间短,在家庭中他们一直处于中心地位,集全家的宠爱于一身,他们习惯于接受家人给他们的一切关爱,认为那些都是应该的,根本想不到去感恩。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俗话说:“知恩图报”。首先,要让学生知恩,具体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用学生身边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去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悉心体会父母、老师、同学等对自己的爱和帮助。其次,要引导学生去报答或者思考如何报答所获得“恩情”。可以让学生给自己感恩的对象写一封信,或准备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等。另外,还要结合生活中的各种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要求学生在节日当天为感恩对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父母洗一次碗等,并对他们说一句感恩的话,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感恩对象的反应。感恩教育最终要让学生领会到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懂得如何献出自己的爱的人。   三、挫折教育   当今的孩子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为其顺利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在家中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挫折和磨难,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对人的意志品格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采取恰当的措施和途径对其进行抗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培养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首先,实施抗挫折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低,有多种表现,班主任要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如:有的学生各方面都很出色,表扬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成长过程一帆风顺。这样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大,他自身的光芒让他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如果直接指出他的不足和缺点,这些学生往往接受不了,更别说经历磨难和挫折了。对此,可以故意设置一些小挫折,故意减少对他们的表扬次数,并适时给予点拨,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较多,往往表现出自卑、怯懦和无所适从,此时则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拾信心。   四、自我管理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因此,从小学阶段,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个人的自我管理活动中,需要和家长共同协作配合,比如:可以建立专门的个人自我管理成长手册。主要包含管理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时间两个方面。具体可以包括:文明卫生、遵守纪律、上课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文明就餐情况、体育锻炼、卫生劳动等项目。要求学生树立短期目标,每天对自己的自我管理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让学生每天描述当天最大的收获等等,并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等等。在班级的自我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放权和分权。班级组建伊始,可以不设固定班干部,将擦黑板、开关窗户、照顾植物、分发作业等班级事务工作进行分解,让学生分组承包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竞选班干部,培养班级管理人才。到了高年级要出台相应的班级管理规定,实行主要班干部竞选制,责权明确,渗透民主评议思想。   (作者单位 吉林省公主岭市温州章汉学校)   编辑 代敏丽

  摘 要: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和学生的自我管理等教育,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赏识;感恩;挫折;自我管理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面向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工作内容繁琐复杂。如何胜任这样一份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是值得每个小学班主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赏识教育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句话放在我们的小学教育阶段显得更为准确。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班主任尤其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从小学阶段就学会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上课积极发言、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要善于表扬,激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那些平时不怎么听话、捣乱的学困生,更不能动不动就恶语相向、报告家长、送教导处等,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实践证明,转化学困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效果不错。首先寻找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比如:体育好、歌唱好等等,并从他们的闪光点入手与他们谈心,引导他们重拾自信,逐步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习惯和方法,并在班集体中对他们的每一个可喜的变化、进步和优点进行公开表扬,以达到良性循环。当然,这个过程中可能有反复,或者学生进步不明显,班主任应该反复找其谈心,对其开导和鼓励,以保证学生的转化保持持久性。当然,赏识要做到有因、有时、有度。发自内心的钟爱学生,并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把对学生的这种喜爱之情合理表达出来,才能达到最好的赏识教育结果。   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人立世之本。然而,我国的国情所致,学生在小学入学之前集体学习和生活的时间短,在家庭中他们一直处于中心地位,集全家的宠爱于一身,他们习惯于接受家人给他们的一切关爱,认为那些都是应该的,根本想不到去感恩。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开展感恩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俗话说:“知恩图报”。首先,要让学生知恩,具体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用学生身边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去触动学生的内心,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悉心体会父母、老师、同学等对自己的爱和帮助。其次,要引导学生去报答或者思考如何报答所获得“恩情”。可以让学生给自己感恩的对象写一封信,或准备一份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等。另外,还要结合生活中的各种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要求学生在节日当天为感恩对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为父母洗一次碗等,并对他们说一句感恩的话,并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感恩对象的反应。感恩教育最终要让学生领会到一个幸福的人,是一个懂得如何献出自己的爱的人。   三、挫折教育   当今的孩子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为其顺利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他们在家中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挫折和磨难,从心理学角度讲,这对人的意志品格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采取恰当的措施和途径对其进行抗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培养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首先,实施抗挫折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小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低,有多种表现,班主任要根据个人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如:有的学生各方面都很出色,表扬对他而言是家常便饭,成长过程一帆风顺。这样的学生往往比较自大,他自身的光芒让他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如果直接指出他的不足和缺点,这些学生往往接受不了,更别说经历磨难和挫折了。对此,可以故意设置一些小挫折,故意减少对他们的表扬次数,并适时给予点拨,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较多,往往表现出自卑、怯懦和无所适从,此时则要多一些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拾信心。   四、自我管理   良好的自我管理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因此,从小学阶段,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个人的自我管理活动中,需要和家长共同协作配合,比如:可以建立专门的个人自我管理成长手册。主要包含管理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时间两个方面。具体可以包括:文明卫生、遵守纪律、上课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文明就餐情况、体育锻炼、卫生劳动等项目。要求学生树立短期目标,每天对自己的自我管理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让学生每天描述当天最大的收获等等,并定期进行总结和反馈等等。在班级的自我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放权和分权。班级组建伊始,可以不设固定班干部,将擦黑板、开关窗户、照顾植物、分发作业等班级事务工作进行分解,让学生分组承包其中的一项或两项,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竞选班干部,培养班级管理人才。到了高年级要出台相应的班级管理规定,实行主要班干部竞选制,责权明确,渗透民主评议思想。   (作者单位 吉林省公主岭市温州章汉学校)   编辑 代敏丽


相关文章

  •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试题
  • 学习<教育规划纲要>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________,基础在_________. 2.百年大计,__________.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发展的基石. 3.&l ...查看


  • 浅析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核心.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石,也是人的发展的动力.同时,社会,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又是人发展的成果.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制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快教育的发展 ...查看


  •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深化改革与民生关系
  •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深化改革与民生关系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之后35年间的7次三中全会的中心议题也都聚焦经济改革,使"三中全会"成为了"改革"的代 ...查看


  • 历年专升本试题
  • 历年专升本<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04年试题 1.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原因有哪些?(1)刺激物的强度:(2)新异性:(3)对比:(4)活动和变化 2.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1)知觉的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查看


  • 综合素质万能答案
  • 综合素质万能答案 作者:吕振磊 一.教育观 1.教育观对教育者的观念和行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2.教育观:人们对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其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体现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上,即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 3. ...查看


  • 初三化学试题
  • 1.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历史性 相对独立性 2. 教育的现代特征 教育的终身化 教育的全民化 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 教育的基本规律.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 教育与科学技术 ...查看


  • 辅导员专业知识
  • 辅导员专业知识 简答题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角色定位:思想问题的解惑者.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人生发展的导航者.生活心理的关怀者) 1.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2. 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3.大学 ...查看


  •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齐学红版)
  • 第一篇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 第一章 专业理念 第一节 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 1. 班主任的地位.作用(P4):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 ...查看


  •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
  • 幼儿教师招考试题三 2010-07-15 19:45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爱弥尔>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