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会议之后,聊城市迅速行动,精心谋划,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市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确保“省市县同步,一体化推进”。全市70家单位自查上报了5029项行政权力,通过清理,拟保留行政权力4298项,其中行政审批234项,行政处罚2724项,行政强制160项,行政征收40项,行政给付27项,行政裁决17项,行政确认76项,行政奖励22项,行政监督277项,其他权力721项。
一、坚持“一个原则”
阳光行政是权力清单制度的最大特点。在编制权力清单的过程中,聊城市始终坚持“开门搞清单”这一原则,畅通信息渠道,让社会广泛参与和监督。一是加强上下沟通,经过“三上三下”,与各部门之间充分沟通,让部门的意见汇集上来,把审核的建议反馈下去,最终趋从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新闻宣传,通过聊城日报、聊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轮次的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知悉度;三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网络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社会群众、专家学者意见建议。
2014年12月11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聊城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同时就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二、抓住“两个关键”
从权力清单运作的整个链条来看,主要从“清权、减权、优权、晒权、制权”五个环节层层推进,做好职权取消、整合、下放和向社会转移的各项工作。就编制权力清单的过程来说,重点抓好“清权”、“减权”这两个关键环节。
(一)全面清权。行政权力的根本依据是法律法规,基本依托是部门的职能。在清权过程中,我们共查阅了1519部法律法规,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及“三定”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群众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认真梳理各部门及内设机构主要职能及行政权力,切实摸清底数。坚持做到“两摸清”、“五对照”、“六查看”。“两摸清”,即:摸清权力的总体情况,摸清每一项权力的内涵、外延。“五对照”,即:对照清理范围,剔除不应列入权力清单的事项;对照行政审批目录,把行政审批事项定下来;对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据,剔除没有依据或依据不充分的权力事项;对照部门“三定”和职责调整情况,把与职责不符的权力事项减出去,把遗漏的事项补充进来;对照外地相关部门权力清单,把不一致的事项找出来,进一步审核确认。“六查看”,即:查看权力是否合法合规,查看权力是否合时合需,查看权力运行的内容,查看权力运行的程序和结果,查看权力运行的效率,查看权力行使和责任。从而全面梳理出各项行政权力,掌握其法律依据、运行程序、行使效率及对应的责任。
(二)减权放权。对梳理出来的行政权力,进行具体分析,厘清权力边界,着力推进简政放权。重点把握五种情形:一是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的直接取消,虽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不符合改革精神和发展实际的原则上予以取消;二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行使更方便有效的,一律下放给县(市、区);三是可以转移给行业组织或社会组织行使的,予以转移;四是部门之间交叉重复的,明确一个部门具体受理。通过分类处理,力争做到放无可放、减无可减,确保该减该放的权力坚决减到位、放到位,防止放内不放外、放虚不放实、放明不放暗、放责任不放权力。
三、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数量服从质量,在确保权力清单质量的前提下,力争精简权力事项,不玩数字游戏。二是下放与承接的关系。要求各部门做到:对上承接有能力,对省里下放的权力,尽快进入角色,做好承接准备;对下放权要到位,凡是由地方行使更方便有效的行政权力,一律下放给县(市、区),坚决放到位,放“干货”。三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对上,按照省里的要求,借鉴外地市的经验,结合聊城实际,制定具有聊城特色的权力清单;对下,要求各县(市、区)保留的绝大部分权力基本一致,同时兼顾考虑因地制宜,体现各县之间的实际。
四、强化“四项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亲自督导工作进展,多次亲临审核现场指导工作。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力量组成权力清单审核办公室,组成4个审核小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办公,为权力清单审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能力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参与权力清单清理工作的人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行政权力,目前有哪些行政权力、授予依据是什么、保留的必要性是什么。为此,2014年9月16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体审核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学习业务辅导材料、法律法规、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部门“三定”、市编委、市编办相关文件,努力做到“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熟悉把握部门职责,为集中审核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制度保障。在审核编制权力清单的同时,超前谋划,创新思维,制定了《聊城市行政权力清单目录管理办法》,拟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台帐管理制度,对行政权力清单进行全方位管理。明确实施行政权力的部门(单位)和目录管理机构,规定了权力清单要素和内容,要求将行政权力事项纳入“一库四平台”管理。
四是机制保障。市级审核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流程图,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台账制度。同时,建立了县级权力清单工作督导机制,对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通报,具体工作“周安排、月调度、季总结”,确保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市县同步、一体化推进。
通过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摸清了行政权力的家底,为简政放权锁定了基数,行政权力进一步“瘦身”,政府职能成功归位;通过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方便了办事群众,强化了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为政府机构改革、职能优化、精简机构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下一步,聊城市将依托《聊城市行政权力清单目录管理办法》,加强行政职权的后续运行监管,确保按“单”用权、按“图”行权。以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基础,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库,全部纳入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公开运行,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互为补充”,集政务公开、权力运行、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等功能“五位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架构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
关键词:权力清单 简政放权 职能转变
全省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会议之后,聊城市迅速行动,精心谋划,按照“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市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确保“省市县同步,一体化推进”。全市70家单位自查上报了5029项行政权力,通过清理,拟保留行政权力4298项,其中行政审批234项,行政处罚2724项,行政强制160项,行政征收40项,行政给付27项,行政裁决17项,行政确认76项,行政奖励22项,行政监督277项,其他权力721项。
一、坚持“一个原则”
阳光行政是权力清单制度的最大特点。在编制权力清单的过程中,聊城市始终坚持“开门搞清单”这一原则,畅通信息渠道,让社会广泛参与和监督。一是加强上下沟通,经过“三上三下”,与各部门之间充分沟通,让部门的意见汇集上来,把审核的建议反馈下去,最终趋从于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新闻宣传,通过聊城日报、聊城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轮次的宣传报道,扩大了社会知悉度;三是广泛征求意见,通过网络公开、座谈会,充分征求社会群众、专家学者意见建议。
2014年12月11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聊城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同时就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二、抓住“两个关键”
从权力清单运作的整个链条来看,主要从“清权、减权、优权、晒权、制权”五个环节层层推进,做好职权取消、整合、下放和向社会转移的各项工作。就编制权力清单的过程来说,重点抓好“清权”、“减权”这两个关键环节。
(一)全面清权。行政权力的根本依据是法律法规,基本依托是部门的职能。在清权过程中,我们共查阅了1519部法律法规,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及“三定”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群众要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认真梳理各部门及内设机构主要职能及行政权力,切实摸清底数。坚持做到“两摸清”、“五对照”、“六查看”。“两摸清”,即:摸清权力的总体情况,摸清每一项权力的内涵、外延。“五对照”,即:对照清理范围,剔除不应列入权力清单的事项;对照行政审批目录,把行政审批事项定下来;对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据,剔除没有依据或依据不充分的权力事项;对照部门“三定”和职责调整情况,把与职责不符的权力事项减出去,把遗漏的事项补充进来;对照外地相关部门权力清单,把不一致的事项找出来,进一步审核确认。“六查看”,即:查看权力是否合法合规,查看权力是否合时合需,查看权力运行的内容,查看权力运行的程序和结果,查看权力运行的效率,查看权力行使和责任。从而全面梳理出各项行政权力,掌握其法律依据、运行程序、行使效率及对应的责任。
(二)减权放权。对梳理出来的行政权力,进行具体分析,厘清权力边界,着力推进简政放权。重点把握五种情形:一是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的直接取消,虽有法律法规依据,但不符合改革精神和发展实际的原则上予以取消;二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行使更方便有效的,一律下放给县(市、区);三是可以转移给行业组织或社会组织行使的,予以转移;四是部门之间交叉重复的,明确一个部门具体受理。通过分类处理,力争做到放无可放、减无可减,确保该减该放的权力坚决减到位、放到位,防止放内不放外、放虚不放实、放明不放暗、放责任不放权力。
三、处理“三个关系”
一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数量服从质量,在确保权力清单质量的前提下,力争精简权力事项,不玩数字游戏。二是下放与承接的关系。要求各部门做到:对上承接有能力,对省里下放的权力,尽快进入角色,做好承接准备;对下放权要到位,凡是由地方行使更方便有效的行政权力,一律下放给县(市、区),坚决放到位,放“干货”。三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对上,按照省里的要求,借鉴外地市的经验,结合聊城实际,制定具有聊城特色的权力清单;对下,要求各县(市、区)保留的绝大部分权力基本一致,同时兼顾考虑因地制宜,体现各县之间的实际。
四、强化“四项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亲自督导工作进展,多次亲临审核现场指导工作。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精干人员力量组成权力清单审核办公室,组成4个审核小组,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办公,为权力清单审核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能力保障。打铁还需自身硬。参与权力清单清理工作的人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行政权力,目前有哪些行政权力、授予依据是什么、保留的必要性是什么。为此,2014年9月16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全体审核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学习业务辅导材料、法律法规、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部门“三定”、市编委、市编办相关文件,努力做到“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熟悉把握部门职责,为集中审核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制度保障。在审核编制权力清单的同时,超前谋划,创新思维,制定了《聊城市行政权力清单目录管理办法》,拟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台帐管理制度,对行政权力清单进行全方位管理。明确实施行政权力的部门(单位)和目录管理机构,规定了权力清单要素和内容,要求将行政权力事项纳入“一库四平台”管理。
四是机制保障。市级审核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工作流程图,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工作台账制度。同时,建立了县级权力清单工作督导机制,对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通报,具体工作“周安排、月调度、季总结”,确保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市县同步、一体化推进。
通过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工作,摸清了行政权力的家底,为简政放权锁定了基数,行政权力进一步“瘦身”,政府职能成功归位;通过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方便了办事群众,强化了对政府部门的监督,为政府机构改革、职能优化、精简机构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下一步,聊城市将依托《聊城市行政权力清单目录管理办法》,加强行政职权的后续运行监管,确保按“单”用权、按“图”行权。以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基础,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库,全部纳入网上大厅和实体大厅公开运行,打造“线上线下、虚实一体、互为补充”,集政务公开、权力运行、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等功能“五位一体”的政务服务平台,形成“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架构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
关键词:权力清单 简政放权 职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