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为什么而活?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人们努力奋发?我想,答案就是四个字——理想信念。上次我们组织观看了影片《焦裕禄》,以及《筑梦之基》《永恒的信念》专题教育片,应该说,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里,接受了一次次心灵的洗涤,触动很大,教育很深,使大家对理想信念也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人,尤其是党员干部,不能没有理想和信念。理想高于天,信念重如山。我认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在理想信念的校准之下,党员干部才能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做好选择题,在能力要求和水平不足之间做好填空题,也才能做好性格、思维、行为等各方面的改错题。
1、思想信念须臾不可动摇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人像塌了架,丢了魂。这可怎么办?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小水壶,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念就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他飞向梦想的天际。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人的思想是一种潜在力量,能够组织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并引导向某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它才会成为真正的力量。
我记得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运动领袖,著名演说家,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很精辟!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坚定信念。
人无信念如同万倾大厦没有根基一样,生活就会失去方向,工作就会失去动力。理想信念是何等的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是自己不断奋斗创造奇迹的理由,要是走向成功创造幸福的不竭动力。坚守信念,疲惫时想起它,无力的双眸也许会焕发神采,受伤的心可能会充满勇气去奋斗,去争取,为战胜失败而拼搏不息!
2、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方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共产党刚成立时只有57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在很长时间里面对的是拥有绝对优势的敌人,之所以能够走出生存困境,顽强成长,星星之火终成燎火之势,就是因为有了强大理想信念的支撑。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让啃树皮、嚼草根的红军战士征服了雪山草地。让千千万万追随者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理想所提供的动力的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理想对于身兼重任的党员干部来说更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话平白而意义深远,直中要害。人体缺钙机能差,精神“缺钙”会松垮。毛主席早就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有精气神,灵魂充实、支柱坚固、立得稳、站得直、挺得住。生活有趣味,处事有品位,干事有滋味,才能不负人民重托和厚望,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3、为人民服务,是最崇高的理想信念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信仰,一种崇高的信仰。拥有信仰会使我们的内心清楚人生的方向。而为人民服务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且是一生都要坚守的信仰。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原本出自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后来成为我们党的宗旨的高度概括。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是其中体现的共产党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始终没有变。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和行动,至今仍广为流传,“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也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经久不衰,唱红了大江南北。
雷锋同志,一名年轻的普普通通的士兵(牺牲时年仅22岁)。普普通通的党员、群众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干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看似平凡的小事(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对人民有益的事。雷锋做到了)。他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人,说他是平凡的人,因为他就生活在我们普通群众之中,但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又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又是平常人难以做到和达到的,体现了伟大的人格。他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人类精神财富的精华。
现在,雷锋精神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跨越了国家疆界。不仅中国有雷锋,外国也有雷锋。雷锋和雷锋精神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传向世界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雷锋在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正在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雷锋的影响辐射到了一些发达国家,那里的人民开始认识并接受雷锋。第三世界学雷锋主要是学立场、学斗志、学精神;第一、二世界学雷锋,主要侧重于学道德、学品质、学人格。学习雷锋活动不仅超越了国界,而且超越了社会制度和信仰。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对雷锋和雷锋精神接受的程度看,贫穷的时候需要雷锋精神,富裕的时候更需要雷锋精神。这几乎成了一个共同现象。
人是为什么而活?又是什么在支撑着人们努力奋发?我想,答案就是四个字——理想信念。上次我们组织观看了影片《焦裕禄》,以及《筑梦之基》《永恒的信念》专题教育片,应该说,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里,接受了一次次心灵的洗涤,触动很大,教育很深,使大家对理想信念也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人,尤其是党员干部,不能没有理想和信念。理想高于天,信念重如山。我认为,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在理想信念的校准之下,党员干部才能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做好选择题,在能力要求和水平不足之间做好填空题,也才能做好性格、思维、行为等各方面的改错题。
1、思想信念须臾不可动摇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险队在艰难地跋涉。头顶骄阳似火,烤得探险队员们口干舌燥,挥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水了。水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信念,信念破灭了,一个人像塌了架,丢了魂。这可怎么办?队长从腰间取出一个水壶,两手举起来,惊喜地喊道:“哦,我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壶从队员们手中依次传递,原来那种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撑他们踉跄着,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看着那水壶,他们抿抿干裂的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终于,他们死里逃生,走出茫茫无垠的沙漠,大家喜极而泣之时,久久凝视着那个给了他们信念支撑的水壶。队长小心翼翼地拧开小水壶,缓缓流出的却是一缕缕沙子。他诚挚地说:“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时也可以变成清冽的泉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念就是一支火把,它能最大限度地燃烧一个人的潜能,指引他飞向梦想的天际。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人的思想是一种潜在力量,能够组织成明确的行动计划,并引导向某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它才会成为真正的力量。
我记得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运动领袖,著名演说家,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很精辟!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个是高悬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另一个就是深藏在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坚定信念。
人无信念如同万倾大厦没有根基一样,生活就会失去方向,工作就会失去动力。理想信念是何等的重要!它不仅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是自己不断奋斗创造奇迹的理由,要是走向成功创造幸福的不竭动力。坚守信念,疲惫时想起它,无力的双眸也许会焕发神采,受伤的心可能会充满勇气去奋斗,去争取,为战胜失败而拼搏不息!
2、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方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共产党刚成立时只有57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在很长时间里面对的是拥有绝对优势的敌人,之所以能够走出生存困境,顽强成长,星星之火终成燎火之势,就是因为有了强大理想信念的支撑。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让啃树皮、嚼草根的红军战士征服了雪山草地。让千千万万追随者抛头颅洒热血,无怨无悔。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理想所提供的动力的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理想对于身兼重任的党员干部来说更为重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话平白而意义深远,直中要害。人体缺钙机能差,精神“缺钙”会松垮。毛主席早就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有精气神,灵魂充实、支柱坚固、立得稳、站得直、挺得住。生活有趣味,处事有品位,干事有滋味,才能不负人民重托和厚望,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
3、为人民服务,是最崇高的理想信念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信仰,一种崇高的信仰。拥有信仰会使我们的内心清楚人生的方向。而为人民服务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就是最崇高的理想信念,而且是一生都要坚守的信仰。
“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原本出自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后来成为我们党的宗旨的高度概括。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但是其中体现的共产党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始终没有变。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和行动,至今仍广为流传,“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也伴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经久不衰,唱红了大江南北。
雷锋同志,一名年轻的普普通通的士兵(牺牲时年仅22岁)。普普通通的党员、群众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干的都是普普通通的看似平凡的小事(一个人做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对人民有益的事。雷锋做到了)。他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人,说他是平凡的人,因为他就生活在我们普通群众之中,但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又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这又是平常人难以做到和达到的,体现了伟大的人格。他的助人为乐的高尚品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人类精神财富的精华。
现在,雷锋精神已经超越了时间、空间,跨越了国家疆界。不仅中国有雷锋,外国也有雷锋。雷锋和雷锋精神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传向世界的。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雷锋在世界的影响主要体现于正在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雷锋的影响辐射到了一些发达国家,那里的人民开始认识并接受雷锋。第三世界学雷锋主要是学立场、学斗志、学精神;第一、二世界学雷锋,主要侧重于学道德、学品质、学人格。学习雷锋活动不仅超越了国界,而且超越了社会制度和信仰。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对雷锋和雷锋精神接受的程度看,贫穷的时候需要雷锋精神,富裕的时候更需要雷锋精神。这几乎成了一个共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