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
西夏女人
(本文转自:凯风网宁夏频道 供稿:张颖)
导语
西夏这个神秘的国度,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西夏从兴起到被蒙古灭绝屠杀,仅仅持续了196年的历史。但是它却创造了一项记录,那就是女人主政的时间,它长达整个国家历史的一半,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西夏女人铁血柔情,敢爱敢恨!她们可以为了爱情,柔情似水,奋不顾身;面对强敌,她们可以冲锋陷阵、视死如归;面对信仰,她们可以虔诚叩拜,心无杂念。她们的柔情与刚烈,豪迈与坚强,勇敢与坚韧,影响了整个西夏王朝的内在精神和气质,为我们了解西夏文明,走进西夏文化,揭开西夏王朝神秘的面纱,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渠道和角度。她们饱满鲜明的生命为西夏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是西夏国度中最耀眼的珍珠。 凯风网宁夏频道 供稿:张颖 编辑:荷蓬 仲德
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西夏女人
一、敢爱敢恨,享受自由恋爱
当时的西夏,妇女的地位远远要高于中原女性,当时中原女性必须遵从“三从四德”,伦理纲常,尤其对于婚姻,则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她们却有着法律赋予的主宰自我命运的权利,地位要比农耕地区的妇女要高出许多。西夏史学家在解读当时的番礼时称,不同于中原礼仪,番礼有着游牧民族特殊的生活习俗。西夏女人拥有极大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由于游牧民族豪迈包容的个性,使得社会和道德对她们非常的尊敬和宽容。
黑水城出土的《天盛律令》
据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中出土的西夏《天盛律令》记载,相关女性权利的固定称:女性可以同其他男子出逃生活,如果一段时间不在喜欢,可以与另外一个两情相悦的人一起逃走,再组建家庭,即使后来后悔,再次返回原来的家庭生活,原夫也不能不接纳或阻拦。历史上曾有胡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说法。西夏的党项男人虽不至于不知其父,但对母亲和妻子的尊敬依恋是有目共睹的,这可能与其游牧民族对女人本身的依恋和感情有恨到关系。
二、骁勇善战,巾帼不让须眉
古代,军营大多忌讳女子当兵,所以才会有1500年前北魏时期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经典故事流传至今。但是,西夏史学家发现,西夏则对女子从军进行了明文规定。西夏素来有着“全民皆兵”的传统,国家明文规定女性可以入伍,这些入伍的女兵被称为“麻魁”或“寨妇”,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女性合法入伍的唯一记载。西夏“麻魁”大多身强力壮,勇武善战,战功赫赫,为政权巩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有关西夏女子尚武参军、勇敢杀敌的记载不绝于文书。史书记载:“东汉以来,西北羌患频仍,而妇女皆能挟弓而斗”。
贺兰山岩画中的西夏女兵
史书还记载了唐代党项妇女拓跋三娘带领奴婢劫盐之事。在宁夏贺兰山有一幅西夏题材的岩画,画面长25厘米,宽23厘米,敲凿制作,画面中以为身着长裙袍的妇女,一只手臂举弓搭箭舞射,另一只手叉腰间,身形飘逸,潇洒自如。在归德沟还有一副岩画,内容是西夏女兵紧握兵器,对准前方目标,急速迈进的场景。这些都印证了当时的西夏女人的骁勇善战,胆识过人,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三、兴娴韬略,创造帝国传奇
李元昊去世,结束了一个时代,女人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因年幼的儿子继位,其母亲没藏氏成为理所当然的第一位西夏国的皇太后。西夏王朝在某种程度上秉承了唐朝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传承,再加上他们游牧民族本身具有的率直、对女性尊重的特性,对女性当权、当政,没有汉族人那样的心理障碍,这也为女人能够执政半个多世纪奠定了基础。因此,西夏王朝先后在没藏氏、大小梁太后、罗太后的政权统治下,持续了近百年,创造了绝无仅有的历史。
尤其是西夏王朝第二位皇太后,梁落瑶她出生汉人大族,本为权臣藏讹庞的儿媳妇,协助李谅诈诛灭没藏讹庞后,被李谅诈册封为皇后。西夏毅宗李谅诈病逝后,7岁的李秉常嗣位,尊梁皇后为太后,开启了她18年的执政传奇。公元1081年,宋朝举全国之力发动了宋夏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危难之际,年轻的梁皇后亲历前线,在永乐城一战,率领西夏军冲锋陷阵,勇猛杀敌,诱敌深入、抄绝饷道、聚兵歼灭,杀死宋军十余万人,完胜了当时自建国以来没有失败过的大宋朝,至此,大宋再没有能力对西夏发动规模浩大的全面战争。为西夏王朝获得全面发展争取到了有利的时机。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排挤外臣,外戚擅权,大力发展母党势力,囚禁儿子,独揽大权,手段残忍,但不可否认,她兼具着外交智慧、军事才华,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处理多国之间的国事,又能平衡和周旋于后官勾心斗角的家事之中。正如《神秘的西夏》总撰稿、作家唐荣尧这样总结她“她既有武则天的影子,也有穆桂英的气势!她一个女人创造了帝国的传奇,也拯救了一个名族!”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
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
西夏女人
(本文转自:凯风网宁夏频道 供稿:张颖)
导语
西夏这个神秘的国度,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西夏从兴起到被蒙古灭绝屠杀,仅仅持续了196年的历史。但是它却创造了一项记录,那就是女人主政的时间,它长达整个国家历史的一半,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西夏女人铁血柔情,敢爱敢恨!她们可以为了爱情,柔情似水,奋不顾身;面对强敌,她们可以冲锋陷阵、视死如归;面对信仰,她们可以虔诚叩拜,心无杂念。她们的柔情与刚烈,豪迈与坚强,勇敢与坚韧,影响了整个西夏王朝的内在精神和气质,为我们了解西夏文明,走进西夏文化,揭开西夏王朝神秘的面纱,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渠道和角度。她们饱满鲜明的生命为西夏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是西夏国度中最耀眼的珍珠。 凯风网宁夏频道 供稿:张颖 编辑:荷蓬 仲德
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西夏女人
一、敢爱敢恨,享受自由恋爱
当时的西夏,妇女的地位远远要高于中原女性,当时中原女性必须遵从“三从四德”,伦理纲常,尤其对于婚姻,则必须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她们却有着法律赋予的主宰自我命运的权利,地位要比农耕地区的妇女要高出许多。西夏史学家在解读当时的番礼时称,不同于中原礼仪,番礼有着游牧民族特殊的生活习俗。西夏女人拥有极大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由于游牧民族豪迈包容的个性,使得社会和道德对她们非常的尊敬和宽容。
黑水城出土的《天盛律令》
据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中出土的西夏《天盛律令》记载,相关女性权利的固定称:女性可以同其他男子出逃生活,如果一段时间不在喜欢,可以与另外一个两情相悦的人一起逃走,再组建家庭,即使后来后悔,再次返回原来的家庭生活,原夫也不能不接纳或阻拦。历史上曾有胡人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说法。西夏的党项男人虽不至于不知其父,但对母亲和妻子的尊敬依恋是有目共睹的,这可能与其游牧民族对女人本身的依恋和感情有恨到关系。
二、骁勇善战,巾帼不让须眉
古代,军营大多忌讳女子当兵,所以才会有1500年前北魏时期的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经典故事流传至今。但是,西夏史学家发现,西夏则对女子从军进行了明文规定。西夏素来有着“全民皆兵”的传统,国家明文规定女性可以入伍,这些入伍的女兵被称为“麻魁”或“寨妇”,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女性合法入伍的唯一记载。西夏“麻魁”大多身强力壮,勇武善战,战功赫赫,为政权巩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有关西夏女子尚武参军、勇敢杀敌的记载不绝于文书。史书记载:“东汉以来,西北羌患频仍,而妇女皆能挟弓而斗”。
贺兰山岩画中的西夏女兵
史书还记载了唐代党项妇女拓跋三娘带领奴婢劫盐之事。在宁夏贺兰山有一幅西夏题材的岩画,画面长25厘米,宽23厘米,敲凿制作,画面中以为身着长裙袍的妇女,一只手臂举弓搭箭舞射,另一只手叉腰间,身形飘逸,潇洒自如。在归德沟还有一副岩画,内容是西夏女兵紧握兵器,对准前方目标,急速迈进的场景。这些都印证了当时的西夏女人的骁勇善战,胆识过人,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三、兴娴韬略,创造帝国传奇
李元昊去世,结束了一个时代,女人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因年幼的儿子继位,其母亲没藏氏成为理所当然的第一位西夏国的皇太后。西夏王朝在某种程度上秉承了唐朝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传承,再加上他们游牧民族本身具有的率直、对女性尊重的特性,对女性当权、当政,没有汉族人那样的心理障碍,这也为女人能够执政半个多世纪奠定了基础。因此,西夏王朝先后在没藏氏、大小梁太后、罗太后的政权统治下,持续了近百年,创造了绝无仅有的历史。
尤其是西夏王朝第二位皇太后,梁落瑶她出生汉人大族,本为权臣藏讹庞的儿媳妇,协助李谅诈诛灭没藏讹庞后,被李谅诈册封为皇后。西夏毅宗李谅诈病逝后,7岁的李秉常嗣位,尊梁皇后为太后,开启了她18年的执政传奇。公元1081年,宋朝举全国之力发动了宋夏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
危难之际,年轻的梁皇后亲历前线,在永乐城一战,率领西夏军冲锋陷阵,勇猛杀敌,诱敌深入、抄绝饷道、聚兵歼灭,杀死宋军十余万人,完胜了当时自建国以来没有失败过的大宋朝,至此,大宋再没有能力对西夏发动规模浩大的全面战争。为西夏王朝获得全面发展争取到了有利的时机。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排挤外臣,外戚擅权,大力发展母党势力,囚禁儿子,独揽大权,手段残忍,但不可否认,她兼具着外交智慧、军事才华,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处理多国之间的国事,又能平衡和周旋于后官勾心斗角的家事之中。正如《神秘的西夏》总撰稿、作家唐荣尧这样总结她“她既有武则天的影子,也有穆桂英的气势!她一个女人创造了帝国的传奇,也拯救了一个名族!”
欢迎光临木柳书屋